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在春耕之时,庶民们虽然也会在田地中种植豆子,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摘豆叶吃的,成熟的豆子会取少些混入麦粒内煮粥吃,但不会像吃麦饭一样一吃就是大半碗,更多的豆子都是和豆萁一块混在一起喂养牲畜的。
  在后来的朝代,百姓们也都知道豆子好,可是现如今的庶民们没有掌握豆子的加工办法,豆子的口感一般,吃多了还容易胀气,在这个小小风寒都能要人命的古老时代,若是不慎肠胃出问题了,那人也是说没就没了的。
  对于幼时在邯郸为质的皇帝陛下而言,因为当年缺吃少喝的经历,他与自己母后可是都被迫吃了许多麦饭,还吃了不少豆羹,麦子、豆子,那可真是让他回忆起来都觉得牙齿痛、胃不舒服的糟糕食物。
  眼下看到这纸上描绘出来的一张张色泽鲜明的图片竟然是把庶民们平日里基本上不食用的豆子变成了一道道观感很不错的食物,先别说这新的豆食味道好不好,只要加工出来的豆食能让人没有顾忌地吃,吃了肠胃不会不舒服,就是造大福了!
  始皇用指腹轻轻摩挲着书上的图片,眼中异彩纷呈,忍不住心潮澎湃了起来。
  秦缨出生这大半年,每天不是在喝奶,就是在吃蛋羹、吃肉糊糊,对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口粮还是没有个清醒的认知的。
  他靠在自己大父怀里,听到大父突然加快的心跳,不禁有些懵的仰头又看向自己大父。
  嬴政视线下垂看到小家伙天真的神情,立刻笑着拿起毛笔,顺手翻开一卷空白竹简对着孙儿有些激动地笑道:
  “缨,你能把这图片上的食物制作步骤详细讲给大父听听吗?”
  秦缨看到大父眼中的急迫,忙点了点头,立刻边用小手指在书上一行行的墨字下方轻轻滑动着,边用小奶音咿咿呀呀地朗读了起来。
  “啊啊&&//*咿呀……”(大父,书上说豆类美食的第一道,名叫‘豆芽菜’。若是想要发豆芽的话,第一步,需要先取出来饱满、无破碎的黄豆或者绿豆等,去除里面的杂质,将豆子用清水浸泡……”
  “缨,用豆子发豆芽菜时,得注意用黑布或盖子把陶盆盖住遮光存放吗?”始皇边握着毛笔飞快地用大篆在竹简上记着孙儿读出来的内容,边对一些关键点进行进一步的询问确定。
  秦缨“嗯嗯”地点着小脑袋。
  看到大父笔尖游动,很快就把发豆芽菜的流程记下后,小奶娃就又顺着图片接着往下读:
  “啊啊咿啊……”(大父,第二道豆类美食,名为‘煮豆浆’。同发豆芽菜一样,首先需要选取饱满的豆子,用清水洗净后,再将其放进陶盆内加水浸泡三个到六个时辰,等到豆子完全吸水膨胀,再用清水冲洗石磨,将泡好的黄豆和清水按照一把黄豆、三捧水的比例放进石磨的进料口……用纱布过滤磨出来的豆浆,豆渣可以喂养牲畜,豆浆可以放进锅中煮沸……)
  “这个豆浆煮起来还会假沸?缨,豆子吃多了可是会让人肚子胀气的,按照书上写的做成豆芽菜和豆浆吃就真的无害了吗?”始皇听着孙儿朗读出来的豆子加工过程竟然如此简单,不禁有些不可思议地发问。
  “啊咿……”
  秦缨将小手指在图片之下写有红色注意事项的小字上轻轻点了点,示意大父看后,又用婴语帮大父念了出来。
  始皇也根据孙儿的话,提起朱笔在自己刚刚记录下来的食谱上进行了增注:
  【一、豆芽者,须熟煮而食。体虚者忌多食。】
  【二、煮浆之法,初沸之时,浮沫上涌
  ,此乃假沸之象,未可饮也。须复煮之,俟其真沸,方可取用。且豆浆性寒,空腹饮之非宜。】
  看到大父用墨笔写美食制作流程,朱笔写注意事项,秦缨虽然一个字都看不懂,但却莫名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大父行事这般严谨,他也觉得自己朗读的责任更重了,遂更加认真地用小奶音接着朗读了下去,把豆腐、豆花、油豆皮、豆干的制作流程全部给大父读了出来。
  站在门口的赵高就看着爷孙俩一个咿咿呀呀地连说带比划,说的天花乱坠的,另一个毛笔飞舞着速记,既听不懂小的究竟在说什么,也看不到大的究竟在记什么,只是趁着给爷孙俩端水的时机,瞥见陛下写出来的竹简一卷又一卷地在漆案的一角高高摞了起来。
  认真做事之时,时间往往都是过得飞快。
  当窗外的红日渐渐开始西坠之时,说得口干舌燥,连着喝了两杯蜜水,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给自己大父打了大半个时辰的“婴工”后,秦缨就被自己万分高兴的大父抱在怀里,爷孙俩沿着宫殿之间悬空连接起来的天桥在漫天红霞之中,低头看了看宫中的渭水水面上迎着夕阳跳跃的鱼群,又欣赏了一番他大父模仿六国宫殿建造在渭水北岸的大型宫殿群。
  天色擦黑之时,在满宫人的注视之下,圣眷浓厚的小安国君与皇帝陛下同食一案后,领了一堆赏赐,又被赵高小吏赶着马车安全护送回了长公子府。
  第二天,下午同样的时间,午睡睡醒的秦缨又收拾利落,坐着赵高的马车,去章台宫的书房内借着昨日没读完的食谱,接着往下给大父读了千张、豆酱、压榨豆油的流程。
  等小奶娃连着在章台宫内打了五天“婴工”,把吃不完的老豆腐改造成毛豆腐、臭豆腐的制作方法都给大父一一朗读出来后,自此,满门忠烈的老豆家从年轻到年迈的所有豆子算是被勤奋好学的皇帝陛下给彻底研究明白了。
  看着那亲笔记录出来放了满满一箩筐的豆制品加工食谱,始皇抬手抚着自己下颌上的短须,眼中有欣喜的亮光,非常满意,作为另一个从头参与到尾的大功臣,缨小胖墩儿看着大秦版的豆制品加工食谱,也忍不住心生自豪、从内心深处涌起来了一股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满足感。
  一箩筐新鲜出炉的豆制品食谱被陛下打包送到了庖厨内让一众宫廷厨子们潜心研究。
  少府内的石匠和铁匠负责人也被陛下紧急宣诏到了章台宫内,待两位匠人对着《美食食谱》上的石磨图片和铁锅图片认真研究了一刻多种的时间后,加上一旁皇长孙贴心的婴语指点,以及皇帝陛下的同声传译,三管齐下,两位匠人用白色绢帛将石磨和铁锅的图样仔细绘画下来后,给陛下和皇长孙报了个大概时间,就急匆匆地带着图绢回少府内加班加点的忙活了。
  三日后,宫中专门舂米的地方就多出来了六个一字排开的大石磨。
  又过了五日,皇帝陛下就在章台宫内吃到了庖厨精心制作出来的豆制品,豆芽菜清香爽口、豆腐脑滑嫩香滑、软乎乎的豆腐块老少皆宜,甚至加在鱼丸汤之中被切成细丝状的豆腐皮吃着都有了鱼肉的香味,豆制品的美味远超陛下的想象。
  盘腿坐在大父身旁的秦缨在喝到宫人拿着小勺子喂给他的甜丝丝豆浆后,也感动的把口水从嘴角流了出来,喝了大半年的奶水后,缨小胖墩儿也终于是吃上上辈子的普通早餐了啊!不容易!实在是太不容易啊!
  同食一案的爷孙俩享用完美味的豆制品后,胃口大开的皇帝陛下深感《美食食谱》大有可为,又拉着孙儿加了三日的“婴班”,一鼓作气地把麦子用石磨磨成麦粉的一系列面食做法也唰唰唰地记录出来了一堆竹简。
  庖厨的厨子们捧着陛下亲自书写、源源不断的“玄鸟食方”,简直惊喜的魂都快从身体内飘出来了。
  扶苏在塞外吃沙子,王灵在府内跟着儿子也有了口福,几乎每次章台宫内的庖厨研究出来新的美食了,秦缨都会用小奶音对着宫人们连说带比划地让人给大母的蔷薇宫中送一份,暮色时分,准备回府的秦缨还会让春乳母去寻赵高到庖厨内用食盒打包美食,不忘给母亲也带一份回去尝尝鲜。
  皇长孙在章台宫内连吃带拿,宫人们瞧见后还都很乐呵,已经完全把小安国君当成章台宫的小主子看待了,长公子在章台宫内说话好不好使,这不好说,但是小安国君在陛下宫内说话肯定很好使!
  一时之间,皇长孙孝顺的美名在宫里宫外广为流传。
  皇帝陛下在连着食用了十日豆类食物与麦食后,经过太医的诊脉发现这些新的食物不仅确实对身体无害,反而经常食用非常养人后,心中本就有数的始皇,听到专业人士的评价就更放心了,又全都将孙儿“打工”给他读出来的造纸竹简和印刷竹简通通送到少府的匠人处,让他们精心研究新品。
  皇帝陛下抱着孙儿在夕阳之下远眺着欣赏他的大型宫殿手办放松眼睛,爷孙俩还不忘你一句我一句的认真商量着在天下间正式推广石磨图样、豆制品加工食谱和麦食食谱的事情。
  六月的第一天,炎热的帝都内,难得碰上了一个有风的凉爽阴天。
  上午,章台宫外殿的朝会之上,按时来上朝的百官们就诧异地发现平时低调内敛、钻研老鼠哲学的廷尉今日不知道出门时究竟是吃错什么药了,竟然高调的像是一只爱显摆的猫一样,拿着一个精致、透亮的水晶杯放在手中又是摸,又是摸,又是摸的,不时还拧开盖子凑上去低头喝水,你喝就喝呗,又没人拦着你,可你偏偏还要装的像是不慎被水晶杯中的水给烫着了,“嘶——”的一声轻呼、缩肩、蹙眉吸气、满脸感动地仰头看看上方的皇帝陛下,可是把其他官员们都给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