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侦探 第151节
瓦耶隐去了身形,女王陛下则吩咐科恩伯里子爵夫人将那位请求觐见的半恶魔带进来。
因为有着瓦耶的救治,女王陛下现在的身体状况简直比之前还要好一些,只是她的精神显然受到了极其重大的打击,被最亲的两个人背叛尚在其次,差点死在了自己所倡导的新科技下,才是最让她懊丧的事情。
利维走进房间,向女王微笑着行礼,他知道房间周围甚至房间里面就有着他所无法看见和感知到的护卫,但半恶魔丝毫不放在心上,他又不是来行刺女王的——他笑盈盈地坐在了椅子上,将自己的双手放在了膝盖的位置。
现在看来,他和那些行走在宫廷中的绅士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过于秀美的外貌和瘦高的体型之外,甚至称得上彬彬有礼,循规蹈矩,他转头看向了子爵夫人,子爵夫人看向了女王陛下,女王陛下略一停顿,“你先出去吧。”子爵夫人率领着侍女退后,走出房间。
现在房间里只有女王陛下和利维两个人了,虽然这句话也并不什么正确——“我想这次我要感谢你。”女王陛下慢吞吞的说道,半恶魔则是用着一副崭新而奇妙的眼光打量着这位最尊贵的女性,如果放在平时,女王陛下早就叫人把他赶出去了,但此刻她只是探究的看向利维:“你有预知的能力?”
“预知?不,我没有。”利维回答说,“只是作为一个恶魔,我太清楚作恶的手段了。就如同狗鲸鱼吹起水泡是为了驱赶鱼群,猴子拔下树枝是为了掏出洞里的蚂蚁,当人们为了某件事情吵吵嚷嚷的时候,这件事情必然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若不然呢,你以为争吵、打官司或者是掀起舆论的风潮,是不需要耗费力气的吗?人类从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自私的生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干。”
“这么一想,这些事情就都很好解释了。
事实上有意设计您难产,也只是其中的一步。您若是真的,因为分娩的时候出现了差错而导致死亡或者是瘫痪。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就像现在这样,您安然无恙的活下来了,您的孩子也很健康。那么他们就要用到那些铺垫了……”
“他们是想让我退回到一个普通女性的位置吗?”
“没错,就是这样。当您退回到一个普通女性位置的时候,您所留下来的那么一大块蛋糕,尽可以让很多人分享。”
“你是想问我会吗?不,我不会。”女王冷淡地说道:“尤其是在遭受了这样的危机后——”
“我觉得未必。”
“你是想要激怒我吗?先生,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您一直是这样做的啊……陛下,您让我有点失望,我曾经以为您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君王,但现在看起来,您似乎正在被什么桎梏和约束着,是什么呢?让我来猜猜吧,陛下您会怎么处理那两个想要让您丧命,至少失去掌权能力的人呢。一个是您的母亲,一个是您的丈夫,失去任何一个,您在这二三十年里苦心打造的完美形象,就会遭到摧毁。
人们会指责你,会质疑你,其中甚至还包括你所信重的臣子和你的孩子。
所以,这件事情又是不了了之吗?陛下,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想涉入你们的纠纷之中。但问题是,这次是我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如果您不做些什么的话,我就要设法逃走了,我或许会逃到欧洲,也有可能逃到远东,总之我不会留在这里,等着他们针对我——可能还有我的朋友们,威廉.兰姆,弗雷德里克,大卫.阿斯特,北岩勋爵,南丁格尔夫人,以及所有那些能够让他们发泄怒火的人。”
“他们什么都做不到。”女王强硬地说道,只觉得可笑,难道对方还以为自己保护不了他们吗:“我会给予他们严厉的惩戒……”
“没用的,陛下,你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毫无悔过之心,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你需要他们,他们甚至可以对你为所欲为,何况只是你的臣子呢?我只能说墨尔本子爵可真倒霉,他因为你招惹的祸事而被迫辞职,退出权力中心,而他的后辈也免不了这一遭。还有我可怜的北岩勋爵,那几位将你视作同道之人的女士们,你有意纵容了他们,但你的心中并不爱他们,也不认为他们所做的是正确的。你只是把她们当做了对敌的长矛与盾牌……
他们并不知道,您也只是一个懦弱的妇人罢了……”
女王差点气得发笑:“我懦弱?”
“难道不是吗?”半恶魔笑道:“您简直就是掩耳盗铃的最佳典范,陛下,您所一直表现出来的,难道不都是围绕着旁人的眼光来转吗?哦,我是如何的贤良,我是如何的贞洁,我是如何的勤劳,我如何的简朴,与任何一个街道或是公寓里的女性并无什么两样。”
“这难道不是女性们的美德吗?”
“您看,这就是您最大的弱点,不过这不能怪您, 毕竟您的教导者先是一个天使,而后又是一个男性君主,他们在看到你的时候,首先是一个女性,然后才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而非相反,这是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
听到这里瓦耶不由自主的露出了身形:“恶魔。”他警告般的说道,“我见过一百个君主,我知道应当如何教导她走上正确的道路。”
“哦,若是真的如此,那么你现在就应该有乳房,而不是有一根哔哔。”半恶魔粗鲁地说道,在场的一个人,一个非人都不由得抽气:“我经过了那么多年,走在这个人世间时也遇到过不少天使,天使是无形体的,也是无性别的,这点你无可否认,对吧,但是为什么他们坠落在地上,被迫拥有血肉之躯的时候,几乎全都选择了男性吗?很简单,因为在你们的思想中,女性原本就是污浊的化身,她是诱惑男性失去理智与纯洁的妖魔;她每个月都会被鲜血所浸染,她要忍受妊娠的繁重和危险;她的原罪就要比男性更多上一重,不是吗?所以当你看到了维多利亚的时候,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呢?这个女孩很可怜,所以我应当给予她照看与教导,但你还有后来的威廉四世教给她的是什么呢?
我不是说,你们并不是没有教导她,你们也不是想要把她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淑女。但你们终究还是把她教成了一个女性的君王,而非一个君王,”他转向女王:“最有力的证据就在我面前,陛下,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结婚呢?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呢?如果一定要有个继承人,那么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呢?这是您第几个孩子了?原本如果你不结婚,也不生孩子,那么你这次所遭遇的危险本就可以消弭于无形。不要告诉我,您若是没有孩子,若是没有结婚,您就无法成为国王——您的婚礼是在加冕仪式之后。
而在您之前,也已经有了一位童贞女王,您为什么不那么做呢?别说是为了爱情,爱情是什么?陛下你很清楚,那只是一时的情感冲动。作为一个君主,您自己又有多少爱意落在这位先生身上呢?他只是当时最适合您的这一位而已。
我承认,您起初可能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站在您身边的力量,那些大人们,他们看您就像是看自己的女儿和妹妹,您能够恪守他们欣赏的种种美德,他们当然会感到欢喜万分,但已经十四年了,陛下,您若是继续瞻前顾后,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赞美而舍弃实质性的东西,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第490章 决断(2)
维基是女王陛下诸多孩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她出生在父母最为浓情蜜意的时候,女王陛下三九年结婚,四零年她就降生了。在她降生的时候,不得不说,承载了许多人的期望与惊喜。毕竟之前的两位国王陛下都未能在正式的婚姻中为汉诺威王朝增添一个合法的继承人。
对于三四岁的时候,维基几乎没有记忆。但她听说她的父母曾经因为她的教养问题而爆发过一场前所未有的争吵,甚至冷战了好几个月,最终是父亲让母亲妥协了,她解雇了她的保姆(之前也曾照看过女王),然后维基公主的教养就转移到了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这里,在维基公主的孩提时期,她以为自己的家庭可能是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最为美满和和谐的,慈爱的父亲,温柔的母亲——虽然母亲常常因为各种事情而在她的生活中缺席,但父亲对维基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已经弥补了这点不足。
她所见到的任何一个人,即便是首相或者是公爵,都会屈下身体面色和煦,笑容可掬地与她说话,她的侍女们称她为天底下最可爱的小女孩,她从来不会缺少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和宽敞温暖的房间。在最底层民众的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需要钻进烟囱里打扫烟灰或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奔波在纺织机边的的时候,她却能够在明亮的宫殿里跑来跑去,和自己的小马、小狗一起玩耍。
在她的弟弟爱德华王子降生之前,她是所有人的关注中心。而在爱德华王子出世之后,虽然她可以感觉到众人的注意力被略微分去了那么一部分,但她依然是相当受看重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农夫的孩子,还是女王的孩子,都有夭折的风险。
不过,随着女王陆陆续续的为她生了好几个弟妹,她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不过没关系,那时候她也已经是个大女孩了,她不再是那个受照顾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照顾别人的人。
可就在她以一个姐姐的身份爱着自己底下的弟妹时,之前被忽略的种种违和感也就出现了。她曾经以为自己有一个天底下最好的父亲,甚至有一段时间,她对他的爱超过了对自己母亲的爱,但爱是不能够被比较的,当她发现自己对于弟妹的爱,无论从真实性还是从深厚的程度来说,都要远远超过父亲时,她就开始怀疑之前的种种美景是不是自己的臆想,又或者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时,看不清大人面具下的真面目,她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她的父亲可能真的只是在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义务。
他对她们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相反的,他一直满怀怨恨,因为他们的母亲不愿与他分享权利。她口中说着爱,却时常隐隐迁怒于他们的孩子。是的,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外面也有情妇,情妇也为她生了私生子。或许在将来这些私生子还能因为与她的弟弟爱戴华王子有着相同的血脉而得到新王赐予的爵位,说起来可真是讽刺。
在她发现这点之前,所有人都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为世界上最为和谐与真诚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被大肆渲染,甚至在女王陛下结婚之时她所穿的白婚纱和橙花花环,成为了女孩子们指定的婚服与花冠。
维基公主已经十三四岁了,婚事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她知道有着她的母亲在,无论是血统还是国力,都注定了她能够选择到一个最好的婚事。她将来的丈夫不是王子,就是国王,
事实上,这个人选似乎早已确定,在女王陛下开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时候,她邀请了她的表兄普鲁士的威廉王子,威廉王子的儿子腓特烈被带到维基公主的面前,公主被要求做一个和善的主人和向导,或许过了四年或者五年之后,腓特烈和他的父亲就会再度伦来到伦敦,向她求婚。
这桩婚事并不需要征求两个年轻人的意见,她们被安排在一起,就像是在餐桌上摆上一对合衬的餐具,但哪个少女没有幻想过爱情呢?但她此时只感到茫然,难道她的将来就是另一个母亲或者是父亲吗?
维基此时还不知道她所向往的爱情,可能是永远不会到来。但政治的残酷性,她倒是能够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伴随着一声清脆而巨大的碰撞声,隔壁房间的窗户被打破了,维基公主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因为女王陛下正在分娩,虽然已经有着十几名医生和助产师围绕着她,而她也不是第一次生产之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不祥的征兆,但王子和公主们还是被集合了起来。他们被放在一个大套间里,年幼的孩子在里面,年长的孩子在外面,这声巨响,惊吓到了维基公主,还有爱德华王子,还有两个较为年长的弟妹,她们发出惊叫,而侍女们个个面色苍白,保姆们连忙跑过来,把她们抱在怀里。
维基公主面色苍白的冲进了里间。将另外几个较小的弟妹,尤其是只有两岁的亚瑟王子,抱起来并把他们都推到床上,然后覆盖上一层厚重的毯子,与保姆们一起尽可能的安抚他们,但最小的两个孩子还是忍不住地大哭,怎么也哄不住,“拿点鸦片酊来。”维基公主命令道,保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敢聪明,确实,底层的妇人或者是一些不尽责的保姆,会给她们的孩子或者小雇主喂鸦片酊,好让他们尽快入睡,不要打搅她们去干活或者调情。但这里是王宫,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没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除非她想和她的全家上绞刑架。“或者拿蜜酒过来也行。”维基公主很快的改变了命令。
保姆们如逢大赦,她们迅速拿来了酒,加了很多蜂蜜和牛奶,喂给了几个孩子,这些东西都能够让他们尽快的安静下来。如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昏昏沉沉,不会发出声音,胡乱挣扎的孩子,也不会成为逃跑的阻碍。维基公主一边让侍女们为弟妹们穿好衣服和鞋子,以防万一——一边跑回到外间去查看情况。
爱德华王子让弟弟和妹妹躲在窗台上,他靠在门边努力倾听着走廊上的声音,走廊上没有声音,他朝维基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手上握着一柄短枪,维基抿了抿嘴唇,也从墙壁上的装饰剑上抽了一把下来,感谢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以及她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因为曾经遭到过母亲的种种限制,所以对自己的孩子们一向十分纵容,甚至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学习相同的东西,并不因为公主或者王子而有所区别对待。
而阿拉伯特亲王原本就非常的擅长和喜爱击剑,他甚至因人施教地教导过维基,维基的击剑技术并不在重于杀伤力,是在于延缓别人的脚步,增大自己逃生的几率,虽然维基没有想到过自己真有用到的一天,她朝爱德华王子苦笑了一下,和他分别站立在门扉的两侧。
之后的几分钟里,他们简直就是如日如年,维基公主的脑子里不知道掠过了多少史书中遭遇不幸的王子与公主,从被理查三世篡位的爱德华四世的两个王子——他们据说是被活活饿死的,死后被砌在了伦敦塔的墙壁里,再到距离不远的路易十六的四个儿女……他们在监狱中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与折磨,回到王宫后也没能活太久。
一串匆忙的脚步声就从远及近,有人在外面叩响了门,询问他们是否能够进来,维基从声音就能听出,那是首相以及另外几位重要的王室成员,她与弟弟爱德华王子对视了一眼,打开了门,首相走了进来,视线来回在他们之中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慎重地行了一个礼,询问是否可以请爱德华王子去处理一桩极其紧要的事务。
维基之前也想到了许多恶劣的可能,民众叛乱、血亲篡位,甚至于是另一个世界对人世间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然后,有人告诉她——此时发生的事情固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可怕,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们正在征询爱德华王子的意见,毕竟他才是将来的国王。维基公主本来想走开,但爱德华紧紧的抓住了她的手,她可以感觉到他的双手又湿又软,还在发抖,甚至于紧靠着的肩膀也是。她看见爱德华双眼含泪,连忙为他擦拭,举起手才发现自己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是的,这对性情敏感的孩子也早已发现了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但没有孩子会希望失去自己的母亲或是父亲,他们有意避开了这桩不堪的事实。
对于爱德华王子来说,行刺女王的嫌疑人,居然还有他的外祖母肯特公爵夫人——更是让他觉得难以接受。他比维基公主小两岁,又是一个男性,成为国王,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只要他没有在成年前夭折。
肯特公爵夫人自然而然地将目标放在了他身上。虽然人们都说肯特公爵夫人是一个生性淫荡,冷酷自私,甚至是个崇拜着撒旦和地狱的女巫,他依然很喜欢她,哪怕他知道她的爱多半也是装出来的,但爱德华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那些与他熟悉,有感情的人,这无可厚非。
但现在是这两个亲爱的人想要杀死他的母亲,这是种什么概念?他几乎想要逃走——从人群的包围中,他不想做出任何决定,但维基公主反过来死死的拉住了他的手。“我在这里。”她哭着说:“弟弟,我在这里,妈妈……”她没有用母亲,而是用了这个所有孩子都会在最初的时候发出的简单音节:“妈妈也在这里,她需要我们。”
最后的一片混乱,就算是爱德华王子自己也想不起来是如何签署下那道命令的,孩子们只记得大臣们拿了这道命令后如释重负,立刻冲向了另一个房间,不过随即就有更多的人涌进来,留在他们身边,毕竟一旦女王有了差池,在这里的就是英国的新王。
半个小时后尘埃落定,两个犯人秉着一种有恃无恐的态度,没有做出太大的抵抗,他们只是在不断的发出或明或暗的威胁。肯特公爵夫人说的非常直白,无论如何,她都是女王陛下的母亲,将来国王的外祖母,而阿尔伯特亲王也十分从容,他坚称,这是一个误会,等到女王陛下醒来后,肯定能够还他一个清白。不过在此之前,他愿意接受诸位先生们的请求,留在某个房间里——他完全理解他们的忠诚,等到事情过去,他还要请求女王嘉奖他们。
整件事情听起来有些古怪,
但长期浸润在宫廷里的人倒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过程——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的阴谋并不复杂,只是利用了女王分娩的这个好时机。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直到如今,还有人对女性登上王位颇有非词的原因——国王和女王都需要继承人,但两者承受的风险完全不对等。
国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事,女王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且在分娩的过程中,就算没有人乘机动手脚,她也有段时间处于无法思考的混沌状态,在那段时间,她没法做出判断也没法颁布旨意,就算有大臣和将领留在她身边,他也无权对女王的事情指手画脚。
维多利亚女王甚至称不上疏忽,原本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都只是她的附庸,因为都在“裙带关系”之内,他们之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政敌——谁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联合了起来。
不过大臣与贵族所利用的也就是这个空隙,女王陛下虽然正处于困境之中,但她还没死。她在分娩前所签署的任命阿尔伯特亲王为摄政王的旨意未能生效,肯特公爵夫人更是不用说——她都没出现正式的文书上。现在女王陛下危在旦夕,唯一能够做出决定的当然就只有她的继承人了。
爱德华王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错,他是否真的签署了一份可能置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死地的文件?只能说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在这十几年之中为孩子们树立的观念——也就是说,她来主持朝政,管理国家,他们的父亲则照料家庭,抚养孩子的认知终于起到了作用。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母亲。等到女王苏醒,他们的小弟弟也被送入了育婴室,是他们也终于能够从房间里走出来,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女王告诉他们说,他们做的很好,非常正确,她安然无恙,他们的弟弟也是,并且挨个亲吻了他们,母亲的嘴唇又凉又硬,维基公主看在爱德华王子双唇翕动了好几次,但还是没能问出来。
父亲现在在哪里?如果大臣们拿来的那份旨意是真的,那么他们的父亲会遭到怎样的惩罚呢?维基公主和爱德华王子心中沉甸甸的,幸好他们的弟妹还未觉察到此时紧绷的气氛,等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就疲倦不堪地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甚至没来得及换衣服。
仅有维基公主,还有爱德华王子在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只是他们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第二天,公告出来了。
女王陛下在广场受到了刺杀后,辗转来到了威斯敏斯特的修道院待产。而就在当天夜晚,刺客们发动了第二次袭击。在这场袭击中,很不幸的,阿尔伯特亲王为了保护他的君主和妻子,以及新生儿而英勇的战死,女王陛下受了惊,万幸的是,母子平安。
还有一桩遗憾的事情,就是女王陛下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也在这次袭击中受伤,她已经年纪老大。虽然这处伤势并不致命,但还是让她遭受了很大的折磨,她可能需要好几年的休养,才能重新在人们的面前出现。当然也有可能,这个休养的时间会被延长到一个无法估量的长度。
第491章 决断(3)
“那位大人想要再见您一面。”
“不必了,与一个已死的人又有什么话好说呢?”女王温柔地回答说,北岩勋爵抬起眼睛,让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的是——女王陛下居然已经换上了一身纯黑色的丧服,就连头发也已经整齐的盘起来,披着能够遮住面孔的黑纱,身上的首饰也全部换成了黝黑发亮的煤精,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副寡妇的咋装扮。
虽然已对外声称阿尔伯特亲王已经因为奋力阻止此刻而不幸身亡了。但事实上,他还活着,就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一个房间里,如果换做另外一个犯人,北岩勋爵不会犹豫,他向来忠诚的,就只有两者——这个国家,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亲王终究还是王子与公主们的父亲,他不得不前来禀告。
但即便得不到回答,只看这身衣服,他也知道女王心意已决,勋爵在心中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感叹,带着说不出的情绪悄然退下。女王没有回头,她依然凝视着窗外,或许是因为阿尔伯特即将死去,她在心中倒是翻涌出了不少曾经的美好时光以及微薄的怜悯之情,或许还有一些对孩子的歉意。
但与此同时,她心中又有着一份难以描述的雀跃之情,就像是一个孩子,终于能够凭靠着自己的双腿走出房间,踉踉跄跄的奔跑在辽阔的原野上——原来那么简单的吗?她曾经固守于自己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的风景,以为自己能做到的,也就是将整个房间装扮的更加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原来她是能够走出去的吗?她的天使导师曾经教导过她,她的伯父威廉四世也曾经教导过她,甚至之后的墨尔本子爵也曾经说,作为一个君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成为所有臣民的典范。
若是个男性的君王,他应该是个品行高洁的绅士与英勇无畏的骑士。而作为一个女性的君王,她所要做的就是如她之前所做的那样——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温顺的妻子,一个慈爱的母亲,这是现在的社会对女性的所有期许。
但她时常可以感觉到自己被分裂成了两个人,尤其是在她妊娠与生产时。
孩子出生后她可以把他们交给保姆和阿尔伯特亲王。但她还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它们就是她根本没办法摆脱的累赘,它们让她焦躁易怒,让她呕吐浮肿,让她终日昏沉,什么事情都处理不了——她的大臣们会安慰她,赞美她,告诉她这只是暂时的,而且无论作为一个女人还是作为一个君王,生下继承人都是她应尽的职责,但她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在她因为怀孕而精力不济的时候,大臣们对她的态度就会变得敷衍起来,更是会越俎代庖地为她“解决”许多大小政务……
而没有怀孕的时候,她是多么地轻松自如啊,她可以骑马,可以游泳,可以狩猎,可以通宵达旦地处理国事,她头脑清晰,反应敏锐,她可以察觉到与她交谈的人最为细微的心理变化,她肆意地摆弄手中的权柄,一个人可以因为她的一言一语而瞬间升上天堂或是跌落地狱,那种畅快的感觉,完全不是人们告诉她的——孩子们给一个母亲带来的快乐所能比拟的。
而且她也不喜欢孩子,她不止一次这么说过,她并不喜欢孩子,她厌恶孩子们的吵闹声,可她居然还是这么做了,一次次的怀孕和一次次的生产,甚至没有休息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要嘲笑自己,竟然会蠢到这种地步,这组镣铐甚至不是别人拷在她身上的,而是她自己拷在自己身上的。
摆脱了旧有的思想桎梏,她的视野顿时清晰起来,是为了要继承人吗?但她结婚后就有了维基公主,英国的继承法是允许女性继承人即位的,如果说一个继承人太危险了,那么在有了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还有海伦娜也够了,也就是说,早在十年前,她就应当停止生育了。
即便按照教义,她不能够避孕和堕胎,她至少可以分居,说实话,在浩如烟海的国事面前,个人的冲动和欲望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
但她竟然懦弱到忽视了自己最为重要的身份,她是一个女人,但也是一个君王。
她必须承认,她被说服了,也有可能她一直在等待有人说出这句话——虽然在做出处死阿尔伯特亲王的时候,她还有些忐忑,她甚至做好了一旦她说出决定,铺天盖地的反对就会随之而来的准备,她想到了最糟的结局,那就是大臣们还有贵族们认为她发了疯,他们会宣称她因为身体原因无力履行一位君王的职责,而将她软禁起来,转而奉她的长子爱德华为国王,阿尔伯特甚至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摄政王。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反对,或者说还有一两个人露出了本应如此的表情,她原本就该这么做吗?她还以为他们会认为她决定秘密处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会觉得她薄情寡义不可信任呢。
接着她试探性的提出,应当将她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施以最为严厉的长期囚禁,也就是仿效曾经的匈牙利伊丽莎白伯爵夫人以及传说中的巴士底狱的铁面人,事实上遭受到这种囚禁的人很多,只是他们最为著名——监狱中那样的房间比比皆是。简单点来说,那就是准备一个足够宽敞的大套间,里面无论是家具、衣物,笔墨还是棋子等娱乐器具都一应俱全,将人关进去后就用砖头和灰泥封死牢门,只留下一个投递食物和排泄物的小口,门外只有一个聋哑的狱卒或是由典狱长亲自服侍,但也只负责每天给里面的犯人提供饮食,拿走污物,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伊丽莎白被关押了四年,铁面人则被关押了三十四年,也不知道这位肯特公爵夫人能够被关押多少年,或许就她与恶魔签订的协议来说,她会足够顽固地坚持上更长时间——女王猜想或许会有人提出,短时间内两个与她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不该同时消失——但也没有,大臣们俯首帖耳地接受了这个判决。
坎特伯雷大主教甚至提出,他知道有一个非常荒僻的修道院,里面的修士极其虔诚,并且大部分都在坚持“闭口”的苦修(也就是不说话),绘制的经文简直就如同钢铁一般不可动摇,还有许多圣物,他说,若是将肯特公爵夫人囚禁在那里,在场的就位尽可以安然无忧。
这两桩曾经被女王认为绝不可能的判决被执行的如此迅捷平静,远完全超乎了女王陛下的想象。
或许这是因为这两者都不是英国人的关系?阿尔伯特亲王和肯特公爵夫人都可以说是外来人,一个萨克森的公主,一个萨克森的王子,一个姨母,一个外甥……但之后女王陛下又非常迅速的下了几道命令。这几道命令全都是针对之前所发生的那些事情颁布的。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诺顿伯爵,谁都知道这位伯爵先生所提起的控诉完全就是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没人见过一个中了毒的人还能这样活蹦乱跳声高气壮的。而且他身边的那些所谓证人,难道个个就能对他忠诚不二,将这桩阴谋隐藏到底吗?
才不会。
大法官得到了重审这桩案件的旨意后,只略一迟疑就接了下来。
诺顿伯爵也只有这个爵位了,他是贵族圈中最被看不起的失地者,没有领地,没有城堡,没有官职,只有一个律师事务所,但他也不工作,因为“不体面”,不然他也不会娶了没嫁妆的谢里丹家族的次女(即诺顿伯爵夫人),即便她漂亮聪明。
而这些年,他不但不给家用,居然还从自己的妻子手上拿钱——虽然在这个社会中,丈夫用妻子的嫁妆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妻子的钱也应当属于丈夫(她本人也是)这个观念更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但像是诺顿伯爵这种没能为家庭做出任何改变,只顾着自己花天酒地,一事无成的人还是会让大部分人不齿。
是的,他们拒绝允许女性拥有继承权,拒绝女性工作(那些在纺织厂或是酒馆里的不算),拒绝给予女性任何政治权利,拒绝女性上大学——但绅士们的特权也不是平白得来的,在平时的时候,他要承担起一个家庭所有的责任,要懂得投资,要懂得斡旋,要能在宫廷或是政府里某个一个好职位,准备好儿子学习与攀升所需的资金和人脉,为女儿准备好嫁妆,挑选一门好婚事,在战时就需要装扮整齐奔赴战场,在血与火之中证明自己对这个国家与君王的忠诚。
因为有着瓦耶的救治,女王陛下现在的身体状况简直比之前还要好一些,只是她的精神显然受到了极其重大的打击,被最亲的两个人背叛尚在其次,差点死在了自己所倡导的新科技下,才是最让她懊丧的事情。
利维走进房间,向女王微笑着行礼,他知道房间周围甚至房间里面就有着他所无法看见和感知到的护卫,但半恶魔丝毫不放在心上,他又不是来行刺女王的——他笑盈盈地坐在了椅子上,将自己的双手放在了膝盖的位置。
现在看来,他和那些行走在宫廷中的绅士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过于秀美的外貌和瘦高的体型之外,甚至称得上彬彬有礼,循规蹈矩,他转头看向了子爵夫人,子爵夫人看向了女王陛下,女王陛下略一停顿,“你先出去吧。”子爵夫人率领着侍女退后,走出房间。
现在房间里只有女王陛下和利维两个人了,虽然这句话也并不什么正确——“我想这次我要感谢你。”女王陛下慢吞吞的说道,半恶魔则是用着一副崭新而奇妙的眼光打量着这位最尊贵的女性,如果放在平时,女王陛下早就叫人把他赶出去了,但此刻她只是探究的看向利维:“你有预知的能力?”
“预知?不,我没有。”利维回答说,“只是作为一个恶魔,我太清楚作恶的手段了。就如同狗鲸鱼吹起水泡是为了驱赶鱼群,猴子拔下树枝是为了掏出洞里的蚂蚁,当人们为了某件事情吵吵嚷嚷的时候,这件事情必然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若不然呢,你以为争吵、打官司或者是掀起舆论的风潮,是不需要耗费力气的吗?人类从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自私的生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干。”
“这么一想,这些事情就都很好解释了。
事实上有意设计您难产,也只是其中的一步。您若是真的,因为分娩的时候出现了差错而导致死亡或者是瘫痪。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就像现在这样,您安然无恙的活下来了,您的孩子也很健康。那么他们就要用到那些铺垫了……”
“他们是想让我退回到一个普通女性的位置吗?”
“没错,就是这样。当您退回到一个普通女性位置的时候,您所留下来的那么一大块蛋糕,尽可以让很多人分享。”
“你是想问我会吗?不,我不会。”女王冷淡地说道:“尤其是在遭受了这样的危机后——”
“我觉得未必。”
“你是想要激怒我吗?先生,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您一直是这样做的啊……陛下,您让我有点失望,我曾经以为您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君王,但现在看起来,您似乎正在被什么桎梏和约束着,是什么呢?让我来猜猜吧,陛下您会怎么处理那两个想要让您丧命,至少失去掌权能力的人呢。一个是您的母亲,一个是您的丈夫,失去任何一个,您在这二三十年里苦心打造的完美形象,就会遭到摧毁。
人们会指责你,会质疑你,其中甚至还包括你所信重的臣子和你的孩子。
所以,这件事情又是不了了之吗?陛下,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想涉入你们的纠纷之中。但问题是,这次是我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如果您不做些什么的话,我就要设法逃走了,我或许会逃到欧洲,也有可能逃到远东,总之我不会留在这里,等着他们针对我——可能还有我的朋友们,威廉.兰姆,弗雷德里克,大卫.阿斯特,北岩勋爵,南丁格尔夫人,以及所有那些能够让他们发泄怒火的人。”
“他们什么都做不到。”女王强硬地说道,只觉得可笑,难道对方还以为自己保护不了他们吗:“我会给予他们严厉的惩戒……”
“没用的,陛下,你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毫无悔过之心,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你需要他们,他们甚至可以对你为所欲为,何况只是你的臣子呢?我只能说墨尔本子爵可真倒霉,他因为你招惹的祸事而被迫辞职,退出权力中心,而他的后辈也免不了这一遭。还有我可怜的北岩勋爵,那几位将你视作同道之人的女士们,你有意纵容了他们,但你的心中并不爱他们,也不认为他们所做的是正确的。你只是把她们当做了对敌的长矛与盾牌……
他们并不知道,您也只是一个懦弱的妇人罢了……”
女王差点气得发笑:“我懦弱?”
“难道不是吗?”半恶魔笑道:“您简直就是掩耳盗铃的最佳典范,陛下,您所一直表现出来的,难道不都是围绕着旁人的眼光来转吗?哦,我是如何的贤良,我是如何的贞洁,我是如何的勤劳,我如何的简朴,与任何一个街道或是公寓里的女性并无什么两样。”
“这难道不是女性们的美德吗?”
“您看,这就是您最大的弱点,不过这不能怪您, 毕竟您的教导者先是一个天使,而后又是一个男性君主,他们在看到你的时候,首先是一个女性,然后才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而非相反,这是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
听到这里瓦耶不由自主的露出了身形:“恶魔。”他警告般的说道,“我见过一百个君主,我知道应当如何教导她走上正确的道路。”
“哦,若是真的如此,那么你现在就应该有乳房,而不是有一根哔哔。”半恶魔粗鲁地说道,在场的一个人,一个非人都不由得抽气:“我经过了那么多年,走在这个人世间时也遇到过不少天使,天使是无形体的,也是无性别的,这点你无可否认,对吧,但是为什么他们坠落在地上,被迫拥有血肉之躯的时候,几乎全都选择了男性吗?很简单,因为在你们的思想中,女性原本就是污浊的化身,她是诱惑男性失去理智与纯洁的妖魔;她每个月都会被鲜血所浸染,她要忍受妊娠的繁重和危险;她的原罪就要比男性更多上一重,不是吗?所以当你看到了维多利亚的时候,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呢?这个女孩很可怜,所以我应当给予她照看与教导,但你还有后来的威廉四世教给她的是什么呢?
我不是说,你们并不是没有教导她,你们也不是想要把她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淑女。但你们终究还是把她教成了一个女性的君王,而非一个君王,”他转向女王:“最有力的证据就在我面前,陛下,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结婚呢?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呢?如果一定要有个继承人,那么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呢?这是您第几个孩子了?原本如果你不结婚,也不生孩子,那么你这次所遭遇的危险本就可以消弭于无形。不要告诉我,您若是没有孩子,若是没有结婚,您就无法成为国王——您的婚礼是在加冕仪式之后。
而在您之前,也已经有了一位童贞女王,您为什么不那么做呢?别说是为了爱情,爱情是什么?陛下你很清楚,那只是一时的情感冲动。作为一个君主,您自己又有多少爱意落在这位先生身上呢?他只是当时最适合您的这一位而已。
我承认,您起初可能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站在您身边的力量,那些大人们,他们看您就像是看自己的女儿和妹妹,您能够恪守他们欣赏的种种美德,他们当然会感到欢喜万分,但已经十四年了,陛下,您若是继续瞻前顾后,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赞美而舍弃实质性的东西,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第490章 决断(2)
维基是女王陛下诸多孩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她出生在父母最为浓情蜜意的时候,女王陛下三九年结婚,四零年她就降生了。在她降生的时候,不得不说,承载了许多人的期望与惊喜。毕竟之前的两位国王陛下都未能在正式的婚姻中为汉诺威王朝增添一个合法的继承人。
对于三四岁的时候,维基几乎没有记忆。但她听说她的父母曾经因为她的教养问题而爆发过一场前所未有的争吵,甚至冷战了好几个月,最终是父亲让母亲妥协了,她解雇了她的保姆(之前也曾照看过女王),然后维基公主的教养就转移到了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这里,在维基公主的孩提时期,她以为自己的家庭可能是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最为美满和和谐的,慈爱的父亲,温柔的母亲——虽然母亲常常因为各种事情而在她的生活中缺席,但父亲对维基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已经弥补了这点不足。
她所见到的任何一个人,即便是首相或者是公爵,都会屈下身体面色和煦,笑容可掬地与她说话,她的侍女们称她为天底下最可爱的小女孩,她从来不会缺少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和宽敞温暖的房间。在最底层民众的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需要钻进烟囱里打扫烟灰或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奔波在纺织机边的的时候,她却能够在明亮的宫殿里跑来跑去,和自己的小马、小狗一起玩耍。
在她的弟弟爱德华王子降生之前,她是所有人的关注中心。而在爱德华王子出世之后,虽然她可以感觉到众人的注意力被略微分去了那么一部分,但她依然是相当受看重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农夫的孩子,还是女王的孩子,都有夭折的风险。
不过,随着女王陆陆续续的为她生了好几个弟妹,她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不过没关系,那时候她也已经是个大女孩了,她不再是那个受照顾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照顾别人的人。
可就在她以一个姐姐的身份爱着自己底下的弟妹时,之前被忽略的种种违和感也就出现了。她曾经以为自己有一个天底下最好的父亲,甚至有一段时间,她对他的爱超过了对自己母亲的爱,但爱是不能够被比较的,当她发现自己对于弟妹的爱,无论从真实性还是从深厚的程度来说,都要远远超过父亲时,她就开始怀疑之前的种种美景是不是自己的臆想,又或者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时,看不清大人面具下的真面目,她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她的父亲可能真的只是在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义务。
他对她们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相反的,他一直满怀怨恨,因为他们的母亲不愿与他分享权利。她口中说着爱,却时常隐隐迁怒于他们的孩子。是的,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外面也有情妇,情妇也为她生了私生子。或许在将来这些私生子还能因为与她的弟弟爱戴华王子有着相同的血脉而得到新王赐予的爵位,说起来可真是讽刺。
在她发现这点之前,所有人都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为世界上最为和谐与真诚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被大肆渲染,甚至在女王陛下结婚之时她所穿的白婚纱和橙花花环,成为了女孩子们指定的婚服与花冠。
维基公主已经十三四岁了,婚事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她知道有着她的母亲在,无论是血统还是国力,都注定了她能够选择到一个最好的婚事。她将来的丈夫不是王子,就是国王,
事实上,这个人选似乎早已确定,在女王陛下开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时候,她邀请了她的表兄普鲁士的威廉王子,威廉王子的儿子腓特烈被带到维基公主的面前,公主被要求做一个和善的主人和向导,或许过了四年或者五年之后,腓特烈和他的父亲就会再度伦来到伦敦,向她求婚。
这桩婚事并不需要征求两个年轻人的意见,她们被安排在一起,就像是在餐桌上摆上一对合衬的餐具,但哪个少女没有幻想过爱情呢?但她此时只感到茫然,难道她的将来就是另一个母亲或者是父亲吗?
维基此时还不知道她所向往的爱情,可能是永远不会到来。但政治的残酷性,她倒是能够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伴随着一声清脆而巨大的碰撞声,隔壁房间的窗户被打破了,维基公主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因为女王陛下正在分娩,虽然已经有着十几名医生和助产师围绕着她,而她也不是第一次生产之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不祥的征兆,但王子和公主们还是被集合了起来。他们被放在一个大套间里,年幼的孩子在里面,年长的孩子在外面,这声巨响,惊吓到了维基公主,还有爱德华王子,还有两个较为年长的弟妹,她们发出惊叫,而侍女们个个面色苍白,保姆们连忙跑过来,把她们抱在怀里。
维基公主面色苍白的冲进了里间。将另外几个较小的弟妹,尤其是只有两岁的亚瑟王子,抱起来并把他们都推到床上,然后覆盖上一层厚重的毯子,与保姆们一起尽可能的安抚他们,但最小的两个孩子还是忍不住地大哭,怎么也哄不住,“拿点鸦片酊来。”维基公主命令道,保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敢聪明,确实,底层的妇人或者是一些不尽责的保姆,会给她们的孩子或者小雇主喂鸦片酊,好让他们尽快入睡,不要打搅她们去干活或者调情。但这里是王宫,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没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除非她想和她的全家上绞刑架。“或者拿蜜酒过来也行。”维基公主很快的改变了命令。
保姆们如逢大赦,她们迅速拿来了酒,加了很多蜂蜜和牛奶,喂给了几个孩子,这些东西都能够让他们尽快的安静下来。如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昏昏沉沉,不会发出声音,胡乱挣扎的孩子,也不会成为逃跑的阻碍。维基公主一边让侍女们为弟妹们穿好衣服和鞋子,以防万一——一边跑回到外间去查看情况。
爱德华王子让弟弟和妹妹躲在窗台上,他靠在门边努力倾听着走廊上的声音,走廊上没有声音,他朝维基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手上握着一柄短枪,维基抿了抿嘴唇,也从墙壁上的装饰剑上抽了一把下来,感谢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以及她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因为曾经遭到过母亲的种种限制,所以对自己的孩子们一向十分纵容,甚至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学习相同的东西,并不因为公主或者王子而有所区别对待。
而阿拉伯特亲王原本就非常的擅长和喜爱击剑,他甚至因人施教地教导过维基,维基的击剑技术并不在重于杀伤力,是在于延缓别人的脚步,增大自己逃生的几率,虽然维基没有想到过自己真有用到的一天,她朝爱德华王子苦笑了一下,和他分别站立在门扉的两侧。
之后的几分钟里,他们简直就是如日如年,维基公主的脑子里不知道掠过了多少史书中遭遇不幸的王子与公主,从被理查三世篡位的爱德华四世的两个王子——他们据说是被活活饿死的,死后被砌在了伦敦塔的墙壁里,再到距离不远的路易十六的四个儿女……他们在监狱中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与折磨,回到王宫后也没能活太久。
一串匆忙的脚步声就从远及近,有人在外面叩响了门,询问他们是否能够进来,维基从声音就能听出,那是首相以及另外几位重要的王室成员,她与弟弟爱德华王子对视了一眼,打开了门,首相走了进来,视线来回在他们之中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慎重地行了一个礼,询问是否可以请爱德华王子去处理一桩极其紧要的事务。
维基之前也想到了许多恶劣的可能,民众叛乱、血亲篡位,甚至于是另一个世界对人世间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然后,有人告诉她——此时发生的事情固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可怕,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们正在征询爱德华王子的意见,毕竟他才是将来的国王。维基公主本来想走开,但爱德华紧紧的抓住了她的手,她可以感觉到他的双手又湿又软,还在发抖,甚至于紧靠着的肩膀也是。她看见爱德华双眼含泪,连忙为他擦拭,举起手才发现自己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是的,这对性情敏感的孩子也早已发现了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但没有孩子会希望失去自己的母亲或是父亲,他们有意避开了这桩不堪的事实。
对于爱德华王子来说,行刺女王的嫌疑人,居然还有他的外祖母肯特公爵夫人——更是让他觉得难以接受。他比维基公主小两岁,又是一个男性,成为国王,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只要他没有在成年前夭折。
肯特公爵夫人自然而然地将目标放在了他身上。虽然人们都说肯特公爵夫人是一个生性淫荡,冷酷自私,甚至是个崇拜着撒旦和地狱的女巫,他依然很喜欢她,哪怕他知道她的爱多半也是装出来的,但爱德华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那些与他熟悉,有感情的人,这无可厚非。
但现在是这两个亲爱的人想要杀死他的母亲,这是种什么概念?他几乎想要逃走——从人群的包围中,他不想做出任何决定,但维基公主反过来死死的拉住了他的手。“我在这里。”她哭着说:“弟弟,我在这里,妈妈……”她没有用母亲,而是用了这个所有孩子都会在最初的时候发出的简单音节:“妈妈也在这里,她需要我们。”
最后的一片混乱,就算是爱德华王子自己也想不起来是如何签署下那道命令的,孩子们只记得大臣们拿了这道命令后如释重负,立刻冲向了另一个房间,不过随即就有更多的人涌进来,留在他们身边,毕竟一旦女王有了差池,在这里的就是英国的新王。
半个小时后尘埃落定,两个犯人秉着一种有恃无恐的态度,没有做出太大的抵抗,他们只是在不断的发出或明或暗的威胁。肯特公爵夫人说的非常直白,无论如何,她都是女王陛下的母亲,将来国王的外祖母,而阿尔伯特亲王也十分从容,他坚称,这是一个误会,等到女王陛下醒来后,肯定能够还他一个清白。不过在此之前,他愿意接受诸位先生们的请求,留在某个房间里——他完全理解他们的忠诚,等到事情过去,他还要请求女王嘉奖他们。
整件事情听起来有些古怪,
但长期浸润在宫廷里的人倒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过程——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的阴谋并不复杂,只是利用了女王分娩的这个好时机。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直到如今,还有人对女性登上王位颇有非词的原因——国王和女王都需要继承人,但两者承受的风险完全不对等。
国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事,女王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且在分娩的过程中,就算没有人乘机动手脚,她也有段时间处于无法思考的混沌状态,在那段时间,她没法做出判断也没法颁布旨意,就算有大臣和将领留在她身边,他也无权对女王的事情指手画脚。
维多利亚女王甚至称不上疏忽,原本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都只是她的附庸,因为都在“裙带关系”之内,他们之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政敌——谁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联合了起来。
不过大臣与贵族所利用的也就是这个空隙,女王陛下虽然正处于困境之中,但她还没死。她在分娩前所签署的任命阿尔伯特亲王为摄政王的旨意未能生效,肯特公爵夫人更是不用说——她都没出现正式的文书上。现在女王陛下危在旦夕,唯一能够做出决定的当然就只有她的继承人了。
爱德华王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错,他是否真的签署了一份可能置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死地的文件?只能说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在这十几年之中为孩子们树立的观念——也就是说,她来主持朝政,管理国家,他们的父亲则照料家庭,抚养孩子的认知终于起到了作用。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母亲。等到女王苏醒,他们的小弟弟也被送入了育婴室,是他们也终于能够从房间里走出来,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女王告诉他们说,他们做的很好,非常正确,她安然无恙,他们的弟弟也是,并且挨个亲吻了他们,母亲的嘴唇又凉又硬,维基公主看在爱德华王子双唇翕动了好几次,但还是没能问出来。
父亲现在在哪里?如果大臣们拿来的那份旨意是真的,那么他们的父亲会遭到怎样的惩罚呢?维基公主和爱德华王子心中沉甸甸的,幸好他们的弟妹还未觉察到此时紧绷的气氛,等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间,就疲倦不堪地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甚至没来得及换衣服。
仅有维基公主,还有爱德华王子在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只是他们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第二天,公告出来了。
女王陛下在广场受到了刺杀后,辗转来到了威斯敏斯特的修道院待产。而就在当天夜晚,刺客们发动了第二次袭击。在这场袭击中,很不幸的,阿尔伯特亲王为了保护他的君主和妻子,以及新生儿而英勇的战死,女王陛下受了惊,万幸的是,母子平安。
还有一桩遗憾的事情,就是女王陛下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也在这次袭击中受伤,她已经年纪老大。虽然这处伤势并不致命,但还是让她遭受了很大的折磨,她可能需要好几年的休养,才能重新在人们的面前出现。当然也有可能,这个休养的时间会被延长到一个无法估量的长度。
第491章 决断(3)
“那位大人想要再见您一面。”
“不必了,与一个已死的人又有什么话好说呢?”女王温柔地回答说,北岩勋爵抬起眼睛,让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的是——女王陛下居然已经换上了一身纯黑色的丧服,就连头发也已经整齐的盘起来,披着能够遮住面孔的黑纱,身上的首饰也全部换成了黝黑发亮的煤精,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副寡妇的咋装扮。
虽然已对外声称阿尔伯特亲王已经因为奋力阻止此刻而不幸身亡了。但事实上,他还活着,就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一个房间里,如果换做另外一个犯人,北岩勋爵不会犹豫,他向来忠诚的,就只有两者——这个国家,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亲王终究还是王子与公主们的父亲,他不得不前来禀告。
但即便得不到回答,只看这身衣服,他也知道女王心意已决,勋爵在心中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感叹,带着说不出的情绪悄然退下。女王没有回头,她依然凝视着窗外,或许是因为阿尔伯特即将死去,她在心中倒是翻涌出了不少曾经的美好时光以及微薄的怜悯之情,或许还有一些对孩子的歉意。
但与此同时,她心中又有着一份难以描述的雀跃之情,就像是一个孩子,终于能够凭靠着自己的双腿走出房间,踉踉跄跄的奔跑在辽阔的原野上——原来那么简单的吗?她曾经固守于自己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的风景,以为自己能做到的,也就是将整个房间装扮的更加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原来她是能够走出去的吗?她的天使导师曾经教导过她,她的伯父威廉四世也曾经教导过她,甚至之后的墨尔本子爵也曾经说,作为一个君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成为所有臣民的典范。
若是个男性的君王,他应该是个品行高洁的绅士与英勇无畏的骑士。而作为一个女性的君王,她所要做的就是如她之前所做的那样——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温顺的妻子,一个慈爱的母亲,这是现在的社会对女性的所有期许。
但她时常可以感觉到自己被分裂成了两个人,尤其是在她妊娠与生产时。
孩子出生后她可以把他们交给保姆和阿尔伯特亲王。但她还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它们就是她根本没办法摆脱的累赘,它们让她焦躁易怒,让她呕吐浮肿,让她终日昏沉,什么事情都处理不了——她的大臣们会安慰她,赞美她,告诉她这只是暂时的,而且无论作为一个女人还是作为一个君王,生下继承人都是她应尽的职责,但她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在她因为怀孕而精力不济的时候,大臣们对她的态度就会变得敷衍起来,更是会越俎代庖地为她“解决”许多大小政务……
而没有怀孕的时候,她是多么地轻松自如啊,她可以骑马,可以游泳,可以狩猎,可以通宵达旦地处理国事,她头脑清晰,反应敏锐,她可以察觉到与她交谈的人最为细微的心理变化,她肆意地摆弄手中的权柄,一个人可以因为她的一言一语而瞬间升上天堂或是跌落地狱,那种畅快的感觉,完全不是人们告诉她的——孩子们给一个母亲带来的快乐所能比拟的。
而且她也不喜欢孩子,她不止一次这么说过,她并不喜欢孩子,她厌恶孩子们的吵闹声,可她居然还是这么做了,一次次的怀孕和一次次的生产,甚至没有休息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要嘲笑自己,竟然会蠢到这种地步,这组镣铐甚至不是别人拷在她身上的,而是她自己拷在自己身上的。
摆脱了旧有的思想桎梏,她的视野顿时清晰起来,是为了要继承人吗?但她结婚后就有了维基公主,英国的继承法是允许女性继承人即位的,如果说一个继承人太危险了,那么在有了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还有海伦娜也够了,也就是说,早在十年前,她就应当停止生育了。
即便按照教义,她不能够避孕和堕胎,她至少可以分居,说实话,在浩如烟海的国事面前,个人的冲动和欲望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
但她竟然懦弱到忽视了自己最为重要的身份,她是一个女人,但也是一个君王。
她必须承认,她被说服了,也有可能她一直在等待有人说出这句话——虽然在做出处死阿尔伯特亲王的时候,她还有些忐忑,她甚至做好了一旦她说出决定,铺天盖地的反对就会随之而来的准备,她想到了最糟的结局,那就是大臣们还有贵族们认为她发了疯,他们会宣称她因为身体原因无力履行一位君王的职责,而将她软禁起来,转而奉她的长子爱德华为国王,阿尔伯特甚至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摄政王。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反对,或者说还有一两个人露出了本应如此的表情,她原本就该这么做吗?她还以为他们会认为她决定秘密处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父亲,会觉得她薄情寡义不可信任呢。
接着她试探性的提出,应当将她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施以最为严厉的长期囚禁,也就是仿效曾经的匈牙利伊丽莎白伯爵夫人以及传说中的巴士底狱的铁面人,事实上遭受到这种囚禁的人很多,只是他们最为著名——监狱中那样的房间比比皆是。简单点来说,那就是准备一个足够宽敞的大套间,里面无论是家具、衣物,笔墨还是棋子等娱乐器具都一应俱全,将人关进去后就用砖头和灰泥封死牢门,只留下一个投递食物和排泄物的小口,门外只有一个聋哑的狱卒或是由典狱长亲自服侍,但也只负责每天给里面的犯人提供饮食,拿走污物,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伊丽莎白被关押了四年,铁面人则被关押了三十四年,也不知道这位肯特公爵夫人能够被关押多少年,或许就她与恶魔签订的协议来说,她会足够顽固地坚持上更长时间——女王猜想或许会有人提出,短时间内两个与她关系最为亲密的人不该同时消失——但也没有,大臣们俯首帖耳地接受了这个判决。
坎特伯雷大主教甚至提出,他知道有一个非常荒僻的修道院,里面的修士极其虔诚,并且大部分都在坚持“闭口”的苦修(也就是不说话),绘制的经文简直就如同钢铁一般不可动摇,还有许多圣物,他说,若是将肯特公爵夫人囚禁在那里,在场的就位尽可以安然无忧。
这两桩曾经被女王认为绝不可能的判决被执行的如此迅捷平静,远完全超乎了女王陛下的想象。
或许这是因为这两者都不是英国人的关系?阿尔伯特亲王和肯特公爵夫人都可以说是外来人,一个萨克森的公主,一个萨克森的王子,一个姨母,一个外甥……但之后女王陛下又非常迅速的下了几道命令。这几道命令全都是针对之前所发生的那些事情颁布的。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诺顿伯爵,谁都知道这位伯爵先生所提起的控诉完全就是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没人见过一个中了毒的人还能这样活蹦乱跳声高气壮的。而且他身边的那些所谓证人,难道个个就能对他忠诚不二,将这桩阴谋隐藏到底吗?
才不会。
大法官得到了重审这桩案件的旨意后,只略一迟疑就接了下来。
诺顿伯爵也只有这个爵位了,他是贵族圈中最被看不起的失地者,没有领地,没有城堡,没有官职,只有一个律师事务所,但他也不工作,因为“不体面”,不然他也不会娶了没嫁妆的谢里丹家族的次女(即诺顿伯爵夫人),即便她漂亮聪明。
而这些年,他不但不给家用,居然还从自己的妻子手上拿钱——虽然在这个社会中,丈夫用妻子的嫁妆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妻子的钱也应当属于丈夫(她本人也是)这个观念更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但像是诺顿伯爵这种没能为家庭做出任何改变,只顾着自己花天酒地,一事无成的人还是会让大部分人不齿。
是的,他们拒绝允许女性拥有继承权,拒绝女性工作(那些在纺织厂或是酒馆里的不算),拒绝给予女性任何政治权利,拒绝女性上大学——但绅士们的特权也不是平白得来的,在平时的时候,他要承担起一个家庭所有的责任,要懂得投资,要懂得斡旋,要能在宫廷或是政府里某个一个好职位,准备好儿子学习与攀升所需的资金和人脉,为女儿准备好嫁妆,挑选一门好婚事,在战时就需要装扮整齐奔赴战场,在血与火之中证明自己对这个国家与君王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