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几个楚人士卒也都惊得面面相觑,正
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又瞧见这张口背秦律的高大秦人青年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
看到那黑漆漆的令牌之上所刻的几个金闪闪的大篆字后,几个守市士卒们瞬间吓得“扑通——”一下跪在了黄土地上,惶恐地拜道:
“小人有眼无珠,不慎冲撞了蒙内史,请蒙内史赎罪!”
[蒙内史。]
全程愣愣的少年韩信,一直仰着脑袋看着这如同天降般出现在他面前的高大秦人青年,眼神都有些呆滞了,听到跪在自己身边的士卒们惶恐喊出来的话后,不禁眼神动了动。
蒙毅厌恶地看着几个跪地的淮阴士卒蹙眉道:
“还不快些把这个触犯秦律的屠夫给关押下去!”
“诺!”
“诺!”
“诺!”
几个楚人士卒立刻惊慌失措地从地上爬起来,恍若拖死猪般将躺在地上的年轻屠夫给拖走了。
抱着一荷叶包子同麦食小贩子一块蹲在包子摊位后面的重瞳少年悄悄看着那一蹲一站的二人,长眉微拧,内史应该算是一个咸阳城的高官了。
看着这高大的秦人内史,他双眼之中尽是迷茫不明白这偏远的淮阴县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帝都高官。
他想了想,微微弯腰溜到墙根处,立刻动作飞快的跑走了。
蹲在地上的少年韩信也慢慢站了起来,看着面前这个名叫蒙内史的人蹙眉打量他片刻后,就对他问出来了一句十分奇怪的问话。
“小孩儿,你带验、传了吗?”
饥肠辘辘的韩信点了点头。
“把你的验、传拿出来给我看看。”
蒙毅微微弯腰将骨节分明的修长右手递到了灰头土脸的脏兮兮小孩面前。
这是一只看着就是贵人的手。
韩信垂眸乖乖从怀中用脏兮兮的小手取出自己的验、传放到了那只干净的大手中。
蒙毅低头用手指摩挲着手中的两块用杨木制作的简牍。
左手中的“验”是每一个大秦庶民都有的“身份证”,其上详细刻着一串清晰的墨色大篆:
【淮阴县南昌亭小男孺韩信生于秦始皇十六年身高五尺二寸(约为1米2)圆面色微黑无瑕疵父韩立无爵庶民宅一间田二亩】
右手中的“传”作为庶民的“短期旅行许可证”是由南昌亭的官道哨所的基层小吏签发的,其上只写着:
【淮阴县南昌亭小男孺韩信年十一事由:探亲目的地:淮阴县城限一月还返程需重新验传。】
看着其上记录的信息,简牍所刻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自己要寻的小孩儿了,蒙毅将两块简牍重新递给小孩儿。
瞧着对方正脑袋微仰、抿着嘴,有些忐忑又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蒙毅好看的剑眉轻轻往上扬了一下,温声对小孩儿笑道:
“我来问,你来答。”
韩信抿唇点了点头。
“你叫韩信?”
“嗯。”
“家里还有什么人?”
韩信垂眸,哑声道:“没人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
蒙毅闻言不禁攥了攥手指,又接着开口询问道:
“你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以往常去亭长家蹭饭,蹭到最后亭长夫人都不满了,你去她家她也不愿意把煮好的饭给端出来了?”
韩信闻言瞬间惊得瞳孔地震,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蒙内史,心中忍不住发出震耳欲聋的无声惊呼:[什么?难道他韩信蹭饭的名声现在都已经传到咸阳了??!]
瞧着小孩儿脸上这生动的震撼表情,此刻无声胜有声,蒙毅也被逗乐了,接着对黑瘦小孩儿道:
“嗯……让我再猜猜,你在亭长家里蹭不到饭后,为了饱腹,还曾自己做鱼竿跑到河边学钓鱼,鱼钓没钓上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在河边曾意外碰上了一个漂洗木棉的老妇人,老妇人心善给了你许多日饭食对吗?”
韩信惊得瞪大了眼睛,无意识后退了半步,瞳孔地震的看着蒙内史:“!!!”
[这蒙内史难不成是神人吗?怎么初次见面就将我的底裤都扒干净了!不是,这对吗?!]
瘦得恍若黑铁的少年下意识去低头看自己两个脏兮兮小手中抓的“验”、“传”,不是,他这验、传上也没写他韩狗蛋儿去亭长家里蹭饭,到河边钓鱼还能遇到好心漂母的事情啊。
看着面前黑瘦黑瘦的圆脸小孩儿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炎炎夏日从咸阳跨越两千多里地跑来楚地执行高级秘密任务的蒙毅紧绷了多日的神经在这一刻总算是放松下来了,还没忍住愉悦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小少年仰头看他的困惑表情中,蒙毅伸出自己的右手丝毫不嫌弃的揉了揉小孩儿乱蓬蓬的脑袋,在对方迷茫的眼神中温声笑道:
“小孩儿,你的运道来了,走,随我去衙门内办一枚‘符’(高级长途通行证),皇长孙殿下要见你。”
第83章 兵仙霸王
“皇,皇长孙殿下?”
受辱之时,突然见到一个天降的秦人高官来出手帮助自己,这场面就已经让韩信觉得自己是在做白日梦,恍恍惚惚有些不太真实了。
等再紧跟着听到自己连晚上做梦都梦不见的尊贵陌生称呼后,圆脸小孩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只觉得自己已经高高飘起来,待在云里雾里了。
纵使他没什么见识,也明白皇长孙可是皇帝陛下的长孙!天高皇帝远的,这般金尊玉贵的人找他一个穷的连饭都吃不起的庶民小孩儿做什么?
[而且,咸阳。]
[嗯……咸阳应该离淮阴特别特别特别远吧?!]
[说是坐落在天边也不为过吧?]
看着面前身高只堪堪到自己腰部的脏兮兮小孩儿满脸都写着“惊”和“懵”,别说小孩儿错愕了,连他这个一路由西往东奔赴两千多里地的办差人其实也不懂皇长孙为何要指名道姓地在楚地淮阴县寻找一个名叫“韩信”的贫苦小孩儿。
不过,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同意了长孙殿下的提议,“韩信”也机缘巧合地找到了,“带韩信回咸阳”就变成他蒙毅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的任务了。
任务完成一半,心情变得很愉悦的蒙内史抬头瞥了一眼日光,瞧着东边的太阳已经慢慢升高了,周围的气温也渐渐变热了,他没有对懵懵的小孩儿解释什么,只是招手笑道:
“韩信,你先随我去客栈内沐浴吃些东西,有话等以后再说。”
韩信已经饿得头晕眼花,连脑筋都快要转不动了,一听到“吃”这个字,纵使是有满腹的疑惑和诧异也都被他暂时给尽数压了下去,看到蒙内史话音一落就要抬脚走了,他也忙抬起袖子擦了擦额角,迈腿跟了上去。
可刚往前走两步,他又转回来蹲在地上将一个个粘了浮灰的秦半两给捡起来擦干净,珍惜地揣进了自己怀里。
小少年的一双眼珠子非常黑,他抿着小嘴,用脏兮兮的小手一个接一个地捡着秦半两,这是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忍受了屠夫的侮辱之后,接受路人打赏赚到的钱,秦半两不分高低贵贱,他拿着也不觉得磕碜。
蒙毅抬脚往前走了几步,听到身后小孩儿的脚步声非但没跟着他往前反而又开始往后退了,他不解地转过头,恰恰好看见小孩儿正满脸认真地蹲在地上捡那一个个落在地上的秦半两。
他表情一怔,遂站在原地,停下脚步,看着小孩儿沉默地将地上近十个秦半两全部捡起揣到怀里后,又迈着虚浮的步子,慢慢走到自己身边,微微仰着头用一种期待又隐含警惕的眼神望着他。
蒙毅垂眸没有吭声,只是伸出大手又揉了揉小孩儿乱蓬蓬的鸡窝头,就带着人去他昨日落塌的客栈了。
举着双手,抱着脑袋蹲在摊位后面掩耳盗铃了好大一会儿的小食贩子们听到那能当街背诵秦律的可怕秦人高官终于抬脚离开了,才都偷偷摸摸地扒着摊位露出了半张脸,目送着那一黑一灰,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渐渐远去,直至拐了个弯,彻底消失不见后。
众人才都心有余悸的用手摸着心口,从摊位后面站了起来。
被这场惊变给搅和的,今日熙熙攘攘的早市已经看不到什么路人了。
受惊的小摊主们也都无心做生意了,眼下危机解除,爱看热闹的天性就又“噌——”一下从骨子里蹦了出来。
众人纷纷从自己摊位后面走出来站在黄土夯实的街道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盯着一大一小消失的拐弯处,又惊又奇地伸长脖子八卦道:
“欸?你们刚刚听清楚了没?那几个看守市集的士卒对那个秦人跪地称呼‘内史’呢!乖乖啊!‘内史’啊,这得是整日跟在皇帝陛下身边办差的高官吧?!”
“对对,我也听清了,说是叫‘蒙内史’来着,即便这‘内史’不是整日跟在秦始皇身边的人,也肯定是咸阳城的大贵族!哎呀,真是不得了啊!也不知道咱们这小县城是刮了什么风,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一个大人物呢!”
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又瞧见这张口背秦律的高大秦人青年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
看到那黑漆漆的令牌之上所刻的几个金闪闪的大篆字后,几个守市士卒们瞬间吓得“扑通——”一下跪在了黄土地上,惶恐地拜道:
“小人有眼无珠,不慎冲撞了蒙内史,请蒙内史赎罪!”
[蒙内史。]
全程愣愣的少年韩信,一直仰着脑袋看着这如同天降般出现在他面前的高大秦人青年,眼神都有些呆滞了,听到跪在自己身边的士卒们惶恐喊出来的话后,不禁眼神动了动。
蒙毅厌恶地看着几个跪地的淮阴士卒蹙眉道:
“还不快些把这个触犯秦律的屠夫给关押下去!”
“诺!”
“诺!”
“诺!”
几个楚人士卒立刻惊慌失措地从地上爬起来,恍若拖死猪般将躺在地上的年轻屠夫给拖走了。
抱着一荷叶包子同麦食小贩子一块蹲在包子摊位后面的重瞳少年悄悄看着那一蹲一站的二人,长眉微拧,内史应该算是一个咸阳城的高官了。
看着这高大的秦人内史,他双眼之中尽是迷茫不明白这偏远的淮阴县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帝都高官。
他想了想,微微弯腰溜到墙根处,立刻动作飞快的跑走了。
蹲在地上的少年韩信也慢慢站了起来,看着面前这个名叫蒙内史的人蹙眉打量他片刻后,就对他问出来了一句十分奇怪的问话。
“小孩儿,你带验、传了吗?”
饥肠辘辘的韩信点了点头。
“把你的验、传拿出来给我看看。”
蒙毅微微弯腰将骨节分明的修长右手递到了灰头土脸的脏兮兮小孩面前。
这是一只看着就是贵人的手。
韩信垂眸乖乖从怀中用脏兮兮的小手取出自己的验、传放到了那只干净的大手中。
蒙毅低头用手指摩挲着手中的两块用杨木制作的简牍。
左手中的“验”是每一个大秦庶民都有的“身份证”,其上详细刻着一串清晰的墨色大篆:
【淮阴县南昌亭小男孺韩信生于秦始皇十六年身高五尺二寸(约为1米2)圆面色微黑无瑕疵父韩立无爵庶民宅一间田二亩】
右手中的“传”作为庶民的“短期旅行许可证”是由南昌亭的官道哨所的基层小吏签发的,其上只写着:
【淮阴县南昌亭小男孺韩信年十一事由:探亲目的地:淮阴县城限一月还返程需重新验传。】
看着其上记录的信息,简牍所刻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自己要寻的小孩儿了,蒙毅将两块简牍重新递给小孩儿。
瞧着对方正脑袋微仰、抿着嘴,有些忐忑又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蒙毅好看的剑眉轻轻往上扬了一下,温声对小孩儿笑道:
“我来问,你来答。”
韩信抿唇点了点头。
“你叫韩信?”
“嗯。”
“家里还有什么人?”
韩信垂眸,哑声道:“没人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
蒙毅闻言不禁攥了攥手指,又接着开口询问道:
“你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以往常去亭长家蹭饭,蹭到最后亭长夫人都不满了,你去她家她也不愿意把煮好的饭给端出来了?”
韩信闻言瞬间惊得瞳孔地震,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蒙内史,心中忍不住发出震耳欲聋的无声惊呼:[什么?难道他韩信蹭饭的名声现在都已经传到咸阳了??!]
瞧着小孩儿脸上这生动的震撼表情,此刻无声胜有声,蒙毅也被逗乐了,接着对黑瘦小孩儿道:
“嗯……让我再猜猜,你在亭长家里蹭不到饭后,为了饱腹,还曾自己做鱼竿跑到河边学钓鱼,鱼钓没钓上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在河边曾意外碰上了一个漂洗木棉的老妇人,老妇人心善给了你许多日饭食对吗?”
韩信惊得瞪大了眼睛,无意识后退了半步,瞳孔地震的看着蒙内史:“!!!”
[这蒙内史难不成是神人吗?怎么初次见面就将我的底裤都扒干净了!不是,这对吗?!]
瘦得恍若黑铁的少年下意识去低头看自己两个脏兮兮小手中抓的“验”、“传”,不是,他这验、传上也没写他韩狗蛋儿去亭长家里蹭饭,到河边钓鱼还能遇到好心漂母的事情啊。
看着面前黑瘦黑瘦的圆脸小孩儿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炎炎夏日从咸阳跨越两千多里地跑来楚地执行高级秘密任务的蒙毅紧绷了多日的神经在这一刻总算是放松下来了,还没忍住愉悦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小少年仰头看他的困惑表情中,蒙毅伸出自己的右手丝毫不嫌弃的揉了揉小孩儿乱蓬蓬的脑袋,在对方迷茫的眼神中温声笑道:
“小孩儿,你的运道来了,走,随我去衙门内办一枚‘符’(高级长途通行证),皇长孙殿下要见你。”
第83章 兵仙霸王
“皇,皇长孙殿下?”
受辱之时,突然见到一个天降的秦人高官来出手帮助自己,这场面就已经让韩信觉得自己是在做白日梦,恍恍惚惚有些不太真实了。
等再紧跟着听到自己连晚上做梦都梦不见的尊贵陌生称呼后,圆脸小孩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只觉得自己已经高高飘起来,待在云里雾里了。
纵使他没什么见识,也明白皇长孙可是皇帝陛下的长孙!天高皇帝远的,这般金尊玉贵的人找他一个穷的连饭都吃不起的庶民小孩儿做什么?
[而且,咸阳。]
[嗯……咸阳应该离淮阴特别特别特别远吧?!]
[说是坐落在天边也不为过吧?]
看着面前身高只堪堪到自己腰部的脏兮兮小孩儿满脸都写着“惊”和“懵”,别说小孩儿错愕了,连他这个一路由西往东奔赴两千多里地的办差人其实也不懂皇长孙为何要指名道姓地在楚地淮阴县寻找一个名叫“韩信”的贫苦小孩儿。
不过,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同意了长孙殿下的提议,“韩信”也机缘巧合地找到了,“带韩信回咸阳”就变成他蒙毅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的任务了。
任务完成一半,心情变得很愉悦的蒙内史抬头瞥了一眼日光,瞧着东边的太阳已经慢慢升高了,周围的气温也渐渐变热了,他没有对懵懵的小孩儿解释什么,只是招手笑道:
“韩信,你先随我去客栈内沐浴吃些东西,有话等以后再说。”
韩信已经饿得头晕眼花,连脑筋都快要转不动了,一听到“吃”这个字,纵使是有满腹的疑惑和诧异也都被他暂时给尽数压了下去,看到蒙内史话音一落就要抬脚走了,他也忙抬起袖子擦了擦额角,迈腿跟了上去。
可刚往前走两步,他又转回来蹲在地上将一个个粘了浮灰的秦半两给捡起来擦干净,珍惜地揣进了自己怀里。
小少年的一双眼珠子非常黑,他抿着小嘴,用脏兮兮的小手一个接一个地捡着秦半两,这是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忍受了屠夫的侮辱之后,接受路人打赏赚到的钱,秦半两不分高低贵贱,他拿着也不觉得磕碜。
蒙毅抬脚往前走了几步,听到身后小孩儿的脚步声非但没跟着他往前反而又开始往后退了,他不解地转过头,恰恰好看见小孩儿正满脸认真地蹲在地上捡那一个个落在地上的秦半两。
他表情一怔,遂站在原地,停下脚步,看着小孩儿沉默地将地上近十个秦半两全部捡起揣到怀里后,又迈着虚浮的步子,慢慢走到自己身边,微微仰着头用一种期待又隐含警惕的眼神望着他。
蒙毅垂眸没有吭声,只是伸出大手又揉了揉小孩儿乱蓬蓬的鸡窝头,就带着人去他昨日落塌的客栈了。
举着双手,抱着脑袋蹲在摊位后面掩耳盗铃了好大一会儿的小食贩子们听到那能当街背诵秦律的可怕秦人高官终于抬脚离开了,才都偷偷摸摸地扒着摊位露出了半张脸,目送着那一黑一灰,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渐渐远去,直至拐了个弯,彻底消失不见后。
众人才都心有余悸的用手摸着心口,从摊位后面站了起来。
被这场惊变给搅和的,今日熙熙攘攘的早市已经看不到什么路人了。
受惊的小摊主们也都无心做生意了,眼下危机解除,爱看热闹的天性就又“噌——”一下从骨子里蹦了出来。
众人纷纷从自己摊位后面走出来站在黄土夯实的街道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盯着一大一小消失的拐弯处,又惊又奇地伸长脖子八卦道:
“欸?你们刚刚听清楚了没?那几个看守市集的士卒对那个秦人跪地称呼‘内史’呢!乖乖啊!‘内史’啊,这得是整日跟在皇帝陛下身边办差的高官吧?!”
“对对,我也听清了,说是叫‘蒙内史’来着,即便这‘内史’不是整日跟在秦始皇身边的人,也肯定是咸阳城的大贵族!哎呀,真是不得了啊!也不知道咱们这小县城是刮了什么风,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一个大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