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以至于崔易欢时常担心,他会不会将孩子娇惯坏,忠勇侯便拿自己做例子,他就没长歪。
  而谢世子也十分争气,是个十分乖巧听话的孩子,忠勇侯越发疼爱。
  有皇帝允许,若无急事,他进宫都会带着孩子,一来给陛下看,二来自己能与儿子多接触。
  由此,小皇子虽才两岁,对皇宫和如今满周岁的小皇子很是熟悉。
  他暂不知身份有别,常常抱着白白胖胖的小皇子稚声稚气喊弟弟。
  一开始叶桢还会教他,“绥哥儿,这不是弟弟,是外甥。”
  谢世子便会用屁股对着自己的皇后姐姐,执拗地嘟嘴,“弟弟。”
  还不忘在小皇子脸上啪叽一下。
  小皇子喜欢这个常陪他玩的小哥哥,每每被亲都会咯咯笑,礼尚往来地拉着谢世子,糊他一脸口水。
  两个小家伙很是要好。
  谢世子从下人口中得知,今日的抓周对小皇子很重要,虽他不明白为什么很重要,但不影响他为小皇子担忧。
  等看到小皇子爬到玉玺跟前,低头就啃玉玺,而太上皇、帝后等人都跟着笑起来时,他觉得弟弟应该是做对了。
  就拉着他爹的头发,“走,走,弟弟……”
  亲手带大的孩子,忠勇侯立刻明白儿子的意思。
  儿子要去小皇子身边,便架着儿子往那边去。
  谢霆舟宠自己的小友,从忠勇侯头上接下小世子,将他也放在了小皇子身边。
  本意是知道小哥俩要好,让他陪着凑热闹。
  不想,谢世子拿起旁边的小玉剑,站到小皇子身侧,剑指前方,大声且用他从未有过的清晰口吻道,“保护弟弟。”
  那一刻,谢霆舟想到了年少时,他被百官监视,父皇不敢认他,还要表现得像个继父。
  而母后只会要求他尽量完美再完美,只有他的好友拍着胸口道,“殿下,您别怕,等我长大了,我保护您。”
  太上皇亦有些泪目,他年少在宫里不受宠,谢邦却有个疼爱他,且为了他敢与别人拼命的爹。
  好几次,他被人陷害犯错,都是谢邦替他抗下罪责,免他受罚。
  他笑着拍拍小世子的脑袋,“是个好小子。”
  谢霆舟亦笑眯眯看着他。
  小世子不知两位帝王的认可,对他意味着什么,又放下玉剑,去拉还在啃玉玺的小弟弟,耐心劝着,“吃奶奶,吃奶奶……”
  他以为小弟弟是饿了,才抱块石头啃,便提醒小皇子,饿了可以吃奶奶。
  原本不饿的小皇子听了这话,突然觉得饿了,便在人群里四处搜寻他的奶娘们。
  叶桢懂儿子,忙让奶娘将人抱了下去。
  抓周宴以小皇子抓住玉玺而告终,接下来便是宫宴,太上皇没参加。
  一山不容二虎,他尽量不再参与朝堂的事,故而少露面是最明智的。
  何况,丹娘怀孕了,御医说是个女儿。
  太上皇觉得甚好。
  公主贴心,将来嫁出去也不会有夺位之争,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都不会视他的小公主为威胁。
  自然,他信儿子不是那样的人,也会注意引导小公主,别让她长成大长公主和康乐那样的人。
  想到丹娘不争不抢,只专心过自己小日子的性子,他又觉得他担忧得有些多余,丹娘定不会教出有野心的孩子。
  便一路欢喜地回到他和丹娘落脚的皇家别院,只等孩子出生,再大些,他再带着丹娘走完大渊其余地方。
  而谢霆舟有些羡慕他爹能有个女儿。
  晚上哄着叶桢道,“乖乖,老大已经一岁了,咱能不能再要个女儿?”
  叶桢拒绝。
  生的太密了,难免照顾不到每个孩子,“等老大三岁以后。”
  一个孩子总归是孤单的,得给大儿生个弟弟或者妹妹。
  谢霆舟期望落空,蹭着她脖颈,“要等三年,那乖乖是不是该补偿我?”
  话里意思太明显,叶桢想着有儿子后,的确将很多心思花在儿子身上,有些忽略他了。
  捏着他的下巴问,“怎么补偿?”
  谢霆舟委屈,“桢儿,你学坏了。”
  手上动作却没停。
  外头值夜的宫人,一晚上送了三次水。
  春去秋来。
  转眼,小皇子已经五岁了。
  叶桢这两年也没刻意避孕,但却迟迟没有消息。
  御医瞧了,帝后身体都无问题。
  有臣子蠢蠢欲动,开始打后宫的主意,试探着进谏,让皇帝广纳后宫,膝下只有一个皇子,总归是太少。
  谢霆舟当场就立大皇子为太子,并将官员当差的错漏,和后宅的事曝了出来。
  “身为朝廷官员,食朝廷俸禄,你差事做好了?你后宅管好了?还是你那些子孙都被教导得有出息了?
  朕一个儿子顶你全家男嗣,你有这闲工夫,不如先做好本分。
  皇后这些年不但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将慈善堂开遍全国,眼下大渊街头乡野,再难见乞儿流民。
  怎么,你是有比皇后更能干,财力更雄厚的人选辅佐朕?
  还是这太平盛世,没给你们做蛀虫的机会,你们就想着让女色掏空朕的身体,好叫朕早点驾崩?”
  这话叫进谏的官员又羞又惧,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连求饶。
  第398章 帝崩再轮回
  官员羞愧太子五岁,已展露不凡,三岁便跟着忠勇侯习武,还时不时被一品将军外祖母和大魏摄政王外祖父带去外面游学,教导,确实优秀非凡,碾压他全家男嗣。
  惧的是陛下给他扣了个谋害君王的罪名,他死都不敢认的。
  便听得皇帝冷哼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的心思,都想着往朕的后宫塞人。
  盼着朕做个被女色迷惑的昏君,好任由你们摆布,但朕不妨告诉你们,就算朕不在了,朕的皇后和太子亦不会让你们如愿。
  今日朕便明明白白告诉你们,朕肾虚,便是想生个公主都不得如愿,你们还想给朕塞女人,这是想谋朕的性命。
  既都要害朕的性命了,朕也不必礼贤你们,若往后再敢有人乱动心思,朕就先阉了你们进宫做太监……”
  天子亲自承认自己不行,还上升到弑君,之后再无人敢提纳妃之事。
  叶桢得知消息时,正在和饮月挽星她们说话,她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饮月两人也跟着笑,“小姐,你没选错姑爷。”
  两人几年前便各自嫁给了扶光和邢泽,如今扶光进了军营,邢泽进了禁军,都有了不小的官职,她们也都成了诰命夫人,早已不能在叶桢跟前当差,但也会时常结伴进宫看叶桢。
  叶桢笑着点头。
  她这辈子很幸福,夫君体贴,儿子乖巧,阿爹和娘他们一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回大渊陪她。
  师父五年前怀上后,也跟着霍湛去了东梧,隔年又产下一女,每年都会带孩子回大渊。
  她亦和阿爹阿娘他们去过东梧看师父,东梧如今也是太平盛世。
  有大魏为师父撑腰,以师父嫁妆的形式惠及百姓,加之霍湛对东梧子民的洗脑,许多惠民政策,都告知百姓是师父提出,最终让东梧百姓对师父很是敬重,从前的事再无人提。
  唯一叫师父苦恼的是,霍湛偶尔还犯浑,占用欲强,醋性大,好在师父能治他。
  一双儿女也是维护师父的,只要霍湛惹得师父不悦,两个孩子便一左一右抱着师父睡,不叫他们的爹靠近。
  霍湛曾一手提一个,将两娃丢给了奶娘,翌日,两娃便撺掇师父来了大渊,一住就是大半年,无论霍湛怎么哄,师父都不搭理,霍湛此后再不敢随便丢孩子了。
  因为两娃警告霍湛,若再有下次,他们就带师父去大魏。
  大魏路途遥远,霍湛修了东梧到大渊的官道,快马一个月能到,可去大魏来回就近一年,帝王想离开那么久,很难。
  想到霍湛被两个小的治得有气不敢发,只能给师父跪搓衣板的场景,叶桢笑容越盛。
  如今一切都好,唯一的遗憾是没能给谢阿昭生个女儿。
  时煜来看曾孙,得知她的心思后,摸了摸她的头,“桢宝不急,你会心想事成的。”
  因着这句话,叶桢心里安定许多,在太子六岁时,再次怀孕。
  这一次是龙凤双胎。
  谢霆舟喜的又是连发几道圣旨,皆是惠及大渊百姓,与民同乐之事。
  于朝中,他也做了变动,让已经成为大御史的王景硕,蔡家家主,忠勇侯,以及两位他继位后提拔起来的重臣,一起替皇帝处理政务。
  五个牛马互相制衡,不担心他们抱团架空帝王,谢霆舟顿时轻松许多,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妻儿。
  太子二十岁时,开始辅国监政,谢霆舟担子又卸了大半。
  而叶桢也将管理后宫的事交给了公主,慈善堂则让小儿子接手管着,相差六岁的兄弟,关系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