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可真傻,以为靠着这个恩情,就能让楚家高看她,压赵书宁一头,日后,她的孩子也能世袭爵位。
  可楚家的人,一个个都是吸血虫,是白眼狼。
  她家缠万贯,便如同稚子抱金过市,早就惹人眼馋了。
  他们表面上对她好,背地里却在谋划如何将她的产业瓜分殆尽。
  最后,她连身边的这两个丫鬟,也没护住。
  陆知苒压下情绪,语气慎重,“此事暂不可对外提起半个字。”
  翠芙和丹烟不解,“可是他们都骑到您头上来了。”
  “就该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狠狠地打那赵姨娘的脸,看她还敢不敢拿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小功劳到处显摆!”
  陆知苒缓缓摇头,“我会打她的脸,却不是现在。”
  她看着两人,眸光清冷淡漠,“我要和离。”
  翠芙和丹烟俱是一惊。
  翠芙急急道:“小姐,这,这怎么能行?夫人定然不会同意您和离回娘家的,老爷凡事都听夫人的……”
  丹烟刚止住的眼泪又开始掉了,“是啊,夫人是个厉害的,您若和离归家了,定要被她狠狠磋磨的。”
  想到自己的娘家,陆知苒周身再次笼上一层冷意。
  当年,母亲嫁给父亲时,他还只是个从四品小官,母亲用银子开路,让父亲官运亨通,几年内就连升两级,成了从三品的户部侍郎。
  母亲操劳过度,生了一场大病没熬过来,父亲很快就娶了青梅竹马的方氏做续弦。
  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委实不假。
  继母方氏面慈心苦,惯会做戏,陆知苒在她的手底下吃尽苦头,而她的父亲却对此不闻不问。
  而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恰在议亲的年纪,自己和离归家,对她的亲事定会造成影响,父亲和继母必然不会同意。
  陆知苒语气微冷,“我不需要他们的同意。”
  两丫鬟面面相觑,“可,依照我朝律例,女子和离都需得经过族中首肯,您是绕不开老爷夫人的。”
  “我自有办法。”
  翠芙和丹烟依旧不安。
  “此事我已决定,你们只管听我吩咐便是。丹烟,你去帮我把嫁妆整理好。翠芙,你去给石叔传个信,我要见他。”
  两个丫鬟十分忠心听话,她们见自家小姐已然决定,当即便不再多说半个字,利落地去办了。
  当年,外祖母亲自到了京城为她主持婚礼,是以继母方氏没能克扣下她的嫁妆。
  光是明面上,她的嫁妆数量就十分庞大,足有六十四台,每一台都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
  加上外祖母贴补给她的私房钱,那又是一笔十分丰厚的财富。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拿了不少东西补贴侯府,光是现银就贴补了五万多两,加上那些衣裳首饰等物件,足有六万两之多,可把丹烟心疼坏了。
  陆知苒何尝不心疼?
  那些银子,便是扔到水里还能听声响,花在这些人的身上,简直就是喂了狗。
  陆知苒宽慰丹烟,“放心,会要回来的。”
  她就算是走了,也会把以前的账都原原本本讨回来。
  这时,外头有人来传话,“大夫人,宫里来传圣旨了,老夫人请各房的夫人小姐都出去接旨。”
  这多半是赵书宁的封赏圣旨,丹烟满脸愤愤,陆知苒却十分平淡。
  “圣旨不可怠慢,走吧。”
  楚翊安的曾祖父靠着战功挣下了家业,受封宣平侯,曾经也显赫一时,但儿孙不成器,侯府延续至今已呈没落之势。
  一路走来,侯府各处院落的装潢都略显陈旧,花园也一派萧瑟,没有好好打理。
  她的公爹宣平侯于仕途并不上进,顶着个侯爷的名头,只任了个四品闲职。
  他有三子两女,大少爷楚翊安和大小姐楚云清为嫡出,其余都是庶出。
  一家子人先后到了前院,今日的主角赵书宁与侯夫人姜氏姗姗来迟,二人看上去倒是和乐融融。
  赵书宁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百花飞蝶锦衣,头上戴着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
  她的身形比一般女子高挑,肤色偏黑,五官带着几分英气,一双眸子也满是锐气,与一般的世家贵女全然不同。
  而陆知苒穿着一身淡紫色长裙,十分素雅的料子,似一道晚霞萦绕她周身,衬得她整张脸莹白如玉,精致又贵气。
  她的头发简单绾起,不怎么堆砌首饰,却依旧令人无法忽视她的美。
  众人下意识地将二人进行比较,心中各有思量。
  陆知苒向侯夫人姜氏问了安便静静站着,神情寡淡。
  赵书宁看了她一眼,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的轻视。
  第3章 身为正妻,理应大度
  楚翊安和赵书宁跪在最前排,其余众人亦纷纷跪下,宣旨太监满脸笑容地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赵氏女,医术精湛,德才兼备,于西平一役中献出药方,救士兵与百姓于水火,立下大功,故授女医之职,另赐玉如意一对,夜明珠一对,玛瑙一匣,蜀锦十匹……”
  听着那宣旨太监一连串的报数,侯府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赵书宁面上浮出一抹傲然之色。
  “参将楚翊安,宣平侯之后,英勇无双,战功显赫,与赵氏良缘天作,今赵氏授五品诰命夫人,赐册赐服,垂记章典。钦此。”
  圣旨已下,一切尘埃落定。
  楚翊安与赵书宁看向对方,相视而笑,两人眼底都是化不开的温柔,再容不下旁人。
  宣旨太监笑盈盈开口,“赵女医,请接旨吧。”
  赵书宁这才收回目光,朗声道:“臣妇领旨谢恩!”
  一缕骄阳撒下,有淡淡光晕撒在她的身上,满脸志得意满。
  她朝陆知苒的方向瞥去,眼中鄙夷不屑不加掩饰。
  侯爷楚定峰连忙命人给了宣旨太监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又亲自把人往外送,态度十分殷勤。
  楚翊安的妹妹楚云清上前,亲昵地挽住赵书宁的胳膊。
  “书宁姐姐,你真厉害,我们女子就当以你为表率,向你学习。”
  楚翊安出声纠正,“该叫嫂子。”
  楚云清朝陆知苒的方向看过来,“只怕有人会不高兴呢。”
  楚翊安脸上立马现出不悦,“她有什么资格不高兴?”
  侯夫人姜氏这时笑着上前握住陆知苒的手,语气慈爱,“知苒最是知理懂事,大方得体,自然不是那等只会拈酸吃醋的善妒之人。”
  “以后啊,翊安和书宁在外当值,为侯府挣取荣光,你则在内宅打理庶务,互相帮衬着过日子,一家子和和美美,多好啊。”
  陆知苒抽回自己的手,语气淡淡的,“我昨日落水,身子不适,正要向母亲告假,待会儿我便把府中中馈交还母亲。”
  这侯府已是空架子,她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只能用自己的嫁妆填补。
  这得不偿失的苦差事,她是一天都不会再干了。
  姜氏闻言,脸上的笑意不减。
  “你已能下地,瞧着无甚大碍。这些年府中中馈素来是你在打理,交给你,我放心。”
  陆知苒态度却依旧不冷不热,“母亲可知我险些死了一回?而今能下地,也是因圣旨到不敢怠慢罢了。母亲素来疼我,便让我歇一歇吧。”
  姜氏的脸色淡了几分。
  赵书宁似笑非笑地开口,“你不必如此欲擒故纵,我的天地不在这方小小内宅之中,不会与你争夺中馈之权。”
  赵书宁道出了众人心中所想。
  没人觉得陆知苒是真心放权,大家都认定她是借此拿乔,想让大家挽留她,从而在赵书宁面前争一口气。
  楚翊安看她的眼神,更添几分嫌恶。
  “既然你那般娇弱,就好好养着,以后这中馈之事便不劳烦你费心了。”
  楚云清幸灾乐祸地看着她,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侯夫人姜氏见此,悠悠开口,“安儿,你这是什么话?这些年知苒把家里家外都打理得很是妥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又看向陆知苒,出声安抚,“我知你的确累了,这几日你便好生歇歇,待你歇好了,这府中中馈还交给你,这一点你只管放心。”
  姜氏一副保证的语气,她以为陆知苒会感恩戴德,但她却油盐不进。
  “儿媳人微言轻,才疏学浅,只恐难当大任,实不敢忝居此职,这便让丫鬟把对牌钥匙与母亲交接一番。”
  姜氏脸色慢慢冷了下来。
  自己递了台阶,她竟然不赶紧下?简直不识好歹。
  姜氏眼神重了几分。
  “知苒,你素来懂事,今日怎么使起小性子来了?身为正妻,理应大度。”
  “书宁救过安儿的命,又得皇上亲口夸赞,乃是女子中的典范,你当放下芥蒂,大方接纳。”
  “你们二人都是安儿的妻,你们和睦相处,安儿在前朝才能安心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