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个项目要在C市著名的文化街区落地一场非遗集市,活动线上线下要求同步开启:线上搭建VR展厅,小程序和直播间,拉通从曝光到成交的链路。线下落地集市活动,要把“娱乐”“非遗文化”和“美育”做三位一体的融合,光这些需求听起来就很复杂。
所以付雨宁和Maggie分工协作,付雨宁在公司坐镇,负责推进线上,Maggie则去盯线下落地执行。
毕竟之前阴差阳错服务过付雨宁的项目,姜屿按照早就得知的付雨宁公司地址,拎着一大堆咖啡就去了。
忙碌的公司前台远远见人拎着一大堆咖啡走来,头都没抬,只习惯性指了指门口的玻璃茶几:“咖啡放这边台子上就好,谢谢。”
姜屿拎着咖啡站定:“我来给付雨宁送咖啡。”
Amy正好来前台取付总的快递,听见姜屿这话,很疑惑地看了眼那两大袋子咖啡,脑海里缓缓打出三个问号。
付雨宁如果要请员工喝咖啡,肯定会让她统计点单,还别说现在正是执行大项目的“非常时期”,付雨宁怎么可能会有闲心亲自来做这种事。
这时候她疑惑中抬头,才发现拎咖啡的人个子很高,穿着也绝不是外卖员常见的红黄蓝三原色,最关键的是……还是个大帅哥!
Amy盯着他,迟疑地问:“你找付总?”
姜屿立刻点点头,Amy说:“你先坐这里等一下。”然后拿着快递疾步就去了付雨宁的办公室。
进了付总办公室,她先专业地把快递规整放到付雨宁桌上,然后才轻声问他:“付总,你点咖啡外卖了?”
付雨宁从电脑屏幕上的一堆表格文档里抬起头看向她,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没有。”
“外面好像有个送咖啡的人找你,是个……高个帅哥。”
第33章 腻腻歪歪
来送咖啡的……还是个帅哥。
付雨宁听Amy这么一说,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往后滑了下椅子,站起身迈腿就往公司前台走去。
不出所料,送咖啡的不是姜屿还能是谁。
昨天晚上在自己家玄关,付雨宁没功夫仔细打量姜屿。或者说,当时太过混乱的一切都在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没能察觉到姜屿的变化。
但现在,此刻。
姜屿站在付雨宁亲自和设计师反复沟通出来的前台布光下,付雨宁才发现,姜屿的头发已经重新修剪过,正层次分明、神采奕奕落到他肩头,完全不是在云丹措受伤后的狼狈模样。
他今天穿一件奶油杏仁色的polo衫,泛着低调优雅的珠光,一看就是桑蚕丝混纺质地。下身搭一条同色系亚麻休闲长裤,从头到脚的一身像质地精良的浅色背景布,把他深邃挺立的五官衬得熠熠生辉。连他手上正拎着的、楼下大厅用券9.9就能买一杯的牛马快乐水纸袋,都变得像冷峻的时尚单品。
付雨宁当时和设计师沟通修改过无数版的灯光效果,竟好像就是为了这一刻,为了打在眼前这个人身上。
停在距离前台两米远的付雨宁心砰砰直跳,活像高中生被恋爱对象暗戳戳等在教室门口,既雀跃又胆怯。
他强咽下突然起速的心跳,暗自庆幸,还好梁煜不在,Maggie不在,只有前台女同事和Amy。
两个人看看他,又看看姜屿,没人敢出声调侃。
付雨宁也就愣了片刻,快步上前去接姜屿手里的咖啡,问他:“你现在可以拎重物了吗?医生怎么说的?”
姜屿从善如流,把手里的咖啡袋子递过去一个,只说:“这也不重。”
付雨宁觑他一眼:“你幼不幼稚。”
姜屿耸耸肩:“我就来送个咖啡,顺便看看你,咖啡送到,人也看见了,这就走。”
说完把另个一袋子放在前台的玻璃茶几上,潇洒转身就要走。
“姜屿。”付雨宁叫住他。
他回头,挂出一个貌似乖巧的微笑,温言细语地问:“还有什么吩咐?”好像昨天强势把付雨宁禁锢在门前上下其手的人根本不是他。
“既然都回C市了,我让Amy给你约个你主刀医生的复查吧。”
姜屿听了,非常配合地点点头:“好。”然后真的头也不回地走了。
姜屿前脚刚走,公司八卦群就炸了,他拎着咖啡站在公司前台的照片正在群里传阅。
这个极度扁平化的八卦群里,Maggie在,梁煜也在。群里没有上下级,没有职能部门划分,不分彼此,只专注与工作无关的八卦。
所以付雨宁没在这个群里。
Maggie和梁煜看到照片,还没来得及舞到付雨宁面前。第二天,姜屿又一次出现在了公司前台,这次拎的是最近很火的那家排队王奶茶。
见又是他,这次前台直接把他领去了付雨宁办公室门口。
赶巧,Maggie也正风风火火往付雨宁办公室走,要找他说工作的事儿。
结果一走到门口,看见姜屿也在,她脸上立刻露出喜色,急问:“你这会儿有事吗?”
“除了跟我们付总腻腻歪歪。”赶在姜屿回答之前,Maggie又补充到。
“谁跟他腻腻歪歪?”付雨宁坐在办公椅上没好气地接了一句。
“亲爱的付总,你先别说话,”Maggie禁言了付雨宁,又转向姜屿,“说真的,你这会儿有空没?”
姜屿看了看付雨宁,付雨宁没什么表示,他只好回头冲Maggie点点头,“有。”
“那真是太好了!”Maggie高兴地拍了拍她还没别人胳膊粗的大腿,“走!去器材室选机器,然后跟我去现场拍点素材。”
“又不是没请摄影师。”付雨宁在一旁反驳道。
“摄影师急性肠胃炎倒下了,我这不回公司来找人救急了嘛。”
“来不及了!”Maggie冲姜屿招招手,“走走走,赶紧跟我选器材去。”
付雨宁还想继续阻拦,但姜屿已经转头跟着Maggie一溜烟走了。
Maggie只知道之前云丹措那个项目是姜屿帮一个叫汪海的摄影师顶了班,所以她理所当然认为姜屿也和汪海一样,是个到处接活儿的商业摄影师。
她不知道姜屿得了幻视,已经很久拍不出东西,更不知道姜屿哪怕没生病的时候也一直拍的是艺术摄影。
他的作品以前只会出现在摄影杂志、画廊和美术馆的展厅里。
姜屿能干跟场拍素材这么接地气儿的活儿?
接地气的非遗集市搭建现场,曲高和寡的摄影艺术家姜屿,正往他泛着低调优雅珠光的奶油杏仁色polo衫外套上件大红色的工作人员专用小马甲,还挂上了“临时工”的通行证。
这要是让付雨宁看见,绝对会以为是自己产幻了。
但姜屿好像还挺乐在其中,很自来熟地hold起拍摄现场,带着工作人员就地取材,拉起黑色绒布当背景,准备给参加非遗集市的每位传承人拍“定妆照”。
他手里端着摄影师日常出活儿最常用的索尼alpha,布景也只简简单单在居中位置摆了把C市最常见的竹编椅。
第一位传承人坐上去,姜屿驳回了他面对镜头露出的标准微笑,也拒绝他展示自己擅长的非遗技艺,眼见气氛越来越尴尬,站在一旁的Maggie习惯性准备打圆场。
但姜屿却开口问了坐在椅子上的人几个问题:
“你第一次接触到这项非遗技艺是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接触到?”
这天下午,每个被问到的传承人最初都愣了一下,他们一开始只是收到通知来拍宣传照而已。
他们历来都被隐在极具魅力的非遗文化背后,人们很容易就能列举出几个非遗项目,却很难能叫出一个传承人的名字。
别人会问及他们所传承的非遗文化的历史、工艺和价值,但很少有人会关心他们本身。
他们像是非遗的影子,存在花团锦簇的背面。
但姜屿却非要揪住这些影子,用显影的药水浸泡,让他们曝光,留存。
这些非遗传承人,有些年轻时没有机会条件接受太多教育,有些住在大山高原,连普通话都不怎么习惯说。
好在姜屿这些年里去过不少地方采风,习惯了从各种口音里抓关键词猜大致意思。
他面带鼓励地耐心听着,听这些传承人回忆自己的因缘际会或生活所迫,听他们讲非遗文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那些切切实实的改变和机遇。
在这些个人叙述的回忆里,文化艺术像河流经过土地那样经过漫长曲折的人类历史,在土地上发生着最真实而具体的价值。
姜屿总在他们陷入回忆、轻轻抚摸自己吃饭的“家伙什”或者像姜屿展示他们第一次接触到这项技艺的样子时举起相机,快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笑意和陡然而出的柔光。
拍摄进行的不疾不徐,旁边的工作人员想出声提醒姜屿加快进度,向来以快速高效著称的Maggie却拉了工作人员一把。
“没事,让姜屿慢慢拍就好。”
Amy遵照自己老板的指示,很快帮姜屿安排好华仁医院的复查,付雨宁把预约信息转发给姜屿,姜屿很快回复:
所以付雨宁和Maggie分工协作,付雨宁在公司坐镇,负责推进线上,Maggie则去盯线下落地执行。
毕竟之前阴差阳错服务过付雨宁的项目,姜屿按照早就得知的付雨宁公司地址,拎着一大堆咖啡就去了。
忙碌的公司前台远远见人拎着一大堆咖啡走来,头都没抬,只习惯性指了指门口的玻璃茶几:“咖啡放这边台子上就好,谢谢。”
姜屿拎着咖啡站定:“我来给付雨宁送咖啡。”
Amy正好来前台取付总的快递,听见姜屿这话,很疑惑地看了眼那两大袋子咖啡,脑海里缓缓打出三个问号。
付雨宁如果要请员工喝咖啡,肯定会让她统计点单,还别说现在正是执行大项目的“非常时期”,付雨宁怎么可能会有闲心亲自来做这种事。
这时候她疑惑中抬头,才发现拎咖啡的人个子很高,穿着也绝不是外卖员常见的红黄蓝三原色,最关键的是……还是个大帅哥!
Amy盯着他,迟疑地问:“你找付总?”
姜屿立刻点点头,Amy说:“你先坐这里等一下。”然后拿着快递疾步就去了付雨宁的办公室。
进了付总办公室,她先专业地把快递规整放到付雨宁桌上,然后才轻声问他:“付总,你点咖啡外卖了?”
付雨宁从电脑屏幕上的一堆表格文档里抬起头看向她,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没有。”
“外面好像有个送咖啡的人找你,是个……高个帅哥。”
第33章 腻腻歪歪
来送咖啡的……还是个帅哥。
付雨宁听Amy这么一说,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往后滑了下椅子,站起身迈腿就往公司前台走去。
不出所料,送咖啡的不是姜屿还能是谁。
昨天晚上在自己家玄关,付雨宁没功夫仔细打量姜屿。或者说,当时太过混乱的一切都在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没能察觉到姜屿的变化。
但现在,此刻。
姜屿站在付雨宁亲自和设计师反复沟通出来的前台布光下,付雨宁才发现,姜屿的头发已经重新修剪过,正层次分明、神采奕奕落到他肩头,完全不是在云丹措受伤后的狼狈模样。
他今天穿一件奶油杏仁色的polo衫,泛着低调优雅的珠光,一看就是桑蚕丝混纺质地。下身搭一条同色系亚麻休闲长裤,从头到脚的一身像质地精良的浅色背景布,把他深邃挺立的五官衬得熠熠生辉。连他手上正拎着的、楼下大厅用券9.9就能买一杯的牛马快乐水纸袋,都变得像冷峻的时尚单品。
付雨宁当时和设计师沟通修改过无数版的灯光效果,竟好像就是为了这一刻,为了打在眼前这个人身上。
停在距离前台两米远的付雨宁心砰砰直跳,活像高中生被恋爱对象暗戳戳等在教室门口,既雀跃又胆怯。
他强咽下突然起速的心跳,暗自庆幸,还好梁煜不在,Maggie不在,只有前台女同事和Amy。
两个人看看他,又看看姜屿,没人敢出声调侃。
付雨宁也就愣了片刻,快步上前去接姜屿手里的咖啡,问他:“你现在可以拎重物了吗?医生怎么说的?”
姜屿从善如流,把手里的咖啡袋子递过去一个,只说:“这也不重。”
付雨宁觑他一眼:“你幼不幼稚。”
姜屿耸耸肩:“我就来送个咖啡,顺便看看你,咖啡送到,人也看见了,这就走。”
说完把另个一袋子放在前台的玻璃茶几上,潇洒转身就要走。
“姜屿。”付雨宁叫住他。
他回头,挂出一个貌似乖巧的微笑,温言细语地问:“还有什么吩咐?”好像昨天强势把付雨宁禁锢在门前上下其手的人根本不是他。
“既然都回C市了,我让Amy给你约个你主刀医生的复查吧。”
姜屿听了,非常配合地点点头:“好。”然后真的头也不回地走了。
姜屿前脚刚走,公司八卦群就炸了,他拎着咖啡站在公司前台的照片正在群里传阅。
这个极度扁平化的八卦群里,Maggie在,梁煜也在。群里没有上下级,没有职能部门划分,不分彼此,只专注与工作无关的八卦。
所以付雨宁没在这个群里。
Maggie和梁煜看到照片,还没来得及舞到付雨宁面前。第二天,姜屿又一次出现在了公司前台,这次拎的是最近很火的那家排队王奶茶。
见又是他,这次前台直接把他领去了付雨宁办公室门口。
赶巧,Maggie也正风风火火往付雨宁办公室走,要找他说工作的事儿。
结果一走到门口,看见姜屿也在,她脸上立刻露出喜色,急问:“你这会儿有事吗?”
“除了跟我们付总腻腻歪歪。”赶在姜屿回答之前,Maggie又补充到。
“谁跟他腻腻歪歪?”付雨宁坐在办公椅上没好气地接了一句。
“亲爱的付总,你先别说话,”Maggie禁言了付雨宁,又转向姜屿,“说真的,你这会儿有空没?”
姜屿看了看付雨宁,付雨宁没什么表示,他只好回头冲Maggie点点头,“有。”
“那真是太好了!”Maggie高兴地拍了拍她还没别人胳膊粗的大腿,“走!去器材室选机器,然后跟我去现场拍点素材。”
“又不是没请摄影师。”付雨宁在一旁反驳道。
“摄影师急性肠胃炎倒下了,我这不回公司来找人救急了嘛。”
“来不及了!”Maggie冲姜屿招招手,“走走走,赶紧跟我选器材去。”
付雨宁还想继续阻拦,但姜屿已经转头跟着Maggie一溜烟走了。
Maggie只知道之前云丹措那个项目是姜屿帮一个叫汪海的摄影师顶了班,所以她理所当然认为姜屿也和汪海一样,是个到处接活儿的商业摄影师。
她不知道姜屿得了幻视,已经很久拍不出东西,更不知道姜屿哪怕没生病的时候也一直拍的是艺术摄影。
他的作品以前只会出现在摄影杂志、画廊和美术馆的展厅里。
姜屿能干跟场拍素材这么接地气儿的活儿?
接地气的非遗集市搭建现场,曲高和寡的摄影艺术家姜屿,正往他泛着低调优雅珠光的奶油杏仁色polo衫外套上件大红色的工作人员专用小马甲,还挂上了“临时工”的通行证。
这要是让付雨宁看见,绝对会以为是自己产幻了。
但姜屿好像还挺乐在其中,很自来熟地hold起拍摄现场,带着工作人员就地取材,拉起黑色绒布当背景,准备给参加非遗集市的每位传承人拍“定妆照”。
他手里端着摄影师日常出活儿最常用的索尼alpha,布景也只简简单单在居中位置摆了把C市最常见的竹编椅。
第一位传承人坐上去,姜屿驳回了他面对镜头露出的标准微笑,也拒绝他展示自己擅长的非遗技艺,眼见气氛越来越尴尬,站在一旁的Maggie习惯性准备打圆场。
但姜屿却开口问了坐在椅子上的人几个问题:
“你第一次接触到这项非遗技艺是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接触到?”
这天下午,每个被问到的传承人最初都愣了一下,他们一开始只是收到通知来拍宣传照而已。
他们历来都被隐在极具魅力的非遗文化背后,人们很容易就能列举出几个非遗项目,却很难能叫出一个传承人的名字。
别人会问及他们所传承的非遗文化的历史、工艺和价值,但很少有人会关心他们本身。
他们像是非遗的影子,存在花团锦簇的背面。
但姜屿却非要揪住这些影子,用显影的药水浸泡,让他们曝光,留存。
这些非遗传承人,有些年轻时没有机会条件接受太多教育,有些住在大山高原,连普通话都不怎么习惯说。
好在姜屿这些年里去过不少地方采风,习惯了从各种口音里抓关键词猜大致意思。
他面带鼓励地耐心听着,听这些传承人回忆自己的因缘际会或生活所迫,听他们讲非遗文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那些切切实实的改变和机遇。
在这些个人叙述的回忆里,文化艺术像河流经过土地那样经过漫长曲折的人类历史,在土地上发生着最真实而具体的价值。
姜屿总在他们陷入回忆、轻轻抚摸自己吃饭的“家伙什”或者像姜屿展示他们第一次接触到这项技艺的样子时举起相机,快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笑意和陡然而出的柔光。
拍摄进行的不疾不徐,旁边的工作人员想出声提醒姜屿加快进度,向来以快速高效著称的Maggie却拉了工作人员一把。
“没事,让姜屿慢慢拍就好。”
Amy遵照自己老板的指示,很快帮姜屿安排好华仁医院的复查,付雨宁把预约信息转发给姜屿,姜屿很快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