带娃改嫁到军属大院[六零] 第54节
  “去,到时候带上李江,你不都说了,让李江给顾瑶他们攒皮子做衣服。”贺启明轻笑。
  叶青芷跟着轻笑,“顾瑶说你以前饿得不行,就去食堂偷吃的,然后被炊事班班长抓住,洗了一个月盘子。”
  “肯定是李江跟她说的。”贺启明并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那段岁月的回忆很美好,“我们那时候小,还在长身体,又缺油水,加上训练任务重,每天晚上饿的睡不着觉。”
  叶青芷诧异的看着他,“不是说部队的人饿不着吗?”
  “是饿不死,不是不饿。”贺启明只说了这句,再多就不说了,“累坏了吧,走,我给你捏肩。”
  “不用,顾瑶和李漾一直在帮我做饭,反倒我做的比他们少。”叶青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怎么样,看到李漾,觉得她是你想象中那种人吗?”贺启明对李漾的印象还挺深刻,因为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李漾在和一个新兵打架,而且不落下风。
  叶青芷摇头,“她是个很帅气的女人,我很喜欢她。”
  莫名的,叶青芷觉得她和李漾可以成为好朋友。
  晚上,贺启明去叫李江他们吃饭,刚开始不愿意来,叶青芷又去。
  “做什么呢?又不是客人,还得我们三催四请?”叶青芷故作不高兴。
  得,叶青芷都这么说了,他们哪敢不去,收拾收拾,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又在他们吃了晚饭。
  一大锅羊肉萝卜汤,里边还有粉条,白菜和一些菜干,除了这个,叶青芷炒了一个酸辣大白菜,做了一个蒸蛋,蒸蛋是给孩子们吃的。
  “都说了只是自家人吃饭,你们看我都没弄几个菜,赶紧趁热吃。”叶青芷把筷子发给大家。
  一人一大碗羊肉萝卜汤,配上馒头,热乎乎的,吃的一身汗。
  “嫂子,孩子们的帽子和皮靴子上哪买?”顾瑶觉得白天还好,这天一黑下来,温度又降了好几度,脚上穿着棉鞋,感觉跟没穿一样。
  “镇上的供销社就有,我明天带你们去。”家里的冻豆腐吃的差不多,她准备再去定一桌。
  “不用
  ,不用,我们自己去就行。”顾瑶连忙摆手。
  “我刚好有事,顺道带的你们。”叶青芷给李漾的女儿舀了几块冻豆腐,“你喜欢吃这个?”
  “谢谢阿姨。”齐敏看了叶青芷一眼,害羞的点点头。
  真是有意思,英姿飒爽的妈妈,结果有个小兔子一样的女儿。
  “这个在哪买的?还是自己做的?”李漾见女儿爱吃,好奇问道。
  “也是镇上买的,我明天就是打算再去定做一些这个。”叶青芷冲他们笑道。
  李漾记在心里,准备明天也定做一些,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吃穿上面,她不想亏待他们。
  他们依然帮着叶青芷收拾好厨房才离开,还约好了明天去镇上的时间。
  “妈妈,我们明天能去镇上吗?”叶安杰期盼的看着叶青芷。
  “明天不行,月底的时候,这边的少数民族要过年,到时候镇上会很热闹,我再带你们去玩。”叶青芷也是从杨晓柔那知道。
  叶安民好奇的问道:“过年不是还要两个月吗?”
  “他们是少数民族,过年的时间和我们不一样。”叶青芷见他们很好奇,就给他们科普少数民族的过年,一直讲了半个多小时,“好了,你们快去睡吧,等到月底,我带你们亲自感受。”
  “好耶,谢谢妈妈。”阳阳欢呼一声,就被哥哥们带走了。
  第44章
  叶青芷到家属院这么久,还是第四次来镇上,实在是西北的冬天太冷了,除非必要,真的不想出门。
  她先带顾瑶他们到供销社买东西,什么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还有他们现在急需的帽子,围巾和皮靴子。
  “锅碗瓢盆迟点买没事,先去买围巾帽子。”顾瑶吸了吸鼻子,搓着手说道。
  南城的冬天也冷,但是棉袄棉裤就能扛,西北的冬天不一样,这风刺骨,不戴帽子的话,感觉头皮都要冻裂。
  顾瑶直接戴上围巾和帽子,轻舒一口气,“带毛的就是暖和,就是价格有点贵,嫂子,自己拿皮子定做的话,是不是会便宜点?”
  一双小孩子的皮靴子就要好几块,还有这围巾帽子,又要好几块。
  这个几块,那个几块,加一起就几十一百,工资再高也不能这么花。
  叶青芷知道她心疼钱,可这种是生存必需品,再贵也得置办。
  “自己拿皮子定做当然更便宜,今天李江也进山打猎,以他的本事,肯定能打到不少猎物,给你们一家人做一套应该没问题,不行就在家属院找那些老家属们借一点,等明年再还他们。”叶青芷帮着出主意。
  她可不是瞎说,皮毛衣服耐穿,那些在这边随军多年的军嫂们,手里都攒着皮子呢。
  皮草放久了不好,正好一些新来的军嫂手头没有,老军嫂们就会把皮草借给新军嫂,来年让他们男人进山打猎还债。
  李金凤之前就找李桂芳借了几张皮子,这次打猎,兴许能还上一部分。
  “东西在哪买你们已经知道,那你们在这慢慢看,我去豆腐摊子瞧瞧。”叶青芷冲他们点点头,准备离开。
  “行,今天真是麻烦嫂子了,要不是你帮忙,我们都不知道上哪买。”顾瑶感激的送叶青芷到门口。
  “你这话见外了,我先走啦,一会儿下车的地方集合。”叶青芷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这些地方还是赵岚带她来的呢,当时她那么热情,结果现在他们只是点头之交。
  “刘师父,我想订两板冻豆腐成不?”叶青芷小声问道。
  他们这个地方偏僻,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正因为这样,管理的反而比较宽松一些。
  比如这个豆腐,其他地方都需要豆腐票,在这里就不用。
  这边的农民会在田边种一些黄豆,然后拿黄豆跟刘师傅换豆腐,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慢慢的,刘师傅就能攒下很多黄豆,卖给那些没有黄豆的人。
  刘师傅还记得叶青芷,笑呵呵的问道:“怎么样,冻豆腐还行吧?”
  “很好吃,所以我又来定了,这回要两板。”叶青芷笑着点头。
  “我这有现货,两板是吧,我进屋拿。”刘师傅进屋拎着两个大菜篮子出来。
  有现成的当然好,叶青芷要了两板,一板四十斤,两板就是八十斤,冻豆腐比鲜豆腐贵一分钱,0.18*80=14.4,叶青芷觉得价格还好。
  八十斤冻豆腐,要不是在老家干活锻炼出一把子力气,还真背不动。
  “嫂子买的什么,这么沉?”王衡看到叶青芷过来,连忙接过她的背篓,手被压的往下一坠,差点没拿住。
  “冻豆腐,家里几个孩子都爱吃,所以多买了点。”叶青芷等东西放好,跟王衡说了一声,继续去逛市场。
  上次买的梨和枣子还有大葱什么的都已经吃完,她想再看看,要是有的话再买些。
  大葱没找着,倒是找到了韭黄,一共两捆,还有三四斤左右的干红枣,叶青芷问了价格,干脆全都要了。
  “嫂子,你在这儿呢?冻豆腐已经买了吗?”顾瑶看到叶青芷,连忙叫住她。
  “刘师傅那有现成的,我要了两板,你们呢?都买了什么?”叶青芷一边装东西,一边好奇问道。
  “买了点土豆和苹果,嫂子,你知道白菜和萝卜上哪买?”她问了供销社的人,这个月的供应已经没了,得等下个月。
  “萝卜白菜不用在这买,你去后勤找采购部,让他们帮你们买一些就好。”部队是大批量采购,价格比供销社优惠的多。
  找了一圈,叶青芷注意到有人偷偷摸摸的进一个大院子,出来的时候鼓鼓囊囊。
  难道那是黑市?
  她一个人不太敢去,顾瑶和李漾又不在,她左右看了看,这里离停车的地方不远,干脆跑去找王衡。
  “黑市?”王衡看着身上的衣服,“我这样过去,他们肯定会跑。”
  叶青芷拍了下额头,还真是,难道这次只能算了?
  “嫂子,你一个人进去太危险,不如等贺哥有时间的时候,让他带着你去。”王衡生怕叶青芷一个人去黑市,万一出点什么事,他可不好跟贺哥交代。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她要是胆大,刚刚就进去了,又怎么可能会来找王衡。
  黑市去不了,外面的她都已经逛过,没什么要买的,干脆在这等顾瑶他们回来。
  “王衡,你老家哪的?”两个人都不说话有些尴尬,叶青芷用了个最常用的问题起头。
  其实王衡的基本信息她已经知道,第一次来镇上的时候,张大妈一路的问,差点把王衡底裤的颜色都问出来。
  没记错的话,王衡今年二十二岁,老家东省,个子得有一米八几,家里除了父母爷爷,还有一个哥哥姐姐,下边一个妹妹,他本人还没结婚,家里挺着急。
  “嫂子,我是东省的。”王衡只以为叶青芷晕车没听到,老老实实的回道。
  “东省好地方,有机会上你家玩。”叶青芷转头看到顾瑶他们回来,冲他们挥了挥手,“又买了什么?”
  “看到用得着的都买了。”顾瑶将东西放好,拿了两个苹果给王衡,“麻烦王班长等我们这么久。”
  “客气了,这个我不能收。”王衡将苹果塞回去。
  顾瑶又塞了好几次,都被王衡拒绝,只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叶青芷想起她给王衡枣子和梨的时候,他说了句谢谢嫂子就收下了,看来是拿她当自己人。
  回到家,看着地上的一堆东西,叶青芷愣了愣,说好只买冻豆腐,结果又买了一大堆。
  不过没事,都是吃的用的,家里确实需要。
  “妈妈,这是什么?”叶安民指着韭黄好奇的问道。
  “这是韭黄。”叶青芷见几个孩子疑惑的看着她,突然意识到他们老家没有韭黄,所以原身应该是不认识的,她立马笑着解释,“这边的老乡说,这就是韭菜,没有晒过太阳的韭菜。”
  “韭菜晒不到太阳就会变成这样?”叶安民几个好奇的围了过来。
  “是呀,我也第一回见,一会儿中午用这个韭黄炒鸡蛋,你们吃吃看,喜欢的话我下次再买。”叶青芷笑着说道。
  几个孩子帮着叶青芷把冻豆腐搬到后院,再把其他东西放到该放的地方,差不多就可以做午饭。
  叶青芷和了面,准备做手擀面,虽然知道顾瑶不会来,还是让贺景衍和叶安民去喊一声。
  果然,
  哥俩无功而返,还一人被塞了一把糖。
  “妈,我们不要,顾婶子非赛给我们。”贺景衍将糖都交了出来。
  叶安民也都拿出来,说是弟弟也有份,大家一起吃。
  “拿着吧,你们爸爸跟李江叔叔关系好。”叶青芷数了数,一共二十颗,正好一人五颗,估计顾瑶给的时候,就是按照一人五颗给的。
  中午吃手擀面,叶青芷又炒了一盆韭黄炒蛋,除了不爱吃葱的阳阳,其他几人都挺喜欢韭黄。
  下午,叶青芷正琢磨晚上吃什么,顾瑶已经准备好菜,来喊他们晚上去她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