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18节
故而林森遗憾归遗憾,还是按照几人原定的想法开口:“回头我把聘礼送还给砚哥儿您,另外关于这几天的车马费和后头乘船的费用……”
沈砚摇摇头:“这些就算了罢,您一家三口到了汴京也要落脚置办住处,到时候有的是用钱的地方。”
林森连连摇头:“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哪里能白占你们便宜?再说你们乃是官差,外出开销都得入公中,中间有了差错,岂不是教你们为难。”
沈砚见他执意,便不再推拒。
众人正言笑间,门外传来急促敲门声。吕三脸色难看地进来:“陶官人,沈官人,府衙那边已审讯过了,那四人承认拐骗妇人,只说是要带去自家私窑,拒不认杀人越货的事!”
沈砚和陶应策的神色骤变。
谢娘子也变了脸色:“怎么会?”
林芝几人在旁听着,方才知道商队诸人回程刚刚得到一伙匪徒的消息,据说这帮匪徒沿着水道作案,下手极为狠辣,失踪者中成年男性多被杀害,女眷孩童则下落不明,故而怀疑他们有贩卖女子孩童的门路。
在得知林芝一家曾遭遇疑似人贩子,并提供的画像以后,商队诸人今日便盯上婆子,并在她下手之际将人抓捕归案。
原以为能顺藤摸瓜,谁知却是寻错了人!
正当几人急着要赶往衙门时,林芝忽然开口:“这样说的话……不如查查刚刚跟踪我们的闲汉。”
“他不是来传话的吗?”
“若是单纯帮忙传话的话,为何要跟踪一路?”林芝反问道。
林森悚然一惊,登时沉默。
当老伯将这事告诉他们时,那人应当已跟踪他们一段地方,偏偏这人未上前与自家搭话,而是一路尾随,似乎是要找到他们的下榻之所。
先前那闲汉说明情况时,林森夫妇并无多大感受,此时却觉得毛骨悚然。
林芝往下说道:“现在想来,对方的话术也有些奇怪。毕竟咱们已签下契书,他们想要我们违约将方子卖给他们,总应该说一说这位张员外的身份与能力,来打消咱们的顾虑,可他只说是‘商街张员外’,加之愿意出资三百贯,再无别的说明。”
当下,百姓们素来将富人称为员外,大体便是后世老板的意思。可这家有百贯者能称为员外,家有千贯万贯者也被称为员外。
林芝越说越是笃定:“另外还有那三百贯,他像是知道冯娘子与咱们的交易金额,故意说出一个略高,又不过度夸张的数字,却不想其实这等情况下,单纯提高价格对我们根本没有吸引力。”
“做生意的人,应该都知道吧?怎会一开始便将自己的价格告诉传话的,这么漫不经心的来成交一笔生意?要么对方并不打算做这笔生意,要么便是这一开始便是谎言。”
沈砚抬步往外而去:“刚刚因那人跟踪林小娘子一家,故而我将此人也一并送到衙门。”
陶应策闻言,扬声道:“骑马去!谢姐,你带吕三几个去渡口,找借口扣下所有船只,不允许任何船只离开渡口!”
若是这闲汉真是匪徒的同伙,此刻怕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第21章
衙门门口,两名差役正将闲汉推出门外:“走走走,这回饶了你,往后可别再干这等跟踪的勾当。”
“是是是,小的再也不敢了。”闲汉陪着笑,待差役转身后方才松了口气。
他急急离开,刚拐进巷子,却正好撞上虎视眈眈的沈砚几人。
闲汉转身想跑,却是身体猛地一沉,不由自主地摔倒在地,双手被沈砚狠狠反剪在身后。
“你们,你们抓我做甚?”
“我都说了,我是替张员外传话——”
“哪个张员外?住在哪条街?又是做什么营生的?”陶应策闻言,厉声追问道
闲汉眼神闪烁:“就在,就在西街上,做,做吃食生意的。”
“西街做吃食的张员外,上个月便搬去许州了。”
闲汉赶忙改口:“我,我记错了,是南街卖吃食的张员外。”
“南街只有开绸缎铺的员外姓张。”陶应策目光冷冽,步步紧逼:“况且西街的张员外也压根没有搬走,也更从不做吃食生意的。”
沈砚不想与闲汉废话,索性从腰间抽出匕首,‘噌’地一下插在闲汉的脸侧:“说!”
闲汉望着近在咫尺的匕
首,喉结滚动。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便见不远处黑影闪过,知道是同伴前来接应。
他心头一横,猛地撞向沈砚,想要借机挣脱束缚,没曾想沈砚早有防备,反手扣住他的手腕,只听见咔哒一声响,再来便是闲汉的惨叫声。
与此同时,陶应策已指挥着赶来的衙役扑向黑影,当场逮住两名同伙。
待他拎着人回来,这边沈砚也审出他们藏匿人质的地方,当即遣人前去寻觅受害者,抓捕剩余嫌犯。
……
和州渡口的喧闹声直到入夜尚未停歇,待林芝一家下楼用饭时,虽然沈砚等人尚未归来,但客店里已满是关于这件事的议论声。
“你看见没?”
“怎能没看见!”邻桌汉子拍着桌子,气得咬牙切齿:“谁能想到那帮匪徒就藏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我就恨我去的太迟,没能踢上两脚,丢上几片烂叶和臭鸡蛋!”
从几人话语中,林芝一家拼凑出事情的全貌:今日下午官府差役从渡口一艘货船底仓内搜出不少妇孺,各个面色枯黄,眼神空洞,不少人通体带着伤,见了人就缩成一团,连话都说不利索。
“真是可怜。”
“这还算运气好的,我听官府差役说有些早就被卖了,能不能寻回来都两说。”
“可不是嘛,城门口都排起长队,都是附近乡镇丢了妻女孩童的人家,特意赶来打听寻觅的。”
“老天有眼,终是抓住他们!”
“这帮畜生,真真该被千刀万剁!”
林芝一家听着对话,也是放下心来。她们在客店安稳歇息两日,方才见到眼底青黑,精神不济的谢娘子。
“唔,给你们的。”
“?”宋娇娘下意识接过谢娘子递来的东西,而后才注意到这是一摞交子:“唉?哎?这钱是——?”
“嘘——”谢娘子推着三人进了屋,方才解释道:“这是官府悬赏盗匪的赏金。”
当下悬赏盗匪自是有悬赏赏金的,尤其像是这帮盗匪已谋害多人,赏金更是一人十贯起。
“抓住的盗匪一共有十二人,按理说应当要付给你们一百二十贯,不过和州官府衙门尚未结案,故而只能先行支付一半,剩余一半说要结案以后再行送给你们。”
谢娘子又打了一个哈欠,不等林芝一家发出别的问题,她又接着往下说:“还有明日早上咱们便要登船启程出发了,你们好开始收拾行李了。”
“案子已经解决了?”宋娇娘张嘴半天,最后干巴巴地问起案子进度。
“差不多了。”谢娘子说起这个,脸上多了些许笑容:“我还以为那几个盗匪杀人掠货,应当是凶悍硬气之人,谁知一用刑竟是争先恐后地招认。”
“现在案情基本已清,本地官衙会负责继续搜寻受害者,并将他们送回家,咱们也可以提前走了。”
确定事情告一段落,林芝一家人也终于能放下心。毕竟一想起那日被匪徒跟踪的事,三人夜里都是辗转反侧,心惊肉跳。
为此,宋娇娘还让林森又送了一笔钱给老伯,一来感谢他的提醒之恩,二来是老伯送的吃食实在贵重,不是别的,正是满满一罐柃木蜜。
有了谢娘子的话,三人回屋便整理起行李。次日一早,一家人来到楼下,终于见到几日未见的沈砚等人,他们与谢娘子相仿,各个满脸倦怠,甚至没来得及多说几句,便七手八脚上前帮忙,将行李尽数塞到车上。
“你们真不用休息两日?”
“不用不用,到船上在歇息。”沈砚摇摇头。
待抵达码头,林芝一家方才知道缘由,诸人登上的不是寻常客船,而是一艘官吏专用的朱漆座船。
这船船身描金云纹,舱室更是比寻常客船宽敞不少,每个房间都拥有专用的床铺桌椅,另外还有独立的会餐区和活动区,足以让众人好好歇息。
比起放下行李便钻进舱室休息的沈砚等人,林芝一家则选择到甲板上吹吹风,顺带瞧瞧渡口景象。
这边数不尽的船夫正忙忙碌碌地卸货,将跳板踩得吱呀作响,那边捕鱼归来的渔船刚刚停稳,几只跟随而来的鸟雀便疾驰而下,叼着鱼在渔夫的叫骂声中振翅离开。
近处还有一艘宽阔客船靠岸,客舱里先是探出个梳双髻的婢女,待她挑起帘子,而后从里面走出几名妇人来,皆是锦衣华服,甚是富贵。
林芝不免多看了几眼,直到瞧到缀在中间的一人,她方才愣了愣。
林芝拉了拉宋娇娘的衣袖,悄声道:“娘,您看那边,那个人长得像不像槿姐儿。”
林芝说的槿姐儿,姓黄,乃是黄管事的女儿。她跟着大姑娘远嫁去了汴京,听黄管事说已嫁给伯府管事,生活甚是幸福。
当然,她与远嫁的大姑娘一样,已是数年没有回席家过了。
宋娇娘起初不信:“瞎说,槿姐儿怎会出现在这里……”
待她抬眸一瞧,顿时愣住:“还,还真的有点像?好像就是……她?”
除去脸蛋圆润些,穿着富贵些,远处那位妇人与槿姐儿的轮廓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她像极了黄管事的娘子。
宋娇娘肯定来人的身份,不但没上前打招呼的心思,而且还拉着林芝回到船舱里,完全不想再与席府扯上关系。
那边黄槿也瞥见两个熟悉的背影,蹙眉道:“奇怪。”
“黄娘子,怎么了?”
“回禀蒋妈妈的话,我好似见到了认识的人。”黄槿收回目光,恭谨地回答。
“莫非是席家得知了消息,遣人过来了?”被称为蒋妈妈的妇人皱了皱眉,狐疑地瞥了一眼黄槿,怀疑是大姑娘提前遣人捎了信。
黄槿赶忙解释:“没得事儿,那两人是坐上了官船,许是相似的人罢了。”
蒋妈妈方才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方才收回怀疑。她瞥了一眼黄槿,又道:“如今咱们已到了和州,两三日后便要到太平州了,有些事儿我也要提前与你说道一二,以免你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
黄槿不明所以,却听得出蒋妈妈的警告之意,登时恭声应是。
蒋妈妈睨了黄槿一眼,道:“你虽是大夫人的陪房,但也跟着到咱们梁家,嫁了咱们梁家的家生子。”
蒋妈妈抬手,点了点黄槿的心:“你要记住这点,别到了席府,见着你爹娘,就把咱们府里的事都往外说。”
黄槿:“婢子晓得的。”
蒋妈妈叹气,拍了拍黄槿的手背:“你晓得便好。”
另一边,躲回船舱里的宋娇娘与林芝坐在窗边,偷偷望着跟随蒋妈妈走上岸,登上马车离开的黄槿。
“真的是的槿姐儿。”
“槿姐儿怎么回来了?咱们出府时都没听说呢。”宋娇娘诧异得很,不过他们毕竟已经离开席府,念上两句,又或是避开也就罢了。
尤其是随着船身轻轻一震,而后两侧河水涟漪荡开,母女俩的视线顿时被宽阔的河道所吸引,不再关注那边的事儿。
眼见船上日子尤为清闲舒适,林芝也生出了主意。她故作自己有些晕船,实则躲在屋里认真练字,空闲时还尝试着做做针线活,借此来熟悉前身留下的本事。
待到她基本能模仿个大概时,官船也抵达了目的地。随着船只靠岸,沈砚也特意来询问林芝一家后续的计划:“……因在和州耽搁了些日子,加之上官要我们尽快回汴京,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加快速度,后头的行程将会有些赶。”
“那要几天到汴京?”
沈砚摇摇头:“这些就算了罢,您一家三口到了汴京也要落脚置办住处,到时候有的是用钱的地方。”
林森连连摇头:“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哪里能白占你们便宜?再说你们乃是官差,外出开销都得入公中,中间有了差错,岂不是教你们为难。”
沈砚见他执意,便不再推拒。
众人正言笑间,门外传来急促敲门声。吕三脸色难看地进来:“陶官人,沈官人,府衙那边已审讯过了,那四人承认拐骗妇人,只说是要带去自家私窑,拒不认杀人越货的事!”
沈砚和陶应策的神色骤变。
谢娘子也变了脸色:“怎么会?”
林芝几人在旁听着,方才知道商队诸人回程刚刚得到一伙匪徒的消息,据说这帮匪徒沿着水道作案,下手极为狠辣,失踪者中成年男性多被杀害,女眷孩童则下落不明,故而怀疑他们有贩卖女子孩童的门路。
在得知林芝一家曾遭遇疑似人贩子,并提供的画像以后,商队诸人今日便盯上婆子,并在她下手之际将人抓捕归案。
原以为能顺藤摸瓜,谁知却是寻错了人!
正当几人急着要赶往衙门时,林芝忽然开口:“这样说的话……不如查查刚刚跟踪我们的闲汉。”
“他不是来传话的吗?”
“若是单纯帮忙传话的话,为何要跟踪一路?”林芝反问道。
林森悚然一惊,登时沉默。
当老伯将这事告诉他们时,那人应当已跟踪他们一段地方,偏偏这人未上前与自家搭话,而是一路尾随,似乎是要找到他们的下榻之所。
先前那闲汉说明情况时,林森夫妇并无多大感受,此时却觉得毛骨悚然。
林芝往下说道:“现在想来,对方的话术也有些奇怪。毕竟咱们已签下契书,他们想要我们违约将方子卖给他们,总应该说一说这位张员外的身份与能力,来打消咱们的顾虑,可他只说是‘商街张员外’,加之愿意出资三百贯,再无别的说明。”
当下,百姓们素来将富人称为员外,大体便是后世老板的意思。可这家有百贯者能称为员外,家有千贯万贯者也被称为员外。
林芝越说越是笃定:“另外还有那三百贯,他像是知道冯娘子与咱们的交易金额,故意说出一个略高,又不过度夸张的数字,却不想其实这等情况下,单纯提高价格对我们根本没有吸引力。”
“做生意的人,应该都知道吧?怎会一开始便将自己的价格告诉传话的,这么漫不经心的来成交一笔生意?要么对方并不打算做这笔生意,要么便是这一开始便是谎言。”
沈砚抬步往外而去:“刚刚因那人跟踪林小娘子一家,故而我将此人也一并送到衙门。”
陶应策闻言,扬声道:“骑马去!谢姐,你带吕三几个去渡口,找借口扣下所有船只,不允许任何船只离开渡口!”
若是这闲汉真是匪徒的同伙,此刻怕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第21章
衙门门口,两名差役正将闲汉推出门外:“走走走,这回饶了你,往后可别再干这等跟踪的勾当。”
“是是是,小的再也不敢了。”闲汉陪着笑,待差役转身后方才松了口气。
他急急离开,刚拐进巷子,却正好撞上虎视眈眈的沈砚几人。
闲汉转身想跑,却是身体猛地一沉,不由自主地摔倒在地,双手被沈砚狠狠反剪在身后。
“你们,你们抓我做甚?”
“我都说了,我是替张员外传话——”
“哪个张员外?住在哪条街?又是做什么营生的?”陶应策闻言,厉声追问道
闲汉眼神闪烁:“就在,就在西街上,做,做吃食生意的。”
“西街做吃食的张员外,上个月便搬去许州了。”
闲汉赶忙改口:“我,我记错了,是南街卖吃食的张员外。”
“南街只有开绸缎铺的员外姓张。”陶应策目光冷冽,步步紧逼:“况且西街的张员外也压根没有搬走,也更从不做吃食生意的。”
沈砚不想与闲汉废话,索性从腰间抽出匕首,‘噌’地一下插在闲汉的脸侧:“说!”
闲汉望着近在咫尺的匕
首,喉结滚动。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便见不远处黑影闪过,知道是同伴前来接应。
他心头一横,猛地撞向沈砚,想要借机挣脱束缚,没曾想沈砚早有防备,反手扣住他的手腕,只听见咔哒一声响,再来便是闲汉的惨叫声。
与此同时,陶应策已指挥着赶来的衙役扑向黑影,当场逮住两名同伙。
待他拎着人回来,这边沈砚也审出他们藏匿人质的地方,当即遣人前去寻觅受害者,抓捕剩余嫌犯。
……
和州渡口的喧闹声直到入夜尚未停歇,待林芝一家下楼用饭时,虽然沈砚等人尚未归来,但客店里已满是关于这件事的议论声。
“你看见没?”
“怎能没看见!”邻桌汉子拍着桌子,气得咬牙切齿:“谁能想到那帮匪徒就藏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我就恨我去的太迟,没能踢上两脚,丢上几片烂叶和臭鸡蛋!”
从几人话语中,林芝一家拼凑出事情的全貌:今日下午官府差役从渡口一艘货船底仓内搜出不少妇孺,各个面色枯黄,眼神空洞,不少人通体带着伤,见了人就缩成一团,连话都说不利索。
“真是可怜。”
“这还算运气好的,我听官府差役说有些早就被卖了,能不能寻回来都两说。”
“可不是嘛,城门口都排起长队,都是附近乡镇丢了妻女孩童的人家,特意赶来打听寻觅的。”
“老天有眼,终是抓住他们!”
“这帮畜生,真真该被千刀万剁!”
林芝一家听着对话,也是放下心来。她们在客店安稳歇息两日,方才见到眼底青黑,精神不济的谢娘子。
“唔,给你们的。”
“?”宋娇娘下意识接过谢娘子递来的东西,而后才注意到这是一摞交子:“唉?哎?这钱是——?”
“嘘——”谢娘子推着三人进了屋,方才解释道:“这是官府悬赏盗匪的赏金。”
当下悬赏盗匪自是有悬赏赏金的,尤其像是这帮盗匪已谋害多人,赏金更是一人十贯起。
“抓住的盗匪一共有十二人,按理说应当要付给你们一百二十贯,不过和州官府衙门尚未结案,故而只能先行支付一半,剩余一半说要结案以后再行送给你们。”
谢娘子又打了一个哈欠,不等林芝一家发出别的问题,她又接着往下说:“还有明日早上咱们便要登船启程出发了,你们好开始收拾行李了。”
“案子已经解决了?”宋娇娘张嘴半天,最后干巴巴地问起案子进度。
“差不多了。”谢娘子说起这个,脸上多了些许笑容:“我还以为那几个盗匪杀人掠货,应当是凶悍硬气之人,谁知一用刑竟是争先恐后地招认。”
“现在案情基本已清,本地官衙会负责继续搜寻受害者,并将他们送回家,咱们也可以提前走了。”
确定事情告一段落,林芝一家人也终于能放下心。毕竟一想起那日被匪徒跟踪的事,三人夜里都是辗转反侧,心惊肉跳。
为此,宋娇娘还让林森又送了一笔钱给老伯,一来感谢他的提醒之恩,二来是老伯送的吃食实在贵重,不是别的,正是满满一罐柃木蜜。
有了谢娘子的话,三人回屋便整理起行李。次日一早,一家人来到楼下,终于见到几日未见的沈砚等人,他们与谢娘子相仿,各个满脸倦怠,甚至没来得及多说几句,便七手八脚上前帮忙,将行李尽数塞到车上。
“你们真不用休息两日?”
“不用不用,到船上在歇息。”沈砚摇摇头。
待抵达码头,林芝一家方才知道缘由,诸人登上的不是寻常客船,而是一艘官吏专用的朱漆座船。
这船船身描金云纹,舱室更是比寻常客船宽敞不少,每个房间都拥有专用的床铺桌椅,另外还有独立的会餐区和活动区,足以让众人好好歇息。
比起放下行李便钻进舱室休息的沈砚等人,林芝一家则选择到甲板上吹吹风,顺带瞧瞧渡口景象。
这边数不尽的船夫正忙忙碌碌地卸货,将跳板踩得吱呀作响,那边捕鱼归来的渔船刚刚停稳,几只跟随而来的鸟雀便疾驰而下,叼着鱼在渔夫的叫骂声中振翅离开。
近处还有一艘宽阔客船靠岸,客舱里先是探出个梳双髻的婢女,待她挑起帘子,而后从里面走出几名妇人来,皆是锦衣华服,甚是富贵。
林芝不免多看了几眼,直到瞧到缀在中间的一人,她方才愣了愣。
林芝拉了拉宋娇娘的衣袖,悄声道:“娘,您看那边,那个人长得像不像槿姐儿。”
林芝说的槿姐儿,姓黄,乃是黄管事的女儿。她跟着大姑娘远嫁去了汴京,听黄管事说已嫁给伯府管事,生活甚是幸福。
当然,她与远嫁的大姑娘一样,已是数年没有回席家过了。
宋娇娘起初不信:“瞎说,槿姐儿怎会出现在这里……”
待她抬眸一瞧,顿时愣住:“还,还真的有点像?好像就是……她?”
除去脸蛋圆润些,穿着富贵些,远处那位妇人与槿姐儿的轮廓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她像极了黄管事的娘子。
宋娇娘肯定来人的身份,不但没上前打招呼的心思,而且还拉着林芝回到船舱里,完全不想再与席府扯上关系。
那边黄槿也瞥见两个熟悉的背影,蹙眉道:“奇怪。”
“黄娘子,怎么了?”
“回禀蒋妈妈的话,我好似见到了认识的人。”黄槿收回目光,恭谨地回答。
“莫非是席家得知了消息,遣人过来了?”被称为蒋妈妈的妇人皱了皱眉,狐疑地瞥了一眼黄槿,怀疑是大姑娘提前遣人捎了信。
黄槿赶忙解释:“没得事儿,那两人是坐上了官船,许是相似的人罢了。”
蒋妈妈方才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方才收回怀疑。她瞥了一眼黄槿,又道:“如今咱们已到了和州,两三日后便要到太平州了,有些事儿我也要提前与你说道一二,以免你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
黄槿不明所以,却听得出蒋妈妈的警告之意,登时恭声应是。
蒋妈妈睨了黄槿一眼,道:“你虽是大夫人的陪房,但也跟着到咱们梁家,嫁了咱们梁家的家生子。”
蒋妈妈抬手,点了点黄槿的心:“你要记住这点,别到了席府,见着你爹娘,就把咱们府里的事都往外说。”
黄槿:“婢子晓得的。”
蒋妈妈叹气,拍了拍黄槿的手背:“你晓得便好。”
另一边,躲回船舱里的宋娇娘与林芝坐在窗边,偷偷望着跟随蒋妈妈走上岸,登上马车离开的黄槿。
“真的是的槿姐儿。”
“槿姐儿怎么回来了?咱们出府时都没听说呢。”宋娇娘诧异得很,不过他们毕竟已经离开席府,念上两句,又或是避开也就罢了。
尤其是随着船身轻轻一震,而后两侧河水涟漪荡开,母女俩的视线顿时被宽阔的河道所吸引,不再关注那边的事儿。
眼见船上日子尤为清闲舒适,林芝也生出了主意。她故作自己有些晕船,实则躲在屋里认真练字,空闲时还尝试着做做针线活,借此来熟悉前身留下的本事。
待到她基本能模仿个大概时,官船也抵达了目的地。随着船只靠岸,沈砚也特意来询问林芝一家后续的计划:“……因在和州耽搁了些日子,加之上官要我们尽快回汴京,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加快速度,后头的行程将会有些赶。”
“那要几天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