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周祈安跪伏在地,额间的碎发连同泪水一同掉落下来。
他一手撑着地面,一手“唰—唰—”往后翻着案卷,看得飞快。
卫吉所言一句一字,在案卷上皆有记录,他能看懂卫吉每一句话背后的意图。
在这件事上,大哥、卫吉、一笛,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地保全他,可他却一直在拼了命地拖后腿。
祖世德以为他听进去了,继续说道:“那卫吉,原本要给你下的是噬心散,搞错了才弄成了迷魂药!若不是天意弄人,你现在还能再见到我们吗?”
“对不起……”周祈安嚎啕不已,喉咙也肿胀哽咽,“是我的错,是我识人不清,交友不慎!”
王佩兰看了心疼,又走了下来,蹲在他面前帮他擦眼泪,说道:“好了好了,知道错了就好。你如今是王爷,外头想扒着你的人多了,以后可要擦亮了眼睛。”
周祈安点了点头。
过了许久,哭声渐渐平息,殿内再度恢复了寂静。
周祈安跪在原地,听候审判。
皇上说道:“滚回去闭门思过,好好反省!”
周祈安知道老爷子已经不是放水,而是放海了,对于那日在别院发生的事,皇上并未过多追查,被卷进了如此惊天大案,只罚了个闭门思过,太轻了。
周祈安叩首,说道:“谢皇上。”
第171章
卫吉下落不明, 但他不想去猜测卫吉最终了去往哪里。或许已经回到了草原,去追随他的族人,又或许就在盛国的某个角落, 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他和卫吉, 恐怕此生都将不复相见, 但他不想再去奢求更多, 毕竟卫吉能活下来,便已是万幸。
卫吉是回丹人,他为自己的族人报了仇。
而他是盛国人, 他是皇上的义子, 是周权的弟弟, 是盛国的臣子。
人很难背叛自己的阶级。
那么便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周祈安抬眸望了皇上一眼,那日狩猎遇刺, 皇上实在受惊不小。他瘦了, 肩膀像是缩了一圈,腰封也松了不少。
在他印象中, 皇上的身姿一向魁梧, 此刻一看才发现,其实也不过寻常身形。
皇上也老了, 白发像是又多了一层, 看起来有些病痛,时常捂着胸口, 或忍不住“咳—咳—”地咳。
周祈安忽然便感到十分抱歉, 说了句:“是我不孝,让皇上受惊了, 望皇上切莫动怒,务必要保重龙体!我一定潜心思过,有朝一日,再来为皇上、为盛国效力!”说着,再度叩首。
祖世德看了他好一会儿。
他一直都知道康儿对自己是有那么一丝不服的,他姿态放得再低、掩饰得再好,那一丝“不服”在祖世德眼中也无处遁逃。
他知道,康儿一直在衡量自己够不够格做他的君主。
年轻人嘛,又有才气,心气高些也是自然。
他也知道康儿是个心思敏感的人,于是对康儿,他向来是以捧、以哄为主,有时甚至也会看看他脸色,担心自己脾气不好,言语太直,会让康儿和自己心生裂痕;有时也会想要了解他喜好,赏他些什么,让他也高兴高兴。
他和权儿相处,可从未如此“小心翼翼”、细心体贴过。
而此时此刻,周祈安眼底那一丝“不驯”统统都烟消云散,那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外壳也统统都被打碎,他跪在那里涕泗横流,吐出的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
看着他泛红的眼眶,祖世德莫名起了一丝心疼,顿了顿,嘴上却不耐烦道:“行了行了,别哭了,快滚吧。”
周祈安跪了太久,膝盖刺痛,小腿也阵阵发麻,叶公公和琴儿忙走上前去,一人一边地搀他起身。
周祈安说了声:“多谢。”
出了皇城时天色已晚,承天门上暮鼓敲响。
马车缓缓驶过横街,陈忠载着二公子,迎着习习的夏夜晚风,惬意地挥舞着小皮鞭。
他们的前方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下,身后天空却在夕阳下熊熊燃烧。
芸芸众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纷纷风尘仆仆赶回家中,街道上熙熙攘攘。
周祈安掀开了帘子,趴在窗框上,感受着这阔别已久的鲜活人气,忽然便想——人生第一大幸事,真莫过于“虚惊一场”四个字。
他以为卫吉死了,结果卫吉还活着。
第二大幸事又是什么呢?
大概便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再也不用“早三”了。
皇上叫他闭门思过,又没说要扣他俸禄,所以他是要开始带薪休长假了?
这岂不是因祸得福吗?
禁足又如何?他们家那后花园大得像公园,什么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一个也不缺。他们家六个院子,大哥住一个,剩余五个院子,他要带着玉竹一旬换一个,保准看不腻。
皇上准备关他多久?
若是低于一个月,那他可要闹了!
但他知道此事已经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皇上罚得太轻,恐难堵悠悠众口,那么长又要禁足多久?
不会要好几个月吧?
不会要好几年吧?
不会要幽禁到死吧?
而正胡思乱想着,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了下来,周祈安下了马车,径直去往了居安堂。
江太医正在屋子里给周权把脉,一边把着一边十分满意道:“秦王爷纯阳之体,毒解了,伤口恢复也快,想必不日便可恢复如常,生龙活虎。”
周权听了只笑了笑。
江太医摸了摸小胡须,又说道:“那南吴解药,药效的确比我们太医院摸瞎研制出来的解药好上许多,若是解药还剩……”
周权说道:“还剩许多,江太医带回去慢慢研究便是。”
江太医如获至宝,脸都要笑烂了,忙点头哈腰道:“多谢王爷,多谢多谢。”
而在这时,院子里响起了一声:“哥!”
江太医登时敛了笑。
没一会儿,周祈安走了进来,由于他这些天来疯疯癫癫的表现,他如今在王府中可以说是猫嫌狗憎,大家见了唯恐避之不及。
江太医忙起了身,说了句:“小王爷来啦。”
周权道:“来得正好,叫江太医给你也号个脉。”
周祈安坐下了,拉起了袖袍,露出的手腕劲瘦苍白。
江太医小心翼翼搭上了脉,把了好一会儿,而后满脸堆笑道:“小王爷中午用过饭,脉象已经恢复许多啦。”
至少不再“要死不活”的了。
“只是元气、气血还是大亏,需要慢慢温补。而且小王爷中午用饭太急……”说着,江太医看了一眼周祈安脸色,“似是有积食之症,往后几日,还是忌荤腥、忌油腻,多食些软烂好消化的食物为好……”说完,又想燕王爷听了这话,不会一气之下又绝食吧?
江太医顿了顿,又补了句:“当然啦,燕王爷若是实在没什么胃口……”
那就爱吃啥吃啥吧!别闹绝食就行了!
江太医说完,心中惴惴,而过了片刻,秦王、燕王同时说了句:“知道了。”
江太医如获大赦,提着药箱出去了。
晚饭桌上一半是大鱼大肉,一半是清汤寡水,周权也是一副“你爱吃啥吃啥,别跟我闹绝食就行”的心态。
而得知卫吉获救的周祈安,就像一只顺毛小狗,加上他饿了十多日,中午那一顿胡吃海塞的确让他隐隐胃疼,他便自觉端起了粥碗,菜也专挑软烂清淡的夹。
周权给他盛了一碗青菜豆腐汤,又问道:“皇上都说什么了?”
周祈安道:“没什么大事,只是叫我在家闭门思过。”
“那便专心在家养伤吧。”周权顿了顿,又道,“朋友也没了,又要禁足,太无聊了怎么办?要么跟段方圆做个伴吧?”
周祈安:“……”
段方圆那个机器人,跟他在屋子里大眼瞪小眼,那便不止是无聊,而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了。
周祈安婉拒道:“没事没事,我跟玉竹作个伴就好。”
周权又道:“一笛估计这两天也能出来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周祈安顺势又道:“哥,要么把我房里那些人都放回来吧?至少把文州放回来!他那个娇气包,在我这儿懒散了三年,哪还能再适应八百营的日子啊!”
听一笛说,文州刚到八百营那会儿,每天晚上便都在被窝里哭着找爹娘,孰知他爹娘早已把他给“卖了”。
这几天,他总觉得文州每天晚上都要在被窝里哭着找二公子……
不放心。
着实令人不放心。
“文州哪有你说的那么娇气?”周权微微皱皱眉,说道,“我已经问过他了,他说他不想回来,还说要兑现承诺,等学成之后再来为你效力。”
“他真这么说的?”
周祈安难以置信,险些掉下老父亲般的眼泪——这孩子怎么一夜之间变得这么懂事了?
他一手撑着地面,一手“唰—唰—”往后翻着案卷,看得飞快。
卫吉所言一句一字,在案卷上皆有记录,他能看懂卫吉每一句话背后的意图。
在这件事上,大哥、卫吉、一笛,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地保全他,可他却一直在拼了命地拖后腿。
祖世德以为他听进去了,继续说道:“那卫吉,原本要给你下的是噬心散,搞错了才弄成了迷魂药!若不是天意弄人,你现在还能再见到我们吗?”
“对不起……”周祈安嚎啕不已,喉咙也肿胀哽咽,“是我的错,是我识人不清,交友不慎!”
王佩兰看了心疼,又走了下来,蹲在他面前帮他擦眼泪,说道:“好了好了,知道错了就好。你如今是王爷,外头想扒着你的人多了,以后可要擦亮了眼睛。”
周祈安点了点头。
过了许久,哭声渐渐平息,殿内再度恢复了寂静。
周祈安跪在原地,听候审判。
皇上说道:“滚回去闭门思过,好好反省!”
周祈安知道老爷子已经不是放水,而是放海了,对于那日在别院发生的事,皇上并未过多追查,被卷进了如此惊天大案,只罚了个闭门思过,太轻了。
周祈安叩首,说道:“谢皇上。”
第171章
卫吉下落不明, 但他不想去猜测卫吉最终了去往哪里。或许已经回到了草原,去追随他的族人,又或许就在盛国的某个角落, 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他和卫吉, 恐怕此生都将不复相见, 但他不想再去奢求更多, 毕竟卫吉能活下来,便已是万幸。
卫吉是回丹人,他为自己的族人报了仇。
而他是盛国人, 他是皇上的义子, 是周权的弟弟, 是盛国的臣子。
人很难背叛自己的阶级。
那么便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周祈安抬眸望了皇上一眼,那日狩猎遇刺, 皇上实在受惊不小。他瘦了, 肩膀像是缩了一圈,腰封也松了不少。
在他印象中, 皇上的身姿一向魁梧, 此刻一看才发现,其实也不过寻常身形。
皇上也老了, 白发像是又多了一层, 看起来有些病痛,时常捂着胸口, 或忍不住“咳—咳—”地咳。
周祈安忽然便感到十分抱歉, 说了句:“是我不孝,让皇上受惊了, 望皇上切莫动怒,务必要保重龙体!我一定潜心思过,有朝一日,再来为皇上、为盛国效力!”说着,再度叩首。
祖世德看了他好一会儿。
他一直都知道康儿对自己是有那么一丝不服的,他姿态放得再低、掩饰得再好,那一丝“不服”在祖世德眼中也无处遁逃。
他知道,康儿一直在衡量自己够不够格做他的君主。
年轻人嘛,又有才气,心气高些也是自然。
他也知道康儿是个心思敏感的人,于是对康儿,他向来是以捧、以哄为主,有时甚至也会看看他脸色,担心自己脾气不好,言语太直,会让康儿和自己心生裂痕;有时也会想要了解他喜好,赏他些什么,让他也高兴高兴。
他和权儿相处,可从未如此“小心翼翼”、细心体贴过。
而此时此刻,周祈安眼底那一丝“不驯”统统都烟消云散,那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外壳也统统都被打碎,他跪在那里涕泗横流,吐出的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
看着他泛红的眼眶,祖世德莫名起了一丝心疼,顿了顿,嘴上却不耐烦道:“行了行了,别哭了,快滚吧。”
周祈安跪了太久,膝盖刺痛,小腿也阵阵发麻,叶公公和琴儿忙走上前去,一人一边地搀他起身。
周祈安说了声:“多谢。”
出了皇城时天色已晚,承天门上暮鼓敲响。
马车缓缓驶过横街,陈忠载着二公子,迎着习习的夏夜晚风,惬意地挥舞着小皮鞭。
他们的前方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下,身后天空却在夕阳下熊熊燃烧。
芸芸众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纷纷风尘仆仆赶回家中,街道上熙熙攘攘。
周祈安掀开了帘子,趴在窗框上,感受着这阔别已久的鲜活人气,忽然便想——人生第一大幸事,真莫过于“虚惊一场”四个字。
他以为卫吉死了,结果卫吉还活着。
第二大幸事又是什么呢?
大概便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再也不用“早三”了。
皇上叫他闭门思过,又没说要扣他俸禄,所以他是要开始带薪休长假了?
这岂不是因祸得福吗?
禁足又如何?他们家那后花园大得像公园,什么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一个也不缺。他们家六个院子,大哥住一个,剩余五个院子,他要带着玉竹一旬换一个,保准看不腻。
皇上准备关他多久?
若是低于一个月,那他可要闹了!
但他知道此事已经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皇上罚得太轻,恐难堵悠悠众口,那么长又要禁足多久?
不会要好几个月吧?
不会要好几年吧?
不会要幽禁到死吧?
而正胡思乱想着,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了下来,周祈安下了马车,径直去往了居安堂。
江太医正在屋子里给周权把脉,一边把着一边十分满意道:“秦王爷纯阳之体,毒解了,伤口恢复也快,想必不日便可恢复如常,生龙活虎。”
周权听了只笑了笑。
江太医摸了摸小胡须,又说道:“那南吴解药,药效的确比我们太医院摸瞎研制出来的解药好上许多,若是解药还剩……”
周权说道:“还剩许多,江太医带回去慢慢研究便是。”
江太医如获至宝,脸都要笑烂了,忙点头哈腰道:“多谢王爷,多谢多谢。”
而在这时,院子里响起了一声:“哥!”
江太医登时敛了笑。
没一会儿,周祈安走了进来,由于他这些天来疯疯癫癫的表现,他如今在王府中可以说是猫嫌狗憎,大家见了唯恐避之不及。
江太医忙起了身,说了句:“小王爷来啦。”
周权道:“来得正好,叫江太医给你也号个脉。”
周祈安坐下了,拉起了袖袍,露出的手腕劲瘦苍白。
江太医小心翼翼搭上了脉,把了好一会儿,而后满脸堆笑道:“小王爷中午用过饭,脉象已经恢复许多啦。”
至少不再“要死不活”的了。
“只是元气、气血还是大亏,需要慢慢温补。而且小王爷中午用饭太急……”说着,江太医看了一眼周祈安脸色,“似是有积食之症,往后几日,还是忌荤腥、忌油腻,多食些软烂好消化的食物为好……”说完,又想燕王爷听了这话,不会一气之下又绝食吧?
江太医顿了顿,又补了句:“当然啦,燕王爷若是实在没什么胃口……”
那就爱吃啥吃啥吧!别闹绝食就行了!
江太医说完,心中惴惴,而过了片刻,秦王、燕王同时说了句:“知道了。”
江太医如获大赦,提着药箱出去了。
晚饭桌上一半是大鱼大肉,一半是清汤寡水,周权也是一副“你爱吃啥吃啥,别跟我闹绝食就行”的心态。
而得知卫吉获救的周祈安,就像一只顺毛小狗,加上他饿了十多日,中午那一顿胡吃海塞的确让他隐隐胃疼,他便自觉端起了粥碗,菜也专挑软烂清淡的夹。
周权给他盛了一碗青菜豆腐汤,又问道:“皇上都说什么了?”
周祈安道:“没什么大事,只是叫我在家闭门思过。”
“那便专心在家养伤吧。”周权顿了顿,又道,“朋友也没了,又要禁足,太无聊了怎么办?要么跟段方圆做个伴吧?”
周祈安:“……”
段方圆那个机器人,跟他在屋子里大眼瞪小眼,那便不止是无聊,而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了。
周祈安婉拒道:“没事没事,我跟玉竹作个伴就好。”
周权又道:“一笛估计这两天也能出来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周祈安顺势又道:“哥,要么把我房里那些人都放回来吧?至少把文州放回来!他那个娇气包,在我这儿懒散了三年,哪还能再适应八百营的日子啊!”
听一笛说,文州刚到八百营那会儿,每天晚上便都在被窝里哭着找爹娘,孰知他爹娘早已把他给“卖了”。
这几天,他总觉得文州每天晚上都要在被窝里哭着找二公子……
不放心。
着实令人不放心。
“文州哪有你说的那么娇气?”周权微微皱皱眉,说道,“我已经问过他了,他说他不想回来,还说要兑现承诺,等学成之后再来为你效力。”
“他真这么说的?”
周祈安难以置信,险些掉下老父亲般的眼泪——这孩子怎么一夜之间变得这么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