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这记不住人的毛病还没好啊,”那人把包挎在椅背上,晃了晃脑袋露出耳垂上的耳钉,“季远初,想起来了没?”
季远初自报家门,沈勘立马想起来了。
说起来,他们家和季家颇有点渊源,季远初的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和沈群山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儿子还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
初一的时候,沈勘和季远初都是爱惹是生非的公子哥那挂的,没少一块儿插科打诨。到初二分班后交集就少了,最后一次听到和季远初有关的消息,是这小子在他爸娶了后妈之后离家出走,逃了几天的学,最后动用了不少人在网吧里找到的。
印象里季远初这人虽然叛逆,但胆子小,以往很多浑事儿都是沈勘在后面撺掇他,但季远初现在这身派头着实让人看不出来从前的影子。
“耳钉挺帅的。”沈勘发自内心地夸他说。
“是吧,我也觉得。”季远初得意地笑了笑,靠着拉踩学校开始寒暄,“这屌学越上越没意思,也就以前跟你一起的时候能找找乐子。知青下乡兜了一圈儿,感觉怎么样?”
“知青个屁,文盲流放还差不多,”沈勘笑着回答说,“那地儿鸟不拉屎的,四五点狗就开始叫,接着再是鸡叫鸭叫,吵得人脑仁疼。”
季远初啧啧了两声,幸灾乐祸道:“卧槽那真是热闹死了兄弟,难怪你要回市区呢。”
“你家的热闹事儿呢,说来听听。”沈勘挑了挑眉,做好了看大戏的准备。
“嗐,”季远初说起自己家里的糟心事,表情变得一言难尽,“那可不是一般的热闹了,你是不知道那女人吹枕边风的本事......”
“都吵什么呢!考多少分心里没点数么!”最精彩的部分刚要开始就被烧烤强有力的敲门声掐断了,他顶着啤酒肚站在讲台前,眼睛瞪着后排的沈勘和季远初说,“说个事啊,”
沈勘以为他说的“事”是自己从水禾转到一中高二(13)班这个事,但烧烤根本没有要叫他上来自我介绍的意思,甚至记不记得他的名字都另说。
烧烤把手里的纸投屏到投影仪上,只字未提借读的事:“老规矩,待会儿下课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排座位,座位表在这儿自个儿看啊。”
虽然沈勘对自我介绍没多大的执念,但照现在这个情形来看,摆明了瞧不上他这个借读生。
烧烤放下座位表就回了办公室,教室里很快躁动起来,学生们稀稀拉拉地拖动着桌椅调座位。
沈勘一转头,季远初已经搭好了“堡垒”,随时准备开睡。
“第一节课就睡?”沈勘看着他的举动诧异道。
季远初换了个面朝他方向的睡姿说:“第一节课不睡什么时候睡?”
沈勘被他反问得有点发懵,换了个问法:“你不用换座位?”
“不瞒你说,老子在这个位置坐了有两个多月了,蝉联了两个赛季的倒一。”季远初这个时候也没了睡意,食指向下指了指,“在这儿,成绩差就是会被叼,叼着叼着就习惯了。”
季远初很有东道主风范,饶有兴趣地继续解释说:“中间3*3那一块是学霸区,前十聚集地,也是每次赛季后最忙的地方。”
沈勘眯着眼睛看了看屏幕上的座位表,每个名字下面都有一行数字,结合烧烤和季远初的话来看,应该是上个赛季的成绩没跑了。
季远初586分喜提倒一,而沈勘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个班里,学渣是不配拥有姓名的。借读生这种生物,更是处于整个一中最底层的生态位。
这是沈勘在十三班上的第一课。
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真挺虚伪的,嘴上道貌岸然地说什么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实则全他妈是放屁,恨不得三六九等都不够分的,全身上下得跟给器官取名似的挨个排序。
沈勘对这种教育制度并不陌生,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理念果然是一脉相承。久违的压抑感席卷而来,将他层层包裹住。
因着双减政策的缘故,全市的晚自习都停了,五点半准时放学。
在沈勘的记忆里,上一次这个点放学他还在上小学——过年查封机构时他就想说了,这个政策来得莫名其妙,原以为只是做个场面功夫应付上级,毕竟屿城蝉联“卷王”的称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谁知竟是来真的。
但不管怎么说,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总归是好事。
“去喝点儿不?”季远初憋屈了一整年好不容易遇上个熟人,表现得异常兴奋,“我请。”
沈勘眼睛里瞥见站在教室外面的盛郁,笑着回绝说:“今天就算了,下次一定。”说完就走出了教室。
“那个人是谁?”一出了教室门,盛郁超绝不经意问道。
“以前的一个朋友,”沈勘没在意,随口回答说,“怎么,吃醋了?”
盛郁没有否认,很诚实地点头说:“有点。”
沈勘有些失笑,反将一军说:“那你可真不大度。没人告诉你么?我们有钱人都是玩得很花的。”
“那我给少爷做饭,”盛郁还惦记着早上约饭被拒那事儿,一手偷偷揽上沈勘的腰,继续诱哄道,“少爷今晚能留下来么?”
一番举动让沈勘险些把持不住忘了正事,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上风,一把推开他说:“别闹,我有办法阻止盛文光卖房。”
第61章 躁郁
沈勘回到家, 孟芝华已经把打印好的合同放在他房间的书桌上了。
“要这个东西干什么?”为了找这张一年前的租房合同,孟芝华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说来话长,”沈勘故作深沉, 捻起那本合同大致浏览了一通, “盛郁那畜生小叔要卖房,有了这个他是不是就卖不了了?”
听他这话,孟芝华在感慨人走茶凉之余,又觉得自己儿子天真到没有生活常识,她摇着头掐灭了沈勘的想当然:“没那么简单, 房子现在是他的了,他想卖随时都能卖,你们只能协商。”
“可是我们付了三年的房租, 违约的人是他不是么?”沈勘执拗地辩驳道,“就算他的违约金开出天价,只要我不点头,大家都一块儿耗着吧。”
“既然这样你还找租房合同干什么呢?自己单开一本流氓合约好了。”眼见和他说不通,孟芝华把合同抽走, 拿到自己手上翻看着,“再说了,一年过后他不是还会卖么?”
“那怎么办?”沈勘泄气地揉了把脸,“打官司可行么?”
“你当打官司是过家家啊, ”孟芝华把合同翻到房屋出售相关条款那页, 摆在沈勘面前,“我说句实话, 这官司要是真开庭了,你们一点胜算也没有。”
沈勘一路兴冲冲地跑回家,心里燃起的那点火苗霎时被孟芝华一盆冷水浇灭, 连吃饭都变得索然无味。
孟芝华看他恹恹地在碗里扒饭,边夹菜边说:“好了,能帮的我们肯定帮,这件事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说白了也是人家的家务事,你又非要窜在里面干嘛呢?”
见他不回答,孟芝华换了个话题:“今天开学第一天,还适应吧?”
沈勘默默地碗里的菜吃完,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态度这么冷淡,末了又补了一句:“同桌是季远初。”
“哎呦这么巧,是小初啊,你初中就跟他玩得最好。”孟芝华眼睛一亮,“前两天我还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碰到了他阿姨。”
孟芝华口中的“阿姨”是季远初的后妈,沈勘还记得季远初对他这个后妈的评价是,那个“吹枕边风很厉害”的女人。
沈募闻到了八卦的气息,但她既不认识小初,也不认识他的阿姨,装模做样凑上来问:“哪个阿姨?”
“小孩子别瞎打听。”沈勘瞥了她一眼,转头又看向孟芝华:“然后呢。”
“其实她人还挺好相处的,看面相也蛮和善,但小初好像一直不待见她。”孟芝华说起陈年旧事来,“早年里她和你季叔叔领证的时候,小初就闹得离家出走,后来中考了又要安抚他的情绪,婚礼拖着到现在也没办......她还问我要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在外面跟在家里,谁知道都是什么样的。”几个人各执一词,沈勘在没见过这个“面相和善”的女人之前,更偏向于作为当事人的季远初。
第二天中午吃饭,沈勘很遗憾地告诉盛郁自己空欢喜一场,那本好不容易找出来的租房合同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沈勘咬咬牙说:“我就是很不服气,不是他凭什么!凭什么他要卖我们就只能被动接受!”
他一脸垂头丧气,反而盛郁要比他想得要平静得多,拍了拍他的腿安慰道:“尽人事,听天命,你已经做了很多了。”
事已至此,再多的抱怨也只是徒劳,沈勘打算问问他在十四班的现状:“你那儿怎么样,还适应么?”
“嗯。”盛郁说,“不过跟我想得不太一样。”
“嗐,都这样。”沈勘一想到自己在班里受到的轻视,忍不住倒苦水说,“估计现在除了季远初,没人知道我是谁,甚至连多了个人都不知道。我们这种人都一样,处于食物链最底端。”
季远初自报家门,沈勘立马想起来了。
说起来,他们家和季家颇有点渊源,季远初的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和沈群山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儿子还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
初一的时候,沈勘和季远初都是爱惹是生非的公子哥那挂的,没少一块儿插科打诨。到初二分班后交集就少了,最后一次听到和季远初有关的消息,是这小子在他爸娶了后妈之后离家出走,逃了几天的学,最后动用了不少人在网吧里找到的。
印象里季远初这人虽然叛逆,但胆子小,以往很多浑事儿都是沈勘在后面撺掇他,但季远初现在这身派头着实让人看不出来从前的影子。
“耳钉挺帅的。”沈勘发自内心地夸他说。
“是吧,我也觉得。”季远初得意地笑了笑,靠着拉踩学校开始寒暄,“这屌学越上越没意思,也就以前跟你一起的时候能找找乐子。知青下乡兜了一圈儿,感觉怎么样?”
“知青个屁,文盲流放还差不多,”沈勘笑着回答说,“那地儿鸟不拉屎的,四五点狗就开始叫,接着再是鸡叫鸭叫,吵得人脑仁疼。”
季远初啧啧了两声,幸灾乐祸道:“卧槽那真是热闹死了兄弟,难怪你要回市区呢。”
“你家的热闹事儿呢,说来听听。”沈勘挑了挑眉,做好了看大戏的准备。
“嗐,”季远初说起自己家里的糟心事,表情变得一言难尽,“那可不是一般的热闹了,你是不知道那女人吹枕边风的本事......”
“都吵什么呢!考多少分心里没点数么!”最精彩的部分刚要开始就被烧烤强有力的敲门声掐断了,他顶着啤酒肚站在讲台前,眼睛瞪着后排的沈勘和季远初说,“说个事啊,”
沈勘以为他说的“事”是自己从水禾转到一中高二(13)班这个事,但烧烤根本没有要叫他上来自我介绍的意思,甚至记不记得他的名字都另说。
烧烤把手里的纸投屏到投影仪上,只字未提借读的事:“老规矩,待会儿下课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排座位,座位表在这儿自个儿看啊。”
虽然沈勘对自我介绍没多大的执念,但照现在这个情形来看,摆明了瞧不上他这个借读生。
烧烤放下座位表就回了办公室,教室里很快躁动起来,学生们稀稀拉拉地拖动着桌椅调座位。
沈勘一转头,季远初已经搭好了“堡垒”,随时准备开睡。
“第一节课就睡?”沈勘看着他的举动诧异道。
季远初换了个面朝他方向的睡姿说:“第一节课不睡什么时候睡?”
沈勘被他反问得有点发懵,换了个问法:“你不用换座位?”
“不瞒你说,老子在这个位置坐了有两个多月了,蝉联了两个赛季的倒一。”季远初这个时候也没了睡意,食指向下指了指,“在这儿,成绩差就是会被叼,叼着叼着就习惯了。”
季远初很有东道主风范,饶有兴趣地继续解释说:“中间3*3那一块是学霸区,前十聚集地,也是每次赛季后最忙的地方。”
沈勘眯着眼睛看了看屏幕上的座位表,每个名字下面都有一行数字,结合烧烤和季远初的话来看,应该是上个赛季的成绩没跑了。
季远初586分喜提倒一,而沈勘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个班里,学渣是不配拥有姓名的。借读生这种生物,更是处于整个一中最底层的生态位。
这是沈勘在十三班上的第一课。
人这种东西很多时候真挺虚伪的,嘴上道貌岸然地说什么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实则全他妈是放屁,恨不得三六九等都不够分的,全身上下得跟给器官取名似的挨个排序。
沈勘对这种教育制度并不陌生,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理念果然是一脉相承。久违的压抑感席卷而来,将他层层包裹住。
因着双减政策的缘故,全市的晚自习都停了,五点半准时放学。
在沈勘的记忆里,上一次这个点放学他还在上小学——过年查封机构时他就想说了,这个政策来得莫名其妙,原以为只是做个场面功夫应付上级,毕竟屿城蝉联“卷王”的称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谁知竟是来真的。
但不管怎么说,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总归是好事。
“去喝点儿不?”季远初憋屈了一整年好不容易遇上个熟人,表现得异常兴奋,“我请。”
沈勘眼睛里瞥见站在教室外面的盛郁,笑着回绝说:“今天就算了,下次一定。”说完就走出了教室。
“那个人是谁?”一出了教室门,盛郁超绝不经意问道。
“以前的一个朋友,”沈勘没在意,随口回答说,“怎么,吃醋了?”
盛郁没有否认,很诚实地点头说:“有点。”
沈勘有些失笑,反将一军说:“那你可真不大度。没人告诉你么?我们有钱人都是玩得很花的。”
“那我给少爷做饭,”盛郁还惦记着早上约饭被拒那事儿,一手偷偷揽上沈勘的腰,继续诱哄道,“少爷今晚能留下来么?”
一番举动让沈勘险些把持不住忘了正事,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上风,一把推开他说:“别闹,我有办法阻止盛文光卖房。”
第61章 躁郁
沈勘回到家, 孟芝华已经把打印好的合同放在他房间的书桌上了。
“要这个东西干什么?”为了找这张一年前的租房合同,孟芝华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说来话长,”沈勘故作深沉, 捻起那本合同大致浏览了一通, “盛郁那畜生小叔要卖房,有了这个他是不是就卖不了了?”
听他这话,孟芝华在感慨人走茶凉之余,又觉得自己儿子天真到没有生活常识,她摇着头掐灭了沈勘的想当然:“没那么简单, 房子现在是他的了,他想卖随时都能卖,你们只能协商。”
“可是我们付了三年的房租, 违约的人是他不是么?”沈勘执拗地辩驳道,“就算他的违约金开出天价,只要我不点头,大家都一块儿耗着吧。”
“既然这样你还找租房合同干什么呢?自己单开一本流氓合约好了。”眼见和他说不通,孟芝华把合同抽走, 拿到自己手上翻看着,“再说了,一年过后他不是还会卖么?”
“那怎么办?”沈勘泄气地揉了把脸,“打官司可行么?”
“你当打官司是过家家啊, ”孟芝华把合同翻到房屋出售相关条款那页, 摆在沈勘面前,“我说句实话, 这官司要是真开庭了,你们一点胜算也没有。”
沈勘一路兴冲冲地跑回家,心里燃起的那点火苗霎时被孟芝华一盆冷水浇灭, 连吃饭都变得索然无味。
孟芝华看他恹恹地在碗里扒饭,边夹菜边说:“好了,能帮的我们肯定帮,这件事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畴。说白了也是人家的家务事,你又非要窜在里面干嘛呢?”
见他不回答,孟芝华换了个话题:“今天开学第一天,还适应吧?”
沈勘默默地碗里的菜吃完,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态度这么冷淡,末了又补了一句:“同桌是季远初。”
“哎呦这么巧,是小初啊,你初中就跟他玩得最好。”孟芝华眼睛一亮,“前两天我还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碰到了他阿姨。”
孟芝华口中的“阿姨”是季远初的后妈,沈勘还记得季远初对他这个后妈的评价是,那个“吹枕边风很厉害”的女人。
沈募闻到了八卦的气息,但她既不认识小初,也不认识他的阿姨,装模做样凑上来问:“哪个阿姨?”
“小孩子别瞎打听。”沈勘瞥了她一眼,转头又看向孟芝华:“然后呢。”
“其实她人还挺好相处的,看面相也蛮和善,但小初好像一直不待见她。”孟芝华说起陈年旧事来,“早年里她和你季叔叔领证的时候,小初就闹得离家出走,后来中考了又要安抚他的情绪,婚礼拖着到现在也没办......她还问我要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在外面跟在家里,谁知道都是什么样的。”几个人各执一词,沈勘在没见过这个“面相和善”的女人之前,更偏向于作为当事人的季远初。
第二天中午吃饭,沈勘很遗憾地告诉盛郁自己空欢喜一场,那本好不容易找出来的租房合同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沈勘咬咬牙说:“我就是很不服气,不是他凭什么!凭什么他要卖我们就只能被动接受!”
他一脸垂头丧气,反而盛郁要比他想得要平静得多,拍了拍他的腿安慰道:“尽人事,听天命,你已经做了很多了。”
事已至此,再多的抱怨也只是徒劳,沈勘打算问问他在十四班的现状:“你那儿怎么样,还适应么?”
“嗯。”盛郁说,“不过跟我想得不太一样。”
“嗐,都这样。”沈勘一想到自己在班里受到的轻视,忍不住倒苦水说,“估计现在除了季远初,没人知道我是谁,甚至连多了个人都不知道。我们这种人都一样,处于食物链最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