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他自己买票。
他能够、也愿意独立地走向全新的体验,无论那体验最终通向何方。
他关上门,抱着蛋糕盒走到客厅,将它放在茶几上。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静静地看着它。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他伸出手,打开了盖子。
甜腻的奶油香气混合着草莓的酸甜味瞬间溢散出来。
席清拿起盒子里附带的小勺子,挖了一勺,连带着蛋糕体和半颗草莓都送进了嘴里。
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
甜得发腻,蛋糕体扎实得有点噎人。
但他慢慢地、认真地咀嚼着。
客厅里只有他细微的咀嚼声,和窗外遥远的城市喧嚣。
第41章 第41章我知道你在说什么。
席清9月17号在巴塞罗那登船。
他买的套房票,上船之前他先在巴塞罗那玩了两天,这座城市是很多艺术家朝圣的地方,像一块浸满水的海绵,挤一挤就能流出历史和创造力。
巴塞罗那最多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哥特式教堂,浓郁的人文气息。圣家堂的尖刺刺破天空,彩色玻璃照出的阳光破碎又绚烂,他站在穹顶之下,光影在立柱之间流淌如河水一般。
颜料和线条在他的脑海中疯狂交织,但他没有画画,他只是背着手一步步走过巴特罗公寓波浪形的外墙、走过哥特区迷宫一般的石板路,笑着站在兰布拉大道上看流浪艺人即兴表演的弗拉明戈。
这些灵感在登船以后骤然消失。
船舷上积攒着薄薄一层海水晒干以后的粗盐,海风带着咸腥吹动了他额前的碎发,他在船尾酒吧点了一杯苦艾酒,落地窗外,月光将海水渡成流动的汞银色。
他没有在船上碰见陆行舟,上船两天,他的活动范围不大,基本在自己的套房、餐厅和甲板的观景区之间,邮轮很大,乘客众多,刻意避开一个人很容易,刻意寻找一个人也需要花费心思。
又或者,陆行舟根本没有上船,他的工作繁忙,一天24个小时恨不得掰成48个小时去过,绝对没有这个时间登上这座单纯享乐的船。
苦艾酒翠绿的酒液在杯中荡漾,独特的草本香气混合着冰块的凉意,在微咸的海风中弥散出一丝清冽的清醒。
低语声、杯盏轻碰声交织,船上人很多,即使在深夜。
很多人都和席清一样在等待海上的日出。
天色将明的时候,有人坐到了他身边,沙发微微下陷,带来一丝扰动。
席清没有回头。
他的视线依旧落在海平面上,靛蓝色的海上有一线金红。
来人也没有立刻说话。
他似乎也沉浸在这破晓的仪式感中,席清能感受到,对方的目光同样投向了窗外正在被点燃的海平线处,一种无声的、奇异的默契在两个人之间弥漫开来。
没有惊讶,没有问候,甚至没有确认身份的必要。
在这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在这个被朝霞即将点亮的船尾角落,那个会无声坐在他身边的人,似乎只有一个。
金红色的缝隙迅速扩张,天空的灰白被彻底驱散,染上层次分明的橙、粉、金,邮轮破开的海浪翻滚着金边,海鸟避开人群,翱翔着掠过天际。
直到那轮太阳终于挣脱了海平面的束缚,将万丈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斜在地中海上时,旁边才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
“久等了。”
不是“你好”,不是“真巧”,也不是任何客套的寒暄。
仿佛他跨越山海,登上这艘巨轮,穿越人潮,在这个黎明精准地找到这个角落,只为了赴一场早已约定好的、静待日出的仪式。
席清依旧没有回头,只是看着窗外那片被彻底点燃的金色海洋,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颤动的阴影。
过了几秒,他才极轻地、几乎是自言自语般地回应了一句,声音被淹没在邮轮引擎的低鸣和海浪的翻涌声中,却又清晰地落在近在咫尺的两人之间:
“没有等你。”
陆行舟一时无语凝噎,他偏过头,不再看那片壮丽的海洋,而是落在席清的脸上。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窗斜射进来,在席清轮廓分明的脸上落下半明半暗的光影,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小片阴影,遮住了他此刻的眼神,只能看到他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没什么血色的唇。
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却也让那份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感更加清晰。
陆行舟叹息:“你一定要这么破坏气氛吗?”
席清终于微微侧过脸,长长的睫毛抬起,那双被阳光映得有些通透的眼睛看向陆行舟,阳光落在他的眼底,却没有多少温度,只有一片平静无波的深潭。
他没有立刻回答陆行舟的问题,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几秒钟的沉默,只有邮轮引擎低沉的嗡鸣和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
然后,席清的目光下移,落在了陆行舟随意搭在膝头的手上,那骨节分明的手指,指腹和虎口处,有几道极其细微的、但颜色还很新的红痕,像是被烤箱烫到,或者是被什么东西刮到。
席清的视线在那几道红痕上停留了一瞬。
“你以前也喜欢这样破坏气氛。”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或许是风景太放松,也或许是他的心情比起前段时间更加惬意,在经历过巴塞罗那的洗礼以后,他封闭的心微微敞开。
他不再惮于提起从前。
陆行舟怔然。
“以前”。
这简单的两个字,比任何复杂的情绪都更有分量。他不再讳莫如深,不再刻意回避,而是以一种近乎平静的方式,将那段共同的过往,轻轻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陆行舟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我?”陆行舟的喉咙有些发紧,他下意识地反问,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和探寻。
席清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嗯。”他简单的应了一声,算是回答了陆行舟的反问。
然后,他端起那杯几乎没怎么动过的苦艾酒,冰块碰撞杯壁,发出一点细微的碰撞声,他抿了一小口,茴芹苦涩的气味在舌尖蔓延。
陆行舟坐正了一些,决意虚心请教:“什么时候?”
席清的声音很轻,被海风和远处的喧嚣稀释,却清晰地传入陆行舟的耳中:“很多时候。”
很多时候。
比具体的指责更让人无力反驳,它意味着,在席清的记忆里,他的破坏气氛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常态,至少在席清那里是。
陆行舟胸腔里那点因席清主动提起“以前”而升起的微弱希望,像是被这三个字瞬间浇灭了。
他靠在柔软的沙发背上,目光从席清脸上移开,重新投向那片过于灿烂的、有些刺眼的金色海面。
阳光在水波上跳跃,晃得人眼睛发酸。
他沉默了几秒,那沉默里沉淀着复杂的情绪。
他低低地叹了口气,叹息声里只有近乎认命的疲惫和坦诚的沮丧:“看来在你眼里,我是个很失败的对象。”
没有辩解,没有找补,甚至没有试图挽回一点尊严。
这完全不像陆行舟。
他在商场上杀伐决断,永远掌握全局,即使分手以后,也固执地试图重新靠近——此刻,在地中海的晨光里,他剥掉了所有坚硬的外壳,露出了内里。
会受伤,会自我怀疑,会承认失败的,真实而脆弱的男人。
席清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觉得意外。
他认识的陆行舟,骄傲、固执,也很少低头认错,更遑论如此直白地否定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的价值。
席清终于完全转过了脸,正对着陆行舟。他的目光不再是之前那种穿透性的平静无波,而是带上了一丝探究,一丝复杂的审视,仔细地、重新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阳光照亮了陆行舟的侧脸,也清晰地映照出他眉宇间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挫败和疲惫。
席清迟钝半晌,问:“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陆行舟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嗯”了一声。
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看清席清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不对,是曾经席清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所谓的“破坏气氛”,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他忙于工作,在大多数时候,他的优先级列表里,排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报表、会议和项目进度以及下一个季度的规划,他的大脑时刻计算着得失、效率和最优解。
而席清,席清像一幅需要静心品味的画,一首需要沉浸聆听的曲目,一场如同此时此刻,需要全心投入的日出。
席清拥有一颗富有极其敏感、丰富、渴望浪漫的心,他会兴致勃勃地制定很多的出行计划,精心挑选某个据说能看到最美星空的偏僻的山顶旅馆,订好烛光晚餐、安排好电影票,或者在某个寻常的周末午后,突然拉着他去某个很小众的咖啡馆品尝最新的饮品。
他能够、也愿意独立地走向全新的体验,无论那体验最终通向何方。
他关上门,抱着蛋糕盒走到客厅,将它放在茶几上。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静静地看着它。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他伸出手,打开了盖子。
甜腻的奶油香气混合着草莓的酸甜味瞬间溢散出来。
席清拿起盒子里附带的小勺子,挖了一勺,连带着蛋糕体和半颗草莓都送进了嘴里。
第一时间就皱起了眉头。
甜得发腻,蛋糕体扎实得有点噎人。
但他慢慢地、认真地咀嚼着。
客厅里只有他细微的咀嚼声,和窗外遥远的城市喧嚣。
第41章 第41章我知道你在说什么。
席清9月17号在巴塞罗那登船。
他买的套房票,上船之前他先在巴塞罗那玩了两天,这座城市是很多艺术家朝圣的地方,像一块浸满水的海绵,挤一挤就能流出历史和创造力。
巴塞罗那最多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哥特式教堂,浓郁的人文气息。圣家堂的尖刺刺破天空,彩色玻璃照出的阳光破碎又绚烂,他站在穹顶之下,光影在立柱之间流淌如河水一般。
颜料和线条在他的脑海中疯狂交织,但他没有画画,他只是背着手一步步走过巴特罗公寓波浪形的外墙、走过哥特区迷宫一般的石板路,笑着站在兰布拉大道上看流浪艺人即兴表演的弗拉明戈。
这些灵感在登船以后骤然消失。
船舷上积攒着薄薄一层海水晒干以后的粗盐,海风带着咸腥吹动了他额前的碎发,他在船尾酒吧点了一杯苦艾酒,落地窗外,月光将海水渡成流动的汞银色。
他没有在船上碰见陆行舟,上船两天,他的活动范围不大,基本在自己的套房、餐厅和甲板的观景区之间,邮轮很大,乘客众多,刻意避开一个人很容易,刻意寻找一个人也需要花费心思。
又或者,陆行舟根本没有上船,他的工作繁忙,一天24个小时恨不得掰成48个小时去过,绝对没有这个时间登上这座单纯享乐的船。
苦艾酒翠绿的酒液在杯中荡漾,独特的草本香气混合着冰块的凉意,在微咸的海风中弥散出一丝清冽的清醒。
低语声、杯盏轻碰声交织,船上人很多,即使在深夜。
很多人都和席清一样在等待海上的日出。
天色将明的时候,有人坐到了他身边,沙发微微下陷,带来一丝扰动。
席清没有回头。
他的视线依旧落在海平面上,靛蓝色的海上有一线金红。
来人也没有立刻说话。
他似乎也沉浸在这破晓的仪式感中,席清能感受到,对方的目光同样投向了窗外正在被点燃的海平线处,一种无声的、奇异的默契在两个人之间弥漫开来。
没有惊讶,没有问候,甚至没有确认身份的必要。
在这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在这个被朝霞即将点亮的船尾角落,那个会无声坐在他身边的人,似乎只有一个。
金红色的缝隙迅速扩张,天空的灰白被彻底驱散,染上层次分明的橙、粉、金,邮轮破开的海浪翻滚着金边,海鸟避开人群,翱翔着掠过天际。
直到那轮太阳终于挣脱了海平面的束缚,将万丈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斜在地中海上时,旁边才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
“久等了。”
不是“你好”,不是“真巧”,也不是任何客套的寒暄。
仿佛他跨越山海,登上这艘巨轮,穿越人潮,在这个黎明精准地找到这个角落,只为了赴一场早已约定好的、静待日出的仪式。
席清依旧没有回头,只是看着窗外那片被彻底点燃的金色海洋,阳光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颤动的阴影。
过了几秒,他才极轻地、几乎是自言自语般地回应了一句,声音被淹没在邮轮引擎的低鸣和海浪的翻涌声中,却又清晰地落在近在咫尺的两人之间:
“没有等你。”
陆行舟一时无语凝噎,他偏过头,不再看那片壮丽的海洋,而是落在席清的脸上。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窗斜射进来,在席清轮廓分明的脸上落下半明半暗的光影,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小片阴影,遮住了他此刻的眼神,只能看到他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没什么血色的唇。
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却也让那份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感更加清晰。
陆行舟叹息:“你一定要这么破坏气氛吗?”
席清终于微微侧过脸,长长的睫毛抬起,那双被阳光映得有些通透的眼睛看向陆行舟,阳光落在他的眼底,却没有多少温度,只有一片平静无波的深潭。
他没有立刻回答陆行舟的问题,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几秒钟的沉默,只有邮轮引擎低沉的嗡鸣和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
然后,席清的目光下移,落在了陆行舟随意搭在膝头的手上,那骨节分明的手指,指腹和虎口处,有几道极其细微的、但颜色还很新的红痕,像是被烤箱烫到,或者是被什么东西刮到。
席清的视线在那几道红痕上停留了一瞬。
“你以前也喜欢这样破坏气氛。”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或许是风景太放松,也或许是他的心情比起前段时间更加惬意,在经历过巴塞罗那的洗礼以后,他封闭的心微微敞开。
他不再惮于提起从前。
陆行舟怔然。
“以前”。
这简单的两个字,比任何复杂的情绪都更有分量。他不再讳莫如深,不再刻意回避,而是以一种近乎平静的方式,将那段共同的过往,轻轻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陆行舟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我?”陆行舟的喉咙有些发紧,他下意识地反问,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和探寻。
席清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嗯。”他简单的应了一声,算是回答了陆行舟的反问。
然后,他端起那杯几乎没怎么动过的苦艾酒,冰块碰撞杯壁,发出一点细微的碰撞声,他抿了一小口,茴芹苦涩的气味在舌尖蔓延。
陆行舟坐正了一些,决意虚心请教:“什么时候?”
席清的声音很轻,被海风和远处的喧嚣稀释,却清晰地传入陆行舟的耳中:“很多时候。”
很多时候。
比具体的指责更让人无力反驳,它意味着,在席清的记忆里,他的破坏气氛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常态,至少在席清那里是。
陆行舟胸腔里那点因席清主动提起“以前”而升起的微弱希望,像是被这三个字瞬间浇灭了。
他靠在柔软的沙发背上,目光从席清脸上移开,重新投向那片过于灿烂的、有些刺眼的金色海面。
阳光在水波上跳跃,晃得人眼睛发酸。
他沉默了几秒,那沉默里沉淀着复杂的情绪。
他低低地叹了口气,叹息声里只有近乎认命的疲惫和坦诚的沮丧:“看来在你眼里,我是个很失败的对象。”
没有辩解,没有找补,甚至没有试图挽回一点尊严。
这完全不像陆行舟。
他在商场上杀伐决断,永远掌握全局,即使分手以后,也固执地试图重新靠近——此刻,在地中海的晨光里,他剥掉了所有坚硬的外壳,露出了内里。
会受伤,会自我怀疑,会承认失败的,真实而脆弱的男人。
席清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觉得意外。
他认识的陆行舟,骄傲、固执,也很少低头认错,更遑论如此直白地否定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的价值。
席清终于完全转过了脸,正对着陆行舟。他的目光不再是之前那种穿透性的平静无波,而是带上了一丝探究,一丝复杂的审视,仔细地、重新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阳光照亮了陆行舟的侧脸,也清晰地映照出他眉宇间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挫败和疲惫。
席清迟钝半晌,问:“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陆行舟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嗯”了一声。
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看清席清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不对,是曾经席清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所谓的“破坏气氛”,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他忙于工作,在大多数时候,他的优先级列表里,排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报表、会议和项目进度以及下一个季度的规划,他的大脑时刻计算着得失、效率和最优解。
而席清,席清像一幅需要静心品味的画,一首需要沉浸聆听的曲目,一场如同此时此刻,需要全心投入的日出。
席清拥有一颗富有极其敏感、丰富、渴望浪漫的心,他会兴致勃勃地制定很多的出行计划,精心挑选某个据说能看到最美星空的偏僻的山顶旅馆,订好烛光晚餐、安排好电影票,或者在某个寻常的周末午后,突然拉着他去某个很小众的咖啡馆品尝最新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