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苏永顺着望了过去,见那楼船跟在船队最后,前方一艘艘大船都是要载上粮食运往襄州的,那船像是分分钟要跟着一起走的模样。
“这是什么意思?”苏永看向安通,问道,“一百万石大米,共计五十万两白银——燕王在信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银子不卸下来,还派重兵守着,莫非是燕王另有指示?我办不到,便不把银子给我?”
他心有不满,便也没什么好气,安通也只是个跑腿的,他也没必要给什么好气。
“所以究竟是什么指示?”他道,“怎么不提前说清楚?”
安通坐在石墩上斜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目光——真想把他扔在这儿不管!
他仰头喝了一口水,说道:“燕王叫我告诉你,盛军马上要从檀州撤兵了,城中恐有兵乱,你若觉得不安全,可以跟着船队撤离,我们把你送到颍州。”
“啊……”苏永目光登时变得清澈,问道,“撤兵?什么时候撤兵!”
檀州战乱,盛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城中百姓也人心惶惶,担心盛军会从檀州撤兵。
虽然盛、吴两军从去年起,便开始在襄州“拉拉扯扯”,他们也听闻褚景明部军纪不错,并没有滥杀无辜。只是兵荒马乱之下谁又能说得准呢?他们刚经历改朝换代,日子才刚安稳下来,谁又愿经历这样的霍乱?
“什么时候撤兵不需要你知道。”安通也没什么好气,说道,“撤兵之事也是机密,绝不可外传。燕王叫我给你一天时间收拾行李,但我看你这人嘴挺欠,以防万一,我决定只给你三个时辰,也免得你到处嚷嚷!”
盛军要撤军,苏永必然是要出去躲一阵的。
与燕王交易,虽没赚到多少银子,却得了这贵比千金的消息,这两笔生意也算没白做了。
他登时换了一副面孔,又说道:“刚刚是我言语有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总归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苏永道,“我回去还有东西要整理,不多,也就几个物件儿。可上水县一来一往,三个时辰实在有点紧啊,军爷,能否再通融通融?”
“人我不多带,也就我家犬子与几个管事。带上了管事,我们人到了颍州,燕王有需,我们也好随时帮燕王筹粮啊!颍州也有我们苏家的粮仓,也遍地是我们苏家的朋友呢。”
至于苏家那一家老小——
他是苏老爷的侄儿,跟他们本就不是一家的,苏家财产早被徐忠搜刮干净了,如今苏家每一文钱都是他自己挣的!
他肯赡养那一大家子,便已是仁至义尽,那一家人于他而言也早已是累赘,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安通说道:“船队子时初刻出发,你若迟了,我们就不等了。”
如此算是宽限了两个时辰。
苏永忙道:“多谢军爷。”说着,轿子也不乘了,骑马朝上水县而去。
安通又派了一队人跟着,也免得苏永乱传消息,闹得城中人心惶惶。
亥时三刻,江畔笼罩在沉沉夜幕之下,码头上火把攒动,一百万石粮皆已运上船。
苏永按时抵达,上了楼船。
他借口回颍州老家祭祖,把苏家一家老小,连同自己的老婆们都留在了檀州苏家,果真只带了两个儿子、几个管事过来。
船队缓缓前行,向颍州驶去。
待得船队走远,一名游骑翻身上马,向大营奔袭而去。
他入帐禀报道:“禀侯爷,一百万石粮已经上船出发了。”
怀信坐在案前,正借着烛光处理军务,说道:“知道了。七日之后,全军撤出檀州。”
///
夜色沉沉,褚景明同副将饮茶议事。
他们得知怀信主力已经开始撤退,只是怀信又在坐镇檀州,负责殿后,退得“步步为营”,让他们无法轻率追击。
副将说道:“这次跟怀信交战,咱们城池倒是捡了不少,怀信若真退出檀州,那整个檀州就都是我们的了!但我怎么感觉——怎么感觉哪里有点别扭?怎么感觉打得这么不痛快呢!”
褚景明掰了一块羊肉干丢入口中,说道:“你觉得不痛快,是因为没能歼灭盛军有生力量。他们打一打就跑,军队尚在,便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副将一脸不解道,“弃了檀州,他们那中原腹地可就要门户大开了!真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还能是什么意思?”
这羊肉干太硬,嚼得褚景明腮帮子疼。
他道:“他们是盛国的叛党,中原本就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当然不心疼。门户大开,正好把我们放进去跟他们的朝廷开战。等我们打得两败俱伤,他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副将道:“怀信若真撤兵,那我们是继续追击,还是将计就计,干脆打到中原去?”
逐鹿中原的确诱人,他们此次北上,便是为了夺下淮河流域,扩张领土,若能进一步入主中原,他们的军功便堪比天大!
褚景明道:“这件事,我已与老师商谈过,目前还不能。”
“他们今日能开这道门,可若我们在中原失利,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关上这道门!切断了我们与金陵的联系,到时粮草到不了、援军到不了,我们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至少至少,”褚景明说道,“得把这道门打残了,让他们无法开合自如。”
///
严关明将十几个启州骑兵绑到了附近军营,便护送商队继续向凉州而去。那军营出了一队人,几经辗转,才将俘虏送到了荆州大帐。
周祈安在案前坐久了,端起了案上那一碗冰丝丝的绿豆汤,起身活动活动。
他走到帐中央,绕着这十几个被按跪在地俘虏走了一圈,见他们各个都是一副下巴扬到天上,很不服气的模样,便舀了一勺绿豆汤喝了口,问道:“这都是严关明送过来的?”
段方圆点了一下头。
周祈安老神在在道:“还费劲扒拉地送过来做什么,几个小兵而已,能知道些什么?知道的,恐怕还没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多。”他想了想,说道,“拉出去都砍了吧。”
十几个斥候瞳孔骤缩:“???”
他们早做好了在审问之下死守气节的准备,最好再出言羞辱一番,说些“休想叫我们开口!”之类的话来爽爽,结果这反贼头目扫了他们一眼,就要把他们砍了?
就这么死,未免太没有价值!
“王爷。”段方圆说着,余光瞥见一名斥候不服气地站了起来,便走上前去,按住他双肩,顶膝往那人膝弯上一击,那人便又遭不住地跪了回去。
段方圆松开手,说道:“严关明一片心意,说不定他们还真知道点什么呢?要不还是审审吧,至少做做样子,否则打击弟兄们日后捉活口的积极性!”
“行吧,做做样子,那就做做样子……”周祈安说着,坐到了坐北朝南的太师椅上,手中端着绿豆汤,慢条斯理道,“不过你们也别耍滑头,若是说了假话,或者说出的信息没什么价值,惹得我不高兴,那就都拉出去砍了!什么话算真话,什么话算有价值,我来判断。”
“……”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那天趁乱跑入鹭州腹地,是想做什么?”说着,指向了其中一个眼珠左右乱转,一看便不老实的人,“你来说。”
那人看了看左右,而后问道:“我?”
“就是你。”
“我们那天……”那人想了想,说道,“那天裴大将军攻城,我们是被冲散了,跑进了腹地找不着北……”
正说话间,外头传来一声:“报—!”
一名鸿翎急使掀帘入内,抱拳说道:“鹭州军报!”说着,见帐内有外人,一时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祈安道:“说吧。”
那急使说道:“三日前,裴兴邦部再次来犯,攻势太猛,险些冲破了城门。”
“怀将军不得不出城应战,派了两队骑兵从两侧城门而出,攻击敌军侧翼。这两队骑兵奋力冲散了敌军两翼,怀将军又趁乱开城门正面迎敌,歼灭了敌军五千。敌退。”
明明算得上喜报,只是这急使脸上却一点喜悦也没有,那便是我军伤亡也很惨烈。
周祈安问道:“我军如何?”
“阵亡四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一名偏将牺牲。”
周祈安忙问:“是哪个偏将?”
“是……是鲍金水……”急使尾音有些发颤。
“鲍将军那日……”他面无表情,却已有两滴泪无声滑落,在满是黑灰的脸上划出了两道水痕,“鲍将军那日主动请缨,从侧门出城应战,孤军深入到了敌军阵型中奋勇杀敌,彻底打散了敌军左翼!只是鲍将军带出去的两千多人,最终……无一生还!鲍将军自己……”
说到这儿,他用手臂捂住了双眼,又猛地抹了一把眼泪,呼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情。
“这是什么意思?”苏永看向安通,问道,“一百万石大米,共计五十万两白银——燕王在信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银子不卸下来,还派重兵守着,莫非是燕王另有指示?我办不到,便不把银子给我?”
他心有不满,便也没什么好气,安通也只是个跑腿的,他也没必要给什么好气。
“所以究竟是什么指示?”他道,“怎么不提前说清楚?”
安通坐在石墩上斜了他一眼,又收回了目光——真想把他扔在这儿不管!
他仰头喝了一口水,说道:“燕王叫我告诉你,盛军马上要从檀州撤兵了,城中恐有兵乱,你若觉得不安全,可以跟着船队撤离,我们把你送到颍州。”
“啊……”苏永目光登时变得清澈,问道,“撤兵?什么时候撤兵!”
檀州战乱,盛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城中百姓也人心惶惶,担心盛军会从檀州撤兵。
虽然盛、吴两军从去年起,便开始在襄州“拉拉扯扯”,他们也听闻褚景明部军纪不错,并没有滥杀无辜。只是兵荒马乱之下谁又能说得准呢?他们刚经历改朝换代,日子才刚安稳下来,谁又愿经历这样的霍乱?
“什么时候撤兵不需要你知道。”安通也没什么好气,说道,“撤兵之事也是机密,绝不可外传。燕王叫我给你一天时间收拾行李,但我看你这人嘴挺欠,以防万一,我决定只给你三个时辰,也免得你到处嚷嚷!”
盛军要撤军,苏永必然是要出去躲一阵的。
与燕王交易,虽没赚到多少银子,却得了这贵比千金的消息,这两笔生意也算没白做了。
他登时换了一副面孔,又说道:“刚刚是我言语有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总归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苏永道,“我回去还有东西要整理,不多,也就几个物件儿。可上水县一来一往,三个时辰实在有点紧啊,军爷,能否再通融通融?”
“人我不多带,也就我家犬子与几个管事。带上了管事,我们人到了颍州,燕王有需,我们也好随时帮燕王筹粮啊!颍州也有我们苏家的粮仓,也遍地是我们苏家的朋友呢。”
至于苏家那一家老小——
他是苏老爷的侄儿,跟他们本就不是一家的,苏家财产早被徐忠搜刮干净了,如今苏家每一文钱都是他自己挣的!
他肯赡养那一大家子,便已是仁至义尽,那一家人于他而言也早已是累赘,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安通说道:“船队子时初刻出发,你若迟了,我们就不等了。”
如此算是宽限了两个时辰。
苏永忙道:“多谢军爷。”说着,轿子也不乘了,骑马朝上水县而去。
安通又派了一队人跟着,也免得苏永乱传消息,闹得城中人心惶惶。
亥时三刻,江畔笼罩在沉沉夜幕之下,码头上火把攒动,一百万石粮皆已运上船。
苏永按时抵达,上了楼船。
他借口回颍州老家祭祖,把苏家一家老小,连同自己的老婆们都留在了檀州苏家,果真只带了两个儿子、几个管事过来。
船队缓缓前行,向颍州驶去。
待得船队走远,一名游骑翻身上马,向大营奔袭而去。
他入帐禀报道:“禀侯爷,一百万石粮已经上船出发了。”
怀信坐在案前,正借着烛光处理军务,说道:“知道了。七日之后,全军撤出檀州。”
///
夜色沉沉,褚景明同副将饮茶议事。
他们得知怀信主力已经开始撤退,只是怀信又在坐镇檀州,负责殿后,退得“步步为营”,让他们无法轻率追击。
副将说道:“这次跟怀信交战,咱们城池倒是捡了不少,怀信若真退出檀州,那整个檀州就都是我们的了!但我怎么感觉——怎么感觉哪里有点别扭?怎么感觉打得这么不痛快呢!”
褚景明掰了一块羊肉干丢入口中,说道:“你觉得不痛快,是因为没能歼灭盛军有生力量。他们打一打就跑,军队尚在,便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副将一脸不解道,“弃了檀州,他们那中原腹地可就要门户大开了!真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还能是什么意思?”
这羊肉干太硬,嚼得褚景明腮帮子疼。
他道:“他们是盛国的叛党,中原本就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当然不心疼。门户大开,正好把我们放进去跟他们的朝廷开战。等我们打得两败俱伤,他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副将道:“怀信若真撤兵,那我们是继续追击,还是将计就计,干脆打到中原去?”
逐鹿中原的确诱人,他们此次北上,便是为了夺下淮河流域,扩张领土,若能进一步入主中原,他们的军功便堪比天大!
褚景明道:“这件事,我已与老师商谈过,目前还不能。”
“他们今日能开这道门,可若我们在中原失利,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关上这道门!切断了我们与金陵的联系,到时粮草到不了、援军到不了,我们的处境可就不妙了。”
“至少至少,”褚景明说道,“得把这道门打残了,让他们无法开合自如。”
///
严关明将十几个启州骑兵绑到了附近军营,便护送商队继续向凉州而去。那军营出了一队人,几经辗转,才将俘虏送到了荆州大帐。
周祈安在案前坐久了,端起了案上那一碗冰丝丝的绿豆汤,起身活动活动。
他走到帐中央,绕着这十几个被按跪在地俘虏走了一圈,见他们各个都是一副下巴扬到天上,很不服气的模样,便舀了一勺绿豆汤喝了口,问道:“这都是严关明送过来的?”
段方圆点了一下头。
周祈安老神在在道:“还费劲扒拉地送过来做什么,几个小兵而已,能知道些什么?知道的,恐怕还没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多。”他想了想,说道,“拉出去都砍了吧。”
十几个斥候瞳孔骤缩:“???”
他们早做好了在审问之下死守气节的准备,最好再出言羞辱一番,说些“休想叫我们开口!”之类的话来爽爽,结果这反贼头目扫了他们一眼,就要把他们砍了?
就这么死,未免太没有价值!
“王爷。”段方圆说着,余光瞥见一名斥候不服气地站了起来,便走上前去,按住他双肩,顶膝往那人膝弯上一击,那人便又遭不住地跪了回去。
段方圆松开手,说道:“严关明一片心意,说不定他们还真知道点什么呢?要不还是审审吧,至少做做样子,否则打击弟兄们日后捉活口的积极性!”
“行吧,做做样子,那就做做样子……”周祈安说着,坐到了坐北朝南的太师椅上,手中端着绿豆汤,慢条斯理道,“不过你们也别耍滑头,若是说了假话,或者说出的信息没什么价值,惹得我不高兴,那就都拉出去砍了!什么话算真话,什么话算有价值,我来判断。”
“……”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那天趁乱跑入鹭州腹地,是想做什么?”说着,指向了其中一个眼珠左右乱转,一看便不老实的人,“你来说。”
那人看了看左右,而后问道:“我?”
“就是你。”
“我们那天……”那人想了想,说道,“那天裴大将军攻城,我们是被冲散了,跑进了腹地找不着北……”
正说话间,外头传来一声:“报—!”
一名鸿翎急使掀帘入内,抱拳说道:“鹭州军报!”说着,见帐内有外人,一时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祈安道:“说吧。”
那急使说道:“三日前,裴兴邦部再次来犯,攻势太猛,险些冲破了城门。”
“怀将军不得不出城应战,派了两队骑兵从两侧城门而出,攻击敌军侧翼。这两队骑兵奋力冲散了敌军两翼,怀将军又趁乱开城门正面迎敌,歼灭了敌军五千。敌退。”
明明算得上喜报,只是这急使脸上却一点喜悦也没有,那便是我军伤亡也很惨烈。
周祈安问道:“我军如何?”
“阵亡四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一名偏将牺牲。”
周祈安忙问:“是哪个偏将?”
“是……是鲍金水……”急使尾音有些发颤。
“鲍将军那日……”他面无表情,却已有两滴泪无声滑落,在满是黑灰的脸上划出了两道水痕,“鲍将军那日主动请缨,从侧门出城应战,孤军深入到了敌军阵型中奋勇杀敌,彻底打散了敌军左翼!只是鲍将军带出去的两千多人,最终……无一生还!鲍将军自己……”
说到这儿,他用手臂捂住了双眼,又猛地抹了一把眼泪,呼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