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谈话间周时砚周时砚的目光在那枚扳指上停留了一瞬。意识到那是前几年在家里失踪的那块缅甸老玉,本该在周家账房的金库里。
会客室里,高山乌龙在茶盏中浮沉。程牛翻着合同,突然拔高了嗓门:“每担粗糖抽三成佣金?魔都总号才抽一成半!”
林老板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填着金丝烟叶,火石擦燃的瞬间,他的眼睛在烟雾后眯成一条缝。
他深吸一口,缓缓地吐出一个完美的烟圈:“周少爷有所不知,宝岛不比内地。要打点宪兵队,要给农会分红,还要防着”
尖锐的汽笛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周时砚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见隔壁内河码头上的工人正将印着“岛糖”字样的木箱搬上一艘米国运输舰。
周时砚的指尖摩挲着茶杯沿口的裂璺,他思考着来到厂子之后观察到的不对劲,一开始的工人,之后的扳指,现在的暗通款曲。耳畔程牛和林老板的对话还不绝于耳,只是他的思绪已飘向远方。
“少爷,你看怎么样?”程牛一声将周时砚拉回会客室。
他看着面前的两人,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林老板,我相信你是聪明人,会选择对的人合作,今天就先这样吧。”
两家不欢而散,归途经过太平町市场,程牛还在絮叨合同细节,周时砚却被巷口的骚动吸引了注意力。
一个戴斗笠的老农死死拽住麻袋:“这甘蔗明明说好五钱一斤!”
收购商抬脚就踹:“倭军走了,现在按新岛币结算!按照新的汇率算。”
麻袋瞬间破裂,紫皮甘蔗滚了满地,周时砚坐在车里望着满地的甘蔗,心里冒着说不出的火。
“二少爷?”程牛转过身,被周时砚眼中闪过的寒光吓得噤声。
周时砚冷厉地望着窗外的收购商:“查清这个收购商的背景,再找可信的人盯着港口的运糖船,这些人,以后都要去会会的。”
王临川的伤在精心调养下渐渐结痂,而周时砚的生意却像陷入泥潭。每次拜访糖厂,那些堆满笑容的脸背后都藏着同样的拒绝。
最讽刺的是,当他们终于迎来在宝岛的第一个春节时,街坊送来的年礼里,赫然躺着几包印着“岛糖”字样的方糖。
街边骑楼挂满褪色的红灯笼,在湿漉漉的风里摇晃。
除夕夜,周时砚拎着两尾活鳗拐进巷口,正撞见程牛抱着一捆冲天炮和几个孩童争执。
周时砚笑着走进厨房将递给杨姐,活鳗在竹篓里甩尾,溅起的水珠落在王临川挽起的袖口。
他蹲在灶口添柴,火光将侧脸镀成暖金色,额角还沾着今早替杨姐扛米缸时蹭的灰。周时砚的目光在那点灰渍上停留片刻,突然伸手抹去:“煤灰。”
王临川猛地后仰,后脑勺差点撞上灶台。周时砚却已转身走了出去。他就这么愣愣地看着周时砚的背影,直到杨姐惊呼年夜饭要来不及了才缓过神。
子时的爆竹碎屑铺满北市龙山寺前的石阶,踩上去像踏着无数猩红的鳞片。庙埕前灯笼如海,庙里香火鼎盛,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福。
王临川走到月老殿前跪得笔直,供桌上烛火将他睫毛的阴影投在鼻梁。他仰头望那尊金身月老,掏出铜板,心中默念:“愿上天保佑,我能找到一个真心待我的人。”
掷出的铜钱在地砖上弹跳三次,最终一正一反,是圣筊。
“求姻缘?”周时砚的声音从背后刺来,“这么听小茹的话呀?”
王临川弯腰拾起铜板站起身,殿外突然炸响的烟花照亮他泛红的耳尖,也照亮周时砚手中折断的竹签,上面的签文是“孤舟渡海”四个字。两个人各怀心事地离开了寺院。
归途的太平町飘着酒酿香,醉汉撞翻的摊位,上面的物品滚到王临川脚边。周时砚拽他避让时,指尖擦过王临川掌心的薄茧。
骑楼上的留声机咿呀唱着《望春风》,将周时砚胸口的怀表震得发烫,也将让他的心中吹入春风。
春雷在铅云深处闷响,王临川蹲在透天厝的后院晾晒绷带。纱布上的药渍在烈日下结成褐色的痂,那痕迹就和已经结痂的疤痕一样,无法去除。二楼传来周时砚与程牛的争执声,窗棂投下的菱形光斑割裂了他脚边的青苔,也割裂了那些刻意压低的对话。
“林老板的糖厂每晚都有卡车进出,装的绝不是甘蔗!少爷,这事和那天看到的老翁有关系。”程牛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账本被重重拍在桌上。
王临川的听着他们的争吵,手指摩挲着晾衣绳,想到三日前的经历。
--------------------
王临川:你猜猜我求和谁的因缘?
第11章 P
三日前,周时砚曾随口提过想去探查糖厂,那时他正低头擦拭那把勃朗宁,语气轻描淡写的像是要去逛夜市。当夜暴雨倾盆,王临川起夜时发现周时砚的房门大开,床榻整齐如初,只有一盏煤油灯在风中摇曳,灯芯烧得噼啪作响。
他瞬间就意识到不对劲,抓起伞就往糖厂方向冲。糖厂的铁栅栏在闪电中泛着冷光,王临川刚翻过,就看见一道黑影如猫般轻巧地跃上仓库窗台。
周时砚的白衬衫在黑暗中一闪而过,随即消失在窗内。雷声轰然炸响,电光劈亮烟囱上残存的“大倭国制糖”字迹,也照亮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军绿色木箱。箱子上印着米军标志的枪械零件,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王临川的呼吸一滞,“不是妥妥的走”他喃喃自语,喉头发紧。
没有犹豫,他攀着窗框翻入仓库,落地时踩到一滩水,险些滑倒。黑暗中,周时砚的身影正沿着铁梯向二楼办公室移动,雨水从他的衣摆滴落,在干燥的水泥地上留下一串醒目的痕迹。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厉喝:“这地上的水从哪里来的?不好!有人!”
脚步声如潮水般涌来。王临川看见巡逻队的手电光柱扫过堆叠的木箱,顺着水渍的方向直逼楼梯。周时砚的脚步一顿,听着楼梯的踩踏声,随即加快,但已经来不及了。
“砰!”
“人在楼下,快下去搜捕!”
王临川望着楼梯,心跳几乎停滞。他抓起地上一只空原料瓶,狠狠砸向对面的铁架。玻璃爆裂的脆响在仓库内回荡,瞬间吸引了巡逻队的注意。
“在那边!追!”
杂乱的脚步声远去,王临川屏住呼吸,贴着墙根移动。二楼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周时砚正快速翻动文件柜,指尖沾满灰尘。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他紧绷的下颌线。
“你怎么在这儿?”周时砚惊讶地看向门口,声音压得极低。
“来救你。”王临川简短地回答,快速走进办公室,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地图,上面明显标注着魔都。
楼下突然传来犬吠。
周时砚猛地合上文件,拽住王临川的手腕:“走!”
王临川护着周时砚从后窗一跃而出,落在堆放着的稻草和甘蔗捆上。王临川的脚踝在落地时狠狠扭了一下,但他顾不上疼,拖着周时砚就往甘蔗田里钻。
叶片边缘如刀刃般锋利,在他们的手臂上划出细密的血痕。巡逻队的声音紧随其后,步步逼近他们。
“分开跑!”周时砚突然推开他,自己朝反方向冲去。
王临川愣了一秒,不安感让他心脏缩紧,还是转身往周时砚消失的方向冲去。甘蔗叶割裂雨幕,泥水飞溅,却不见那抹熟悉的身影。
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间压抑的呼唤化作滚烫的喘息,青筋在暴起的太阳穴上突突跳动。
最后他在田沟里找到蜷缩的周时砚,那人脸上沾着泥,嘴角却挂着笑,仿佛这只是一场刺激的游戏。
“你疯了?”王临川一把拽起他,掌心相贴的瞬间,雨水仿佛都变得滚烫。
周时砚的手指冰凉,却紧紧回握:“你怎么不先跑走?”
远处的手电光扫过甘蔗梢头,王临川猛地将周时砚按倒在泥泞中。两人交叠的心跳震耳欲聋,周时砚的呼吸喷在他耳畔:“想和我一起死啊?”
“我是怕您连累我。”王临川低声反驳,却将人护得更紧。
直到巡逻队的骂声消失在雨幕深处,他们才拖着满身泥水爬上公路。路边随手拦下的黄包车夫嫌弃地打量着两个泥人,周时砚却笑着塞过去三倍车钱:“去小稻城,要快。”
车厢里,王临川的指尖还在微微发抖。周时砚忽然凑近,沾着泥的拇指擦过他眼下。
“你怎么哭了?”
“雨水。”王临川别过脸。周时砚闻言闷笑声出声,心想这个弟弟真是有趣,为什么会这么惹人喜欢呢。
车夫猛按铃铛拐进窄巷,颠簸间两人的膝盖狠狠相撞。周时砚望着窗外流动的灯火,还是对王临川轻声道:“下次别跟来。”
而王临川则低头盯着自己泥泞的掌心,不做回答。但心里想着自己以后跟定周时砚了。
会客室里,高山乌龙在茶盏中浮沉。程牛翻着合同,突然拔高了嗓门:“每担粗糖抽三成佣金?魔都总号才抽一成半!”
林老板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填着金丝烟叶,火石擦燃的瞬间,他的眼睛在烟雾后眯成一条缝。
他深吸一口,缓缓地吐出一个完美的烟圈:“周少爷有所不知,宝岛不比内地。要打点宪兵队,要给农会分红,还要防着”
尖锐的汽笛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周时砚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见隔壁内河码头上的工人正将印着“岛糖”字样的木箱搬上一艘米国运输舰。
周时砚的指尖摩挲着茶杯沿口的裂璺,他思考着来到厂子之后观察到的不对劲,一开始的工人,之后的扳指,现在的暗通款曲。耳畔程牛和林老板的对话还不绝于耳,只是他的思绪已飘向远方。
“少爷,你看怎么样?”程牛一声将周时砚拉回会客室。
他看着面前的两人,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林老板,我相信你是聪明人,会选择对的人合作,今天就先这样吧。”
两家不欢而散,归途经过太平町市场,程牛还在絮叨合同细节,周时砚却被巷口的骚动吸引了注意力。
一个戴斗笠的老农死死拽住麻袋:“这甘蔗明明说好五钱一斤!”
收购商抬脚就踹:“倭军走了,现在按新岛币结算!按照新的汇率算。”
麻袋瞬间破裂,紫皮甘蔗滚了满地,周时砚坐在车里望着满地的甘蔗,心里冒着说不出的火。
“二少爷?”程牛转过身,被周时砚眼中闪过的寒光吓得噤声。
周时砚冷厉地望着窗外的收购商:“查清这个收购商的背景,再找可信的人盯着港口的运糖船,这些人,以后都要去会会的。”
王临川的伤在精心调养下渐渐结痂,而周时砚的生意却像陷入泥潭。每次拜访糖厂,那些堆满笑容的脸背后都藏着同样的拒绝。
最讽刺的是,当他们终于迎来在宝岛的第一个春节时,街坊送来的年礼里,赫然躺着几包印着“岛糖”字样的方糖。
街边骑楼挂满褪色的红灯笼,在湿漉漉的风里摇晃。
除夕夜,周时砚拎着两尾活鳗拐进巷口,正撞见程牛抱着一捆冲天炮和几个孩童争执。
周时砚笑着走进厨房将递给杨姐,活鳗在竹篓里甩尾,溅起的水珠落在王临川挽起的袖口。
他蹲在灶口添柴,火光将侧脸镀成暖金色,额角还沾着今早替杨姐扛米缸时蹭的灰。周时砚的目光在那点灰渍上停留片刻,突然伸手抹去:“煤灰。”
王临川猛地后仰,后脑勺差点撞上灶台。周时砚却已转身走了出去。他就这么愣愣地看着周时砚的背影,直到杨姐惊呼年夜饭要来不及了才缓过神。
子时的爆竹碎屑铺满北市龙山寺前的石阶,踩上去像踏着无数猩红的鳞片。庙埕前灯笼如海,庙里香火鼎盛,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福。
王临川走到月老殿前跪得笔直,供桌上烛火将他睫毛的阴影投在鼻梁。他仰头望那尊金身月老,掏出铜板,心中默念:“愿上天保佑,我能找到一个真心待我的人。”
掷出的铜钱在地砖上弹跳三次,最终一正一反,是圣筊。
“求姻缘?”周时砚的声音从背后刺来,“这么听小茹的话呀?”
王临川弯腰拾起铜板站起身,殿外突然炸响的烟花照亮他泛红的耳尖,也照亮周时砚手中折断的竹签,上面的签文是“孤舟渡海”四个字。两个人各怀心事地离开了寺院。
归途的太平町飘着酒酿香,醉汉撞翻的摊位,上面的物品滚到王临川脚边。周时砚拽他避让时,指尖擦过王临川掌心的薄茧。
骑楼上的留声机咿呀唱着《望春风》,将周时砚胸口的怀表震得发烫,也将让他的心中吹入春风。
春雷在铅云深处闷响,王临川蹲在透天厝的后院晾晒绷带。纱布上的药渍在烈日下结成褐色的痂,那痕迹就和已经结痂的疤痕一样,无法去除。二楼传来周时砚与程牛的争执声,窗棂投下的菱形光斑割裂了他脚边的青苔,也割裂了那些刻意压低的对话。
“林老板的糖厂每晚都有卡车进出,装的绝不是甘蔗!少爷,这事和那天看到的老翁有关系。”程牛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账本被重重拍在桌上。
王临川的听着他们的争吵,手指摩挲着晾衣绳,想到三日前的经历。
--------------------
王临川:你猜猜我求和谁的因缘?
第11章 P
三日前,周时砚曾随口提过想去探查糖厂,那时他正低头擦拭那把勃朗宁,语气轻描淡写的像是要去逛夜市。当夜暴雨倾盆,王临川起夜时发现周时砚的房门大开,床榻整齐如初,只有一盏煤油灯在风中摇曳,灯芯烧得噼啪作响。
他瞬间就意识到不对劲,抓起伞就往糖厂方向冲。糖厂的铁栅栏在闪电中泛着冷光,王临川刚翻过,就看见一道黑影如猫般轻巧地跃上仓库窗台。
周时砚的白衬衫在黑暗中一闪而过,随即消失在窗内。雷声轰然炸响,电光劈亮烟囱上残存的“大倭国制糖”字迹,也照亮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军绿色木箱。箱子上印着米军标志的枪械零件,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王临川的呼吸一滞,“不是妥妥的走”他喃喃自语,喉头发紧。
没有犹豫,他攀着窗框翻入仓库,落地时踩到一滩水,险些滑倒。黑暗中,周时砚的身影正沿着铁梯向二楼办公室移动,雨水从他的衣摆滴落,在干燥的水泥地上留下一串醒目的痕迹。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厉喝:“这地上的水从哪里来的?不好!有人!”
脚步声如潮水般涌来。王临川看见巡逻队的手电光柱扫过堆叠的木箱,顺着水渍的方向直逼楼梯。周时砚的脚步一顿,听着楼梯的踩踏声,随即加快,但已经来不及了。
“砰!”
“人在楼下,快下去搜捕!”
王临川望着楼梯,心跳几乎停滞。他抓起地上一只空原料瓶,狠狠砸向对面的铁架。玻璃爆裂的脆响在仓库内回荡,瞬间吸引了巡逻队的注意。
“在那边!追!”
杂乱的脚步声远去,王临川屏住呼吸,贴着墙根移动。二楼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周时砚正快速翻动文件柜,指尖沾满灰尘。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他紧绷的下颌线。
“你怎么在这儿?”周时砚惊讶地看向门口,声音压得极低。
“来救你。”王临川简短地回答,快速走进办公室,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地图,上面明显标注着魔都。
楼下突然传来犬吠。
周时砚猛地合上文件,拽住王临川的手腕:“走!”
王临川护着周时砚从后窗一跃而出,落在堆放着的稻草和甘蔗捆上。王临川的脚踝在落地时狠狠扭了一下,但他顾不上疼,拖着周时砚就往甘蔗田里钻。
叶片边缘如刀刃般锋利,在他们的手臂上划出细密的血痕。巡逻队的声音紧随其后,步步逼近他们。
“分开跑!”周时砚突然推开他,自己朝反方向冲去。
王临川愣了一秒,不安感让他心脏缩紧,还是转身往周时砚消失的方向冲去。甘蔗叶割裂雨幕,泥水飞溅,却不见那抹熟悉的身影。
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间压抑的呼唤化作滚烫的喘息,青筋在暴起的太阳穴上突突跳动。
最后他在田沟里找到蜷缩的周时砚,那人脸上沾着泥,嘴角却挂着笑,仿佛这只是一场刺激的游戏。
“你疯了?”王临川一把拽起他,掌心相贴的瞬间,雨水仿佛都变得滚烫。
周时砚的手指冰凉,却紧紧回握:“你怎么不先跑走?”
远处的手电光扫过甘蔗梢头,王临川猛地将周时砚按倒在泥泞中。两人交叠的心跳震耳欲聋,周时砚的呼吸喷在他耳畔:“想和我一起死啊?”
“我是怕您连累我。”王临川低声反驳,却将人护得更紧。
直到巡逻队的骂声消失在雨幕深处,他们才拖着满身泥水爬上公路。路边随手拦下的黄包车夫嫌弃地打量着两个泥人,周时砚却笑着塞过去三倍车钱:“去小稻城,要快。”
车厢里,王临川的指尖还在微微发抖。周时砚忽然凑近,沾着泥的拇指擦过他眼下。
“你怎么哭了?”
“雨水。”王临川别过脸。周时砚闻言闷笑声出声,心想这个弟弟真是有趣,为什么会这么惹人喜欢呢。
车夫猛按铃铛拐进窄巷,颠簸间两人的膝盖狠狠相撞。周时砚望着窗外流动的灯火,还是对王临川轻声道:“下次别跟来。”
而王临川则低头盯着自己泥泞的掌心,不做回答。但心里想着自己以后跟定周时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