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骆桑从小厨房拿着碗筷出来,让梁忱一块儿过去吃饭:“昨天的事我都听说了,谢谢你啊梁忱,要不是你,我二爷准被那刁民欺负!”
梁忱没想到这事传得这么快,他哪里知道,在村里,最藏不住的就是八卦,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不出半天,一准十里八村全部知晓。
昨晚他在骆珩家里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外乡人为了给骆老头捡琴跳了河,到了今早,已经演变成是达塔将人推进了河里。
不怪没人怀疑,主要这事真像达塔能干得出来的,再加上后来骆珩直接上门讨公道了,更加有可信度。
“他去找人家算账了?”说不惊讶是假的。
“嗯啊,听说我二哥可生气了。”骆桑替他盛了碗鸡汤,说:“上回跟他们家这么生气还是七八年前那会儿,我哥人很好的,平时这群人再怎么闹他都不在意,这次可能是因为把你扯进来了吧。”
梁忱是过来旅游的游客,不是他们村的,昨天要是出点什么事,或者命直接没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二哥一手推起来的旅游业能直接打回原形。
梁忱不知道这件事,想来对方昨天说出趟门就是去找人算账了。
但梁忱不觉得骆珩这么做是为了自己。
“爷爷的琴也被他扔了。”
骆桑冷笑一声:“这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后在街上见到他们绕着点走。”
他就是来这里旅游的,两个月后就走了,自然不会跟这里的人产生多少交集。
骆桑挑了块鸡腿到他碗里,梁忱忽然问:“他动手了么?”
昨天骆珩动没动手,所有人都在猜。
大家倾向于动手了。
因为今天有人看见达丰是瘸着出门的,达家其他人根本没上街。
事实上,骆珩当时只是站在了达家门口。
他一站在那儿,屋里所有人脸色都白了。
达塔面色一变刚要张口,被达丰一把捂住嘴:“爸!”
达家其他人也惶恐。
骆珩挺客气地叫了声“丰叔”。
达丰表情难看:“你想怎样,那个人没死!我刚才都看见了,他还在你院子里好好的!”
“赔钱吧。”骆珩说完,没再看谁一眼。
达塔的妻子警惕道:“你要多少?”
“不多要,四百。”
屋子里瞬间陷入死寂。
四百块给梁忱修手机刚好。
但对农民来说,跟捅了他们的天差不多。
曾几何时,这屋子里的人,也把小时候的他当狗整。
骆珩收了钱,最后警告道:“别动镇上的人。”
送走骆爷爷,梁忱回了房间,给骆珩发消息。
梁忱:你昨天说有人替我付钱了,那个人,是指达塔吗?
打到一半发现不知道达塔名字怎么写,索性发了语音。
对方应该在忙,好半天没回。
梁忱点开那天在兴隆湖偷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人五官深刻立体,眉眼深邃,嘴唇很薄,面相看着很冷。
很薄情。
这样的人发起火来……
梁忱一下就想起昨天清晨做的那个梦。
骆珩一到工地,负责监督进度的石小南立刻打趣地凑上来:“听说你昨天终于忍不住,把达塔一家给揍了?”
骆珩手中拿着一幅图纸,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停下,他边走边看,时不时用脚踩踩土。
“我跟你说话呢,怎么不搭理人。”石小南叼着烟蹦跶到骆珩身后,看他弯腰检查排水沟的坡度,说:“要我说早该给他们点教训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一家人。”
骆珩家后面那条路就是石小南负责带人修的,那点距离,又简单,本来早就能弄好的事,非让人磨到现在才把路基打好。
石小南是骆珩以前工作时认识的合作伙伴,这几年工作重心转到川藏地区,骆珩知道后,把他拉了过来。
“说够了?”骆珩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说够了过来看一下,这段,”
骆珩指着图纸上某处,“转弯半径设置得有问题,前面是下坡路,大车,尤其是载了货物的大车,惯性大,半径设置得太小,容易翻车。”
骆珩放下图纸,他们目前站的地方,正是骆珩所指的地方。
石小南经验老道,看两眼也看出问题来了,但他偏不好好说话,就是想逗骆珩:“骆工,这图纸是你亲手画的,我按照计划铺的,压路机吨位也是按标准配的,现在你说改就改,这造成的损失谁来负责?”
“况且我看着也没你说的那么吓人,你们这里山路十八弯,大老远就贴着标识,那开大车的是老司机吧?老司机不得从一开始就减速?到了这儿怕是连油门都没踩过,怎么会刹不住车。”
“那如果是雨天呢?”骆珩说:“雨天道路湿滑,下这么急的坡,别说是大车,就是摩托车都有可能刹不住,这弯看着不吓人,外地人放松警惕,但危险往往就藏在这几分的偏差里。”
石小南觉得他是找茬:“谁会这么不惜命——”
骆珩将图纸重新拿起来,指着上面不怎么明显的改动痕迹,说:“你确定?”
石小南声音一下顿住,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跟骆珩合作过多次,自然知道这人画图从不轻易改动。
骆珩见他反应过来了,也不多说,把图纸收起来,说:“这个我拿回去,晚上给你送来,你先查查怎么回事吧。”
石小南这次只带了几个心腹来,工人都是在附近招的泥瓦工,因为骆珩说这样可以让大家多一份收入。
这些人肯定没什么胆子敢这样做,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他带来的那几个人。
石小南呼吸急促,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叛徒揪出来,但他还是没忘了正事:“你家后面那路可以修了吧?有你在,达塔总不可能还敢拦着?”
骆珩摸出手机,说:“继续修吧。”
“那钱呢,白给他们干啊?”石小南说。
骆珩已经走出几步距离:“我垫上。”
梁忱回过神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道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多久。
微信里,骆珩已经回复了,在两分钟前。
却不是回答他的问题。
而是——
骆珩:在民宿吗,我把衣服给你送来?
第15章 “是因为我吗?”
床边放着晾干并且叠好的衣服。
梁忱站在床前,半天没有下一步动作。
楼下传来摩托车引擎声。
梁忱走到窗边,看到骆珩从车上下来,拿了手机低头在看。
梁忱打开窗户:“骆珩!”
骆珩脚步顿住,抬头。
梁忱喊完人也不说话,骆珩等了片刻,问:“下来?”
梁忱拎着衣服下来了。
“谢谢。”骆珩接过东西就放到了车上。
“该我谢谢你。”梁忱拿回自己的衣服看都没看。
两人就这样沉默下来,就这么面对面站着,谁都没动,也谁都没说要走。
骆珩今天穿了一身黑,衣服裤子黑,发丝和眼珠黑,连戴的手套都是黑的,从冰天雪地里走来,一股寒气。
看着更冷了。
过了会儿他说:“带你逛逛?”
梁忱呼出一口白汽,今天虽然没下雪,但温度比昨天低:“可以吗?”
“你来这边,还没逛过吧?”骆珩问。
梁忱:“嗯。”
骆珩抬了抬下巴:“上去穿件外套,我骑车带你兜一圈。”
梁忱说好。
再下来的时候,梁忱外面套了件羽绒服,是昨晚骆珩借给他那件,长款的。
他们两个身高差不多,同一件衣服却穿出了不同的感觉,就跟昨天那条需要腰带的长裤一样。
拉链拉到顶,下巴藏进去。
骆珩从兜里摸出两个热水袋递过去。
梁忱愣了一下:“谢谢。”
热水袋很小,一边一个放在兜里刚刚好。
“这里的风刮脸,一会儿把帽子扣上吧。”骆珩说。
梁忱疑惑地问:“那你呢?”
骆珩说:“我不用,我脸皮厚。”
梁忱差点想笑,他搞不懂怎么会有人能一本正经地说出这么搞笑的话,难道自己就是什么脸皮很薄的人吗?
——薄不薄是不知道的,反正不厚。
上车两分钟后,梁忱默默地将帽子拉起来扣上了。
这风吹着怎么这么痛,跟有刀在刮一样。
他是老实了,但前面骆珩一点感觉好似一点感觉没有,坐得还很板正,梁忱在他背后几乎吹不到风。
梁忱好奇问:“你脸不疼吗?”
难不成这人脸皮真要厚一些?
骆珩表情是绷着的,说:“我习惯了。”
梁忱点了点头还想问什么,骆珩又开口:“别说话,喉咙里容易灌风。”
梁忱最爱惜自己的嗓子,闻言立刻不吭声了。
梁忱没想到这事传得这么快,他哪里知道,在村里,最藏不住的就是八卦,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不出半天,一准十里八村全部知晓。
昨晚他在骆珩家里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外乡人为了给骆老头捡琴跳了河,到了今早,已经演变成是达塔将人推进了河里。
不怪没人怀疑,主要这事真像达塔能干得出来的,再加上后来骆珩直接上门讨公道了,更加有可信度。
“他去找人家算账了?”说不惊讶是假的。
“嗯啊,听说我二哥可生气了。”骆桑替他盛了碗鸡汤,说:“上回跟他们家这么生气还是七八年前那会儿,我哥人很好的,平时这群人再怎么闹他都不在意,这次可能是因为把你扯进来了吧。”
梁忱是过来旅游的游客,不是他们村的,昨天要是出点什么事,或者命直接没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二哥一手推起来的旅游业能直接打回原形。
梁忱不知道这件事,想来对方昨天说出趟门就是去找人算账了。
但梁忱不觉得骆珩这么做是为了自己。
“爷爷的琴也被他扔了。”
骆桑冷笑一声:“这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后在街上见到他们绕着点走。”
他就是来这里旅游的,两个月后就走了,自然不会跟这里的人产生多少交集。
骆桑挑了块鸡腿到他碗里,梁忱忽然问:“他动手了么?”
昨天骆珩动没动手,所有人都在猜。
大家倾向于动手了。
因为今天有人看见达丰是瘸着出门的,达家其他人根本没上街。
事实上,骆珩当时只是站在了达家门口。
他一站在那儿,屋里所有人脸色都白了。
达塔面色一变刚要张口,被达丰一把捂住嘴:“爸!”
达家其他人也惶恐。
骆珩挺客气地叫了声“丰叔”。
达丰表情难看:“你想怎样,那个人没死!我刚才都看见了,他还在你院子里好好的!”
“赔钱吧。”骆珩说完,没再看谁一眼。
达塔的妻子警惕道:“你要多少?”
“不多要,四百。”
屋子里瞬间陷入死寂。
四百块给梁忱修手机刚好。
但对农民来说,跟捅了他们的天差不多。
曾几何时,这屋子里的人,也把小时候的他当狗整。
骆珩收了钱,最后警告道:“别动镇上的人。”
送走骆爷爷,梁忱回了房间,给骆珩发消息。
梁忱:你昨天说有人替我付钱了,那个人,是指达塔吗?
打到一半发现不知道达塔名字怎么写,索性发了语音。
对方应该在忙,好半天没回。
梁忱点开那天在兴隆湖偷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人五官深刻立体,眉眼深邃,嘴唇很薄,面相看着很冷。
很薄情。
这样的人发起火来……
梁忱一下就想起昨天清晨做的那个梦。
骆珩一到工地,负责监督进度的石小南立刻打趣地凑上来:“听说你昨天终于忍不住,把达塔一家给揍了?”
骆珩手中拿着一幅图纸,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停下,他边走边看,时不时用脚踩踩土。
“我跟你说话呢,怎么不搭理人。”石小南叼着烟蹦跶到骆珩身后,看他弯腰检查排水沟的坡度,说:“要我说早该给他们点教训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一家人。”
骆珩家后面那条路就是石小南负责带人修的,那点距离,又简单,本来早就能弄好的事,非让人磨到现在才把路基打好。
石小南是骆珩以前工作时认识的合作伙伴,这几年工作重心转到川藏地区,骆珩知道后,把他拉了过来。
“说够了?”骆珩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说够了过来看一下,这段,”
骆珩指着图纸上某处,“转弯半径设置得有问题,前面是下坡路,大车,尤其是载了货物的大车,惯性大,半径设置得太小,容易翻车。”
骆珩放下图纸,他们目前站的地方,正是骆珩所指的地方。
石小南经验老道,看两眼也看出问题来了,但他偏不好好说话,就是想逗骆珩:“骆工,这图纸是你亲手画的,我按照计划铺的,压路机吨位也是按标准配的,现在你说改就改,这造成的损失谁来负责?”
“况且我看着也没你说的那么吓人,你们这里山路十八弯,大老远就贴着标识,那开大车的是老司机吧?老司机不得从一开始就减速?到了这儿怕是连油门都没踩过,怎么会刹不住车。”
“那如果是雨天呢?”骆珩说:“雨天道路湿滑,下这么急的坡,别说是大车,就是摩托车都有可能刹不住,这弯看着不吓人,外地人放松警惕,但危险往往就藏在这几分的偏差里。”
石小南觉得他是找茬:“谁会这么不惜命——”
骆珩将图纸重新拿起来,指着上面不怎么明显的改动痕迹,说:“你确定?”
石小南声音一下顿住,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跟骆珩合作过多次,自然知道这人画图从不轻易改动。
骆珩见他反应过来了,也不多说,把图纸收起来,说:“这个我拿回去,晚上给你送来,你先查查怎么回事吧。”
石小南这次只带了几个心腹来,工人都是在附近招的泥瓦工,因为骆珩说这样可以让大家多一份收入。
这些人肯定没什么胆子敢这样做,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他带来的那几个人。
石小南呼吸急促,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把叛徒揪出来,但他还是没忘了正事:“你家后面那路可以修了吧?有你在,达塔总不可能还敢拦着?”
骆珩摸出手机,说:“继续修吧。”
“那钱呢,白给他们干啊?”石小南说。
骆珩已经走出几步距离:“我垫上。”
梁忱回过神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道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多久。
微信里,骆珩已经回复了,在两分钟前。
却不是回答他的问题。
而是——
骆珩:在民宿吗,我把衣服给你送来?
第15章 “是因为我吗?”
床边放着晾干并且叠好的衣服。
梁忱站在床前,半天没有下一步动作。
楼下传来摩托车引擎声。
梁忱走到窗边,看到骆珩从车上下来,拿了手机低头在看。
梁忱打开窗户:“骆珩!”
骆珩脚步顿住,抬头。
梁忱喊完人也不说话,骆珩等了片刻,问:“下来?”
梁忱拎着衣服下来了。
“谢谢。”骆珩接过东西就放到了车上。
“该我谢谢你。”梁忱拿回自己的衣服看都没看。
两人就这样沉默下来,就这么面对面站着,谁都没动,也谁都没说要走。
骆珩今天穿了一身黑,衣服裤子黑,发丝和眼珠黑,连戴的手套都是黑的,从冰天雪地里走来,一股寒气。
看着更冷了。
过了会儿他说:“带你逛逛?”
梁忱呼出一口白汽,今天虽然没下雪,但温度比昨天低:“可以吗?”
“你来这边,还没逛过吧?”骆珩问。
梁忱:“嗯。”
骆珩抬了抬下巴:“上去穿件外套,我骑车带你兜一圈。”
梁忱说好。
再下来的时候,梁忱外面套了件羽绒服,是昨晚骆珩借给他那件,长款的。
他们两个身高差不多,同一件衣服却穿出了不同的感觉,就跟昨天那条需要腰带的长裤一样。
拉链拉到顶,下巴藏进去。
骆珩从兜里摸出两个热水袋递过去。
梁忱愣了一下:“谢谢。”
热水袋很小,一边一个放在兜里刚刚好。
“这里的风刮脸,一会儿把帽子扣上吧。”骆珩说。
梁忱疑惑地问:“那你呢?”
骆珩说:“我不用,我脸皮厚。”
梁忱差点想笑,他搞不懂怎么会有人能一本正经地说出这么搞笑的话,难道自己就是什么脸皮很薄的人吗?
——薄不薄是不知道的,反正不厚。
上车两分钟后,梁忱默默地将帽子拉起来扣上了。
这风吹着怎么这么痛,跟有刀在刮一样。
他是老实了,但前面骆珩一点感觉好似一点感觉没有,坐得还很板正,梁忱在他背后几乎吹不到风。
梁忱好奇问:“你脸不疼吗?”
难不成这人脸皮真要厚一些?
骆珩表情是绷着的,说:“我习惯了。”
梁忱点了点头还想问什么,骆珩又开口:“别说话,喉咙里容易灌风。”
梁忱最爱惜自己的嗓子,闻言立刻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