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卫徵顿时也顾不上继续管身上的雪花,心急如焚的问道:“卫三呢?”
只听阮行继道:“伤口缝合得很好,他暂时没事了,不过因为摄入麻药加上元气大伤,暂时还昏迷着。不出意料的话,明日就能醒来。”
卫徵面露喜色,大踏步就要往屋内走去,阮行继一句:“他命是保住了,但现在十分虚弱,你进去只会害了他。”
“如果想他死,你就进去吧。”
卫徵顿时收回了脚步,没敢再往前一步。
他深呼吸一口气,神色晦暗,只让段林和阮行继照顾好卫三,然后转身带上卫六几人转身离开了。
。
卫三没有按着阮行继预估的时间醒来,若非脉象稳固,阮行继都要怀疑起自己的医术来了。
由于怕崩裂的腹部未愈合的伤口,轻易不能挪地方,因此除了阮行继以外谁都不能去看他,连卫徵也没能见上一面。
王妃昏迷不醒,贤王成日阴沉着脸色,怒气也是日益见长,稍有不顺眼的都会发上一通火,连带着整个王府上下都弥漫着窒息的低气压。
小世子早产体质孱弱,出生的时候才两个成年男子巴掌大小,早早就被抱回了主殿,这些天精心的养着又有阮行继盯着,好歹是长了二两肉。
卫徵偶尔会去看他一眼,只有瞧着他皱巴巴但依稀与卫三有几分相似的眉眼时,才会难得露出好脸色。
王府之中人人自危,朝堂之上也是波诡云涌。
太子谋逆逼宫兵败,其党羽被一一清算,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竟波及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
因为阮行继寻到了解药,中毒昏迷了许久的小皇孙终于醒了过来,只是智力受损有些痴呆。
太子妃心灰意冷,向老皇帝自请出家,第二日便与贴身嬷嬷侍女,带着痴傻的小皇孙去了长干寺带发修行。
接连两个儿子谋逆造反,原本属意接位的小皇孙变成了傻子,老皇帝也不知是不是受打击太狠,竟当真一病不起,成日昏昏沉沉的没个清醒的时候,眼看着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太子与五皇子身死,八皇子与九皇子尚且年幼,最后最适合接任皇位的人竟剩下了贤王一人。
朝中大臣们心思活络了起来,都上赶着想要向贤王表忠心,奈何自从贤王解决太子离宫后,便一直在贤王府中闭门不出,任何人都不见也就罢了,竟连朝堂之事也爱搭不理的,似乎对殿上那把龙椅毫无兴趣。
眼看着老皇帝病得越发厉害,一日清醒的时间不足一个时辰。
朝中没了个话事的主心骨,这可让一杆子朝臣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几次三番求请贤王出面主持大局,奈何贤王依旧毫无动静。
后来大臣们几经打探,才从王府下人口中得知,王妃产子病重,至今生死不明,贤王日夜守着,王府的事情尚且不管,又哪里会管朝中的事情?
大臣们得知真相后心思各异,早知贤王及其看重那位云侧妃,只是他不是男人吗?男人怎会生子?
大臣们只是疑惑了一下,便想起之前说云侧妃是双儿的传言,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自那以后,大臣们比卫徵还要关心卫三何时能醒来,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用情至深的卫徵会因此颓废萎靡,彻底不管朝政。
卫三整整昏迷了四日,全靠百年老参吊着命,终于在第四日的傍晚悠悠转醒。
他腹中伤势太重,又昏迷太久,醒来也没什么精神,脸色苍白的可怕。
他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卫徵的安危,卫徵第一时间进房见他,话都还没说上两句,安了心的卫三便又昏睡了过去。
王府又是一阵人仰马翻,好在阮行继把脉后说他只是元气大伤身体需要修复并无大碍,这才安抚住了快要失控暴走的卫徵。
卫徵不放心,守了他一整夜,几乎都没怎么合眼。
翌日,卫三果然又醒了过来,虽然依旧虚弱,但精神看着还不错。
他睁眼看见胡子拉碴眼底青黑的卫徵,第一反应却是心疼又自责。
“主子这般憔悴,是属下让主子担心受惊了,属下该……”
“不许乱说胡话!”
话还未说完,卫徵便黑着脸捂住了他的嘴,语气听着凶狠,但眼底的慌乱和后怕却怎么都骗不了人。
天知道这些时日他守着卫三有多怕他没了,好不容易人醒了,第一句话就不中听,可不就惹得他发了火?
卫三一愣,非但没有因为卫徵这声呵斥感到伤心,反而控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他的主上是真的在意他的,比他认为的还要在意许多许多。
卫徵本就又惊又怕,见他竟还笑得出来,顿时就来了火气。但他舍不得冲卫三发火,只是阴沉着脸咬牙道:“以后不许说什么死不死的,你的命是本王的,没有本王允许,连死都不准!”
“听着了没?”
卫徵霸道又不讲理,卫三点头应是,突然就释怀了,只觉得自己之前钻牛角尖。
主上喜爱他,他又何曾没有私心呢?
第91章 九十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卫三醒后第六天伤口便愈合得差不多了,里头的伤口用的是泡制过的羊肠线不需要拆除,外头的伤口却是要拆的。
拆完了线后,得了阮行继的准许,卫徵立马将人移回了主殿。
之后又躺了一个多月,卫三总算被准许下了床,但也仅仅只是下床走动一下,房门依旧不允许踏出去。
这一个多月发生了许多事,小世子满月,卫徵借着给老皇帝冲喜的名头大办了一场,宴请了朝中大大小小所有的官员,恨不得昭告全天下他的那位男侧妃为他生了个小世子。
也不知是不是冲喜起了作用,老皇帝病情好转了些,原本奄奄一息的人竟生龙活虎的下了床,甚至还有精神处理政务。
外人只道是小世子给老皇帝带来了福气,可太医院的太医都知道这不过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老皇帝大约也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最后还是立了卫徵为帝的传位诏书。
当天夜里,老皇帝传召了卫徵入宫,父子俩不知说了什么,卫徵面色不虞的离宫,不到两个时辰便传来了皇帝驾崩的噩耗。
皇帝驾崩,朝中事务也要有人接管,传位诏书一出,卫徵再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之后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已经是数日未曾回府。
他虽没空回府,但依旧事无巨细的为卫三安排好了所有事情,甚至在得知卫三躺得浑身难受贸然下床出房门透气后,特意安排了卫六和卫九寸步不离的盯着他。
卫三无法,只能老老实实的躺着,这一趟就又躺了小半个月,人都快要躺废了。
卫三日渐好转,因为养得精细,脸上和身上还长了些肉,看起来总算没那么瘦骨伶仃病恹恹的了。
小世子虽然早产,但身子却很强壮,吃得奶水也多,很快就长得跟同月的婴儿差不多大小了。
卫三养病期间唯一的乐趣就是逗弄儿子,听着他咯咯的笑声心都快化了。
老皇帝驾崩,发丧的礼仪流程复杂,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能下葬入皇陵。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请命恳请贤王早日即位,但卫徵却压着一直没肯松口,直到开春后老皇帝棺椁入了皇陵才松了口。
三日后,钦天监算好了黄道吉日,礼部开始准备登基大典。
卫徵力排众议将卫三立为皇后,立后大典与登基大典同日举行。
古往今来可从未有过男子为后,大臣们纷纷长跪明德殿以求卫徵收回成命。
然而大臣们以死相逼也没能让卫徵回心转意,封后诏书如期送到卫三手中。
卫三接到圣旨的时候人都是懵的,卫徵先前可从未跟他透露过半点封后的意向。
他从未奢求任何名分,哪怕只是以一个小小的死士陪在卫徵身边,也是甘之如饴的。
突然期来的封后诏书,委实让他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当天夜里,卫徵从工宫中回府后,卫三立马就去找了他,请求他收回成命。
他诚惶诚恐的说:“主上,卑职身份卑贱,又是男子之身,如何担待得起皇后之位?”
“卑职若当真为后,只怕朝中大臣不满百姓非议,于主上名声有碍,威严有损。”
卫三并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名分,他更在意的是主上登基根基未稳,绝不能因为他而使得主上不受大臣信服百姓爱戴,从而担上昏君的骂名,他万死难辞其咎!
想到这,卫三立马跪了下去:“恳请主上收回成命!”
卫三身上的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但到底是上了元气,身子骨比以前孱弱了不少,这一跪便让卫徵黑了脸色。
他不由分说的将人从地上拉起来抱在怀中,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本王说过一定会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再娶你一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今立后诏书已下,本王不会更改。”
只听阮行继道:“伤口缝合得很好,他暂时没事了,不过因为摄入麻药加上元气大伤,暂时还昏迷着。不出意料的话,明日就能醒来。”
卫徵面露喜色,大踏步就要往屋内走去,阮行继一句:“他命是保住了,但现在十分虚弱,你进去只会害了他。”
“如果想他死,你就进去吧。”
卫徵顿时收回了脚步,没敢再往前一步。
他深呼吸一口气,神色晦暗,只让段林和阮行继照顾好卫三,然后转身带上卫六几人转身离开了。
。
卫三没有按着阮行继预估的时间醒来,若非脉象稳固,阮行继都要怀疑起自己的医术来了。
由于怕崩裂的腹部未愈合的伤口,轻易不能挪地方,因此除了阮行继以外谁都不能去看他,连卫徵也没能见上一面。
王妃昏迷不醒,贤王成日阴沉着脸色,怒气也是日益见长,稍有不顺眼的都会发上一通火,连带着整个王府上下都弥漫着窒息的低气压。
小世子早产体质孱弱,出生的时候才两个成年男子巴掌大小,早早就被抱回了主殿,这些天精心的养着又有阮行继盯着,好歹是长了二两肉。
卫徵偶尔会去看他一眼,只有瞧着他皱巴巴但依稀与卫三有几分相似的眉眼时,才会难得露出好脸色。
王府之中人人自危,朝堂之上也是波诡云涌。
太子谋逆逼宫兵败,其党羽被一一清算,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竟波及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
因为阮行继寻到了解药,中毒昏迷了许久的小皇孙终于醒了过来,只是智力受损有些痴呆。
太子妃心灰意冷,向老皇帝自请出家,第二日便与贴身嬷嬷侍女,带着痴傻的小皇孙去了长干寺带发修行。
接连两个儿子谋逆造反,原本属意接位的小皇孙变成了傻子,老皇帝也不知是不是受打击太狠,竟当真一病不起,成日昏昏沉沉的没个清醒的时候,眼看着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太子与五皇子身死,八皇子与九皇子尚且年幼,最后最适合接任皇位的人竟剩下了贤王一人。
朝中大臣们心思活络了起来,都上赶着想要向贤王表忠心,奈何自从贤王解决太子离宫后,便一直在贤王府中闭门不出,任何人都不见也就罢了,竟连朝堂之事也爱搭不理的,似乎对殿上那把龙椅毫无兴趣。
眼看着老皇帝病得越发厉害,一日清醒的时间不足一个时辰。
朝中没了个话事的主心骨,这可让一杆子朝臣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几次三番求请贤王出面主持大局,奈何贤王依旧毫无动静。
后来大臣们几经打探,才从王府下人口中得知,王妃产子病重,至今生死不明,贤王日夜守着,王府的事情尚且不管,又哪里会管朝中的事情?
大臣们得知真相后心思各异,早知贤王及其看重那位云侧妃,只是他不是男人吗?男人怎会生子?
大臣们只是疑惑了一下,便想起之前说云侧妃是双儿的传言,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自那以后,大臣们比卫徵还要关心卫三何时能醒来,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用情至深的卫徵会因此颓废萎靡,彻底不管朝政。
卫三整整昏迷了四日,全靠百年老参吊着命,终于在第四日的傍晚悠悠转醒。
他腹中伤势太重,又昏迷太久,醒来也没什么精神,脸色苍白的可怕。
他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卫徵的安危,卫徵第一时间进房见他,话都还没说上两句,安了心的卫三便又昏睡了过去。
王府又是一阵人仰马翻,好在阮行继把脉后说他只是元气大伤身体需要修复并无大碍,这才安抚住了快要失控暴走的卫徵。
卫徵不放心,守了他一整夜,几乎都没怎么合眼。
翌日,卫三果然又醒了过来,虽然依旧虚弱,但精神看着还不错。
他睁眼看见胡子拉碴眼底青黑的卫徵,第一反应却是心疼又自责。
“主子这般憔悴,是属下让主子担心受惊了,属下该……”
“不许乱说胡话!”
话还未说完,卫徵便黑着脸捂住了他的嘴,语气听着凶狠,但眼底的慌乱和后怕却怎么都骗不了人。
天知道这些时日他守着卫三有多怕他没了,好不容易人醒了,第一句话就不中听,可不就惹得他发了火?
卫三一愣,非但没有因为卫徵这声呵斥感到伤心,反而控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他的主上是真的在意他的,比他认为的还要在意许多许多。
卫徵本就又惊又怕,见他竟还笑得出来,顿时就来了火气。但他舍不得冲卫三发火,只是阴沉着脸咬牙道:“以后不许说什么死不死的,你的命是本王的,没有本王允许,连死都不准!”
“听着了没?”
卫徵霸道又不讲理,卫三点头应是,突然就释怀了,只觉得自己之前钻牛角尖。
主上喜爱他,他又何曾没有私心呢?
第91章 九十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卫三醒后第六天伤口便愈合得差不多了,里头的伤口用的是泡制过的羊肠线不需要拆除,外头的伤口却是要拆的。
拆完了线后,得了阮行继的准许,卫徵立马将人移回了主殿。
之后又躺了一个多月,卫三总算被准许下了床,但也仅仅只是下床走动一下,房门依旧不允许踏出去。
这一个多月发生了许多事,小世子满月,卫徵借着给老皇帝冲喜的名头大办了一场,宴请了朝中大大小小所有的官员,恨不得昭告全天下他的那位男侧妃为他生了个小世子。
也不知是不是冲喜起了作用,老皇帝病情好转了些,原本奄奄一息的人竟生龙活虎的下了床,甚至还有精神处理政务。
外人只道是小世子给老皇帝带来了福气,可太医院的太医都知道这不过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老皇帝大约也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最后还是立了卫徵为帝的传位诏书。
当天夜里,老皇帝传召了卫徵入宫,父子俩不知说了什么,卫徵面色不虞的离宫,不到两个时辰便传来了皇帝驾崩的噩耗。
皇帝驾崩,朝中事务也要有人接管,传位诏书一出,卫徵再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之后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已经是数日未曾回府。
他虽没空回府,但依旧事无巨细的为卫三安排好了所有事情,甚至在得知卫三躺得浑身难受贸然下床出房门透气后,特意安排了卫六和卫九寸步不离的盯着他。
卫三无法,只能老老实实的躺着,这一趟就又躺了小半个月,人都快要躺废了。
卫三日渐好转,因为养得精细,脸上和身上还长了些肉,看起来总算没那么瘦骨伶仃病恹恹的了。
小世子虽然早产,但身子却很强壮,吃得奶水也多,很快就长得跟同月的婴儿差不多大小了。
卫三养病期间唯一的乐趣就是逗弄儿子,听着他咯咯的笑声心都快化了。
老皇帝驾崩,发丧的礼仪流程复杂,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能下葬入皇陵。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请命恳请贤王早日即位,但卫徵却压着一直没肯松口,直到开春后老皇帝棺椁入了皇陵才松了口。
三日后,钦天监算好了黄道吉日,礼部开始准备登基大典。
卫徵力排众议将卫三立为皇后,立后大典与登基大典同日举行。
古往今来可从未有过男子为后,大臣们纷纷长跪明德殿以求卫徵收回成命。
然而大臣们以死相逼也没能让卫徵回心转意,封后诏书如期送到卫三手中。
卫三接到圣旨的时候人都是懵的,卫徵先前可从未跟他透露过半点封后的意向。
他从未奢求任何名分,哪怕只是以一个小小的死士陪在卫徵身边,也是甘之如饴的。
突然期来的封后诏书,委实让他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当天夜里,卫徵从工宫中回府后,卫三立马就去找了他,请求他收回成命。
他诚惶诚恐的说:“主上,卑职身份卑贱,又是男子之身,如何担待得起皇后之位?”
“卑职若当真为后,只怕朝中大臣不满百姓非议,于主上名声有碍,威严有损。”
卫三并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名分,他更在意的是主上登基根基未稳,绝不能因为他而使得主上不受大臣信服百姓爱戴,从而担上昏君的骂名,他万死难辞其咎!
想到这,卫三立马跪了下去:“恳请主上收回成命!”
卫三身上的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但到底是上了元气,身子骨比以前孱弱了不少,这一跪便让卫徵黑了脸色。
他不由分说的将人从地上拉起来抱在怀中,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本王说过一定会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再娶你一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今立后诏书已下,本王不会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