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可……
  贾珍许是濒临极限,竟开始抽搐起来。
  尤氏求情:“太爷您行行好,哪怕看在故去的老太太面儿上,就先饶过老爷吧。”
  听她提起老妻,贾敬愈发生气。
  他正欲下狠手,却听她哭道:“若老太太还在,必不会愿意让您将老爷打成如今模样的。”
  贾敬动作一顿,犹豫半晌,只恨恨扔了马鞭。
  他看向尤氏:“等他醒来,记得告诉这混账东西,日后若再给贾家惹出祸事,我必不会再手下留情,定送他下去见他老娘!”
  -
  贾敬走后,尤氏赶紧请来太医。
  太医看完一脸庆幸:“幸好你们来得早,若晚来一步,老爷只怕就没了。”
  尤氏一听,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但是,”太医大喘气,“老爷定要仔细将养半年,期间忌辛辣、酒水,跑跳以及……房事。”
  说完,他迟疑地看了眼贾珍。
  “一定不能犯忌,否则极可能会留下隐患,遇到阴雨天浑身疼痛都是轻的,严重些还会不良于行。”
  尤氏连连点头:“我定会将您的话一字不漏地告诉老爷。”
  但贾珍是否愿意遵守,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太医:“……”
  遇到这样的病人,他还能怎么办呢?
  -
  王熙凤比尤氏更早得知贾珍被打,因为在贾珍房中收买了眼线,她甚至知道他为何被打得这么惨。
  但她对贾珍被打死乐见其成,便没多管。
  不想尤氏竟懂得用朱夫人作筏子,成功将贾珍救了下来。
  王熙凤有些失望。
  但贾敬还活着,他死不死倒也没那么重要。
  王熙凤很快将此事抛之脑后。
  贾蓉回来后,她将此事告知于他:“你作为儿子,总该去探望一下老爷,为表孝心,最好侍疾几日。”
  贾蓉皱眉:“有下人伺候。”
  贾珍脾气不好,他若此时上门,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王熙凤温言劝道:“老爷只怕还没醒呢。”
  贾蓉眼睛一亮:“行,我明日就去。”
  “等什么明日?”王熙凤推他,“今日就去,越早去越能展示你的孝心。”
  “看过老爷,你再去太爷那。”
  贾蓉茫然:“去太爷那儿做什么?”
  王熙凤翻了个白眼:“你这榆木脑袋!今日虽是老爷受伤,可太爷会下此狠手,必定是老爷做了什么不可饶恕之事。”
  “老爷是身体受伤,太爷只怕心里也伤得不轻呢。”
  王熙凤长叹一声,“你作为孙辈,此时不上门劝慰还想待何时?”
  贾蓉连连点头:“还是奶奶懂得多,我多不及也。”
  说完,便起身去了贾珍住处。
  王熙凤斜倚在床上,低头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
  红儿凑上前:“奶奶,您不陪着大爷去探望老爷,不担心太太怪罪吗?”
  太太?
  王熙凤冷笑:“咱这府里,何时轮得到太太说话了?”
  老太太在时,她说不上话;老太太去后,她还是说不上话;即便是前世太爷都出家了,她作为宁府的当家主母,不也还是说不上话?
  王熙凤从来没将她放眼里。
  这样泥捏一样的人,万不能对她有一分真心,否则只会落得被背刺的下场。
  红儿看不懂王熙凤的态度。
  在她看来,尤氏待她们奶奶还挺好的。
  王熙凤想了想,道:“我若去了,太太反倒容易生气迁怒于我;我不去,她才高兴呢。”
  红儿很快想明白缘由,一时说不出话来。
  片刻后,她问起旁的事情:“奶奶可问过老爷,大姑娘该交给谁养育呢?”
  这孩子人小辈分大。
  总不能将长辈交给晚辈养育吧?府中又不是没了长辈。
  王熙凤陷入沉思,片刻后道:“看太爷意思吧,若太爷没有续弦的想法,这孩子估计得交给西府的老太太或我姑母养育。”
  第11章
  宁府辈分最高的女性是尤氏,但她只是孩子的嫂子。
  西府的邢夫人又家世不高,名声不好,还是不得宠的续弦,太爷不可能将孩子交给她养。
  唯有老太太和王夫人,适合养育惜春。
  尤其是老太太,孩子由她抚养长大,以后名声也好听。
  红儿点头:“大爷最听奶奶的话,看过老爷后定会去见太爷,奶奶该让他传话的。”
  “今日可不是个好时机。”王熙凤摆手,“还是让他专心和太爷聊天,最好培养点儿祖孙感情出来。”
  隔壁西府的父子关系已经够僵硬了,宁府竟然更差。
  连带着,祖孙关系都受了影响。
  贾敬是她和贾蓉最大的保护伞,与他处好了感情,他们在府中的日子才能好过。
  -
  也不知贾蓉那晚与贾敬聊了什么,之后贾敬便时常将他待在身边,贾珍反倒退了一射之地,即便一年后身体大好,仍不受他待见。
  但贾珍并不敢找贾蓉的茬儿。
  或者说,他很高兴贾蓉吸引走了贾敬的注意力,这样他才能更好的寻欢作乐。
  是的,寻欢作乐。
  贾珍还没好透便按捺不住,又开始拉着房里的丫鬟胡闹。
  尤氏知道后直叹气,再次提醒了医嘱。
  可惜贾珍半点没放在心上。
  不只不放在心上,他还日日将尤氏叫到房中。
  不为别的,只因上次让贾敬当场抓了个现行,他现在但凡做点不合规矩之事,便总爱叫尤氏过来帮他放哨。
  并非没有其他人选,但尤氏可以帮他求情。
  至于尤氏待在房中看他胡闹会不会尴尬?贾珍向来只顾自己,可不会在意她的想法。
  -
  贾珍忙于寻欢作乐,不将身体健康当回事。
  远在维扬的贾敏,却已重病不治。
  史太君得知消息后哭晕了过去,王熙凤作为重孙媳妇,也被请过去开解情绪。
  她倒是个会说的,可如今的身份并不适合表现,所以只在出场时拉着老太太说了几句逗趣的话,缓解了她的情绪,便退到秦可卿身旁安静隐身。
  秦可卿和她见过礼,忙站了出去。
  好半天后,终于让老太太重振精神,躺床上睡了过去。
  王熙凤赶紧告辞。
  回府后,立刻命人去请贾蓉。
  贾蓉正被贾敬强压在书房读书,听得小厮说话,腾一下从椅子上起身就要往外走。
  小厮吓了一跳:“大爷,您不和太爷说一声吗?”
  贾蓉不自在:“就你记性好!”
  但他还是去了正房找贾敬回话。
  贾敬本不想放人,直到听说是王熙凤有事找他,才松了口。
  这个孙媳是个正派人,也辖制得住孙子,说是有事找他,就肯定有正经事,这才不再阻拦孙子离开。
  贾蓉狠狠松了口气。
  刚踏出房门,便一溜烟儿跑没了踪影。
  回房后,王熙凤直接道:“我找你是想请大爷去找太爷问问,大姑娘以后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贾蓉不甚在意:“要什么章程?”
  “我一个晚辈,岂能教养长辈?”王熙凤瞪他,“传出去像什么话?”
  贾蓉一顿:“我倒忘了。”
  “你哪儿是忘了,分明是从未往心里记。”王熙凤习以为常,“这事儿极要紧,可千万拖不得。”
  “怎么?”
  “维扬的姑太太没了,老太太正要接外孙女到身边教养。”王熙凤坦诚道,“我是想着,若能借这个机会将大姑娘也送到老太太膝下养育,她以后的名声也好听。”
  “大姑娘都一岁多了,总养在我这也不是回事儿。”
  贾蓉点头:“行,我这就去问。”
  王熙凤这才满意。
  -
  贾敬虽不怎么在意这个女儿,却也不至于丁点儿不为她考虑。
  那毕竟是老妻拼着最后一口气生下的孩子。
  听完贾蓉转述王熙凤的话,他沉吟半晌,直接带人来贾蓉夫妻的住处接走大姑娘,去了隔壁荣国府。
  等他再回来时,大姑娘已不在了。
  与此同时,他还传令府中:“大姑娘已抱到史太君膝下教养,如今跟着西府的姑娘排行,行四,以后见了记得称四姑娘。”
  他又告诉贾蓉:“你姑姑随了西府姑娘的名字,如今叫惜春。”
  贾蓉有些糊涂:“怎么姑姑被抱去西府,竟成了他家的姑娘?排行、名字,全都跟着他家姑娘走。”
  这不是主次颠倒了吗?
  贾敬看着贾蓉,满眼失望:“你这脑子……”
  半晌,他解释道,“你只看到宁府为尊,荣府为卑,却不曾看到宁荣两府的爵位早已降无可降,如今还能挂着国公府的牌匾招摇撞骗,全靠了老太太的超品诰命。”
  “等老太太一去,咱们两家的牌匾全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