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第161节
崔夫人自是不愿,她知道以自己侄女那面团般的性子,让她嫁进高门无异于将其推进火坑,故此和裴夫人的走动愈发多了些。
而安今在深闺之中,也不知这些纷扰。
刚刚到了秋日,宁海郡公府那边就传来了老郡公夫人病重的消息,为了冲喜,两府商议将香玉和小郡王来年开春提到了秋末。
楚香玉的嫁妆和婚服早就筹备好了,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筹办婚礼,还是叫崔夫人忙得脚不沾地。
婚期将近,一向爱玩爱闹的楚香玉也老老实实待在家,和安今说着少女的心事。
安今在剧情里知道两人婚后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对香玉倒也没多少担心,只是安抚她不安的心。
很快就到了婚期,侯府里未出嫁的小姐都到了香玉房里陪着她,香玉穿着精致华贵的婚服,明艳动人。
崔夫人看着仿佛突然长大的女儿,拿着帕子沾了沾湿润的眼角,走上前拉着女儿的手,叮嘱着,“成了婚以后千万不能还像在闺阁这般胡闹了,宁海郡公府离侯府不远,想家就回来。”
崔夫人才不信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娇养了十几年的女儿要是在夫家受了委屈,她第一个不依。
“母亲。”楚香玉见到母亲这般神态,眼眶也红了。
不过她不喜欢大家因为她哭哭啼啼,她牵强地笑着调侃,“万一日后嫂嫂将我打出去怎么办?”
安今眉心微动,握紧了香玉的手,“不会的。”
崔夫人也放话道:“只要我还在一日,还轮不到她做主。”
外头锣鼓声起,前来迎亲的队伍也到了。
吉时到了,崔夫人将一旁的鸳鸯盖头盖在女儿头上,安今扶着楚香玉走到门外,而楚既白也在门外守着了。
楚既白背着妹妹上花轿,安今也跟在她们身后,目睹香玉进了花轿才离去。
楚既白要跟着送嫁队伍一同到郡公府,临行时他下意识回头,却只见得表妹渐渐从府里走去的背影。
他忽然问道:“母亲,表妹也会是在侯府出嫁吗?”
女儿出嫁,崔夫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没注意到儿子的情绪,“自然是。”
楚既白沉默了许久。
那明年,或许也是后年,他是不是也要这样背着表妹出嫁,把表妹交给另一个男人手里,这是他作为兄长的职责。
这些时日,他一直在观察那个裴二郎,他每日读书勤奋,他看过他的文章,虽不及其兄之才,但也有几分灵气,金榜题名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其本人生活作风清正,从不踏足烟花柳巷之地,也无通房妾室,家世清白简单。
虽然楚既白也极力想去挑些什么错来,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满汴京中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156章 第156章柔弱表妹x温润世子表哥6
香玉出嫁后,安今在府中的日子无聊了许多。
永宁侯还有两个庶女,不过因为姨母偏心她,觉得她一个表小姐比她们正经小姐过得还好,对她也颇有微词,所以关系也不亲近。
而世子表哥虽然对她好,但是毕竟男女有别,两人也不可能太过亲近,安今只能自己在院里看看书,作作画。
最多时候还是去锦绣阁陪着崔夫人,香玉出嫁,崔夫人难免会觉得寂寞,安今便也常去看她,帮着一起看账本,处理府中庶务。
有侄女伴在身侧,崔夫人心里慰贴,但也有些感慨道:“香玉出嫁了,我如今最愁的就是你和你表哥了。”
“尤其是你那个表哥,我一问他就是凭母亲做主,我确定人选问他行不行,他就又再三推脱,你说说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安今手上的动作一顿,但她也知道崔夫人只是抱怨抱怨,并不需要她回答。
“京中像他那么大的,有几个未成婚的?人家孩子都满地跑,我还不知道什么才能抱到乖孙呢。”
安今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回道:大约是在三年后。
崔夫人一拍桌子,“不行,不能再那么由着你表哥了,我瞧那魏五小姐就不错,我得赶紧给人定下来。”
女儿在时,崔夫人嫌她闹腾又懒散,不在了吧,崔夫人心口就像缺了一块似的,不过还好有个贴心的侄女陪着她,但不过一两年,侄女也是要出嫁了。
故此崔夫人想抱孙子的心越来越浓烈。
崔夫人铁了心要在年前把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多次向魏国公府下请帖,两家相谈甚欢,正准备行纳采之礼,交换庚帖,结果就听到那魏五姑娘身患顽疾的消息。
原本魏国公府舍不得这门亲,还想隐瞒,但看魏五姑娘越来越严重,甚至连床都下来,才向永宁侯府坦白,想商量着能否先将亲事定下来,等五姑娘病情好转再成亲。
崔夫人哪能同意,她儿子仪表堂堂,天子近臣,又不是真的娶不到媳妇。
她当即表示此前口头定下的婚约不作数,甚至庆幸两家还好没有那么正式定下婚约。
魏国公夫人面色也不大好看,甩袖离去。
两家结亲不成,反结仇。
魏国公府也不是个低调的性子,此前就到处传两府要结成姻亲,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羡慕那魏五小姐。
等魏国公府五小姐身患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京中小姐们只感概她是遭了满汴京闺秀的怨毒和咒骂,才变成了这样。
可后来流言竟慢慢演变成了永宁世子克妻,前头克死了未婚妻和未婚妻的祖父,现在就连即将与他定亲的女子都会被克。
当年与太祖一同打天下的勋贵,多数变成了只有个爵位的空架子,唯有这永宁侯府还如日中天。
特别这永宁世子,自武宁九年高中探花后,就有少年天才之名,才学出众也就算了,跟着圣上秋狝围猎,也能拔得头筹,进入官场后,仕途更是通达,深得圣上赏识。
门庭显贵,后辈出色,汴京中眼红的人家不在少数。
可偏偏楚既白本人又无懈可击,世人也只能那克妻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来中伤他。
听到流言时,崔夫人气得心肝疼,再不肯与这魏国公府来往。
为了这事,崔夫人连着几日,心情都不好。
虽然崔夫人并不信什么克妻,但儿子的婚事三番五次出现波折,她也起了去寺里拜拜的想法,而且之前侄女身体不好,每年年末她都会带着侄女去宝禅寺里清修几日,顺带捐一笔香油钱。
如今出了这事,今年干脆提前去了,崔夫人当即叫了丫鬟去栖梧院传信收拾行李。
崔夫人的人来时,安今正在屋里画扇面。
虽然已经入冬,但上好的银丝碳在屋里烧着,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也不会觉得砚冰手僵。
往年年节,府中关系好的小辈都会互送年礼,如今香玉出嫁了,世子表哥又从歙州回来了,也只能和他互送了。
寻常女儿家的绣品,香囊什么的,过于暧昧,安今见楚既白习惯腰间别扇,就打算给他亲手做个扇子。
自聂老夫人的寿宴过后,楚既白寻来的各种稀奇颜料,都会往她院里送,安今平时消磨时间作画时,倒也不舍得用的,如今这些颜料也都被她用来为他画扇面了。
“表小姐,夫人说明日动身去宝禅寺,叫我来和你说声,你好提前收拾行李。”
安今眼睛微亮,“好,有劳嬷嬷走一趟了。”
香玉出嫁后也没人带她玩了,她已经闷在院里很久了。
安今知道原身每年都要去宝禅寺呆个三五日的,她出门的机会不多,也一直在期待着呢,没想到今年那么快就去了。
她望着手里画了一半的扇面,当即决定等从宝禅寺回来再画。
安今冬日每次出门,栖梧院上下都是如临大敌,给她换上厚厚的鞋袜,系上斗篷,出门前又给她手里塞了个汤婆子,生怕她受一点凉。
如今连初雪都没下,安今已然是深冬的打扮了。
走到侯府门前,安今一只手被丫鬟小桃扶着,一手提着厚重裙袄,钻进马车,一进去就是一阵暖风扑来,马车里的炭盆也都是提前烧好的。
崔夫人已经坐在里面,见安今来,笑着给她解下了斗篷,又摸了摸她的小手,确认不凉才放心。
“到寺庙清修祈福,春日夏日秋日都是好的,可主持偏偏只叫你冬日去,要不是这几年你的身子真的渐渐好转,我是真的不敢叫你出来。”
安今弯唇笑了笑,她倒觉得这样极好。
天气一转凉,崔夫人就拘着原身,连着几月都要待在烧着炭火的暖屋里,就算是好身体也要闷坏了,能出门,即便是寺庙清修,起码心里也轻快些。
两人说着话,马车也在路上慢慢行使着,可还未走多远,马车就忽然停了下来。
安今还不明所以,就听到了一阵清润的男声响起。
“可是永宁侯府女眷的车架?让其先行。”
听到这声音,安今下意识掀开轿帘,不曾想正好和那人撞上。
两辆马车并行在窄道中,对面男子似乎也没想到她会突然掀起轿帘,神情微怔。
这时崔夫人也看到他了,笑道:“是清远啊,那我就托大先行一步,改日再邀你到府上喝茶。”
裴清远轻笑:“清远恭候侯夫人邀约。”
听到姨母口中唤的名字,安今才知这人就是与楚既白齐名的裴清远了。
念此她又偷偷打量了一眼。
裴清远一副文人雅士的打扮,身形清瘦,看着有些文弱。
两辆马车错开而行,走远些,崔夫人宠溺地点了点安今的额头,“你方才看清远做什么?”
安今微窘。
崔夫人语气颇为遗憾道:“清远确实不错,若你早生几年,我是真想把你嫁给清远。”
汴京子弟中,她最欣赏的便是这裴清远。
出生清流裴家,丝毫没有勋贵子弟骄奢淫逸,也不持才自傲,虽高中状元,但他志不在官场,平时热衷于整理史籍经典,著书立说,现也不过是个闲散文官,但好在也参与不到什么权力纷争。
阿芜嫁过去,既不用当宗妇,劳累操持家中庶务,也不用担忧郎君在官场沉浮,两人只谈诗论画,平平淡淡,携手一生,便也是极为圆满。
“啊?”
安今迷茫地抬眸,在姨母心里,这裴清远不应该是她未来大伯哥吗?怎么把她和裴清远扯到一块了?
而且她记得裴清远早婚,未高中状元前就有了妻子,不过其妻也多年前病亡,那么多年裴清远也未曾再娶。
剧情里原身难产去世后,楚既白和裴清远这对“汴京双壁”,也被人戏谑为“汴京双鳏夫”。
见侄女这副震惊的样子,崔夫人才意识道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她将侄女抱在怀里笑道:“阿芜就当姨母说胡话好了。”
即便她觉得裴清远再合适,也不会送侄女给人当续弦,况且两人年岁差的确实有些多。
虽与裴清远无缘的,但其弟裴清逸也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子的婚事已经极为不顺了,裴夫人可不想侄女的婚事再有什么波折了。
“我还约了裴夫人一同前往宝禅寺,裴二郎也会陪同,到时你们在寺庙后山见面聊聊,若可以,回来咱就先把亲事给定了。”
而安今在深闺之中,也不知这些纷扰。
刚刚到了秋日,宁海郡公府那边就传来了老郡公夫人病重的消息,为了冲喜,两府商议将香玉和小郡王来年开春提到了秋末。
楚香玉的嫁妆和婚服早就筹备好了,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筹办婚礼,还是叫崔夫人忙得脚不沾地。
婚期将近,一向爱玩爱闹的楚香玉也老老实实待在家,和安今说着少女的心事。
安今在剧情里知道两人婚后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对香玉倒也没多少担心,只是安抚她不安的心。
很快就到了婚期,侯府里未出嫁的小姐都到了香玉房里陪着她,香玉穿着精致华贵的婚服,明艳动人。
崔夫人看着仿佛突然长大的女儿,拿着帕子沾了沾湿润的眼角,走上前拉着女儿的手,叮嘱着,“成了婚以后千万不能还像在闺阁这般胡闹了,宁海郡公府离侯府不远,想家就回来。”
崔夫人才不信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娇养了十几年的女儿要是在夫家受了委屈,她第一个不依。
“母亲。”楚香玉见到母亲这般神态,眼眶也红了。
不过她不喜欢大家因为她哭哭啼啼,她牵强地笑着调侃,“万一日后嫂嫂将我打出去怎么办?”
安今眉心微动,握紧了香玉的手,“不会的。”
崔夫人也放话道:“只要我还在一日,还轮不到她做主。”
外头锣鼓声起,前来迎亲的队伍也到了。
吉时到了,崔夫人将一旁的鸳鸯盖头盖在女儿头上,安今扶着楚香玉走到门外,而楚既白也在门外守着了。
楚既白背着妹妹上花轿,安今也跟在她们身后,目睹香玉进了花轿才离去。
楚既白要跟着送嫁队伍一同到郡公府,临行时他下意识回头,却只见得表妹渐渐从府里走去的背影。
他忽然问道:“母亲,表妹也会是在侯府出嫁吗?”
女儿出嫁,崔夫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没注意到儿子的情绪,“自然是。”
楚既白沉默了许久。
那明年,或许也是后年,他是不是也要这样背着表妹出嫁,把表妹交给另一个男人手里,这是他作为兄长的职责。
这些时日,他一直在观察那个裴二郎,他每日读书勤奋,他看过他的文章,虽不及其兄之才,但也有几分灵气,金榜题名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其本人生活作风清正,从不踏足烟花柳巷之地,也无通房妾室,家世清白简单。
虽然楚既白也极力想去挑些什么错来,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满汴京中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156章 第156章柔弱表妹x温润世子表哥6
香玉出嫁后,安今在府中的日子无聊了许多。
永宁侯还有两个庶女,不过因为姨母偏心她,觉得她一个表小姐比她们正经小姐过得还好,对她也颇有微词,所以关系也不亲近。
而世子表哥虽然对她好,但是毕竟男女有别,两人也不可能太过亲近,安今只能自己在院里看看书,作作画。
最多时候还是去锦绣阁陪着崔夫人,香玉出嫁,崔夫人难免会觉得寂寞,安今便也常去看她,帮着一起看账本,处理府中庶务。
有侄女伴在身侧,崔夫人心里慰贴,但也有些感慨道:“香玉出嫁了,我如今最愁的就是你和你表哥了。”
“尤其是你那个表哥,我一问他就是凭母亲做主,我确定人选问他行不行,他就又再三推脱,你说说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
安今手上的动作一顿,但她也知道崔夫人只是抱怨抱怨,并不需要她回答。
“京中像他那么大的,有几个未成婚的?人家孩子都满地跑,我还不知道什么才能抱到乖孙呢。”
安今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回道:大约是在三年后。
崔夫人一拍桌子,“不行,不能再那么由着你表哥了,我瞧那魏五小姐就不错,我得赶紧给人定下来。”
女儿在时,崔夫人嫌她闹腾又懒散,不在了吧,崔夫人心口就像缺了一块似的,不过还好有个贴心的侄女陪着她,但不过一两年,侄女也是要出嫁了。
故此崔夫人想抱孙子的心越来越浓烈。
崔夫人铁了心要在年前把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多次向魏国公府下请帖,两家相谈甚欢,正准备行纳采之礼,交换庚帖,结果就听到那魏五姑娘身患顽疾的消息。
原本魏国公府舍不得这门亲,还想隐瞒,但看魏五姑娘越来越严重,甚至连床都下来,才向永宁侯府坦白,想商量着能否先将亲事定下来,等五姑娘病情好转再成亲。
崔夫人哪能同意,她儿子仪表堂堂,天子近臣,又不是真的娶不到媳妇。
她当即表示此前口头定下的婚约不作数,甚至庆幸两家还好没有那么正式定下婚约。
魏国公夫人面色也不大好看,甩袖离去。
两家结亲不成,反结仇。
魏国公府也不是个低调的性子,此前就到处传两府要结成姻亲,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羡慕那魏五小姐。
等魏国公府五小姐身患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京中小姐们只感概她是遭了满汴京闺秀的怨毒和咒骂,才变成了这样。
可后来流言竟慢慢演变成了永宁世子克妻,前头克死了未婚妻和未婚妻的祖父,现在就连即将与他定亲的女子都会被克。
当年与太祖一同打天下的勋贵,多数变成了只有个爵位的空架子,唯有这永宁侯府还如日中天。
特别这永宁世子,自武宁九年高中探花后,就有少年天才之名,才学出众也就算了,跟着圣上秋狝围猎,也能拔得头筹,进入官场后,仕途更是通达,深得圣上赏识。
门庭显贵,后辈出色,汴京中眼红的人家不在少数。
可偏偏楚既白本人又无懈可击,世人也只能那克妻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来中伤他。
听到流言时,崔夫人气得心肝疼,再不肯与这魏国公府来往。
为了这事,崔夫人连着几日,心情都不好。
虽然崔夫人并不信什么克妻,但儿子的婚事三番五次出现波折,她也起了去寺里拜拜的想法,而且之前侄女身体不好,每年年末她都会带着侄女去宝禅寺里清修几日,顺带捐一笔香油钱。
如今出了这事,今年干脆提前去了,崔夫人当即叫了丫鬟去栖梧院传信收拾行李。
崔夫人的人来时,安今正在屋里画扇面。
虽然已经入冬,但上好的银丝碳在屋里烧着,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也不会觉得砚冰手僵。
往年年节,府中关系好的小辈都会互送年礼,如今香玉出嫁了,世子表哥又从歙州回来了,也只能和他互送了。
寻常女儿家的绣品,香囊什么的,过于暧昧,安今见楚既白习惯腰间别扇,就打算给他亲手做个扇子。
自聂老夫人的寿宴过后,楚既白寻来的各种稀奇颜料,都会往她院里送,安今平时消磨时间作画时,倒也不舍得用的,如今这些颜料也都被她用来为他画扇面了。
“表小姐,夫人说明日动身去宝禅寺,叫我来和你说声,你好提前收拾行李。”
安今眼睛微亮,“好,有劳嬷嬷走一趟了。”
香玉出嫁后也没人带她玩了,她已经闷在院里很久了。
安今知道原身每年都要去宝禅寺呆个三五日的,她出门的机会不多,也一直在期待着呢,没想到今年那么快就去了。
她望着手里画了一半的扇面,当即决定等从宝禅寺回来再画。
安今冬日每次出门,栖梧院上下都是如临大敌,给她换上厚厚的鞋袜,系上斗篷,出门前又给她手里塞了个汤婆子,生怕她受一点凉。
如今连初雪都没下,安今已然是深冬的打扮了。
走到侯府门前,安今一只手被丫鬟小桃扶着,一手提着厚重裙袄,钻进马车,一进去就是一阵暖风扑来,马车里的炭盆也都是提前烧好的。
崔夫人已经坐在里面,见安今来,笑着给她解下了斗篷,又摸了摸她的小手,确认不凉才放心。
“到寺庙清修祈福,春日夏日秋日都是好的,可主持偏偏只叫你冬日去,要不是这几年你的身子真的渐渐好转,我是真的不敢叫你出来。”
安今弯唇笑了笑,她倒觉得这样极好。
天气一转凉,崔夫人就拘着原身,连着几月都要待在烧着炭火的暖屋里,就算是好身体也要闷坏了,能出门,即便是寺庙清修,起码心里也轻快些。
两人说着话,马车也在路上慢慢行使着,可还未走多远,马车就忽然停了下来。
安今还不明所以,就听到了一阵清润的男声响起。
“可是永宁侯府女眷的车架?让其先行。”
听到这声音,安今下意识掀开轿帘,不曾想正好和那人撞上。
两辆马车并行在窄道中,对面男子似乎也没想到她会突然掀起轿帘,神情微怔。
这时崔夫人也看到他了,笑道:“是清远啊,那我就托大先行一步,改日再邀你到府上喝茶。”
裴清远轻笑:“清远恭候侯夫人邀约。”
听到姨母口中唤的名字,安今才知这人就是与楚既白齐名的裴清远了。
念此她又偷偷打量了一眼。
裴清远一副文人雅士的打扮,身形清瘦,看着有些文弱。
两辆马车错开而行,走远些,崔夫人宠溺地点了点安今的额头,“你方才看清远做什么?”
安今微窘。
崔夫人语气颇为遗憾道:“清远确实不错,若你早生几年,我是真想把你嫁给清远。”
汴京子弟中,她最欣赏的便是这裴清远。
出生清流裴家,丝毫没有勋贵子弟骄奢淫逸,也不持才自傲,虽高中状元,但他志不在官场,平时热衷于整理史籍经典,著书立说,现也不过是个闲散文官,但好在也参与不到什么权力纷争。
阿芜嫁过去,既不用当宗妇,劳累操持家中庶务,也不用担忧郎君在官场沉浮,两人只谈诗论画,平平淡淡,携手一生,便也是极为圆满。
“啊?”
安今迷茫地抬眸,在姨母心里,这裴清远不应该是她未来大伯哥吗?怎么把她和裴清远扯到一块了?
而且她记得裴清远早婚,未高中状元前就有了妻子,不过其妻也多年前病亡,那么多年裴清远也未曾再娶。
剧情里原身难产去世后,楚既白和裴清远这对“汴京双壁”,也被人戏谑为“汴京双鳏夫”。
见侄女这副震惊的样子,崔夫人才意识道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她将侄女抱在怀里笑道:“阿芜就当姨母说胡话好了。”
即便她觉得裴清远再合适,也不会送侄女给人当续弦,况且两人年岁差的确实有些多。
虽与裴清远无缘的,但其弟裴清逸也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子的婚事已经极为不顺了,裴夫人可不想侄女的婚事再有什么波折了。
“我还约了裴夫人一同前往宝禅寺,裴二郎也会陪同,到时你们在寺庙后山见面聊聊,若可以,回来咱就先把亲事给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