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他自出生以来就鲜少走出这座破旧的府邸,宗室内的人除了姑姑会偶尔派人来看顾一下他们孤儿寡母外,其余人别说来探望他们娘俩儿了,不来欺负、折辱他们就很是不错了。
  自己那位高高坐在章台宫的皇伯,他更是只闻其名、其事,从未见过其人。
  皇伯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召见他?
  子婴紧抿薄唇,眼睑微垂。
  初次踏入这座宅院的蒙毅也对周遭的破败景象视若无睹,长安君倒戈谋逆的时候,他还年龄幼小,并未见过这位陛下同父异母的弟弟。
  看到相偕着朝他走来的陌生母子二人,他也领着身后的俩黑衣宦
  者阔步上前,对其微微俯身行礼道:
  “微臣蒙毅见过姬夫人、见过子婴公子。”
  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听过这个尊称的姬灿面对朝她行礼的高大青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她强忍着喉咙内涌起来的阵阵痒意,伸手虚扶了蒙毅一把,看着对方与年轻时候的蒙恬有几分相似的眉眼,也不由心中稍稍安心了几分。
  陛下既然能派自己的心腹来府内,想来不是要为了难为她的孩子的。
  她扯出一抹憔悴的笑容,将自己身侧的儿子拉到身前,看着蒙毅虚弱的出声询问道:
  “敢问蒙内史,陛下为何会突然宣召子婴入宫面圣呢?”
  子婴也看着初次相见的蒙内史,忍不住紧张的吞了吞口水。
  他虽然对要即将入宫怀揣着分外复杂的心情,但内心深处却忍不住有些雀跃。
  他明白这是一次救母亲性命的好机会,只要他能进宫面圣一次,他就会牢牢抓住机会,向皇帝陛下请求派太医入府给母亲看病!
  蒙毅直起身子,看着母子俩希冀的眼神,稍稍沉默了一下后,还是低声道:
  “抱歉夫人,毅并不知道陛下的用意。”
  虽然已经猜到蒙毅会这样回答了,但姬灿心中还是禁不住有些沮丧。
  不知道帝王用意,那么她初次入宫的子婴该用何种态度才好应对陛下,博得陛下的好感呢?
  子婴也垂眸思忖,思及了昨日都城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抓刺客的事情,他不由抿起了薄唇,难道那刺客与父亲生前留下的人有关?
  不会如此吧?
  看着母子俩忐忑不安的面容,蒙毅终究有几分不忍,轻咳两声道:
  “夫人和公子不必太过担忧,陛下是心胸宽广之辈,有的事情过去就是过去了,不会再紧抓着不放,而且皇长孙殿下此刻也在宫里。”
  听到这话,姬灿惶恐的面容慢慢变得镇静了下来,子婴黯淡的眼底也忍不住迸发一抹光彩。
  皇帝陛下疼爱皇长孙的事情全城皆知,有长孙殿下在,陛下应该心情挺不错的。
  子婴感受到了蒙毅对他投来的几分善意,对着蒙毅拱了拱手温声道:
  “劳烦蒙内史辛苦跑来一遭传话了,还请您稍等片刻,容子婴稍稍收拾一番就随您入宫面圣。”
  蒙毅微微颔了颔首,看到母子俩相偕着又急步回屋子后,谢绝了瘸腿老仆要请他入厅内饮用热水的好意,而是静静站在院子内,打量着这座萧索又破旧的府邸。
  约莫一刻钟后,子婴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也尽量将自己收拾的齐整,重新来到了院子中。
  蒙毅见状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带着子婴到府外上了马车,骑着骏马将其送到宫门口后,目送着子婴跟着两个宦者往宫内而去。
  他则调转马头往府邸的方向赶。
  昨日一日,今日一日,蒙毅能感觉出来陛下心中蕴藏着滔天的愤怒,但他不知其中内情,只能收敛了思绪。
  王城中的人在看到蒙毅进入长安君府后,听到他带着长安君留下的遗腹子入宫面圣的消息后,也都惊呆了,隐隐约约觉得这都城的天似乎都发生改变了。
  子婴随在俩低眉垂首的黑衣宦者身后,同样敛着眸子,静默地往前走,默默在心中组织着等到在章台宫内见到自己那位威严的皇帝伯伯后,该如何求他救助自己母亲的语言。
  宫中的宫道非常长,长的一眼看不到尽头。
  宫道两侧的宫墙也非常高,高的努力抬头都看不到边缘。
  走在湿滑的宫道上,子婴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将自己混乱的情绪给安抚下来。
  相同的时间里。
  待在章台宫餐厅内的秦缨也陪着大父用完了早膳。
  因为昨日西郊“遇刺”之事,大父今日并未召集百官在外殿中上朝,秦缨也难得有了不用读书的时候。
  早膳一用罢,秦缨就拉着大父走到天桥上散步。
  高高的天桥上,积雪已经被宫人们给处理干净了,爷孙俩大手牵小手缓步行走着,边吸着清新又泠冽的雪后空气,边欣赏着满宫银装素裹的景象。
  秦缨抓耳挠腮的想了一个小品给大父声情并茂地讲完,逗得大父高兴的笑了几声后,他眼尖地看到远处的宫道上有两个宦者带着一个一眼望过去都觉得十分瘦削的少年正朝着章台宫的方向而来。
  他眨了眨眼睛,猜到那俩宦者身后的陌生少年应该就是子婴了,遂用小手拽了拽大父的大手,将大父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后,就从木栏杆的空隙内指着那远处宫道上的三人,奶声奶气地好奇询问道:
  “大父,您看,那个少年,缨好像没有见过哎?”
  听到孙儿的话,始皇也将视线转移到了宫道上,隔着距离,他并未看清楚垂首的少年究竟长什么模样,但看到那俩宫人后,也猜到这就是成蟜留下的遗腹子了,遂用大手摸着矮墩墩孙儿的虎头帽,神情复杂地低声道:
  “缨,那个少年就是子婴。”
  “啊?他就是子婴啊?”
  秦缨佯装惊讶的“嗖——”地一下抬起小脑袋,满脸惊奇地看着大父的俊容。
  始皇也知道史书上并未过多记载子婴的信息,孙儿只知子婴之名,并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他稍稍弯腰将孙儿给抱起来,看着下方那个离章台宫越来越近的瘦削少年,轻声叹息了一句:
  “缨,子婴的父亲是大父同父异母的弟弟嬴成蟜,从血缘关系上讲,他是大父的侄子,你父亲的堂弟,你唯一的亲堂叔。”
  秦缨闻言又往下方看了一眼,趴在大父耳畔用普通话悄悄声道:
  “大父,这个子婴就是玄鸟口中所说的那个子婴嘛?”
  始皇抿唇颔了颔首,没再多说什么,迈着两条大长腿抱着怀里的小胖墩儿回章台宫里。
  没过多久,爷孙俩就在内殿之中看到宦者来报:“陛下,子婴公子已经在殿外等候着了。”
  跪坐于上首漆案旁的始皇稍稍抬了一下右手。
  宦者忙恭敬地俯身退下。
  紧跟着内殿门口就出现了一抹消瘦又颀长的身影,气质如松如竹。
  同大父一起,盘着两条小短腿儿坐在上首的缨小胖墩儿也睁大眼睛盯着下方垂首走进来的少年看。
  对方的身高与傻爹差不多,年龄瞧着似乎也差不多,但身子骨明显比不上傻爹强健,散发出来的气质也没有傻爹那般清贵儒雅。
  嗯……这就是十年后,有心挣扎着救秦,却无力扶大厦将倾的末代秦王——嬴子婴?
  不知上首爷孙俩心思的子婴初次踏入宫门,心情忐忑又紧张,宛如初次进贾府的林妹妹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就怕不慎行将踏错一步绝了他们母子俩的生机,按照母亲教导他的礼仪,低眉垂首的缓步走到大殿中央后将两手大拇指朝上,四指交叠高举垂首俯身,紧张却不失恭敬地出声喊道:
  “罪臣之子嬴子婴拜见陛下,拜见长孙殿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长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始皇视线下垂静静地打量着自己这个侄子,沉默几息后淡声道:
  “起身吧,抬起头来。”
  “诺,多谢陛下。”
  子婴深吸一口气,表情沉稳的慢慢抬起头来。
  坐在上首的爷孙俩也一并看向年轻人的容貌。
  大的面露审视,小的纯属好奇。
  身处在这个位置,始皇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同母异父的弟弟们是没有任何好感的,若是他们仨安安分分地待着,不给他找麻烦,他不会容不下这三个人的,然而……
  始皇微微眯了眯狭长的凤目,眸光犀利如鹰隼般紧紧地盯着下方的年轻公子。
  子婴感受到上方帝王压迫感十足的目光也不由觉得后背发汗,但他还是努力挺起脊背,不想露出一丝一毫的怯意来。
  他知道皇伯恼恨父亲,但是父亲已逝,纵使有错,也是昔日受宠的长安君,同属庄襄王的血脉,他虽然顶着“罪臣之子”的恶名,但他身体内流淌的血液是和上首的小奶娃一样尊贵的。
  他不必像寻常的罪奴那般卑躬屈膝。
  心中这般思量,子婴视线略微下移,如大雪之下的一颗青松一样任由上方的帝王威压如同迅猛的潮水般朝他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