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过就算商定了要在县中开铺子,寻找合适的铺面也还是需要时间的,叶云姐弟想了想,最终决定这段时间,在找到铺面之前,先不去摆摊了。
  叶云心思细腻,前两天郑家母女来闹事时,张大娘来找他们,约莫就是想要提前问问牛车的事情,好不叫他们在还车时立时为难,只是被郑家母女那一闹给耽搁了。
  这又过了两天,眼看张大娘家就要做了豆腐脑汤重新开张,她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厚着脸皮跟着蹭人牛车了,因而晚饭过后,和阿弟几个把牛车卸干净,又拿青豆混着野菜好好喂了牛,就马上叫叶南给人家送了回去。
  因叶南姐弟两个每日起早贪黑,这些日子忙得很,回家疲累时有些事难免看顾不周,叶西又跟着木乔在新建房地处整日监工,因而这牛儿都是叶家小五在喂。
  小孩子喜欢毛毛的小动物,就算这牛儿尚在成长期,个头却堪比成年人,也完全阻挡不了小孩儿的一腔怜爱之心。
  这喂牛都喂出感情了,虽知道牛儿是人家的,叶小五还是抱着牛儿脖子,和对方各自睁着双湿漉漉的黑亮大眼睛,无语凝噎,依依不舍好险哭出来。
  见不得他这副嘴里肉要被叼走的可怜样,叶西上去拍了他一巴掌,冷酷地让他把眼里的泪泡憋回去:“这种老黄牛有什么好看的,又土又黄,”上下打量一眼,忍不住从吃货角度评价道:“肉还又老又柴。”
  叶北呆住,过了一会儿,郁闷又可惜道:“哎,我偷偷多喂了它好些菜叶的。”
  叶西:“……”
  他面无表情道:“你可以养小鸡,小鸡长大了随便想杀就杀,还能下蛋。”
  叶北眼睛顿时亮了,随后又叹气:“小鸡太贵了,我买不起。”
  刚想说自己可以借给他,又想起自己所有积蓄都被攥在木乔手上,连吃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糖都被没收了去,估计全身加起来也就够买几个蛋的。
  “自己孵吧。”最后他下决定道。
  叶北反应过来,脸蛋慢慢变红了,吭吭哧哧道:“能行吗?”
  十岁的年纪,在古代这个环境里,不算大也不算小,虽然还不能理解繁衍奥义,但也懵懵懂懂有了羞于说起与之相关话题的意识,因而叶小五对要自己“生”小鸡崽的事,感到既心动又羞耻。
  最后还是对以后能拥有无穷尽的肉和蛋妥协了,握住小拳头,红着脸吶吶道:“那我生生看。”
  叶西见他脸红,不知道自家小弟诡异的脑回路,因而简直莫名其妙。
  不过能孵小鸡就好。
  想到各种鸡肉美食,叶西对阿弟的行为很是鼓励,还把全部身家都掏出来资助了他,激励道:“好好干,以后跟着哥吃香喝辣!”
  “嗯嗯!”
  第23章
  没有了摆摊的生意,叶云叶南两个一下就清闲了下来,倒是叶西开始忙碌了起来,每日忙着去有猪的人家里刮猪毛,洗猪毛,又劈竹子做牙刷柄,将处理好的猪毛嵌好……饭都顾不上吃。
  看他实在辛苦,其余人能帮忙的自然也帮着他去做。
  叶云正尝试着改改饼干方子,研究出新口味的饼干来,见四郎整日去下人猪圈,全然不顾形象,也很是头疼,便跟人家说好,一斤刮好的猪毛可以换一合这种试验饼干,不限数量。
  那些家里养猪的人家一听,自然是很乐意的,纷纷自行刮了自家猪的毛,交给家中崽子前来换饼干吃,因而小孩子们也很是欢喜,不时就要盯着自家的猪瞧,盼着那猪毛能快快长出来,好叫他们去换甜甜的饼干吃。
  至于试验品不试验品的,对村人们来说并不重要,单看这做饼干的材料,又是面粉又是糖水还有鸡蛋的,就让他们争着抢着去捡这个大便宜了。
  一向对嘴里的东西抠门的叶西这次却没怎么心疼,把全村子里有猪人家的猪毛都搜罗了一遍,尤觉不够,因此在一个在木乔处建房的憨厚汉子过来问他还需不需要猪毛时,叶西毫不犹豫地点头:“需要,你有多少来多少,都给你换。”
  汉子顿时面露欣喜,他是南山村周边村子的,不比南山村有平整宽敞直通县里的马路,他们整个村子都建在山上,山路崎岖通不了车,人走上去都要小心滑倒,因而日子很是清苦,他能来这南山村帮人建房打短工,也是听了这里一个亲戚的消息,知道工费给得不错,才摸着山路过来的。
  与他一起的几个,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家里几个半大孩子,还有一个嗷嗷待哺,媳妇也刚生完孩子,正是补充营养的时候,这饼干可是好东西,拿猪毛换简直太值当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汉子忙道:“有不少,我们村子虽然不通马路,但山上水草厚实,好多人家靠着这养猪,多少能赚个家用回来,北面好些村子都这样。”
  叶西一听,思索了下,道:“这样吧,你看你有没有办法把你们北面那些村子的猪毛都集中起来,给我送到南山村来?我给你开价,或者饼干给你算多一点,怎么样?”
  汉子立在当场,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激动道:“好,好,等我今日跟木郎君请示一下,明日归家一遭,拿猪毛来跟你换饼干。”
  他自然是听出了叶西话中的意思,要么他走这一遭,赚个运送费,要么低价换了饼干,随自己处置。
  看上去好像第一个比较实际好把握一些,但只要换了饼干,他就可以常价卖出去,虽是帮人吆喝,但银钱却是实实在在到了自己腰包里的,而且只要叶家的饼干一直做下去,这种新奇吃食的买卖一时半会绝不会少下去。
  虽然不明白具体是什么道理,这汉子却知道,单单靠着他们北面那些个村子,他就能一直赚下去,可能不如第一种那样来钱快,但却更稳当、长久。
  这样,双方就算说定了。
  等叶西第一批牙刷做好的时候,叶南那边也带来了消息,告知木乔县上的铺子找到了,是个药铺,掌柜年迈,儿女又不在身边,因而想关了药铺去儿女处养老,儿女那边人来得急,这铺子也要紧急处理了,价格也就很公道。
  因为是叶南早前常去给四郎买药的铺子,和那里的东家也算相识,又恰巧撞上,人家才给了他这个消息,这样一来,双方就省了一笔找牙行的钱,那掌柜更是满意,就咬牙给了个能承受的最低价。
  唯一的不足是这药铺两边不靠,既不在西市也不在东市,反而在铺面稀少的北面,位置堪称冷清。
  是个药铺还好,换成了吃食铺子,就很有些阻碍了。
  但这也不是叶南能决定的,他找来木乔,说了人家给出的价格,问木乔要不要。
  木乔听叶南的意思,已经是很心动了,大约是对自家的吃食有信心,不在意铺子的位置,甚至是已经打好了将东西两市囊括其中的想法,恰巧,他也正有此意,便答应下来,等明日去县上跟人交接。
  他手中把玩着一支掌长的竹制牙刷,因还未涂漆,表面摸上去并不光滑,散发着淡淡的竹子味道,曲线流畅简美,刷口处是整齐的绒毛,因猪毛过硬,还特地将头部打薄,因而显得柔软齐顺,指盖大小的一块,看上去很是精致小巧。
  叶南的目光顺着他的视线聚焦到上面,有些惊讶:“这就是四郎做好的牙刷?”
  木乔淡淡应了声,目光染上笑意,似是满意,“这样一个小玩意儿,怕是连那繁华似锦的京都城,都不见得能见到。”
  叶南先是大喜,而后就是一惊,看向木乔。
  木乔拇指抚摸着粗糙的牙刷柄,曲线外扩处的平面上,刻着歪扭的两个字,外加一个生动简约的小人,是少年特意刻上去加以区分的,他摩挲两遍,道:“放心,我的东西,断不会叫人夺了去。”
  第24章
  第二天晌午,南山村的村口,一大三小四个身影慢腾腾从路那头挪过来,身上背着大小不一的麻袋,个个额头带汗,唇焦口燥,脸上却染着期待的光芒。
  走到近处,里面最小的身影显露出比影子还瘦小的个子来,脑袋大大,瘦小伶仃,像颗萎蔫的豆芽菜,豆芽菜扛着大大的麻袋,努力仰起头往前看看,“阿爹,到了到了,我看到叶家了。”
  旁边一个操着变声期的公鸭嗓的少年道:“叫你跟赵二郎家的二寻好好认字,偏偏要跑出去抓草,你看现下连旁边的碑字都不识得,这分明写的是南山嘛,才刚到村口呢。”
  豆芽菜也不伤心,只哦了一声,又道:“那我闻到味了嘛,阿爹不是说叶家日日都做甜饼么?前面就一家的屋子里有烟,肯定是了。”
  这下不仅是公鸭嗓,默不作声小牛拉车一样跟着阿爹的另外两个小身影也开口了:“我也闻到了,好香哦。”
  “甜甜的,阿爹果然没有骗人。”
  最大的身影笑了声,抹了把汗,将肩上的麻袋送了送,空出手来去抓豆芽菜背上半麻袋的货物,道:“就是那了,再撑一会儿,马上就给你们换饼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