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年前程兮幼主动申请去非洲支医,放弃了国内安稳的生活,去了非洲。
路凝记得她问过程兮幼什么时候回来。
程兮幼当时的回答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梦给我让我研究我就回来。”
事实上,顾惜不仅不会给程兮幼研究回梦,她还会把程兮幼给加进了科学院黑名单,并且登记在档案里,处处针对程兮幼。
“估计是她听医院的医生说你回梦中毒所以才准备回来,目的就是把你当小白鼠。”顾惜还是那副没睡醒的模样,这些问题甚至没有被她过脑子。
路凝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两三年,顾惜怕是连程兮幼都不知道是谁了。
病房的门被人推开,披着白大褂的医生踏进病房。
这个医生和普通的A大附院医生不同,她没戴工作证,也没有敲门,踏进病房的时候,高跟鞋和地面碰撞,发出独有的非常具有辨识性的声音。
她怀里抱着病例,站在门口,虽然身材娇小,却反差地整个人极富攻击性,尤其是那一双丹凤眼。
笑起来的时候像老谋深算的狐狸,不笑的时候,又像满腹坏水的野猫。
“顾院长,三年不见,别来无恙啊。”程兮幼弯下腰,对着顾惜伸出手。
顾惜连手都没抬,她从路凝手里把自己的佛珠拿回来,直接无视了程兮幼。
“怎么,顾院长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面子?程小姐还是先用镜子照照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这张脸,值多少面子。”
顾惜这时候才把视线移到了程兮幼身上,只不过她不仅没有要和对方握手的意思,而且还言语过激。
话毕,顾惜就像是不能忍受自己和狗共处一室一样,她操纵着自己的轮椅,转了个方向,往病房门口走去。
路凝甚至能从她的动作里感受到满满的厌恶,双方能互相讨厌到这种程度,也不容易。
程兮幼弯起唇角,对着顾惜的背影,双手合十,丝毫没有生气,“顾院长慢走。”
病房门关上之后,程兮幼仰头,晃了晃酸痛的脖颈,关节挤压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
她把病历放在一边,坐在路凝面前,冲着她拍了两下手,勾了勾手指,示意她把手递过来。
“你怎么还是跟顾惜过不去啊。”路凝想象到了两个人的见面情境,会有很多的恶意满满,但是没想到这两个人会这么不对付。
“我跟她过不去?”程兮幼笑了,她的表情有一瞬间和顾惜很像,是一种很轻蔑的,看不起的表情。
“路凝,顾惜还没有让我跟她过不去的资格。”
路凝不敢说话,毕竟顾惜和程兮幼的关系怎么样也终究不归自己管。
程兮幼把路凝的手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从自己白大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电,仔细观察了几分钟路凝手腕上还在继续增多的淤青。
“我主要是想告诉你一件事。”程兮幼把小手电放在一边,又抽_出了笔慢条斯理地在病历上写了点儿什么,“你上大三的时候,顾惜毕业五年。”
“因为阿姨的身份问题,她的档案和人事被压在科学院地方派驻机构冷处理了整整五年。”
“那年夏天,她突然从地方派驻机构调回科学院本部,我想了很久其中的原因,都没有想明白。”程兮幼咬着笔头思索道。
“顾惜因为当年的科学院大火事件对幕后黑手的苏家深恶痛绝,而主管科学院人事的院长又是亲苏派。”
“她怎么才能顶着反对派家属的头衔进入的科学院本部呢?”
“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路凝反问道。
“为什么不问问她呢?”程兮幼把路凝手腕上的纱布又给缠了回去,“她从来不对你撒谎,你为什么不问问她呢?”
“问她当年到底有没有对苏印之的父母下手。”
第38章 水与火
顾惜和程兮幼是同班同学,两个人从小到大都一个学校,甚至还经常被分到一个班。
两个高智商又极其优秀的人碰在了一起,而且还都争强好胜,结果就是水火不容。
两个人处处过不去,不管是什么方面都要争夺一把,最近的一次两个人神仙打架是上大学那一年。
顾惜以比程兮幼多一分的成绩,第一名考上了A大,程兮幼一气之下选了离家千里的另一所大学。
之后顾惜毕业去了科学院,程兮幼考研回A大。
之后两个人的生活就再无交集。
“如果我问了,会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了,这样我就可以把她送进监狱,让她永无翻身之日。”程兮幼说这些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的,丝毫不像是在开玩笑。
路凝没吭声,她扯了扯嘴角,权当回应。
“我不会害你,同样的,我也不会骗你。”程兮幼把刚刚打进来的电话给挂断,之后才抬眸又看了一眼路凝。
“我和顾惜不一样,我比她要强得多。”
“我们两个之中总要有一个在说谎,我希望你可以相信我。”
门突然被人推开,程兮幼转头看过去。
苏印之站在门前,她提着保温壶,身后跟着垂头丧气的苏芯,面色不善地去看程兮幼。
病房不是很隔音,光看表情的话,没有人能猜到苏印之听到了多少。
“我先走了,你自己好好想想。”程兮幼站了起来,她路过苏印之的时候,冲苏印之笑了,“你好,我是路凝的发小,我姓程,程兮幼。”
“苏印之。”
苏印之惜字如金。
“我还有事,不打扰。”程兮幼的助理已经到了门外,她接过助理递过来的身份牌,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关上了病房门。
“院长,那边再呆两年回来就可以晋升转正,这时候回来,我们图什么啊。”助理把程兮幼的病例接过来,发了句牢骚。
程副院长用工作不忙,回国休息的名号回了国,实际上那边都要忙疯了,缺了个主力军,现在更是一个人当两个用。
最重要的是,如果待够五年回来程兮幼就能直接转正,成为A大附院最年轻的院长,但是她却功亏一篑。
要知道这机会难得一遇,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工作生涯里,都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了。
“把路凝的病历档案送我办公室。”程兮幼也没有回答,她抬手看表,“联系科学院,让他们把毒物样本给我送过来一份。”
“可是我听说已经销毁了。”助理跟上程兮幼的脚步,“更何况,您之前不是说那是科学院的机密吗?怎么可能会给我们送。”
“没有中毒物样本,你让我拿头研究解药?”程兮幼似乎对自己助理的蠢无可奈何,她停下脚步,语气咄咄逼人,“告诉顾惜,我要救人,就一定要样本!”
“学校里没教过你给人看病要研究病因吗?这么多年学白上了?”
助理被怼的哭唧唧,“我知道,我现在就去联系科学院。”
“联系什么科学院,走廊走到头,科学院院长顾惜的病房,直接去找她。”程兮幼指着尽头的病房,“告诉她,我对那东西没什么兴趣,要救人,就给我送过来。”
助理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愣什么呢,快去啊。”
比起程兮幼对助理的态度来说,顾惜对李茵鱼简直是如同和煦的春风一样。
“院……院长,我们要回去吗?”李茵鱼推着顾惜,躲在走廊拐角处,丝毫不敢大声说话。
听见别人说科学院的坏话的她完全没有要出去理论一番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丝丝的心虚。
顾惜坐在轮椅上,她低头去看自己佛珠,“通知安保科送一份回梦样品给程兮幼。”
李茵鱼疑惑三联:“回梦?什么回梦?什么是回梦?”
“你不用知道,原话转述就行。”顾惜漫不经心道,“告诉你们科长销毁计划暂时搁置,让他加强科学院最近的戒备。”
李茵鱼:“哦。”
“还有,把我身边的人撤了,重点保程兮幼和给她的那份回梦样本。”
本来科学院的人手保回梦就已经捉襟见肘,现在把仅存的回梦再次一分为二,无疑是往现在已经很严峻的局势上添了一把火。
雪上加霜。
“和路凝也说一声吧。”顾惜操纵着轮椅往病房走去,“你不用送我,我自己回去。”
李茵鱼站在原地,条件反射的点头。
反应过来的时候,顾惜已经消失在视线里。
A大附院的重症监护区里一下热闹起来。
每天进进出出的不仅只有科学院的人,还多了一票警察。
两方互相敌对,见面了还要冷嘲热讽一番。
程兮幼也没接收其他病人,她每天除了去给路凝查查房,看看病,其他时间就蹲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回梦。
多余时间了,就去顾惜病房恶心一下顾惜。
“林移的案子还没查出来什么结果。”安保科长把一份事故调查报告放在路凝旁边的茶几上,“市局现在口风有点紧,不过初步认定和杀害田溪冉的应该是同一伙人。”
路凝记得她问过程兮幼什么时候回来。
程兮幼当时的回答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梦给我让我研究我就回来。”
事实上,顾惜不仅不会给程兮幼研究回梦,她还会把程兮幼给加进了科学院黑名单,并且登记在档案里,处处针对程兮幼。
“估计是她听医院的医生说你回梦中毒所以才准备回来,目的就是把你当小白鼠。”顾惜还是那副没睡醒的模样,这些问题甚至没有被她过脑子。
路凝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两三年,顾惜怕是连程兮幼都不知道是谁了。
病房的门被人推开,披着白大褂的医生踏进病房。
这个医生和普通的A大附院医生不同,她没戴工作证,也没有敲门,踏进病房的时候,高跟鞋和地面碰撞,发出独有的非常具有辨识性的声音。
她怀里抱着病例,站在门口,虽然身材娇小,却反差地整个人极富攻击性,尤其是那一双丹凤眼。
笑起来的时候像老谋深算的狐狸,不笑的时候,又像满腹坏水的野猫。
“顾院长,三年不见,别来无恙啊。”程兮幼弯下腰,对着顾惜伸出手。
顾惜连手都没抬,她从路凝手里把自己的佛珠拿回来,直接无视了程兮幼。
“怎么,顾院长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面子?程小姐还是先用镜子照照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这张脸,值多少面子。”
顾惜这时候才把视线移到了程兮幼身上,只不过她不仅没有要和对方握手的意思,而且还言语过激。
话毕,顾惜就像是不能忍受自己和狗共处一室一样,她操纵着自己的轮椅,转了个方向,往病房门口走去。
路凝甚至能从她的动作里感受到满满的厌恶,双方能互相讨厌到这种程度,也不容易。
程兮幼弯起唇角,对着顾惜的背影,双手合十,丝毫没有生气,“顾院长慢走。”
病房门关上之后,程兮幼仰头,晃了晃酸痛的脖颈,关节挤压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
她把病历放在一边,坐在路凝面前,冲着她拍了两下手,勾了勾手指,示意她把手递过来。
“你怎么还是跟顾惜过不去啊。”路凝想象到了两个人的见面情境,会有很多的恶意满满,但是没想到这两个人会这么不对付。
“我跟她过不去?”程兮幼笑了,她的表情有一瞬间和顾惜很像,是一种很轻蔑的,看不起的表情。
“路凝,顾惜还没有让我跟她过不去的资格。”
路凝不敢说话,毕竟顾惜和程兮幼的关系怎么样也终究不归自己管。
程兮幼把路凝的手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从自己白大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电,仔细观察了几分钟路凝手腕上还在继续增多的淤青。
“我主要是想告诉你一件事。”程兮幼把小手电放在一边,又抽_出了笔慢条斯理地在病历上写了点儿什么,“你上大三的时候,顾惜毕业五年。”
“因为阿姨的身份问题,她的档案和人事被压在科学院地方派驻机构冷处理了整整五年。”
“那年夏天,她突然从地方派驻机构调回科学院本部,我想了很久其中的原因,都没有想明白。”程兮幼咬着笔头思索道。
“顾惜因为当年的科学院大火事件对幕后黑手的苏家深恶痛绝,而主管科学院人事的院长又是亲苏派。”
“她怎么才能顶着反对派家属的头衔进入的科学院本部呢?”
“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路凝反问道。
“为什么不问问她呢?”程兮幼把路凝手腕上的纱布又给缠了回去,“她从来不对你撒谎,你为什么不问问她呢?”
“问她当年到底有没有对苏印之的父母下手。”
第38章 水与火
顾惜和程兮幼是同班同学,两个人从小到大都一个学校,甚至还经常被分到一个班。
两个高智商又极其优秀的人碰在了一起,而且还都争强好胜,结果就是水火不容。
两个人处处过不去,不管是什么方面都要争夺一把,最近的一次两个人神仙打架是上大学那一年。
顾惜以比程兮幼多一分的成绩,第一名考上了A大,程兮幼一气之下选了离家千里的另一所大学。
之后顾惜毕业去了科学院,程兮幼考研回A大。
之后两个人的生活就再无交集。
“如果我问了,会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了,这样我就可以把她送进监狱,让她永无翻身之日。”程兮幼说这些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的,丝毫不像是在开玩笑。
路凝没吭声,她扯了扯嘴角,权当回应。
“我不会害你,同样的,我也不会骗你。”程兮幼把刚刚打进来的电话给挂断,之后才抬眸又看了一眼路凝。
“我和顾惜不一样,我比她要强得多。”
“我们两个之中总要有一个在说谎,我希望你可以相信我。”
门突然被人推开,程兮幼转头看过去。
苏印之站在门前,她提着保温壶,身后跟着垂头丧气的苏芯,面色不善地去看程兮幼。
病房不是很隔音,光看表情的话,没有人能猜到苏印之听到了多少。
“我先走了,你自己好好想想。”程兮幼站了起来,她路过苏印之的时候,冲苏印之笑了,“你好,我是路凝的发小,我姓程,程兮幼。”
“苏印之。”
苏印之惜字如金。
“我还有事,不打扰。”程兮幼的助理已经到了门外,她接过助理递过来的身份牌,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关上了病房门。
“院长,那边再呆两年回来就可以晋升转正,这时候回来,我们图什么啊。”助理把程兮幼的病例接过来,发了句牢骚。
程副院长用工作不忙,回国休息的名号回了国,实际上那边都要忙疯了,缺了个主力军,现在更是一个人当两个用。
最重要的是,如果待够五年回来程兮幼就能直接转正,成为A大附院最年轻的院长,但是她却功亏一篑。
要知道这机会难得一遇,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工作生涯里,都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了。
“把路凝的病历档案送我办公室。”程兮幼也没有回答,她抬手看表,“联系科学院,让他们把毒物样本给我送过来一份。”
“可是我听说已经销毁了。”助理跟上程兮幼的脚步,“更何况,您之前不是说那是科学院的机密吗?怎么可能会给我们送。”
“没有中毒物样本,你让我拿头研究解药?”程兮幼似乎对自己助理的蠢无可奈何,她停下脚步,语气咄咄逼人,“告诉顾惜,我要救人,就一定要样本!”
“学校里没教过你给人看病要研究病因吗?这么多年学白上了?”
助理被怼的哭唧唧,“我知道,我现在就去联系科学院。”
“联系什么科学院,走廊走到头,科学院院长顾惜的病房,直接去找她。”程兮幼指着尽头的病房,“告诉她,我对那东西没什么兴趣,要救人,就给我送过来。”
助理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愣什么呢,快去啊。”
比起程兮幼对助理的态度来说,顾惜对李茵鱼简直是如同和煦的春风一样。
“院……院长,我们要回去吗?”李茵鱼推着顾惜,躲在走廊拐角处,丝毫不敢大声说话。
听见别人说科学院的坏话的她完全没有要出去理论一番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丝丝的心虚。
顾惜坐在轮椅上,她低头去看自己佛珠,“通知安保科送一份回梦样品给程兮幼。”
李茵鱼疑惑三联:“回梦?什么回梦?什么是回梦?”
“你不用知道,原话转述就行。”顾惜漫不经心道,“告诉你们科长销毁计划暂时搁置,让他加强科学院最近的戒备。”
李茵鱼:“哦。”
“还有,把我身边的人撤了,重点保程兮幼和给她的那份回梦样本。”
本来科学院的人手保回梦就已经捉襟见肘,现在把仅存的回梦再次一分为二,无疑是往现在已经很严峻的局势上添了一把火。
雪上加霜。
“和路凝也说一声吧。”顾惜操纵着轮椅往病房走去,“你不用送我,我自己回去。”
李茵鱼站在原地,条件反射的点头。
反应过来的时候,顾惜已经消失在视线里。
A大附院的重症监护区里一下热闹起来。
每天进进出出的不仅只有科学院的人,还多了一票警察。
两方互相敌对,见面了还要冷嘲热讽一番。
程兮幼也没接收其他病人,她每天除了去给路凝查查房,看看病,其他时间就蹲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回梦。
多余时间了,就去顾惜病房恶心一下顾惜。
“林移的案子还没查出来什么结果。”安保科长把一份事故调查报告放在路凝旁边的茶几上,“市局现在口风有点紧,不过初步认定和杀害田溪冉的应该是同一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