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秦影也咧嘴笑得更欢了,他现在也能无障碍的听懂古语了。
看着自己儿子笑容如此灿烂的模样,王灵眼中也滑过一抹浓浓的笑意。
支棱着双耳认真倾听的众人们听到皇帝陛下不仅变年轻了,竟然还能意外听懂皇长孙那“咿咿呀呀”的婴孩语言了,心中更加羡慕了,这难道不算是掌握了一门神通嘛?
老太史一张如枯树皮的老脸兴奋的通红,头顶都快要冒白烟了,立刻伸出双手颤颤巍巍的将堵在他面前的一众“年轻人们”推开,脚步乱晃地挪动到皇家祖孙俩面前,满脸欣喜地对着始皇帝出声谏言道:
“陛下!”
“自从我们秦国建立以来,玄鸟就一直庇护着秦人们!历经几百年的光阴,今日玄鸟头一次于章台宫内临凡,老臣私认为,这玄鸟啼鸣降下五彩虹光,必定是对陛下一统天下的伟业的认可,同时也是被皇长孙的灵慧给吸引了!”
“皇长孙虽然年龄幼小,但是双目炯炯有神,满是灵气,刚刚又与陛下一同接受了玄鸟的赐福,老夫认为今日过后,应该让整个天下的人都知道今日章台宫中的奇景!并且向天下诸郡宣告大秦圣孙的降世!”
“圣孙”二字一出口,瞬间满殿寂静,而后又满殿沸腾!
穿着奇装异服、腰缠铃铛的巫祝们听到老太史的提议,也齐齐对着始皇帝躬身道:
“陛下,太史令所言极是,微臣们也觉得皇长孙很是不凡,贵不可言,当为大秦圣孙!”
“大秦圣孙……”始皇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
待在自己大父怀中的秦影惊得凤目瞪大,等会儿?莫不是串剧本了?
扶苏与王灵也满眼难掩震撼的看向他们俩的小胖墩儿。
蒙毅含笑默默在心中赞成,而赵高却高看了皇长孙一眼,着实没想到小奶娃的运道竟然这般好,他的父亲还都没有混成储君呢,一个半岁大的小奶娃可要被老太史给推到“圣孙”的位置上了。
嬴政想了片刻,看着怀中小奶娃那仿佛会说话的灵动眼睛,也“唰——”的一下将怀中的长孙高高举了起来,畅笑道:
“老太史说的有理,缨灵慧非凡,能引得玄鸟临世,当为我大秦好圣孙,有此圣孙在,可旺我大秦三”代。
看到自己大父冥冥之中竟然说出了后世老朱家的名言,秦缨眼皮子一跳,立刻伸出两只小手紧紧捂上大父的嘴,将大父最后的一个“代”字给堵了回去。
“咿呀呀啊啊啊啊!”(大父!旺三代的话可不兴瞎说啊!)
听懂孙儿意思的皇帝陛下不禁眨了眨丹凤眼。
秦缨瞬间就觉得自己的心巴又被戳动了一下!
哎呀呀!他不是“天胡开局,天崩结局”的“子婴”剧本嘛?怎么突然就变成“朱瞻基”剧本了!若是他大父把“旺三代”的话给说完了!他长大后也生出一个大秦“战神”可怎么办呢?
只能听懂孙儿“婴语”,却听不到小奶娃心声的皇帝陛下看着孙儿紧紧捂着自己的嘴,仿佛他要吐露什么可怕谶语的模样,瞬间被逗乐了,一层层笑意在凤目中荡漾开。
最会捧场子的老方士见状,眼睛发亮的看向皇长孙,当即俯身大拜道:
“陛下英明!”
听到这话的宫人们也齐齐跪地高喊道:“陛下英明!”
“圣孙诞生!大秦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秦万岁!”
“陛下万岁!”
“……万岁!”
听着耳畔处响起的一阵阵让人听得热血沸腾的高呼声,秦影有些小尴尬,但又有些小膨胀般的高兴,他明白经此一事,他以后即便做出再奇怪的事情,肯定也会被人轻易接受了。
人类的悲欢总是不相通的!
即便同处在一个屋檐下——
胡亥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只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天理了,头顶上的天都塌了!
这是什么吃人的世道啊!玄鸟眼瞎了!满殿大人们的眼睛也都瞎了!
秦缨这个目无尊长、胡乱打人、脾气暴躁的小混蛋刚刚当着满宫人的面痛打了他,不仅被玄鸟赐福,还被父皇夸奖了,成为旺大秦的“好圣孙”了!
这岂不是老鼠要给野猫当新娘了?!
啊!
倒反天罡!没有天理了呀!
又气又怒又惶恐又无措的胡亥立刻闭上眼睛“嗷——” 的一嗓子发出绝望的痛哭声。
抱着胡亥的赵高仿佛都从这响亮大哭声中感受到了十八公子这一刻的崩溃!
听到这魔音贯耳的嚎啕大哭声,其余人也都将视线望到了胡亥身上。
扶苏这会儿尴尬的厉害,他前脚刚对父皇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后脚就玄鸟临凡了。
他前脚刚呵斥过儿子不要打他十八叔,后脚五彩虹光就降临了。
这……他的俊脸被打得啪啪疼,已经不好意思去看自己幼弟了。
王灵也很尴尬,她儿子享受到了这般大的福泽,似乎是与突然暴起打十八公子这事儿脱不开关系的,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母亲若是安慰十八公子的话,是不是显得有些虚伪了呢?
听到幼子的悲哭声,看着幼子心碎抹泪的模样,嬴政的凤目再次变得幽深,既然已经见识到孙儿的不凡了,他一定要搞懂昨晚梦境中长孙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对着自己哭泣的幼子,声音冷淡地开口安慰道:
“胡亥,莫要哭了。”
“父皇……”
终于等到父皇安慰的胡亥立刻泪眼汪汪地看向自己年轻俊美的高大父亲。
“缨才只有半岁,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胡亥闻言瞬间惊得眼前一黑,瞳孔地震。
他瞪着泪眼,看着正在父皇怀中冲他咧嘴露出“恶魔之笑”的“半岁孩子”,立刻绷不住了,再度闭眼心碎地嚎啕大哭了起来。
半岁大的秦缨是孩子的
话,难道他四岁大的秦胡亥就已经是大人了吗?!
道心破碎,情绪崩溃的十八公子于嚎哭声中无声呐喊:[我冤枉啊!我冤枉!玄鸟在上!请为我发声!为我发声!]
第13章 盲袋刺杀
在周朝八百年分封的历史背景下,新生的大一统秦朝完全没有深入人心。
为了让天下诸郡的庶民们能够更快接受“大秦帝国”,为了让被灭国的六国故地庶民们能够快速接受“新秦人”的身份,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推行接下来的大一统政令,在始皇的授意下,上午章台宫内发生的奇幻之事也如夏季一阵迅猛的热风一般呼呼呼地快速席卷王城、西南小城、东南大城,并且以咸阳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的城池乡邑内飞速传播。
午时刚过,住在王城中的嬴姓宗亲们,与住在西南小城中的贵族官员们就全都听闻了——皇长孙秦缨清晨二次进入章台宫,意外引得玄鸟临凡、赐下福泽,陛下圣心大悦,称其为“好圣孙”的惊骇消息。
这听着就让人感觉有些难以置信的话语瞬间令无数咸阳贵族们都齐刷刷地将目光移到了长公子府上。
刚满半岁的长公子仅仅入宫两次就能引得玄鸟临凡?还降下福泽?
皇帝陛下刚刚将言语不当的长公子关押入王陵内面壁思过,后脚就将皇长孙称呼为能兴旺大秦的“好圣孙”?
离谱!离谱!这听着未免也太过离谱了吧?!
……
暮色时分,红彤彤的夕阳笼罩着整座三进的廷尉府。
年过六旬、发须斑白的李斯跪坐在花园的凉亭内,耐心听完次子李成从王城内打听出来更加清晰的“圣孙之事”后,不禁用手捋着下颌上的长须,敛眉深思了起来。
作为祖上曾是蔡国贵族,后来因为楚国覆灭蔡国,从而家道中落了的寒门子弟。
李斯这大辈子的经历可很是了不得,年轻时在老家上蔡当作看守粮仓的小刀笔吏,因为意外看到了“仓中鼠”与“厕中鼠”的巨大差距,一朝顿悟,遂明白了“平台”的重要性,果断辞官到兰陵寻找到了养老的荀子求学,并与皇帝陛下一辈子的早逝白月光韩公子非做起了同窗。
跟着荀子学习几年后,掌握了兴国利民之道的李斯凭着敏锐的嗅觉,离开楚国,西行入秦来求官,奈何刚巧碰上庄襄王壮年早逝,十三岁的长公子政靠着长子的身份、与楚国无关的身份背景、吕不韦的政治扶持,于波谲云诡的政治纷争中拿下了秦王的宝座。
时机不赶巧的李斯遂投到吕相门下做了一名舍人,而后风云变化,吕不韦倒台,李斯在逐客的风波下,因为一篇《谏逐客书》的文章让少年秦王政看到了他的才华,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
时间如流水。
二十多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李斯从楚国上蔡一小刀笔吏一步步逆袭,做到了大秦咸阳廷尉的高位,看着少年秦王政于高压的蛰伏中,一步步扳倒了压在他头上的多重大山、理清了因为庄襄王猝然崩逝而混乱的政局,带领秦人们战战东出函谷关,用十年的时间,彻底在今岁完成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前无古人的光辉伟业。
看着自己儿子笑容如此灿烂的模样,王灵眼中也滑过一抹浓浓的笑意。
支棱着双耳认真倾听的众人们听到皇帝陛下不仅变年轻了,竟然还能意外听懂皇长孙那“咿咿呀呀”的婴孩语言了,心中更加羡慕了,这难道不算是掌握了一门神通嘛?
老太史一张如枯树皮的老脸兴奋的通红,头顶都快要冒白烟了,立刻伸出双手颤颤巍巍的将堵在他面前的一众“年轻人们”推开,脚步乱晃地挪动到皇家祖孙俩面前,满脸欣喜地对着始皇帝出声谏言道:
“陛下!”
“自从我们秦国建立以来,玄鸟就一直庇护着秦人们!历经几百年的光阴,今日玄鸟头一次于章台宫内临凡,老臣私认为,这玄鸟啼鸣降下五彩虹光,必定是对陛下一统天下的伟业的认可,同时也是被皇长孙的灵慧给吸引了!”
“皇长孙虽然年龄幼小,但是双目炯炯有神,满是灵气,刚刚又与陛下一同接受了玄鸟的赐福,老夫认为今日过后,应该让整个天下的人都知道今日章台宫中的奇景!并且向天下诸郡宣告大秦圣孙的降世!”
“圣孙”二字一出口,瞬间满殿寂静,而后又满殿沸腾!
穿着奇装异服、腰缠铃铛的巫祝们听到老太史的提议,也齐齐对着始皇帝躬身道:
“陛下,太史令所言极是,微臣们也觉得皇长孙很是不凡,贵不可言,当为大秦圣孙!”
“大秦圣孙……”始皇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
待在自己大父怀中的秦影惊得凤目瞪大,等会儿?莫不是串剧本了?
扶苏与王灵也满眼难掩震撼的看向他们俩的小胖墩儿。
蒙毅含笑默默在心中赞成,而赵高却高看了皇长孙一眼,着实没想到小奶娃的运道竟然这般好,他的父亲还都没有混成储君呢,一个半岁大的小奶娃可要被老太史给推到“圣孙”的位置上了。
嬴政想了片刻,看着怀中小奶娃那仿佛会说话的灵动眼睛,也“唰——”的一下将怀中的长孙高高举了起来,畅笑道:
“老太史说的有理,缨灵慧非凡,能引得玄鸟临世,当为我大秦好圣孙,有此圣孙在,可旺我大秦三”代。
看到自己大父冥冥之中竟然说出了后世老朱家的名言,秦缨眼皮子一跳,立刻伸出两只小手紧紧捂上大父的嘴,将大父最后的一个“代”字给堵了回去。
“咿呀呀啊啊啊啊!”(大父!旺三代的话可不兴瞎说啊!)
听懂孙儿意思的皇帝陛下不禁眨了眨丹凤眼。
秦缨瞬间就觉得自己的心巴又被戳动了一下!
哎呀呀!他不是“天胡开局,天崩结局”的“子婴”剧本嘛?怎么突然就变成“朱瞻基”剧本了!若是他大父把“旺三代”的话给说完了!他长大后也生出一个大秦“战神”可怎么办呢?
只能听懂孙儿“婴语”,却听不到小奶娃心声的皇帝陛下看着孙儿紧紧捂着自己的嘴,仿佛他要吐露什么可怕谶语的模样,瞬间被逗乐了,一层层笑意在凤目中荡漾开。
最会捧场子的老方士见状,眼睛发亮的看向皇长孙,当即俯身大拜道:
“陛下英明!”
听到这话的宫人们也齐齐跪地高喊道:“陛下英明!”
“圣孙诞生!大秦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秦万岁!”
“陛下万岁!”
“……万岁!”
听着耳畔处响起的一阵阵让人听得热血沸腾的高呼声,秦影有些小尴尬,但又有些小膨胀般的高兴,他明白经此一事,他以后即便做出再奇怪的事情,肯定也会被人轻易接受了。
人类的悲欢总是不相通的!
即便同处在一个屋檐下——
胡亥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只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天理了,头顶上的天都塌了!
这是什么吃人的世道啊!玄鸟眼瞎了!满殿大人们的眼睛也都瞎了!
秦缨这个目无尊长、胡乱打人、脾气暴躁的小混蛋刚刚当着满宫人的面痛打了他,不仅被玄鸟赐福,还被父皇夸奖了,成为旺大秦的“好圣孙”了!
这岂不是老鼠要给野猫当新娘了?!
啊!
倒反天罡!没有天理了呀!
又气又怒又惶恐又无措的胡亥立刻闭上眼睛“嗷——” 的一嗓子发出绝望的痛哭声。
抱着胡亥的赵高仿佛都从这响亮大哭声中感受到了十八公子这一刻的崩溃!
听到这魔音贯耳的嚎啕大哭声,其余人也都将视线望到了胡亥身上。
扶苏这会儿尴尬的厉害,他前脚刚对父皇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后脚就玄鸟临凡了。
他前脚刚呵斥过儿子不要打他十八叔,后脚五彩虹光就降临了。
这……他的俊脸被打得啪啪疼,已经不好意思去看自己幼弟了。
王灵也很尴尬,她儿子享受到了这般大的福泽,似乎是与突然暴起打十八公子这事儿脱不开关系的,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母亲若是安慰十八公子的话,是不是显得有些虚伪了呢?
听到幼子的悲哭声,看着幼子心碎抹泪的模样,嬴政的凤目再次变得幽深,既然已经见识到孙儿的不凡了,他一定要搞懂昨晚梦境中长孙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对着自己哭泣的幼子,声音冷淡地开口安慰道:
“胡亥,莫要哭了。”
“父皇……”
终于等到父皇安慰的胡亥立刻泪眼汪汪地看向自己年轻俊美的高大父亲。
“缨才只有半岁,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胡亥闻言瞬间惊得眼前一黑,瞳孔地震。
他瞪着泪眼,看着正在父皇怀中冲他咧嘴露出“恶魔之笑”的“半岁孩子”,立刻绷不住了,再度闭眼心碎地嚎啕大哭了起来。
半岁大的秦缨是孩子的
话,难道他四岁大的秦胡亥就已经是大人了吗?!
道心破碎,情绪崩溃的十八公子于嚎哭声中无声呐喊:[我冤枉啊!我冤枉!玄鸟在上!请为我发声!为我发声!]
第13章 盲袋刺杀
在周朝八百年分封的历史背景下,新生的大一统秦朝完全没有深入人心。
为了让天下诸郡的庶民们能够更快接受“大秦帝国”,为了让被灭国的六国故地庶民们能够快速接受“新秦人”的身份,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推行接下来的大一统政令,在始皇的授意下,上午章台宫内发生的奇幻之事也如夏季一阵迅猛的热风一般呼呼呼地快速席卷王城、西南小城、东南大城,并且以咸阳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的城池乡邑内飞速传播。
午时刚过,住在王城中的嬴姓宗亲们,与住在西南小城中的贵族官员们就全都听闻了——皇长孙秦缨清晨二次进入章台宫,意外引得玄鸟临凡、赐下福泽,陛下圣心大悦,称其为“好圣孙”的惊骇消息。
这听着就让人感觉有些难以置信的话语瞬间令无数咸阳贵族们都齐刷刷地将目光移到了长公子府上。
刚满半岁的长公子仅仅入宫两次就能引得玄鸟临凡?还降下福泽?
皇帝陛下刚刚将言语不当的长公子关押入王陵内面壁思过,后脚就将皇长孙称呼为能兴旺大秦的“好圣孙”?
离谱!离谱!这听着未免也太过离谱了吧?!
……
暮色时分,红彤彤的夕阳笼罩着整座三进的廷尉府。
年过六旬、发须斑白的李斯跪坐在花园的凉亭内,耐心听完次子李成从王城内打听出来更加清晰的“圣孙之事”后,不禁用手捋着下颌上的长须,敛眉深思了起来。
作为祖上曾是蔡国贵族,后来因为楚国覆灭蔡国,从而家道中落了的寒门子弟。
李斯这大辈子的经历可很是了不得,年轻时在老家上蔡当作看守粮仓的小刀笔吏,因为意外看到了“仓中鼠”与“厕中鼠”的巨大差距,一朝顿悟,遂明白了“平台”的重要性,果断辞官到兰陵寻找到了养老的荀子求学,并与皇帝陛下一辈子的早逝白月光韩公子非做起了同窗。
跟着荀子学习几年后,掌握了兴国利民之道的李斯凭着敏锐的嗅觉,离开楚国,西行入秦来求官,奈何刚巧碰上庄襄王壮年早逝,十三岁的长公子政靠着长子的身份、与楚国无关的身份背景、吕不韦的政治扶持,于波谲云诡的政治纷争中拿下了秦王的宝座。
时机不赶巧的李斯遂投到吕相门下做了一名舍人,而后风云变化,吕不韦倒台,李斯在逐客的风波下,因为一篇《谏逐客书》的文章让少年秦王政看到了他的才华,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
时间如流水。
二十多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李斯从楚国上蔡一小刀笔吏一步步逆袭,做到了大秦咸阳廷尉的高位,看着少年秦王政于高压的蛰伏中,一步步扳倒了压在他头上的多重大山、理清了因为庄襄王猝然崩逝而混乱的政局,带领秦人们战战东出函谷关,用十年的时间,彻底在今岁完成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前无古人的光辉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