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侦探 第132节
第434章 战争的阴云(4)
半恶魔发出了很小的笑声,南丁格尔女士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她确定方才那个年轻的护士肯定是受了半恶魔的影响。半恶魔给她做过了一阵子的小女仆,她当然知道,半恶魔虽然可以魅惑任何一个他想要的人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老少,男女,富有或是贫穷——只有人类才会愚蠢地将恶魔分出性别来。
但他同样可以将这种能力完全的收敛起来,所以这根本就是属于恶魔的那部分恶劣性情突然发作了而已。
南丁格尔女士摇了摇头,她和利维一起走进了医院仓库旁边的一座小房间里,在这所房间里,账册堆积如山,这都是南丁格尔女士这几个月在伦敦四处探访,拜谒,觐见所得到的结果。
她并不算是人见人爱,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支持她的慈善事业——有人觉得她是假借他们的利益为自己谋取私利,也有人觉得她作为一个女性已经超出了社会给她划分的底线,更多人只是因为不屑于去做真正的善事,特别是对他们没什么用的善事。
但在战争即将来临的时候,就算是为了女王陛下,为了英国的士兵,人们大多也会慷慨解囊,而他们支付的支票会被迅速地拿去兑换成病人与伤者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从罐头,黄油,到绷带,酒精,各种药物,还有干净的衣服,床单,装载它们用的木箱,马车,负责管理调配拨运的人员,还有护士们所需要配备的行李,以及之后几个月乃至几年的薪水,都需要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做出来——
这时候南丁格尔女士所遭遇的最大问题就出现了——人手不足。
绅士们不太愿意参与到这种“女士的游戏”中,而雇佣又要很大一笔钱,无论何时,能够阅读和计算——不是主日学校那种可以书写自己名字和计算一百以内数字的“阅读和计算”,而是专业的,都算得上是有一说一的人才,这些人也有固定的工作,报酬不丰厚他们压根儿不会挪动一下屁股。
她依仗的只有几位女士,她们的父亲要么是商人,要么是银行家,耳濡目染,又足够聪明的话,她们倒也是可以承担起这份重担的。
当利维第一天来找她的时候,她只想把这家伙赶快打发走。她现在可没有余力和半恶魔玩什么主仆游戏,虽然她必须感谢之前在惠特比的那些事情——但她现在真的没有时间,没想到是利维一来,就即刻接手过了她身边一个因为临时有事而无法前来的夫人的工作。
仔细一想,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半恶魔在人世间流浪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里,他更换过很多身份,侦探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个,半恶魔曾经做过记账员,做过管事,甚至还在军队里做过军需官的职位,这些让旁人看来相当繁琐,凌乱,几乎连个线头都找不到的工作,在他这里却是驾轻就熟,轻而易举。
他的到来大大减缓了这些女士们的辛劳程度,以至于南丁格尔女士想要把他赶走的时候遭到了相当一致的反对。后来南丁格尔女士还发现,他居然还对济贫院,孤儿院,收容所这样的慈善机构(因为她们要将一些临期的捐献品转赠出去)也十分熟悉,“真奇怪,”她忍不住问道,“这里难道也有你们感兴趣的东西吗?”
“当然有啦。”利维毫不遮掩的回答说,“有什么地方能比这些穷苦人最后的存身之处有着最多的绝望,痛苦和不甘呢?”
这和狼群们会随着羊群一起迁徙是一样的道理——恶魔们很少往中间部分走,他们要么是在最上层,要么就在最底层,最上层是因为那里的人无所顾忌,又贪得无厌,最底层则是那里的人已经没有了多少可以失去的东西——两者出卖灵魂的速度都非常快。
只有中级层阶级有点麻烦,他们能保证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平稳度日,当然精神上就会有追求有寄托,他们要么就是坚定的信徒,要么就是无神论者,无论是哪种,恶魔想要诱惑他们都会变得非常的困难。除非他们遭遇了难以揣测的天灾人祸。这时候他们的信念溃塌起来比任何人都要快。”
“多丽还没有来吗?”在他们坐在桌前开始这一天的工作时,一位夫人低声问道。
“她的丈夫不允许她来,据说还动了手,她被打得鼻青脸肿。我去看她的时候,还一直带着面纱,不过她说只要她好一点,还是会过来的。”她身边的另一位夫人说道。
“我倒觉得还是别让她来了,她的丈夫显然并不愿意让她成为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总不能让她一次次地挨打。我的兄长说,她的丈夫曾经在公开场合宣称,她参与的是一个邪恶的女巫集会——每个成员都该被烧死。”
“男人们总是这样,只要任何一个不让他们满意的女人都可以被称作为女巫,还是别理他们了。”
“如果你要仔细听他们说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更加的歇斯底里,无理取闹。他们总觉得我们就该待在家里,什么事儿也别听,别看,别管——除了家庭和孩子,还有他们的衬衫。”
夫人们的对话引发了一阵低低的笑声,没人将那个丈夫的话放在心上。
“那么你们的丈夫呢?”
“我的丈夫还行。他觉得孩子已经大了,”说话的人是个大约四五十岁的夫人,按照这个年龄,儿子应该已经去政府上班或是去军队报道了,女儿也已经出嫁了:“他说,在家里待太久,或许会生出病来的,比起我病恹恹地躺在床上,他更愿意我出去走走。我和他说了我想要到这里来工作的事情——呃,当然我不能说工作,只能说是某种慈善行为,他也欣然允诺,只是希望我别因为做慈善而搞坏了自己的身体。”“我的丈夫也很支持我。不过我想他更希望的是,我能够通过南丁格尔女士来结识更多的贵妇人。如果可能他还希望我能够进宫去见见女王陛下,看看能不能给他换个更好的职位。”
“这可真是个奢望。”
“也不好说。女王陛下最近很喜欢招来一些夫人们和她共进下午茶。”
“我想是因为她怀孕了,需要一些更为温和很柔软的安慰,男人们能说什么?女王陛下,我想我们该和俄罗斯人打仗了?”
“女王陛下这次提早宣布了怀孕的事情,还做了弥撒,听说这次……不怎么好。”
“愿上帝保佑女王。”几个夫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但随即又有一位妇人泄露了她最近才听到的消息。“但我听说女王陛下曾经召见了诺顿夫人和马蒂诺小姐。”
“是那两位吗?”
“确实。”
“我想陛下最近可能是有些烦。”南丁格尔女士低声对利维说,她为了自己的事业走了不少地方,见过最野蛮的人,也见过最懦弱的人,更见过最高尚和最卑劣的人。她当然知道,事实上围绕着女王陛下想要篡夺其权力的鬣狗,从来就是不绝于途,甚至前赴后继。
这些男人们从她的丈夫,到她首相,或是任何一个贵族与官员,只要他们是男士,似乎总有一种天经地义的想法——女王陛下应该将手中的权利转交给他们才对,这种想法换作在一个男性君王身上,简直就是十恶不赦,应当被五马分尸,但在一个女性君王身上,人们又变得通情达理起来。
毕竟女性总是有着这种那种的缺点嘛,让她们手握大权,总是会让这些男性感到不安。
但女王陛下的意思也很明显。正如远东一位哲人所说,当你想要开窗的时候,你最好告诉别人,你想要开个门,甚至要掀掉屋顶。她平时的时候,一直以一个顺服的妻子,慈爱的母亲自居,但若是这些人做的太过分,她就会立即召见一些特立独行的女性——这些顽固的家伙们觉得最无法忍受的那种。
那位诺顿夫人,说起来还和墨尔本子爵有些渊源,她原先只是一个普通的没落贵族之女,为了自己妹妹的婚事而匆匆嫁给了一个恶棍,乔治.诺顿勋爵,诺顿勋爵是个徒有虚名,不折不扣的无赖,他不给家用不说,还时常殴打妻子,甚至于他们最后一个孩子因此胎死腹中,在墨尔本子爵的帮助下,诺顿夫人逃离了他,但之后诺顿勋爵还在向她索要她写作所得的稿费,并拒绝给付赡养费,也不允许她见她的孩子。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罢了,但这位乔治.诺顿勋爵在不久之后还做了一件事情——控诉自己的妻子与墨尔本子爵通奸。
就和之前威廉.兰姆不得不去处理的“卡洛琳夫人幽魂”一事,这不但是一桩丑闻,还是托利党对辉格党的一次挑衅,幸好控诉方连一件证据都拿不出来,唯一的证人还曾经受过诺顿勋爵兄弟的“招待”(等同于收买),此事就是诺顿勋爵的一顿胡搅蛮缠。
但在此时,或是很久之后,这件事情的受害者诺顿夫人依然在声名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即便她与同名的墨尔本子爵夫人不同,但人们最爱看的花边新闻还是在小报上不断流传,像是墨尔本子爵与诺顿夫人赤身裸体地见面啦(好像他就藏在他们床下看到的那样),要么就是诺顿夫人流产的那个孩子就是墨尔本子爵的(全然不顾那时候他们根本不认识),又或是……
按理说,除了如墨尔本子爵夫人那样的疯子,换了个女性就只有以泪洗面,黯然隐居了,但诺顿夫人可不是这样的人——她提起笔,和丈夫以及与他同一立场的混球们干起来了!
第435章 战争的阴云(5)
“那位夫人啊……”这声感叹中包含了很多内容,惋惜,赞赏,更有不安。怎么说呢?这位夫人算是一个极其不幸的人。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她又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说起来有些矛盾,但只要知晓她婚变始末的人就会觉得这句话再对也不过了,说她不幸,是因为她的婚姻,她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罹患结核病而死,母亲还有包括她在内的六个孩子,可以想象生活有多么艰难。
万幸的是,她家里一共有三个女儿,都生的非常美貌,即便没有嫁妆——在如今的婚姻市场上,她们无疑是要看运气的那群人,她的姐姐和妹妹运气都很好,找到了爱着她们因此可以不要嫁妆的两个如意良人。但为了不妨碍妹妹的婚事,她匆匆找到的丈夫,却是一个人面兽心的狂徒。
她没有嫁妆。当然,这是一早在婚书上写明的,她的丈夫也早已知道,但她没想到的是,她丈夫所说的话也都是假的。他只有一个贵族的头衔,没有庄园,也没有公寓,虽然有律师证件但并不执业(因为他认为贵族工作有失身份),全家人连唯一的一个仆人只能住在律师事务所的二楼,尤其在在生过三个孩子之后,五六口人就这么拥挤,在一个房间里,说不出的嘈杂,肮脏,煎熬。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问题是在这个时代,女性,特别是像她这样的淑女是没法出去上班的——即便她想要去找一份工作,也会被周围的人劝阻,她的丈夫也不会允许,毕竟这样他就太丢脸了。但她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她的丈夫可以连接几个月,不往家里拿一个便士——壁炉需要炭火,餐桌上需要面包,床铺上需要毯子和床单,仆人也需要支付薪水,这些都从哪儿弄呢?她当然和她的丈夫争吵过,但没有用。她的丈夫依然流水一般将能拿到的每一个金镑花费在妓女,狩猎和赌博上,他甚至会反过来从诺顿夫人这里拿走她用写文章赚来的微博稿费。
诺顿夫人若是拒绝,就会招来一顿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殴打。他打她,也打孩子们,对自己的孩子们毫无爱惜之心,只顾着自己寻欢作乐,几天几夜的不回家,当然,鉴于以上的表现,他不回家,或许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伦敦,在整个英国甚至扩散到欧洲,这样的女性数不胜数,有些女人会堕落成为别人的情妇,或是索性去做娼妓,也有女人只懂得流泪和忍受,直到自己被丈夫打死,或者是病死——这两种女性,虽然前者会受到男性们的谴责,后者会受到男性们的追捧,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她们依然属于男性的资产与玩具,但诺顿夫人却选择了第三条路,也就是男性们最厌恶的一条道路,那就是反抗。
在那些小报们陷入狂欢的时候,她没有哭泣,只是问了朋友一句话:男他们能写,难道她就不能写吗?
她可谓家学渊源,她的外祖父就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剧作家。虽然他的才华与所得的回报毫不相配。她的母亲也是靠写作将几个孩子养大的,诺顿夫人同样在婚前,婚后都有化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以说,在她还对婚姻抱有幻想的时候,全靠自己才得以维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但她与其她女性不同的是,她很爱自己。
当她发现自己的忍让,自己的顺从,自己的温柔体贴,仍旧无法挽回丈夫的心,甚至无法让他像个人的时候,她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向法庭提起了长期分居的申请。
诺顿勋爵勃然大怒,他不但将她的三个孩子送到其她亲戚家,完全不顾年幼的小孩会对陌生的环境有多么恐惧,也不在乎他们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只想让这个女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为了她对自己的羞辱。
他逼迫她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却在墨尔本子爵出于怜悯为诺顿夫人寻找了住所,并给了她一笔补贴后,得意非凡地认为找到了这对奸夫淫妇的把柄,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将自己的妻子以通奸罪告上了法庭。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不算什么,毕竟这时候的政治斗争都很肮脏,但诺顿勋爵发现,即便他极其放肆地一通胡言乱语了,还是没多少人相信他时,他竟然将自己的妻子传召上了法庭——在这个时期,女性几乎是不上法庭的,除非她是那些声名狼藉的下等人,像是娼妇,盗贼,奴隶——也就是最肮脏,最堕落的那些女人,诺顿夫人被她的丈夫强制传唤到法庭上,最初的时候她也是泣不成声,浑身颤抖——就像是在数百人面前被剥光了似的。但最终为了自己朋友的名誉与地位,她还是让自己的愤怒压过了羞耻,勇敢的将所有的罪名驳斥了回去,
有鉴于此,诺顿夫人彻底的对这个男人失去了信心,她反击的手段也称得上颇为有效。她很清楚。在此时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女人依然只是男人的造物,一种不完整的生物,天生背负着罪孽的污染源。所以她即便写了有关于其不幸婚姻的小册子,小册子上也没有着重渲染她的丈夫有多么的暴虐可怕——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若是看了这个,肯定会说别人能够忍受,凭什么你就不能忍受呢?
她也没有在里面写一些比较极端的论点。譬如说男女平等,女人需要政治权利,女人应当对自己的婚姻和财产有自主权,母亲也应当享有对孩子的监护权等等——这是会被立即封禁的内容,一些人还会以为她发了疯,就像墨尔本子爵的妻子另一位卡洛琳夫人那样。
她只是竭力描述了她生活上的困苦——她的丈夫一直在拖延她赡养费,让她衣食无着,流离失所,又如何拒绝她与孩子见面却将孩子寄放在一个陌生的
地方,“他让孩子失去母亲,让母亲失去孩子”,又怎么无耻地诋毁了一个愿意帮助一个可怜妇人的好心人……
现在我们听起来,这种论调有些……有失尊严,但在这个时代,倒是条条打中了绅士们的软肋——没错,此时的男性们拥有很大的权力,但除了最底层的那些流氓之外,凡是能够被称之为绅士的人,就算是对妻子动粗,也不能少了家用和给妻子的针线钱(零用钱),妻子和儿女的衣食住行都应该被他安排得足够妥帖;同样的,在一个人们公认的完美家庭里,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也应当由母亲而不是其他人来照看;以及,诋毁一位怜贫惜弱的同阶层的绅士也是不道德的行为……更不用说他还输了官司。
事实证明,她的小册子也是有效的人们虽然不满与她的激烈反抗,但还是给出了一些宽容,特别是墨尔本子爵将她的册子递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案头。
在那本册子中,她这样写道:陛下,我能够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我能够阅读,能够书写,能够申诉我的冤情。但和我一样的女性还有千千万万,她们不懂得如何写字,也不懂得如何诉说,更不可能来到伦敦,她们又能祈求什么人的帮助呢?
这段话确实打动了女王陛下。虽然她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君王的姿态思考,而非一个女性,但她也确实给了这位诺德夫人一些帮助。有些时候,君王想要垂青于某人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明确的说出来,或者是下发书面命令,可能只是偶尔提及,又或是像这样的一次邀请,就可以让她摆脱大部分艰难的窘境。
在她成为女王陛下身边的人后,她的丈夫也就是诺顿勋爵突然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他不但允许她去探望自己的孩子,也默认了长期分居的事实,甚至还答应将一部分财产转回给她。
“但我听说她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夫人们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感叹,一些多愁善感的夫人还在胸前画了十字,“愿上帝保佑她,她现在还好吗?”
“听说前一阵子她出去旅游了,但她应该过得不错。”一位曾经与这位诺顿夫人有过几面之缘的夫人说,“她是个外貌柔美的像一朵花儿,但内在却像是一根钢铁的女人,这些打击还不至于完全的摧毁她。”
“我的丈夫认识当时的一个陪审员。”她说,“诺顿夫人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相信她与墨尔本子爵之间毫无私情,毕竟她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她不可能做出这种下作的事情来。虽然说,”她笑了笑,“我的丈夫并不希望我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但如果能有余地,谁会愿意舍弃一切,走上战场呢?”一位夫人说,于是她们一起点了点头。
第436章 战争的阴云(6)
利维对于这位诺德夫人也略有耳闻。毕竟当时有不少人传说,她被魔鬼迷了心窍,已经做了魔鬼的情妇,成了一个女巫,说来有点好笑。当时黑窗户酒馆的里鲁还真的去窥视过她,看看是不是有哪个恶魔与这位夫人做了交易?
结果当然是没有,没有恶魔与这位夫人做交易,不过这更显得她可怕了,也不怪女王陛下一直在有限度的照拂她——女王不能做得太明显,但不妨碍在必要的时候把她拿出来,把她当成一根刺刺刺那些挑衅她的男人们。
说实话,这样一个女性,反而让绅士们感到有些棘手,因为她是站在一个弱者的立场上,却如同一个强者般的发声,她非常懂得如何规避阴谋诡计与明枪暗箭,甚至可以说她在这方面简直如同一个男人,他们甚至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和把柄来勒令她离开女王,而女王陛下的态度也很暧昧,更近似一种嘲笑,她知道他们不甘心,她的丈夫身后也未必没有支持者,如今年仅十岁的长子成年之后,也会在其他王室成员与臣子的支持下,向她这个母亲发难。
男士们的做法完全就是未雨绸缪。他们尽可能的王女王陛下身边安排一些温柔贤淑的女性,好让她向这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变化,如诺顿夫人这样的女人他们当然希望她少接触——说起来还真是好笑,他们有时候也是自相矛盾的可以,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他们希望她能够像个男性君王那样冷静、理智、果断,但回转到权力的争夺上,他们又希望她能够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攻击力的小妇人。
但他们的心愿恐怕很难达成,她现在依然掌握着最大的权利,没有丝毫分出来的意思,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依然只能在他的小书房里抄抄写写,整理档案。她的儿子爱德华虽然已经被确定为将来的国王——如果他没有夭折的话,但从他的课程和日常安排来看,女王陛下似乎并不希望他过早的沾染权利。
“如果,我是说,如果在女王陛下身边诺顿夫人这样的人更多一些,陛下可能会一直执掌政权,直到她去见上帝。”
“若不然呢,要成为第二个疯女胡安娜吗?”夫人们交换着微妙的眼神。、
疯女胡安娜在欧洲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可惜不是什么好角色。身为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只有短短几天享有过君王的尊荣和权利。之后她的权力一直在男人中流传,她的父亲,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性,却只把她看作登上权力之巅的桥梁。她是她们的女儿,妻子和母亲,他们却对她充满了轻蔑,她的父亲不爱她,她的丈夫不尊重她,她的儿子不在乎她。
她的臣民几乎不知道自己头上还有这么一位女王,知道的人也几乎都是嘲笑与轻蔑,而她四十多岁就被关进了修道院,就算她的儿子登基了,也没说把她放出来。
维多利亚女王是否会遭遇到这样种事情呢?
她确实缺少了一个会争权夺利的父亲。上帝保佑,她的父亲肯特公爵很早就死了。虽然她还有个麻烦的母亲,但这个外国女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英国的女王。而在其她王室成员中,没有比她更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者。她的丈夫也同样是个外国王子,天生就具有劣势,唯一担心的就是她的儿子——毕竟女性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抱着一份慈爱之心。
“我看可未必……”一位夫人低声说道。
“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或许是因为考虑到过于频繁的提起女王陛下确实有些不礼貌,而且话题正在往不可测的深渊滑去,另外一位夫人打断了她,另起了个话头,这场战争也确实与她们休戚相关。
这不单是南丁格尔女士的事业,也可以说是她们的事业——虽然男人不不会承认,但来到这里,她们才算是活了,她们不再是妻子和母亲,是一个真正在工作中展示自身价值的人,她们为了这件事情担心无可厚非——毕竟南丁格尔女士说,她这次要带走学校以及医院里大部分护士,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受伤害的人可能数以万计,她们带去的护士也有两百多名,这样多的人很难说会不会在途中出现什么事情——受伤,病倒甚至死亡也就算了,她们担心的是丑闻,就像是那个年长的护士告诫年轻护士所说的那样,不用多,哪怕只是出了一桩私奔或者生下私生孩子的丑闻,学校就别想再办下去了,她们的丈夫也会命令她们回家,她们甚至不能拒绝,毕竟这也是为了她们的名声考虑,除非她们以后决定不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出现。
“最低不会低于三年。”
“希望不要超过三年,我们会赢吗?听说俄罗斯人都很野蛮。”
“我们会赢的。”一位夫人坚定的说道。女王陛下必然要赢。这是她在位以来所遭遇的第一场国家与国家(阿富汗战争是英印联军,属于殖民地战争)的战争,也是她身为女性君王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她有多少话语权,可能全都在这场战争上,当然,就算是英国遭到了大败,女王陛下也不会立即被囚禁起来,就像疯女胡安娜那样被送进修道院,但她的权威肯定会被动摇,一些政策也会难以推进,但如果英国能够获得大胜,在依然坚信君权神授的国家,她会被视作一个受到了上帝祝福的君王。她身上的神圣光辉将会掩盖掉她身为女性的一些特质,也会让她看起来不再那么“刺目”。
半恶魔听力卓绝,一点没漏的参与了隔壁的这场座谈会,听得津津有味,手里的工作倒是不曾有一丝懈怠,也是南丁格尔女士并不知道他能够听见隔壁的说话声,或者说没有注意到这点,不然的话,她肯定会叫那些夫人略微收敛
一些。
就在利维心满意足地收回耳朵,打算抓紧时间干一会,早点回公寓的时候,却听见正有人大步的从走廊上奔过来——伴随着急促的呼吸声,仿佛遇见什么万分紧急的事情。过了一会儿,一位夫人敲响了南丁格尔女士的门,说是外面来了一个男仆,说他的主人遇上了人命官司,他们在伦敦没有什么朋友,除了南丁格尔女士,他希望女士能够尽快赶去为他作证,或是给他一些帮助。
南定格尔女士连忙放下手上的工作,匆匆走出门去。她在门外看见了一个从衣着上来说并不怎么起眼的年轻人,他将帽子摘下来,握在手里捏得发皱。在看到南丁格尔女士的时候,他甚至还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小画像,可能是想将她与画像上的女人进行比较。
这也难怪,报纸和画册上的南丁格尔女士,除非是有意污蔑,否则都柔美谦和得像个天使。他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凶巴巴的中年妇人,“我是艾沙克·普尔弗马赫先生的仆人。”他面色灰白的说道,“今天我们先生去为一位约定好的病人做治疗,谁知道治疗才做到一半,那位病人突然大叫了一声倒地死去了。现在警察们说,她是因为受了治疗而死去的,所以……他们把先生拘捕了起来……已经被关在监狱里了,天哪,求求您救救他吧。”
南丁格尔女士愣了一下,因为她一下子没能想起艾沙克·普尔弗马赫是谁,利维小声提醒:“惠特比。”于是她马上想起来了,“对,医生,他怎么了?”
第437章 战争的阴云(7)
半恶魔发出了很小的笑声,南丁格尔女士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她确定方才那个年轻的护士肯定是受了半恶魔的影响。半恶魔给她做过了一阵子的小女仆,她当然知道,半恶魔虽然可以魅惑任何一个他想要的人类——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老少,男女,富有或是贫穷——只有人类才会愚蠢地将恶魔分出性别来。
但他同样可以将这种能力完全的收敛起来,所以这根本就是属于恶魔的那部分恶劣性情突然发作了而已。
南丁格尔女士摇了摇头,她和利维一起走进了医院仓库旁边的一座小房间里,在这所房间里,账册堆积如山,这都是南丁格尔女士这几个月在伦敦四处探访,拜谒,觐见所得到的结果。
她并不算是人见人爱,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支持她的慈善事业——有人觉得她是假借他们的利益为自己谋取私利,也有人觉得她作为一个女性已经超出了社会给她划分的底线,更多人只是因为不屑于去做真正的善事,特别是对他们没什么用的善事。
但在战争即将来临的时候,就算是为了女王陛下,为了英国的士兵,人们大多也会慷慨解囊,而他们支付的支票会被迅速地拿去兑换成病人与伤者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从罐头,黄油,到绷带,酒精,各种药物,还有干净的衣服,床单,装载它们用的木箱,马车,负责管理调配拨运的人员,还有护士们所需要配备的行李,以及之后几个月乃至几年的薪水,都需要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做出来——
这时候南丁格尔女士所遭遇的最大问题就出现了——人手不足。
绅士们不太愿意参与到这种“女士的游戏”中,而雇佣又要很大一笔钱,无论何时,能够阅读和计算——不是主日学校那种可以书写自己名字和计算一百以内数字的“阅读和计算”,而是专业的,都算得上是有一说一的人才,这些人也有固定的工作,报酬不丰厚他们压根儿不会挪动一下屁股。
她依仗的只有几位女士,她们的父亲要么是商人,要么是银行家,耳濡目染,又足够聪明的话,她们倒也是可以承担起这份重担的。
当利维第一天来找她的时候,她只想把这家伙赶快打发走。她现在可没有余力和半恶魔玩什么主仆游戏,虽然她必须感谢之前在惠特比的那些事情——但她现在真的没有时间,没想到是利维一来,就即刻接手过了她身边一个因为临时有事而无法前来的夫人的工作。
仔细一想,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半恶魔在人世间流浪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里,他更换过很多身份,侦探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个,半恶魔曾经做过记账员,做过管事,甚至还在军队里做过军需官的职位,这些让旁人看来相当繁琐,凌乱,几乎连个线头都找不到的工作,在他这里却是驾轻就熟,轻而易举。
他的到来大大减缓了这些女士们的辛劳程度,以至于南丁格尔女士想要把他赶走的时候遭到了相当一致的反对。后来南丁格尔女士还发现,他居然还对济贫院,孤儿院,收容所这样的慈善机构(因为她们要将一些临期的捐献品转赠出去)也十分熟悉,“真奇怪,”她忍不住问道,“这里难道也有你们感兴趣的东西吗?”
“当然有啦。”利维毫不遮掩的回答说,“有什么地方能比这些穷苦人最后的存身之处有着最多的绝望,痛苦和不甘呢?”
这和狼群们会随着羊群一起迁徙是一样的道理——恶魔们很少往中间部分走,他们要么是在最上层,要么就在最底层,最上层是因为那里的人无所顾忌,又贪得无厌,最底层则是那里的人已经没有了多少可以失去的东西——两者出卖灵魂的速度都非常快。
只有中级层阶级有点麻烦,他们能保证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平稳度日,当然精神上就会有追求有寄托,他们要么就是坚定的信徒,要么就是无神论者,无论是哪种,恶魔想要诱惑他们都会变得非常的困难。除非他们遭遇了难以揣测的天灾人祸。这时候他们的信念溃塌起来比任何人都要快。”
“多丽还没有来吗?”在他们坐在桌前开始这一天的工作时,一位夫人低声问道。
“她的丈夫不允许她来,据说还动了手,她被打得鼻青脸肿。我去看她的时候,还一直带着面纱,不过她说只要她好一点,还是会过来的。”她身边的另一位夫人说道。
“我倒觉得还是别让她来了,她的丈夫显然并不愿意让她成为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总不能让她一次次地挨打。我的兄长说,她的丈夫曾经在公开场合宣称,她参与的是一个邪恶的女巫集会——每个成员都该被烧死。”
“男人们总是这样,只要任何一个不让他们满意的女人都可以被称作为女巫,还是别理他们了。”
“如果你要仔细听他们说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更加的歇斯底里,无理取闹。他们总觉得我们就该待在家里,什么事儿也别听,别看,别管——除了家庭和孩子,还有他们的衬衫。”
夫人们的对话引发了一阵低低的笑声,没人将那个丈夫的话放在心上。
“那么你们的丈夫呢?”
“我的丈夫还行。他觉得孩子已经大了,”说话的人是个大约四五十岁的夫人,按照这个年龄,儿子应该已经去政府上班或是去军队报道了,女儿也已经出嫁了:“他说,在家里待太久,或许会生出病来的,比起我病恹恹地躺在床上,他更愿意我出去走走。我和他说了我想要到这里来工作的事情——呃,当然我不能说工作,只能说是某种慈善行为,他也欣然允诺,只是希望我别因为做慈善而搞坏了自己的身体。”“我的丈夫也很支持我。不过我想他更希望的是,我能够通过南丁格尔女士来结识更多的贵妇人。如果可能他还希望我能够进宫去见见女王陛下,看看能不能给他换个更好的职位。”
“这可真是个奢望。”
“也不好说。女王陛下最近很喜欢招来一些夫人们和她共进下午茶。”
“我想是因为她怀孕了,需要一些更为温和很柔软的安慰,男人们能说什么?女王陛下,我想我们该和俄罗斯人打仗了?”
“女王陛下这次提早宣布了怀孕的事情,还做了弥撒,听说这次……不怎么好。”
“愿上帝保佑女王。”几个夫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但随即又有一位妇人泄露了她最近才听到的消息。“但我听说女王陛下曾经召见了诺顿夫人和马蒂诺小姐。”
“是那两位吗?”
“确实。”
“我想陛下最近可能是有些烦。”南丁格尔女士低声对利维说,她为了自己的事业走了不少地方,见过最野蛮的人,也见过最懦弱的人,更见过最高尚和最卑劣的人。她当然知道,事实上围绕着女王陛下想要篡夺其权力的鬣狗,从来就是不绝于途,甚至前赴后继。
这些男人们从她的丈夫,到她首相,或是任何一个贵族与官员,只要他们是男士,似乎总有一种天经地义的想法——女王陛下应该将手中的权利转交给他们才对,这种想法换作在一个男性君王身上,简直就是十恶不赦,应当被五马分尸,但在一个女性君王身上,人们又变得通情达理起来。
毕竟女性总是有着这种那种的缺点嘛,让她们手握大权,总是会让这些男性感到不安。
但女王陛下的意思也很明显。正如远东一位哲人所说,当你想要开窗的时候,你最好告诉别人,你想要开个门,甚至要掀掉屋顶。她平时的时候,一直以一个顺服的妻子,慈爱的母亲自居,但若是这些人做的太过分,她就会立即召见一些特立独行的女性——这些顽固的家伙们觉得最无法忍受的那种。
那位诺顿夫人,说起来还和墨尔本子爵有些渊源,她原先只是一个普通的没落贵族之女,为了自己妹妹的婚事而匆匆嫁给了一个恶棍,乔治.诺顿勋爵,诺顿勋爵是个徒有虚名,不折不扣的无赖,他不给家用不说,还时常殴打妻子,甚至于他们最后一个孩子因此胎死腹中,在墨尔本子爵的帮助下,诺顿夫人逃离了他,但之后诺顿勋爵还在向她索要她写作所得的稿费,并拒绝给付赡养费,也不允许她见她的孩子。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罢了,但这位乔治.诺顿勋爵在不久之后还做了一件事情——控诉自己的妻子与墨尔本子爵通奸。
就和之前威廉.兰姆不得不去处理的“卡洛琳夫人幽魂”一事,这不但是一桩丑闻,还是托利党对辉格党的一次挑衅,幸好控诉方连一件证据都拿不出来,唯一的证人还曾经受过诺顿勋爵兄弟的“招待”(等同于收买),此事就是诺顿勋爵的一顿胡搅蛮缠。
但在此时,或是很久之后,这件事情的受害者诺顿夫人依然在声名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即便她与同名的墨尔本子爵夫人不同,但人们最爱看的花边新闻还是在小报上不断流传,像是墨尔本子爵与诺顿夫人赤身裸体地见面啦(好像他就藏在他们床下看到的那样),要么就是诺顿夫人流产的那个孩子就是墨尔本子爵的(全然不顾那时候他们根本不认识),又或是……
按理说,除了如墨尔本子爵夫人那样的疯子,换了个女性就只有以泪洗面,黯然隐居了,但诺顿夫人可不是这样的人——她提起笔,和丈夫以及与他同一立场的混球们干起来了!
第435章 战争的阴云(5)
“那位夫人啊……”这声感叹中包含了很多内容,惋惜,赞赏,更有不安。怎么说呢?这位夫人算是一个极其不幸的人。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她又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说起来有些矛盾,但只要知晓她婚变始末的人就会觉得这句话再对也不过了,说她不幸,是因为她的婚姻,她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罹患结核病而死,母亲还有包括她在内的六个孩子,可以想象生活有多么艰难。
万幸的是,她家里一共有三个女儿,都生的非常美貌,即便没有嫁妆——在如今的婚姻市场上,她们无疑是要看运气的那群人,她的姐姐和妹妹运气都很好,找到了爱着她们因此可以不要嫁妆的两个如意良人。但为了不妨碍妹妹的婚事,她匆匆找到的丈夫,却是一个人面兽心的狂徒。
她没有嫁妆。当然,这是一早在婚书上写明的,她的丈夫也早已知道,但她没想到的是,她丈夫所说的话也都是假的。他只有一个贵族的头衔,没有庄园,也没有公寓,虽然有律师证件但并不执业(因为他认为贵族工作有失身份),全家人连唯一的一个仆人只能住在律师事务所的二楼,尤其在在生过三个孩子之后,五六口人就这么拥挤,在一个房间里,说不出的嘈杂,肮脏,煎熬。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问题是在这个时代,女性,特别是像她这样的淑女是没法出去上班的——即便她想要去找一份工作,也会被周围的人劝阻,她的丈夫也不会允许,毕竟这样他就太丢脸了。但她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她的丈夫可以连接几个月,不往家里拿一个便士——壁炉需要炭火,餐桌上需要面包,床铺上需要毯子和床单,仆人也需要支付薪水,这些都从哪儿弄呢?她当然和她的丈夫争吵过,但没有用。她的丈夫依然流水一般将能拿到的每一个金镑花费在妓女,狩猎和赌博上,他甚至会反过来从诺顿夫人这里拿走她用写文章赚来的微博稿费。
诺顿夫人若是拒绝,就会招来一顿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殴打。他打她,也打孩子们,对自己的孩子们毫无爱惜之心,只顾着自己寻欢作乐,几天几夜的不回家,当然,鉴于以上的表现,他不回家,或许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伦敦,在整个英国甚至扩散到欧洲,这样的女性数不胜数,有些女人会堕落成为别人的情妇,或是索性去做娼妓,也有女人只懂得流泪和忍受,直到自己被丈夫打死,或者是病死——这两种女性,虽然前者会受到男性们的谴责,后者会受到男性们的追捧,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她们依然属于男性的资产与玩具,但诺顿夫人却选择了第三条路,也就是男性们最厌恶的一条道路,那就是反抗。
在那些小报们陷入狂欢的时候,她没有哭泣,只是问了朋友一句话:男他们能写,难道她就不能写吗?
她可谓家学渊源,她的外祖父就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剧作家。虽然他的才华与所得的回报毫不相配。她的母亲也是靠写作将几个孩子养大的,诺顿夫人同样在婚前,婚后都有化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以说,在她还对婚姻抱有幻想的时候,全靠自己才得以维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但她与其她女性不同的是,她很爱自己。
当她发现自己的忍让,自己的顺从,自己的温柔体贴,仍旧无法挽回丈夫的心,甚至无法让他像个人的时候,她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向法庭提起了长期分居的申请。
诺顿勋爵勃然大怒,他不但将她的三个孩子送到其她亲戚家,完全不顾年幼的小孩会对陌生的环境有多么恐惧,也不在乎他们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只想让这个女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为了她对自己的羞辱。
他逼迫她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却在墨尔本子爵出于怜悯为诺顿夫人寻找了住所,并给了她一笔补贴后,得意非凡地认为找到了这对奸夫淫妇的把柄,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将自己的妻子以通奸罪告上了法庭。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不算什么,毕竟这时候的政治斗争都很肮脏,但诺顿勋爵发现,即便他极其放肆地一通胡言乱语了,还是没多少人相信他时,他竟然将自己的妻子传召上了法庭——在这个时期,女性几乎是不上法庭的,除非她是那些声名狼藉的下等人,像是娼妇,盗贼,奴隶——也就是最肮脏,最堕落的那些女人,诺顿夫人被她的丈夫强制传唤到法庭上,最初的时候她也是泣不成声,浑身颤抖——就像是在数百人面前被剥光了似的。但最终为了自己朋友的名誉与地位,她还是让自己的愤怒压过了羞耻,勇敢的将所有的罪名驳斥了回去,
有鉴于此,诺顿夫人彻底的对这个男人失去了信心,她反击的手段也称得上颇为有效。她很清楚。在此时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女人依然只是男人的造物,一种不完整的生物,天生背负着罪孽的污染源。所以她即便写了有关于其不幸婚姻的小册子,小册子上也没有着重渲染她的丈夫有多么的暴虐可怕——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若是看了这个,肯定会说别人能够忍受,凭什么你就不能忍受呢?
她也没有在里面写一些比较极端的论点。譬如说男女平等,女人需要政治权利,女人应当对自己的婚姻和财产有自主权,母亲也应当享有对孩子的监护权等等——这是会被立即封禁的内容,一些人还会以为她发了疯,就像墨尔本子爵的妻子另一位卡洛琳夫人那样。
她只是竭力描述了她生活上的困苦——她的丈夫一直在拖延她赡养费,让她衣食无着,流离失所,又如何拒绝她与孩子见面却将孩子寄放在一个陌生的
地方,“他让孩子失去母亲,让母亲失去孩子”,又怎么无耻地诋毁了一个愿意帮助一个可怜妇人的好心人……
现在我们听起来,这种论调有些……有失尊严,但在这个时代,倒是条条打中了绅士们的软肋——没错,此时的男性们拥有很大的权力,但除了最底层的那些流氓之外,凡是能够被称之为绅士的人,就算是对妻子动粗,也不能少了家用和给妻子的针线钱(零用钱),妻子和儿女的衣食住行都应该被他安排得足够妥帖;同样的,在一个人们公认的完美家庭里,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也应当由母亲而不是其他人来照看;以及,诋毁一位怜贫惜弱的同阶层的绅士也是不道德的行为……更不用说他还输了官司。
事实证明,她的小册子也是有效的人们虽然不满与她的激烈反抗,但还是给出了一些宽容,特别是墨尔本子爵将她的册子递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案头。
在那本册子中,她这样写道:陛下,我能够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我能够阅读,能够书写,能够申诉我的冤情。但和我一样的女性还有千千万万,她们不懂得如何写字,也不懂得如何诉说,更不可能来到伦敦,她们又能祈求什么人的帮助呢?
这段话确实打动了女王陛下。虽然她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君王的姿态思考,而非一个女性,但她也确实给了这位诺德夫人一些帮助。有些时候,君王想要垂青于某人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明确的说出来,或者是下发书面命令,可能只是偶尔提及,又或是像这样的一次邀请,就可以让她摆脱大部分艰难的窘境。
在她成为女王陛下身边的人后,她的丈夫也就是诺顿勋爵突然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他不但允许她去探望自己的孩子,也默认了长期分居的事实,甚至还答应将一部分财产转回给她。
“但我听说她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夫人们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感叹,一些多愁善感的夫人还在胸前画了十字,“愿上帝保佑她,她现在还好吗?”
“听说前一阵子她出去旅游了,但她应该过得不错。”一位曾经与这位诺顿夫人有过几面之缘的夫人说,“她是个外貌柔美的像一朵花儿,但内在却像是一根钢铁的女人,这些打击还不至于完全的摧毁她。”
“我的丈夫认识当时的一个陪审员。”她说,“诺顿夫人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相信她与墨尔本子爵之间毫无私情,毕竟她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她不可能做出这种下作的事情来。虽然说,”她笑了笑,“我的丈夫并不希望我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但如果能有余地,谁会愿意舍弃一切,走上战场呢?”一位夫人说,于是她们一起点了点头。
第436章 战争的阴云(6)
利维对于这位诺德夫人也略有耳闻。毕竟当时有不少人传说,她被魔鬼迷了心窍,已经做了魔鬼的情妇,成了一个女巫,说来有点好笑。当时黑窗户酒馆的里鲁还真的去窥视过她,看看是不是有哪个恶魔与这位夫人做了交易?
结果当然是没有,没有恶魔与这位夫人做交易,不过这更显得她可怕了,也不怪女王陛下一直在有限度的照拂她——女王不能做得太明显,但不妨碍在必要的时候把她拿出来,把她当成一根刺刺刺那些挑衅她的男人们。
说实话,这样一个女性,反而让绅士们感到有些棘手,因为她是站在一个弱者的立场上,却如同一个强者般的发声,她非常懂得如何规避阴谋诡计与明枪暗箭,甚至可以说她在这方面简直如同一个男人,他们甚至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和把柄来勒令她离开女王,而女王陛下的态度也很暧昧,更近似一种嘲笑,她知道他们不甘心,她的丈夫身后也未必没有支持者,如今年仅十岁的长子成年之后,也会在其他王室成员与臣子的支持下,向她这个母亲发难。
男士们的做法完全就是未雨绸缪。他们尽可能的王女王陛下身边安排一些温柔贤淑的女性,好让她向这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变化,如诺顿夫人这样的女人他们当然希望她少接触——说起来还真是好笑,他们有时候也是自相矛盾的可以,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他们希望她能够像个男性君王那样冷静、理智、果断,但回转到权力的争夺上,他们又希望她能够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攻击力的小妇人。
但他们的心愿恐怕很难达成,她现在依然掌握着最大的权利,没有丝毫分出来的意思,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依然只能在他的小书房里抄抄写写,整理档案。她的儿子爱德华虽然已经被确定为将来的国王——如果他没有夭折的话,但从他的课程和日常安排来看,女王陛下似乎并不希望他过早的沾染权利。
“如果,我是说,如果在女王陛下身边诺顿夫人这样的人更多一些,陛下可能会一直执掌政权,直到她去见上帝。”
“若不然呢,要成为第二个疯女胡安娜吗?”夫人们交换着微妙的眼神。、
疯女胡安娜在欧洲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可惜不是什么好角色。身为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只有短短几天享有过君王的尊荣和权利。之后她的权力一直在男人中流传,她的父亲,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性,却只把她看作登上权力之巅的桥梁。她是她们的女儿,妻子和母亲,他们却对她充满了轻蔑,她的父亲不爱她,她的丈夫不尊重她,她的儿子不在乎她。
她的臣民几乎不知道自己头上还有这么一位女王,知道的人也几乎都是嘲笑与轻蔑,而她四十多岁就被关进了修道院,就算她的儿子登基了,也没说把她放出来。
维多利亚女王是否会遭遇到这样种事情呢?
她确实缺少了一个会争权夺利的父亲。上帝保佑,她的父亲肯特公爵很早就死了。虽然她还有个麻烦的母亲,但这个外国女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英国的女王。而在其她王室成员中,没有比她更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者。她的丈夫也同样是个外国王子,天生就具有劣势,唯一担心的就是她的儿子——毕竟女性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抱着一份慈爱之心。
“我看可未必……”一位夫人低声说道。
“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或许是因为考虑到过于频繁的提起女王陛下确实有些不礼貌,而且话题正在往不可测的深渊滑去,另外一位夫人打断了她,另起了个话头,这场战争也确实与她们休戚相关。
这不单是南丁格尔女士的事业,也可以说是她们的事业——虽然男人不不会承认,但来到这里,她们才算是活了,她们不再是妻子和母亲,是一个真正在工作中展示自身价值的人,她们为了这件事情担心无可厚非——毕竟南丁格尔女士说,她这次要带走学校以及医院里大部分护士,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受伤害的人可能数以万计,她们带去的护士也有两百多名,这样多的人很难说会不会在途中出现什么事情——受伤,病倒甚至死亡也就算了,她们担心的是丑闻,就像是那个年长的护士告诫年轻护士所说的那样,不用多,哪怕只是出了一桩私奔或者生下私生孩子的丑闻,学校就别想再办下去了,她们的丈夫也会命令她们回家,她们甚至不能拒绝,毕竟这也是为了她们的名声考虑,除非她们以后决定不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出现。
“最低不会低于三年。”
“希望不要超过三年,我们会赢吗?听说俄罗斯人都很野蛮。”
“我们会赢的。”一位夫人坚定的说道。女王陛下必然要赢。这是她在位以来所遭遇的第一场国家与国家(阿富汗战争是英印联军,属于殖民地战争)的战争,也是她身为女性君王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她有多少话语权,可能全都在这场战争上,当然,就算是英国遭到了大败,女王陛下也不会立即被囚禁起来,就像疯女胡安娜那样被送进修道院,但她的权威肯定会被动摇,一些政策也会难以推进,但如果英国能够获得大胜,在依然坚信君权神授的国家,她会被视作一个受到了上帝祝福的君王。她身上的神圣光辉将会掩盖掉她身为女性的一些特质,也会让她看起来不再那么“刺目”。
半恶魔听力卓绝,一点没漏的参与了隔壁的这场座谈会,听得津津有味,手里的工作倒是不曾有一丝懈怠,也是南丁格尔女士并不知道他能够听见隔壁的说话声,或者说没有注意到这点,不然的话,她肯定会叫那些夫人略微收敛
一些。
就在利维心满意足地收回耳朵,打算抓紧时间干一会,早点回公寓的时候,却听见正有人大步的从走廊上奔过来——伴随着急促的呼吸声,仿佛遇见什么万分紧急的事情。过了一会儿,一位夫人敲响了南丁格尔女士的门,说是外面来了一个男仆,说他的主人遇上了人命官司,他们在伦敦没有什么朋友,除了南丁格尔女士,他希望女士能够尽快赶去为他作证,或是给他一些帮助。
南定格尔女士连忙放下手上的工作,匆匆走出门去。她在门外看见了一个从衣着上来说并不怎么起眼的年轻人,他将帽子摘下来,握在手里捏得发皱。在看到南丁格尔女士的时候,他甚至还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小画像,可能是想将她与画像上的女人进行比较。
这也难怪,报纸和画册上的南丁格尔女士,除非是有意污蔑,否则都柔美谦和得像个天使。他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凶巴巴的中年妇人,“我是艾沙克·普尔弗马赫先生的仆人。”他面色灰白的说道,“今天我们先生去为一位约定好的病人做治疗,谁知道治疗才做到一半,那位病人突然大叫了一声倒地死去了。现在警察们说,她是因为受了治疗而死去的,所以……他们把先生拘捕了起来……已经被关在监狱里了,天哪,求求您救救他吧。”
南丁格尔女士愣了一下,因为她一下子没能想起艾沙克·普尔弗马赫是谁,利维小声提醒:“惠特比。”于是她马上想起来了,“对,医生,他怎么了?”
第437章 战争的阴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