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一切都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一个所有人不敢猜测,没有人敢第一个说出口的结果。
  【Lin,他,该不会真要退役吧?】
  子弹并没有飞太久,又两个小时之后,此时很多因此彻夜难眠的人还拿着手机在床上翻来覆去,而他们刷着刷着,突然就刷到了一条,将一切变成没有讨论余地的事实的官宣。
  林悄:我愉快地向大家宣布,我准备开启人生的新旅程了。这并不是告别,而是换一种身份再聚。#林悄退役#
  自宣退役第一人!全世界都傻眼了。
  即使看到这个,看到林悄所有的号都发了同一条消息,即使今天并不是愚人节,即使曼联和国家队官方都迅速响应地转发了林悄的发言,并且他们转发使用的文案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的,即使不可能有成本如此之高而只是为了逗大家一笑的秀……仍然有大把的人不肯相信。
  林悄,那就是一个时代。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他怎么可能会退役呢?
  【十年之前,他宣布从娱乐圈退圈。十年之后,他宣布从足坛退役。林悄还是那个林悄,他从来都没变。】
  【但是粉丝能很快对他退圈接受良好,球迷却很难接受他退役……】
  【为什么啊,林悄,为什么啊?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让曼联的欧冠数超过皇马吗?现在不是还差了3个杯子吗,你为什么要现在就走,为什么?为什么?】
  【就是,你这个骗子,我们不是至少还有三年时间吗?道森、克里斯托弗他们都还没成长起来,只靠卢卡斯一个人不行的,你再待两年好不好……一年也行啊!求求你,我们不能没有你!】
  【……就算退一万步,你非要退役不可,就不能不要离开足坛吗?做教练,做解说也好啊。不要离开我们的视线。】
  【求求你,再来一年吧,只要你说你突然反悔了,我马上就买十件道森的球衣好不好!】(注:道森为林悄看好的培养对象,钦定的7号接班人,但球迷们并不买单,对林悄狂热的爱让他们敌视每一个可能从某种意义上“取代”林悄位置的人)
  ……
  这一晚上,舆论大概就进展到这里。第二天是周六,不用上班上学,这下这条退役消息是彻彻底底地全球大爆,发酵了整整一个周末。
  林悄球迷从最开始话最多,参与话题程度最高的那批人变成了闭口不言的沉默一族,很多人为了调理宣布自己暂时退网。而他的球迷、粉丝数量和分布都太过广泛,这一爆炸性消息甚至影响了之后一周西欧多国公务员的出勤率。
  BBC做的专题节目里,主持人问评论员:“同样是‘巅峰退役’,为何林悄退役几乎引起了全社会情绪反扑,而之前那些球星则远没有这种效果?”
  评论员满脸写着:你问的什么傻问题。
  “像他这样的球星,从来也只有过他一个。Lin是真正意义上超越了领域界限的巨星,而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球星。他吃什么喝什么今天戴什么颜色墨镜都能成为新闻,何况是退役?”
  “而且这事太过突然,没有任何人预想得到Lin会在这个时候退役。毕竟,他刚刚度过了又一个超级成功的大满贯赛季,他极有可能再次拿下金球奖!……不,我无法想象今年的金球奖不属于他,那个替补的拿奖者将会成为足坛最尴尬的人。”
  “还有曼联。”主持人插话,“他在这时候抛下了曼联——说实话,当他官宣退役的那一刻,曼联马上就不是下赛季欧冠的头号种子选手了。尽管曼联上赛季有五人入选欧洲最佳阵容,但显然Lin一个人在人们的眼中比剩下的人加起来还要重要。抱歉,我也很喜欢曼联的其他球员,但赔率不会说谎,这是残酷的事实。”
  “我不认可‘抛下曼联’这种说法。”评论员不赞同地卷起嘴唇,“这听起来就像那些接受不了Lin退役的极端球迷的因爱生恨、口不择言。你确实知道他们会这样做,是吧?”
  主持人笑了,脸上的表情颇有同感。投影屏上恰在这时播放出了一条高热度网友评论:
  【Lin的某些球迷对Lin退役消息的态度就像库伯勒-罗丝模型。第一阶段,他们否认,第二阶段,他们愤怒——现在正进展到这个阶段。而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譬如提出能不能再踢一年,甚至再踢十场比赛、五场比赛……再后面就会陷入抑郁,最后是接受。】
  “事实上,现在已经进展到第四个阶段了,还是非常快的。”主持人道,“我想再过一两周,人们终究会接受,并且发现这其实确实如Lin本人所说,应该对此抱有愉快的心情。他已经征服了这片天空,争无可争,想去领略其他的风景。而他在足球世界留下的辉煌不会被抹去。Lin就是Lin,只有一个Lin。”
  “曼联已经官宣将在8月17日举行纪念赛,感谢上帝,我不敢想象那场球票会有多么好卖。”
  “最后。”主持人道,“Lin的足球人生纪录片,由ESPN长期跟踪拍摄,已经上映两部,跨越十年,诚意之作,最后一部《永恒王冠》将在7月29日首映,请不要错过——老天,我一定会在电影院里流泪的。”
  第120章
  纪录片上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人物纪录片并不是传记电影。过往即使是非常知名的人物,其纪录片也没有取得过可观的票房。粉丝也不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毕竟又没什么特效,等一两个月在家打开Netflix看不香么?
  这类电影的价值也并不在于票房,只要有人愿意为这个人物投拍纪录片,就已说明其影响力。
  林悄的前两部纪录片已经两次打破了人物纪录片的票房纪录,但在商业电影中肯定谈不上出众。
  然而,第三部纪录片生而逢时,退役效应让它成为了球迷们倾泻情绪的出口。
  人们涌向电影院,将首周票抢购一空,院线每天都在增加排片,它的票房表现让预测不断失效,专业票房分析师们集体表示“难以置信”。
  一部人物纪录片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受众?
  伴随着电影票房大卖的,还有林悄号码的球衣热销,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发售的,所有与林悄相关周边都被抢购一空。
  他联名的所有商品也是如此。此时耐克的十年合同还剩最后一年,史上最贵的合同也给耐克带来了史上最高的利润,但林悄拒绝了耐克双手奉上的数额匪夷所思的终身合同,他将在退役后开启自己的品牌运营。
  喧闹的七月过去,八月也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一半,很快到了曼联为他举办纪念赛的那天。
  新球场的最大设计容量达到了惊人的16万人,但这是将所有区域开放才能达到的数字,平常的售票量都在9万到10万之间,那额外的坐席是为“特殊情况”设置的,比如说战时,这座凝聚了系统超越时代科技的球场只要关闭顶棚就无异于一座堡垒,可以作为现成的避难所,收容大量的群众。
  这是新球场正式投入使用七年来,第一次开放它所有的坐席。即使如此,还有很多没有买到票的粉丝从世界各地赶来,聚在场馆外眺望大屏。
  纪念赛由曼联现阵容,对阵曼联已退役的球员。林悄上半场在现阵容这边踢,下半场转换阵营,去元老队那边。
  元老队的阵容星光熠熠,闪瞎所有媒体的眼。最早和林悄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都回来了:B费,马奎尔,奥纳纳,马兹拉维……遗憾的是,最强次世代,诸如加纳乔、德里赫特、库尼亚等人尚是其他球队的现役球员,因此未能出现在这里。而更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从未与林悄共事过的古早元老,这一次,几乎所有能来的人都来了,平常已经很少参与曼联事务的,也都出现了。就像林悄第一次获得金球奖,在老特拉福德庆祝的那次一样……面容比十年前更加沧桑的老家伙们齐聚在了场上,每出现一个都会引起现场的一阵惊叹。
  而曼联的现役阵容也同样豪华,他们并没有采用高价买光市场上所有球星的金元战略,而是以高水准现代化的青训营为基础,以嗅觉灵敏经验丰富的球探群体为核心,靠自己挖掘、自己培养,同样能让球员身价登上德转市场前几名。
  道森和卢卡斯,14号与17号,前者今年20岁,后者22岁。球迷们普遍更中意卢卡斯,因为这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而且早早就显现出强大的天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中锋。而道森,虽然有点才华却性格叛逆,更重要的是,他是后来者,当球迷意识到他才是下一个7号,不免有种替卢卡斯不平的心理,而忽视了道森进步神速的事实。
  林悄出场时,全场观众都站起来,唱着那首最开始就是为他而作的歌。曼联球迷人人都会唱这首歌,对于新曼联球迷,这甚至是他们成为球迷后学会的第一首歌。
  镜头扫过观众席,解说员道:“这里有一些特别的观众,他们分别来自Lin长期资助的曼市养老院,26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儿童福利院,以及**足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