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117节
  “喂喂喂,不要乱说话啊!”
  众人忍俊不禁,室内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第128章
  就连心情不愉的郭官人听到这里,都忍不住翘了翘嘴角,露出几分笑意。他回到下榻的客店,把消息告诉翘首以盼的三姐儿:“我被授予芜湖县主薄,年后便要赶赴当地任职。”
  “你整理一番行囊,回头咱们先回家乡过年,而后再行前往芜湖县。”
  “芜湖县……主薄?”熟悉的五个字映入三姐儿的脑海,让她忍不住睁大双眼,掌心更是湿漉漉的。
  上辈子的一切,便是从芜湖县开始异常。她要官人与上峰交际往来,却是遭到郭官人的驳斥,而后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等婆母送来妾室,她也只能把林芝抬举为养娘……
  不对不对不对!
  三姐儿赶忙摇晃着脑袋,将那些让她深感屈辱的事儿抛出脑海,她已将林芝打发出去,只要她软和脾气,不要让婆母介入,事态定然不会发生变化的……
  三姐儿努力安抚着自己,却未曾注意郭官人的神色。郭官人见着三姐儿面色沉郁,半点没有欢喜的意味,禁不住想起那日公布榜单时的场景,脸色也跟着沉郁下来。
  他原本还想与三姐说一说沈砚的趣事,琢磨着要不要等上数日,待沈官人的婚事敲定送一送贺礼,拉拢拉拢关系。
  可时下,郭官人觉得自己不如早些离开,恐带着三姐儿别说拉拢关系,倒是把人都给得罪了。
  正想着,三姐儿也回过神来。她注意到郭官人神色不明,赶忙笑道:“官人说的是。不过咱们既然要回家过年,不如带些特产回去?”
  郭官人颔首:“我听同年所说,汴京城里有不少名店,我回头让人去订些,一部分带回去送给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大人品尝,一部分咱们路途上亦能解解馋。”
  说到这里,三姐儿不免露出笑意:“我听说夏记的蟹粉酥甚是有名,另外还有好味斋的酱鸭……”
  “还有林芝记的花酥。”郭官人笑着接话。没曾想他话音刚落,三姐儿便猛地抬高声音,惊叫一声:“林芝!?”
  郭官人被吓了一跳,满脸莫名地看向三姐儿:“怎么了?”
  三姐儿迅速回过神来,尴尬一笑:“就是这名字有点耳熟,教我有点吃惊……只是想了想又不可能。”
  三姐儿又想了想,终是放下心来,林芝擅女红,哪会开什么果子铺,她啊现在应该被那等贫瘠困苦之地,日日为家计发愁。
  不过光听着这两字,她也心生不喜,再想想上辈子根本未曾听得什么花酥的名声,赶忙道:“我不喜欢这名字,咱们就不要买这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东西。”
  郭官人不欲与她争执,点头应下,只是心里又暗暗庆幸了一番,还好没提要带她前去应酬之事,光听着就这副样子,真到面前还得了?
  夫妇各有心思,面上却瞧着一派祥和。三姐儿光沉浸在郭官人温和的态度下,却忘了上辈子的自己这时日日陪着他与同年交际,还以为是这辈子下榻之地太过窘迫,故而郭官人不好带人归来,只能日日单人赴宴。
  这些已是后话。
  暂且不提这对夫妇的同床异梦,那边宋娇娘迎来了一位上等媒人。
  这媒人头戴纱盖,身着紫色褙子,身后还跟着两名仆妇,瞧着比上回来给七八品官吏做媒的媒人还要气派。
  “这不是孙妈妈吗?”
  “她可是汴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官媒!”
  “啧啧,没想到……竟是请了孙妈妈。”更有人压低了声音,伸长脖子看着场内景象。
  他们几个都是今年的进士,得到消息以后便过来查看,没成想竟是刚好见着孙妈妈造访。
  宋娇娘又喜又忧,喜的是她听到周遭人的议论,知道眼前这位上等官媒乃是汴京城里有数的人物,忧的是自己已有心仪人选,偏生砚哥儿已是多日未曾出现过!
  宋娇娘面上含笑迎上前去,请人到屋里说话,心里则是百转千回,暗暗埋怨沈砚不争气。
  直将人引入后院正厅,宋娇娘又请孙妈妈坐下说话。
  孙妈妈脸上带笑,先将带来的两只锦盒轻放在案,一盒里是两匹杭州产的暗花绫罗,一盒里是北苑产的龙凤团茶:“这是刑部员外郎家家托我带来的薄礼。”
  宋娇娘余光扫过两匣礼物,两者皆是富有盛名的上等物件,可见这刑部员外郎家的重视。不过她想起前几回的事儿,也并未惊讶,只试探开口:“这位沈官人是要为家里哪位郎君——”
  大体不过是二郎,三郎……
  宋娇娘的思绪还未落下,便见孙妈妈捂嘴笑道:“娘子,我正是为了沈员外郎而来。”
  “沈员外郎……今年贵庚?”宋娇娘先是一怔,而后又淡定下来,想来应当是如上回那等想聘林芝为续弦的官儿,只是这回来的更大方,更体面,摆出的态度更真诚。
  “年方二十,正是今年的状元郎,模样端正,品行温厚,更是您家的旧识……”孙妈妈笑弯了眉眼,温声往下道。
  只是让她疑惑的是自己越说,面前的娘子表情越是震惊,到最后眼睛嘴巴都张成了o字型。
  宋娇娘怀疑自己得了幻听之症,否则她怎么能听见孙妈妈来为今年的状元郎来说媒,还说,还说是自家的旧识!
  忽悠谁呢!谁认识状元郎?
  就在宋娇娘即将脱口而出的时候,她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那是江管事欲言又止的古怪,那是周遭街坊藏在角落的喟叹,还有沈砚
  多日未来的疑惑。
  宋娇娘倒抽了一口凉气,被自己的猜测惊得头皮发麻,莫非,难不成,难道是砚哥儿这些日子没来,是……跑去参加科举了!?
  这合理吗?
  这可能吗?
  这……正常吗?
  宋娇娘吞了一口唾沫,在孙妈妈不解的目光中颤声道:“敢问孙妈妈,这位员外郎……他名什么?”
  孙妈妈表情奇异,深深看了宋娇娘一眼,沉声道:“沈员外郎,姓沈,名砚,字仲研。”
  宋娇娘的瞳孔,疯狂地震。
  孙妈妈看出宋娇娘反应的真实,而更加惊诧。
  要晓得三年一度的科举乃是汴京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会关注一二,没曾想林家人竟是全然没发现!
  真真是——
  真真是——
  孙妈妈欲言又止,半响才重新拾起身为上等媒人的职业道德,满脸笑容地从怀里取出红纸帖,上面写着沈砚的生辰八字:“若是宋娘子有意,便先将帖子留下,待我回禀沈员外郎,而后便选个吉日让您与陶家郎君和夫人见上一见,也让两个孩子见一见,如何?”
  宋娇娘方才回过神,轻吐出一口长气来:“有劳孙妈妈费心,便依你所言。”
  孙妈妈笑容愈发真实,起身告辞并回去回复消息了。
  宋娇娘呆坐在屋里,良久,半响才腾地起身,卷着一阵风冲进后院里:“林森!森哥!”
  林森正与商贩清点货物,听到宋娇娘破了音的呼喊声,顿时直起身来。他将事情交付给帮衬的小厮,疾步往回走去:“我在这里,出什么事了——嗷?”
  林森一个踉跄,就被宋娇娘拖进屋里,这样那样一通说。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反应不比宋娇娘刚刚要好到哪里去,半响才憋出一句话:“砚哥儿失踪这么多天不是去外头办案,而是参加科举去了?”
  “嗯,嗯。”
  “……砚哥儿成为状元了?”
  “嗯,嗯!”
  “……砚哥儿还请媒人登门了?”
  “嗯嗯!”
  “……”林森一蹦三丈高,“快把这事与芝姐儿说啊!”
  “你忘了?今日芝姐儿去丘官人府上了。”宋娇娘倒是想说呢,这不,林芝待琼林宴结束便得了丘官人邀约,前去他府上筹备席面。
  别看这场宴席不过三百贯钱,却是面对汴京城各大府邸的敲门砖,只要宴席办得妥妥当当,往后筹备宴席的邀约只会越来越多。
  对待这场席面,林芝重而又重,留了两名帮厨看店,带着其余人一并过去操持。
  夫妇俩清楚女儿心思的同时,又忽然想起这桩婚事来:“你说……”
  “你说……”
  夫妇两人异口同声。
  半响宋娇娘才先开了口:“若是芝姐儿与砚哥儿成亲,芝姐儿还能做家里的生意吗?”
  林森沉默不语,忍不住轻叹一声,一家三口本觉得沈砚品行佳,虽说小吏前途不显,但也意味着能让女儿继续操持家业,不过于受人拘束。
  可沈砚成了状元,成了刑部员外郎,肉眼可见的前途光明。
  女儿嫁给他,意味着将成为官娘子,可谁听官娘子抛头露脸在外当厨娘的?
  夫妇俩想到这点,顿时没了一开始的欣喜,反而面露为难。可偏偏对方正是品行端方,家里人一致都觉得不错的沈砚,更让夫妇俩犹豫不决。
  待到晚间,林芝刚刚到家就被夫妇二人拉到屋里,细细说道起这事。
  林芝神色淡淡,只是宋娇娘眼角余光瞥到她用力攥紧的袖角,便知道女儿同样被消息震惊到。
  宋娇娘伸手,握住女儿的手。
  林森则是叹了一声,放轻了声音问道:“芝姐儿,你怎么想?”
  宋娇娘接话道:“无论你怎么想,咱们都支持你。”
  林芝心头一热,鼻腔生出淡淡涩意,细小的泪珠在眼眶里转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按当下的律法与习俗,林森夫妇便可以开口决定婚事,可他们还是将选择权送回了她的手里。
  林芝垂眸深思,半响方才开口道:“我——想要与砚哥儿见一面。”
  第129章
  要说为沈砚夺得状元欢欣鼓舞的,还有陶家人。
  自打沈砚成为省元,汴京城里有数的人家稍加打听,便得知沈砚双亲去世,血脉单薄,最亲近的便是嫁至陶家的姑母沈氏。
  再加上沈砚曾在陶家居住几年,故而陶家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媒人,皆是想要为沈砚说说亲事。
  沈夫人对此欢喜无比,要知道她兄长过世以后,沈家门庭败落,要不是她嫁入陶家多年,膝下又抚育两子,日子恐怕甚是难过。
  尽管如此,屋里也多出两三房养娘妾室,直到大郎学业愈发出色,乃至考取为进士,她方才直起腰板来。
  而沈砚是兄长留下的独苗,又是自己看顾着长大,时下一举高中状元,终是让她在婆母妯娌跟前扬眉吐气。
  沈夫人还记得姑太太嫌东嫌西,讥嘲自己都是破落户,区区一届胥吏,还想搭上自家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