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总之,见到了太后,且看太后状态已调整过来了不少,周祈安心里一块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用完饭,时间不早,他便回政事堂歇息去了。
第256章
隔日, 政事堂例行会议,周祈安理着衣袖从内殿走了出来,见几位文官都已到齐, 一旁圆桌上摆了饭菜,殿内正香气四溢。
周祈安向圆桌走去, 说道:“吃饭。边吃边聊。”
皇宫仓窖里储藏了不少蔬菜, 入了长安后, 他们总算摆脱了顿顿不是肉便是豆芽菜的饮食,在寒冬腊月,桌上也可见青翠的绿色。
周祈安夹了些黄瓜炒蛋, 端碗吃饭, 看向萧云贺道:“你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他叫萧云贺去查世家阻拦泄洪的来龙去脉。这件事, 大到始作俑者,小到驿站驿使,他都要彻查到底, 但凡插过手的一律都要革职查办。
萧云贺自逃到荆州以来, 所做之事不是监工便是计口授田,如今总算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人也精神了不少。
他亲自到荥州去了一趟, 又把沿途驿站也查了个底儿朝天,说道:“来龙去脉已经摸了个七七八八, 犯案人员也全部抓回了长安, 最近正在审。有人画了押,有人还没画, 不过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很好。”周祈安想了想, 又问道,“你对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还是想在大理寺办案是吗?”
萧云贺点了一下头, 说道:“今年在荆州,其他事我也都尝试过了,还是办案最得心应手。此生也只有这一志向。”
“那好,等局势稳定,我便封你为大理寺正。”周祈安兀自琢磨着,又说道,“张进升为大理寺卿,那么左右两少卿职务便要空悬……”他看向了萧云贺,“你先干两三年,熬一熬资历,只要不出大问题,我便提拔你为少卿。”
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萧云贺又如此年轻,只要不犯事,将来再往上升一两个品级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此一来,他便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萧云贺忙道:“多谢王爷,我萧云贺,一定不辜负王爷信任!”
“好好好。”周祈安说着,没吃几口便又放下了筷子。
他最近天天熬大夜,胃口和身体一样虚弱。
“去年年底,张叙安肃清‘燕王党’,王家趁机往各衙门安插了不少人。”周祈安说着,又看向了谭玉英,“你去吏部查查档案,把肃清事件后被提拔上来所有的官员,都列一个名单给我。”
谭玉英道:“明白了。”
“这些人,我要全部裁撤。”周祈安道,“他们在位期间所做之事,也一律叫张进倒查。犯事的下狱,没犯事的革职,总之一概不再录用。”
朝里翻来覆去那几张老脸,他也已经看腻了。
周祈安倒很欣赏以大局为重,又识时务的人,比如公孙昌。但公孙昌有自己的原则,有些人则不然。
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中,将书生意气、文人风骨都磋磨殆尽,学会的只有明哲保身,以私利为重。
这一潭死水,周祈安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但若叫他嗅到一丝推诿塞责的意味,那么这些人,他也准备全部裁撤掉了。大不了让他们回去歇着,他出银子给他们养老!
“明年春闱,”周祈安说道,“叫礼部尽快准备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一些新面孔。”
赵秉文点头应是。
周祈安又调侃道:“最好能出几个女子,不然谭大人好孤单啊!”
谭玉英道:“还好,还好。”
大家聊了聊手头进展,便又回去各自忙碌。
周祈安只把赵秉文留了下来,斟了两杯茶,说道:“今年年底之前,世家叛乱可平。收复楚南,明年一年也绰绰有余。收复的同时,计口授田也要同时推行下去,这件事,我本想交给你来做。”他说着,把茶盏推到了赵秉文手边,“但一来,你腿脚不太便利,计口授田又要常在乡间走动,对你不太方便,二来,户部也要有人执掌。方怀仁能力一般,我想让你做户部尚书。”
赵秉文问道:“那计口授田呢?”
周祈安道:“让许易之去做。”
计口授田是从荆州开始,也是赵秉文一手主导,赵秉文自然经验更丰。
但许易之此人也很落地,两人好好交接一下,他相信许易之也能办好。
“我其实……”赵秉文想了想,却说道,“我其实更想到地方去,不想再卷入朝堂纷争。”
周祈安道:“你想去推行计口授田?”
“是。”赵秉文应道,“张进执掌大理寺,萧云贺升任大理寺正,他二人便算是各得其所。兵部人才辈出,不劳我费心,工部关远山,办事也算踏实,我认为此人可以留用。”
“谭玉英,她很聪慧,我想安排她进入户部。但在此之前,我想先带她去做计口授田。”
周祈安喝了一口茶,听赵秉文说下去。
“这两年,我也感触颇丰,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在缺一不可。”赵秉文道,“我之前虽为户部侍郎,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多时候,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而谭玉英,我希望她能更加落地。”
“等她在地方脚踏实地地做上几年,她便会对天下户籍、田地、财政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再回户部做事,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周祈安想了想,问道:“她自己愿意下地方吗?”
“她很好学。”赵秉文道,“这件事,我也同她提起过,她本人也很愿意。”
“我也想趁此机会,带上余爱、玥儿走访走访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望王爷成全。”
“……那好吧!”周祈安想了许久,艰难地点了这个头,“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得不成全。你不做这户部尚书,那户部的事,就只能我来头疼了。”
赵秉文道:“方怀仁虽无大才,但例行公事倒也能办好。商路还能赚钱,王爷这两年不会缺银子花,方怀仁能帮王爷把账算清楚了,我认为也就够用了。而等谭玉英归来,我相信她将来定能在户部大放异彩。”
周祈安又问道:“那等计口授田结束,你还回来吗?”
赵秉文想了许久,说道:“此次回长安,我发现自己的的确确已厌倦了这里。”
“不想再回来了。”
周祈安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赵秉文沉默片刻,又看了看周祈安脸色,说道:“还有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位之事,还望王爷能早做打算。”
秦王、燕王以信任为纽带,联手走进了今日,彼此之间并不设防。但作为旁人,怕只怕一山不容二虎,二王之间必有一争。
他这几日甚至开始盘算,若这二人没谈妥,真要斗起来,谁的赢面更大?
若不斗,利益又当如何平衡?
秦王打仗骁勇,在军中颇有威望,又是先帝最倚重之人,但毕竟术业有专攻。
救世济民,显然是燕王更胜一筹。
燕王能登基,才是盛国百姓的福音。
“周权快回来了。”周祈安想了想,说道,“……等他回来了再说吧。”
他对这九五之尊、生杀予夺的滔天权柄并无贪恋,但他要登上那位置,他才能施展心中的抱负。
他想当这个皇帝。
///
腊月十日,秦王抵达长安。
“秦王军队停在了京师北大营内,只带了三十来个将领前来,已自北大营出发。”
周祈安听了这消息,便从箭楼走了下来,带周惠栀、张语芙等在明德门前,身后又跟着赵秉文、谭玉英等人。
栀儿牵着周祈安的手,站在周祈安身侧,目光却总忍不住往身后谭玉英身上瞟。
谭玉英回视她,冲她一笑,栀儿便又羞赧地收回目光,低头与张语芙嘀嘀咕咕了起来,说道:“后面那个哥哥长得好秀气!好白!好漂亮!”
张语芙也回头看了一眼,而后对栀儿道:“这个不是哥哥,这个是姐姐吧?”
周惠栀道:“不会吧,是哥哥吧?”
张语芙道:“是姐姐是姐姐。她刚刚说话,明明是女孩子的声音呀,她一定是女扮男装了!”
周惠栀还是难以置信,他相貌、声音的确像极了女子,只是女子……
怎么可能为官呢?
周祈安在一旁偷听,听得忍俊不禁,回身道:“谭大人,快告诉她们你是哥哥还是姐姐?”
谭玉英弯下腰,看着两个小朋友道:“我不是姐姐。”
周惠栀拍了一下张语芙道:“你看吧!”
谭玉英道:“但我也不是哥哥。”
两个小孩儿都惊呆了,周惠栀想了想,问道:“那你是太监吗?”
谭玉英说:“我也不是太监,我是小阿姨!”
周惠栀惊掉了下巴,说道:“你还真是女子啊!”
谭玉英眨了一下眼。
谭玉英与周祈安同岁,且论起月份来,她比周祈安还要大一些。周祈安是栀儿的叔叔,那么她自然便是栀儿的阿姨了,才不想自降这个辈分。
用完饭,时间不早,他便回政事堂歇息去了。
第256章
隔日, 政事堂例行会议,周祈安理着衣袖从内殿走了出来,见几位文官都已到齐, 一旁圆桌上摆了饭菜,殿内正香气四溢。
周祈安向圆桌走去, 说道:“吃饭。边吃边聊。”
皇宫仓窖里储藏了不少蔬菜, 入了长安后, 他们总算摆脱了顿顿不是肉便是豆芽菜的饮食,在寒冬腊月,桌上也可见青翠的绿色。
周祈安夹了些黄瓜炒蛋, 端碗吃饭, 看向萧云贺道:“你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他叫萧云贺去查世家阻拦泄洪的来龙去脉。这件事, 大到始作俑者,小到驿站驿使,他都要彻查到底, 但凡插过手的一律都要革职查办。
萧云贺自逃到荆州以来, 所做之事不是监工便是计口授田,如今总算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人也精神了不少。
他亲自到荥州去了一趟, 又把沿途驿站也查了个底儿朝天,说道:“来龙去脉已经摸了个七七八八, 犯案人员也全部抓回了长安, 最近正在审。有人画了押,有人还没画, 不过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很好。”周祈安想了想, 又问道,“你对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还是想在大理寺办案是吗?”
萧云贺点了一下头, 说道:“今年在荆州,其他事我也都尝试过了,还是办案最得心应手。此生也只有这一志向。”
“那好,等局势稳定,我便封你为大理寺正。”周祈安兀自琢磨着,又说道,“张进升为大理寺卿,那么左右两少卿职务便要空悬……”他看向了萧云贺,“你先干两三年,熬一熬资历,只要不出大问题,我便提拔你为少卿。”
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萧云贺又如此年轻,只要不犯事,将来再往上升一两个品级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此一来,他便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萧云贺忙道:“多谢王爷,我萧云贺,一定不辜负王爷信任!”
“好好好。”周祈安说着,没吃几口便又放下了筷子。
他最近天天熬大夜,胃口和身体一样虚弱。
“去年年底,张叙安肃清‘燕王党’,王家趁机往各衙门安插了不少人。”周祈安说着,又看向了谭玉英,“你去吏部查查档案,把肃清事件后被提拔上来所有的官员,都列一个名单给我。”
谭玉英道:“明白了。”
“这些人,我要全部裁撤。”周祈安道,“他们在位期间所做之事,也一律叫张进倒查。犯事的下狱,没犯事的革职,总之一概不再录用。”
朝里翻来覆去那几张老脸,他也已经看腻了。
周祈安倒很欣赏以大局为重,又识时务的人,比如公孙昌。但公孙昌有自己的原则,有些人则不然。
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中,将书生意气、文人风骨都磋磨殆尽,学会的只有明哲保身,以私利为重。
这一潭死水,周祈安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但若叫他嗅到一丝推诿塞责的意味,那么这些人,他也准备全部裁撤掉了。大不了让他们回去歇着,他出银子给他们养老!
“明年春闱,”周祈安说道,“叫礼部尽快准备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一些新面孔。”
赵秉文点头应是。
周祈安又调侃道:“最好能出几个女子,不然谭大人好孤单啊!”
谭玉英道:“还好,还好。”
大家聊了聊手头进展,便又回去各自忙碌。
周祈安只把赵秉文留了下来,斟了两杯茶,说道:“今年年底之前,世家叛乱可平。收复楚南,明年一年也绰绰有余。收复的同时,计口授田也要同时推行下去,这件事,我本想交给你来做。”他说着,把茶盏推到了赵秉文手边,“但一来,你腿脚不太便利,计口授田又要常在乡间走动,对你不太方便,二来,户部也要有人执掌。方怀仁能力一般,我想让你做户部尚书。”
赵秉文问道:“那计口授田呢?”
周祈安道:“让许易之去做。”
计口授田是从荆州开始,也是赵秉文一手主导,赵秉文自然经验更丰。
但许易之此人也很落地,两人好好交接一下,他相信许易之也能办好。
“我其实……”赵秉文想了想,却说道,“我其实更想到地方去,不想再卷入朝堂纷争。”
周祈安道:“你想去推行计口授田?”
“是。”赵秉文应道,“张进执掌大理寺,萧云贺升任大理寺正,他二人便算是各得其所。兵部人才辈出,不劳我费心,工部关远山,办事也算踏实,我认为此人可以留用。”
“谭玉英,她很聪慧,我想安排她进入户部。但在此之前,我想先带她去做计口授田。”
周祈安喝了一口茶,听赵秉文说下去。
“这两年,我也感触颇丰,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在缺一不可。”赵秉文道,“我之前虽为户部侍郎,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多时候,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而谭玉英,我希望她能更加落地。”
“等她在地方脚踏实地地做上几年,她便会对天下户籍、田地、财政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再回户部做事,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周祈安想了想,问道:“她自己愿意下地方吗?”
“她很好学。”赵秉文道,“这件事,我也同她提起过,她本人也很愿意。”
“我也想趁此机会,带上余爱、玥儿走访走访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望王爷成全。”
“……那好吧!”周祈安想了许久,艰难地点了这个头,“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得不成全。你不做这户部尚书,那户部的事,就只能我来头疼了。”
赵秉文道:“方怀仁虽无大才,但例行公事倒也能办好。商路还能赚钱,王爷这两年不会缺银子花,方怀仁能帮王爷把账算清楚了,我认为也就够用了。而等谭玉英归来,我相信她将来定能在户部大放异彩。”
周祈安又问道:“那等计口授田结束,你还回来吗?”
赵秉文想了许久,说道:“此次回长安,我发现自己的的确确已厌倦了这里。”
“不想再回来了。”
周祈安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赵秉文沉默片刻,又看了看周祈安脸色,说道:“还有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位之事,还望王爷能早做打算。”
秦王、燕王以信任为纽带,联手走进了今日,彼此之间并不设防。但作为旁人,怕只怕一山不容二虎,二王之间必有一争。
他这几日甚至开始盘算,若这二人没谈妥,真要斗起来,谁的赢面更大?
若不斗,利益又当如何平衡?
秦王打仗骁勇,在军中颇有威望,又是先帝最倚重之人,但毕竟术业有专攻。
救世济民,显然是燕王更胜一筹。
燕王能登基,才是盛国百姓的福音。
“周权快回来了。”周祈安想了想,说道,“……等他回来了再说吧。”
他对这九五之尊、生杀予夺的滔天权柄并无贪恋,但他要登上那位置,他才能施展心中的抱负。
他想当这个皇帝。
///
腊月十日,秦王抵达长安。
“秦王军队停在了京师北大营内,只带了三十来个将领前来,已自北大营出发。”
周祈安听了这消息,便从箭楼走了下来,带周惠栀、张语芙等在明德门前,身后又跟着赵秉文、谭玉英等人。
栀儿牵着周祈安的手,站在周祈安身侧,目光却总忍不住往身后谭玉英身上瞟。
谭玉英回视她,冲她一笑,栀儿便又羞赧地收回目光,低头与张语芙嘀嘀咕咕了起来,说道:“后面那个哥哥长得好秀气!好白!好漂亮!”
张语芙也回头看了一眼,而后对栀儿道:“这个不是哥哥,这个是姐姐吧?”
周惠栀道:“不会吧,是哥哥吧?”
张语芙道:“是姐姐是姐姐。她刚刚说话,明明是女孩子的声音呀,她一定是女扮男装了!”
周惠栀还是难以置信,他相貌、声音的确像极了女子,只是女子……
怎么可能为官呢?
周祈安在一旁偷听,听得忍俊不禁,回身道:“谭大人,快告诉她们你是哥哥还是姐姐?”
谭玉英弯下腰,看着两个小朋友道:“我不是姐姐。”
周惠栀拍了一下张语芙道:“你看吧!”
谭玉英道:“但我也不是哥哥。”
两个小孩儿都惊呆了,周惠栀想了想,问道:“那你是太监吗?”
谭玉英说:“我也不是太监,我是小阿姨!”
周惠栀惊掉了下巴,说道:“你还真是女子啊!”
谭玉英眨了一下眼。
谭玉英与周祈安同岁,且论起月份来,她比周祈安还要大一些。周祈安是栀儿的叔叔,那么她自然便是栀儿的阿姨了,才不想自降这个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