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过江无慵心生疑窦,便还是偷偷去查了皇上的药方和药渣,结果发现,药渣中竟比药方上多了一味药,那一味药会使人昏睡。
而他查药方、药渣的事,又被来端药的班小公公给察觉了。
近来的皇宫妖风四起,他怀疑胡太医、班小公公都是张道士的人,他发现了他们的秘密,恐被杀人灭口,他又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今日清晨,外郭城城门一开,他便直接逃了出来。
复完盘,大家对今日之事的来龙去脉便也都清晰明了,吃了饭,便各自分房休息。
由于他们人数众多,玉尊道长为他们准备的客房都是大通铺,一间屋子可睡几十个人。
周祈安的屋子没什么人进,只有那几个跟着他从王府出来的孩子们。
他这儿空了,别的房间就要拥挤,他便站在门口揽客道:“段师兄,来我这儿吧,我这儿宽敞。”说着,又在人群里看到了小福田,连忙道,“李福田!你小子,一晚上了也不吱个声,差点没看到你也来了!你也进来跟我睡!”
李福田“哦”了声。
道长派人送来伤药,大家互相上药包扎,有些伤得比较重的则由江太医过去诊治。
周祈安澡也洗了,伤口也包扎过了,便准备早早歇下。想起玉竹背了一路的行囊,他以防万一,还是又问了一句:“对了玉竹,你带银子了吧?”
逃亡路上什么都不带,也得要带上银子吧?玉竹又不是个傻子,怎会不懂这个道理。不过事关重大,他还是要确认一下才能安心。
大家将生死都置之度外,助他逃出了长安,跟着他亡命天涯,不说别的,他总得让大家能吃饱穿暖。
玉竹说道:“带了的!”
周祈安问:“带了多少银子?”
玉竹说:“十万两。”
“十万两,这么多?”周祈安有些惊讶道。
他们一行一千多人,人不算多,十万两银子,够他们潇洒三五年了。
可玉竹是从哪儿弄来的十万两银子?他房里可没有十万两现银这么多,莫非是从账房支出来的?
可十万两银子,账房这么轻易就支给玉竹了?
即便玉竹支出来了,玉竹那个小包裹,装得下十万两银子?哪怕全部都是银票,也得好几沓了吧?
周祈安心中狐疑,又问了句:“银子在哪儿?我看一眼。”说着,趿着鞋子下了地。
玉竹指着椅子上那包裹道:“在那里。”
周祈安走过去,打开包裹四处翻找,又问了句:“在哪儿呢?”
“就在里面呀,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不会弄丢了吧?”说着,玉竹忙下了地,要过来一起翻找。
一张?
十万两银子的银票?
什么钱庄这么财大气粗,还能开出十万两一张的银票?
周祈安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是不安,急忙翻找,终于,在一件换洗衣物的袖袋里,翻到了一张面值十万两银子的……国债样票。
“金玉竹!”周祈安气得想打人,“你不是书童吗?你不识字的吗?国债,国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第184章
玉竹一个古代人, 又没参与过政事堂议事,自然不清楚国债二字是什么意思。
逃命嘛,当然要用最少的斤两, 带最有价值的东西。
去年时,他看二公子随手把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搁在了书案上, 他想着二公子心可真大, 怕府上有人手脚不干净, 便帮二公子收进了抽屉里,还上了把锁。
今日一笛匆匆向他说明情况,叫他赶紧收拾行李, 到官道上等着他们, 他想起这张“银票”, 便把它给带上了。
他想着十万两,怎么也够用了吧?
就是万万没想到,这张画着精美图腾, 写着“白银十万两”字样的票子, 它居然还可以不是银票!
周祈安道:“望文生义不会吗?当头写的‘国债’二字,难道看起来像是什么钱庄的名字吗?”说着, 他忙在椅子上坐下了, 左手摁住了胸口。
他失血过多,有些心悸。
一想到自己身无分文, 还要对这一千多人负责, 他便是两眼一抹黑。
玉竹畏畏缩缩道:“我也奇怪,什么钱庄会取名叫‘国债’?十万两一张, 面值也太大了些……但又想着二公子神通广大, 接触的东西,自然也不是我这样的人能想象得到的……”说着, 他走上前去搀住了周祈安,说道,“二公子,你别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周祈安道:“我没生气。”
他只是有点没底而已。
段师兄、李青、丁沐春,他们虽跟随他来到了这里,每个人抱的却都是不同的心思,尤其李青、丁沐春。
今日事发突然,他们是收到夫人说“张叙安谋反”的消息,这才急忙带兵入城,为的是诛杀叛贼,拨乱反正。
他们大概万万也没有想到,今日的结局会是他周祈安,顶着一个弑君罪名,从长安逃了出来,连带着他们也都跟着成了逃犯。
即便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通过段师兄、江太医等人的多方印证,他们也分得清是非黑白……但眼下这状况,的确事与愿违,若是再喂不饱他们的兵马,则必将使人心生变。
段方圆道:“二公子不必焦心,明日弟兄们凑点银子,备些吃食,赶到襄州总够用了。”
周祈安没说话。
他还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他不想到襄州投奔大哥的想法。
葛文州问道:“但玄云观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可靠吗?”
听了这话,段方圆用一种“果真小孩子不通人事”的眼神看了葛文州一眼,道:“玄云观金主是谁?”
葛文州毫不犹豫道:“大长公主!”
“所以,”段方圆看着他,循循善诱道,“想到什么了吗?”
葛文州一头雾水,问了句:“什么?”
“大长公主是燕王爷的丈母娘啊。”段方圆道。
周祈安:“……”
大长公主正在闭关,今日接待他们的是玉尊真人,说玉尊真人是因着这点沾亲带故的关系才收留了他们……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他方才与玉尊真人聊天,方才得知此事,原来张叙安是玉尊真人在北国之乱时抱养上山的孤儿,多年前,他却叛出师门,独自开宗立派。
他广结高门子弟,以长生之术吸引门徒,以丹药大肆敛财,而祖文宇便是其一。
他看到了祖世德的实力与野心,于是又通过祖文宇拜入祖世德门下,献言纳策、助其谋反,摇身一变,从江湖术士登上了庙堂之高。
他聪明有心计,善于钻营算计,可他心中无国无君,也没有江山社稷。
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人。
周祈安心中郁郁,又从袖袋里摸出了那张地图,想看看天大地大,又有何处是他的容身之地。
襄州近在咫尺,可他却不愿前往。
而在这时,他看到华阳山下的华阳镇上,竟被标注了一个红三角。
由于地图上各类标识实在太多,这个小小的红三角并不十分显眼,他也是第一次发现。
他皱了皱眉,绷紧了地图,目光迅速左右上下移动,见长安、凉州、齐州等多地都有相同标识,整张地图上共有八处标注了红三角,这些红三角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这是卫吉送他的生日礼物。
卫吉一个富商,在他生日时送他一张地图是什么意思?
让他看看盛国的江山?
预料到他有朝一日会逃离长安,于是送他一张缜密堪比军事地图的图纸,好助他一臂之力?
凉州……齐州……
卫吉在这两地都有盐矿,即便如今已经充公。
而卫吉把这张地图交给一笛时,卫吉正在密谋刺杀,生死未卜,
周祈安叫了声:“一笛。”
“在的,二公子。”
周祈安隐隐猜到了什么,问了句:“卫老板把这张地图交给你时,都跟你说了什么?”
张一笛想了想,说道:“卫老板就说,这是送给二公子的生辰礼,叫我等二公子生辰时再交给你。”
“还有呢?”周祈安道,“你把那日卫吉所说的话,能想起来的,一字一句,从头到尾都复述一遍。”
张一笛问:“从头吗?”
“嗯,从头。”
张一笛便从卫老板赏他金元宝开始说起,周祈安点点头,将琐碎信息匆匆略过,直到张一笛说道:“我一直推辞,卫老板就说,‘银子这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我银子太多了,今日不便宜了你,往后也要便宜了别人,拿着吧’……”
周祈安失神地望着攥在手中的地图,说了句:“知道了,多谢。”
///
道观四周布好了哨兵,十几名侍卫又在山上视野开阔处盯着山下追兵们的动向。段方圆安排的都是今日没有受伤,体力也暂且充沛的人手,大家一律身穿弟子服,哪怕与追兵打上了照面,也可以暂且伪装为道观弟子。
而他查药方、药渣的事,又被来端药的班小公公给察觉了。
近来的皇宫妖风四起,他怀疑胡太医、班小公公都是张道士的人,他发现了他们的秘密,恐被杀人灭口,他又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今日清晨,外郭城城门一开,他便直接逃了出来。
复完盘,大家对今日之事的来龙去脉便也都清晰明了,吃了饭,便各自分房休息。
由于他们人数众多,玉尊道长为他们准备的客房都是大通铺,一间屋子可睡几十个人。
周祈安的屋子没什么人进,只有那几个跟着他从王府出来的孩子们。
他这儿空了,别的房间就要拥挤,他便站在门口揽客道:“段师兄,来我这儿吧,我这儿宽敞。”说着,又在人群里看到了小福田,连忙道,“李福田!你小子,一晚上了也不吱个声,差点没看到你也来了!你也进来跟我睡!”
李福田“哦”了声。
道长派人送来伤药,大家互相上药包扎,有些伤得比较重的则由江太医过去诊治。
周祈安澡也洗了,伤口也包扎过了,便准备早早歇下。想起玉竹背了一路的行囊,他以防万一,还是又问了一句:“对了玉竹,你带银子了吧?”
逃亡路上什么都不带,也得要带上银子吧?玉竹又不是个傻子,怎会不懂这个道理。不过事关重大,他还是要确认一下才能安心。
大家将生死都置之度外,助他逃出了长安,跟着他亡命天涯,不说别的,他总得让大家能吃饱穿暖。
玉竹说道:“带了的!”
周祈安问:“带了多少银子?”
玉竹说:“十万两。”
“十万两,这么多?”周祈安有些惊讶道。
他们一行一千多人,人不算多,十万两银子,够他们潇洒三五年了。
可玉竹是从哪儿弄来的十万两银子?他房里可没有十万两现银这么多,莫非是从账房支出来的?
可十万两银子,账房这么轻易就支给玉竹了?
即便玉竹支出来了,玉竹那个小包裹,装得下十万两银子?哪怕全部都是银票,也得好几沓了吧?
周祈安心中狐疑,又问了句:“银子在哪儿?我看一眼。”说着,趿着鞋子下了地。
玉竹指着椅子上那包裹道:“在那里。”
周祈安走过去,打开包裹四处翻找,又问了句:“在哪儿呢?”
“就在里面呀,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不会弄丢了吧?”说着,玉竹忙下了地,要过来一起翻找。
一张?
十万两银子的银票?
什么钱庄这么财大气粗,还能开出十万两一张的银票?
周祈安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是不安,急忙翻找,终于,在一件换洗衣物的袖袋里,翻到了一张面值十万两银子的……国债样票。
“金玉竹!”周祈安气得想打人,“你不是书童吗?你不识字的吗?国债,国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第184章
玉竹一个古代人, 又没参与过政事堂议事,自然不清楚国债二字是什么意思。
逃命嘛,当然要用最少的斤两, 带最有价值的东西。
去年时,他看二公子随手把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搁在了书案上, 他想着二公子心可真大, 怕府上有人手脚不干净, 便帮二公子收进了抽屉里,还上了把锁。
今日一笛匆匆向他说明情况,叫他赶紧收拾行李, 到官道上等着他们, 他想起这张“银票”, 便把它给带上了。
他想着十万两,怎么也够用了吧?
就是万万没想到,这张画着精美图腾, 写着“白银十万两”字样的票子, 它居然还可以不是银票!
周祈安道:“望文生义不会吗?当头写的‘国债’二字,难道看起来像是什么钱庄的名字吗?”说着, 他忙在椅子上坐下了, 左手摁住了胸口。
他失血过多,有些心悸。
一想到自己身无分文, 还要对这一千多人负责, 他便是两眼一抹黑。
玉竹畏畏缩缩道:“我也奇怪,什么钱庄会取名叫‘国债’?十万两一张, 面值也太大了些……但又想着二公子神通广大, 接触的东西,自然也不是我这样的人能想象得到的……”说着, 他走上前去搀住了周祈安,说道,“二公子,你别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周祈安道:“我没生气。”
他只是有点没底而已。
段师兄、李青、丁沐春,他们虽跟随他来到了这里,每个人抱的却都是不同的心思,尤其李青、丁沐春。
今日事发突然,他们是收到夫人说“张叙安谋反”的消息,这才急忙带兵入城,为的是诛杀叛贼,拨乱反正。
他们大概万万也没有想到,今日的结局会是他周祈安,顶着一个弑君罪名,从长安逃了出来,连带着他们也都跟着成了逃犯。
即便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通过段师兄、江太医等人的多方印证,他们也分得清是非黑白……但眼下这状况,的确事与愿违,若是再喂不饱他们的兵马,则必将使人心生变。
段方圆道:“二公子不必焦心,明日弟兄们凑点银子,备些吃食,赶到襄州总够用了。”
周祈安没说话。
他还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他不想到襄州投奔大哥的想法。
葛文州问道:“但玄云观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可靠吗?”
听了这话,段方圆用一种“果真小孩子不通人事”的眼神看了葛文州一眼,道:“玄云观金主是谁?”
葛文州毫不犹豫道:“大长公主!”
“所以,”段方圆看着他,循循善诱道,“想到什么了吗?”
葛文州一头雾水,问了句:“什么?”
“大长公主是燕王爷的丈母娘啊。”段方圆道。
周祈安:“……”
大长公主正在闭关,今日接待他们的是玉尊真人,说玉尊真人是因着这点沾亲带故的关系才收留了他们……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他方才与玉尊真人聊天,方才得知此事,原来张叙安是玉尊真人在北国之乱时抱养上山的孤儿,多年前,他却叛出师门,独自开宗立派。
他广结高门子弟,以长生之术吸引门徒,以丹药大肆敛财,而祖文宇便是其一。
他看到了祖世德的实力与野心,于是又通过祖文宇拜入祖世德门下,献言纳策、助其谋反,摇身一变,从江湖术士登上了庙堂之高。
他聪明有心计,善于钻营算计,可他心中无国无君,也没有江山社稷。
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人。
周祈安心中郁郁,又从袖袋里摸出了那张地图,想看看天大地大,又有何处是他的容身之地。
襄州近在咫尺,可他却不愿前往。
而在这时,他看到华阳山下的华阳镇上,竟被标注了一个红三角。
由于地图上各类标识实在太多,这个小小的红三角并不十分显眼,他也是第一次发现。
他皱了皱眉,绷紧了地图,目光迅速左右上下移动,见长安、凉州、齐州等多地都有相同标识,整张地图上共有八处标注了红三角,这些红三角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这是卫吉送他的生日礼物。
卫吉一个富商,在他生日时送他一张地图是什么意思?
让他看看盛国的江山?
预料到他有朝一日会逃离长安,于是送他一张缜密堪比军事地图的图纸,好助他一臂之力?
凉州……齐州……
卫吉在这两地都有盐矿,即便如今已经充公。
而卫吉把这张地图交给一笛时,卫吉正在密谋刺杀,生死未卜,
周祈安叫了声:“一笛。”
“在的,二公子。”
周祈安隐隐猜到了什么,问了句:“卫老板把这张地图交给你时,都跟你说了什么?”
张一笛想了想,说道:“卫老板就说,这是送给二公子的生辰礼,叫我等二公子生辰时再交给你。”
“还有呢?”周祈安道,“你把那日卫吉所说的话,能想起来的,一字一句,从头到尾都复述一遍。”
张一笛问:“从头吗?”
“嗯,从头。”
张一笛便从卫老板赏他金元宝开始说起,周祈安点点头,将琐碎信息匆匆略过,直到张一笛说道:“我一直推辞,卫老板就说,‘银子这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我银子太多了,今日不便宜了你,往后也要便宜了别人,拿着吧’……”
周祈安失神地望着攥在手中的地图,说了句:“知道了,多谢。”
///
道观四周布好了哨兵,十几名侍卫又在山上视野开阔处盯着山下追兵们的动向。段方圆安排的都是今日没有受伤,体力也暂且充沛的人手,大家一律身穿弟子服,哪怕与追兵打上了照面,也可以暂且伪装为道观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