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某日,上京城上方的天空刚刚亮起,各家各户还在睡梦之中,一声剧烈的爆炸响彻天际,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房屋坍塌之声。
  对这几个月来的缉火队行动,百姓们早有不好的预感,平宁县的爆炸事件上京城的百姓也略有耳闻,现在爆炸发生在自家门口,更是吓得赶紧收拾东西往城外逃窜。
  然而为了防止爆破团伙逃出城,城门口都堵了不让再进出,主街满满当当都是受惊的百姓在等待出城。
  然后第二次爆破发生了,就在北城门处。
  火焰燎窜黑烟漫天,城门处一时间血流如注,地面上随处可见残肢断臂,被炸伤的百姓哭喊尖叫四处逃窜。城门被炸毁,没了阻隔,赶来支援的官兵才发现城门外竟早已等待了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
  战马,铠甲,武器泛着冷光。远远望去人头密密麻麻足有两万人,这早已不是谢沙统领的反叛军规模。
  这是北朔城的兵。
  谢沙策反了北朔军镇。
  皇帝急调京周三大营全部兵力,城内禁军全部耗在上京城北城门拖延厮杀,就在混战之际,最坏的消息传来——
  南城门也炸了。
  主力全在北门,现在抽调已经来不及,反叛军自南门长驱直入,直逼皇城。
  北城门已经失守,但依旧有大批的人墙堵在入口拼死抵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尸体上,硬生生地防住了两刻。就在这时,一声长长的马匹嘶鸣破空而出。
  一人身着银白色甲胄,提枪策马而出,身后跟着的是缉火队人马,不多,但冲在前面的都是昔日长青军精锐,紧紧跟随着李桥直冲入城外北朔城大军。
  北朔城军起初以为是皇城的增援来了,都将箭矢瞄准了他们冲在最前面的主帅,但后来发现这主帅一路进他们的阵营,一柄长枪使得干脆利落,却只砍马腿,并不伤及他们性命。
  然后冲在身边的人亮了军旗,上面赫然三个大字——
  长青军。
  那是...李桥将军!
  整个北朔城军都沸腾了,所有人都在喊,“是李桥将军!”“李桥将军回来了!”
  昔年北朔城军也是邑王一手带出来的良将,只不过分出去一批做长青军驻守边关,剩下的留在北朔城军镇,成了北蛮南下的最后防线,多年来一直保卫着上京城安稳。得知邑王惨死的消息后,整个北朔城沉寂了十年,虽然将士们依旧各司其职守着门关,但一直念着当年邑王的恩情,现在心已经寒了。
  直到谢沙找上了他们,北朔城与反叛军在沉默中联手,一起隐瞒着这个秘密直至今日。
  但看到了李桥将军,一切都不同了。
  “北朔城军听令,现在即刻入皇城护驾,驱逐所有城内反叛军。”
  李桥的命令掷地有声,没有人怀疑她的决策,就如当年他们信服邑王一般。一瞬间,刚刚还在攻城的北朔军成了救驾的支援,
  城内禁军也懵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谈论的全是这位李桥将军:
  “咱们朝中还有李姓的大将军?”
  “没有啊?听着...怎么像是昔年长青军主帅的名字?”
  “怎么可能?她不应该早跟着邑王死了吗?”
  “可我刚刚真的看到长青军的战旗了...”
  “哪有?眼花了吧?怎么可能还有人敢举长青军的旗?”
  旗子自然是已经收起来了,只亮给北朔城军看而已。李桥拦了北朔城军的将军,“邑王的后嗣,谢沙将他安置在哪了?”
  北朔城军将军见到李桥激动还来不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西门马车,原计划是待到城破,直接请新帝入主皇城。”
  李桥得了消息,没再多同北朔城军多耽误,策马奔向上京城西门。
  远远地果然看到了一辆金玉花菱马车停在西门不远处,周围有反叛军相护,李桥身边还跟着同样一身甲胄的夏照影,还有那几个一直跟着她的邑王旧部。马车旁边守着的那几个反叛军还不够给他们润刀的,三四个回合下来死的死逃的逃,扔下马车就不管了。
  那辆孤零零的马车停在西门正前方,菱布上溅上了一道道血痕,李桥的身上脸上也一样。她翻身下马,摘了头盔先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怕一会吓到了温娇娇。
  她还没想好怎么给温娇娇解释这一切,怎么一夜之间他成了邑王的后人,被驾到皇城来黄袍加身就要他当皇帝。
  而她又是怎么从一个山鸡村的普通村妇,成了手持长枪满身鲜血...一个杀人者。
  他那么娇弱,两次从她手中被人劫上京城,所有人都对他有所图谋,希望拿他换名利权势,换皇位天下,该是吓坏了。
  李桥将长枪藏在背后,上前用另一只手轻轻拨开了马车的金色帷帐。只见里面轻声饮泣的人哆哆嗦嗦地以袖掩面,身上那一身并不合身的金色龙袍显得他更为局促不安。
  李桥的手探入帷帐中,将人缓缓地扶了起来,下了马车。
  李桥挑起这人低垂的头颅,看着他满脸绝望的泪痕,哭着求李桥别杀他......
  这人根本不是温娇娇。
  第43章 安康顺遂 长长久久地在山鸡……
  当日攻入城中的反叛军被清剿, 北朔城军将领被罚,重新整顿后部分充边疆军驻守边境,调三大营部分兵力与余下北朔城军整合回城。
  这算是将北朔城军打散了, 毕竟两万的兵力不能说斩就斩。这次内乱牵扯出邑王残党, 圣怒之下必然血流成河,但好歹北朔城军临了又归附了,还有护驾之功,便没再追究。
  而反叛军首领谢沙,自然是处死, 和当年的邑王一般, 死后首级还要悬挂于城门之上示众受辱。
  至于城破之日冲出去的那支缉火队,等到皇帝再想问责领队之际,李桥此人早就从上京城中消失了。保举她的夏家声称人在内乱的爆炸中被炸死了, 下落不明,此事便作罢。
  但缉火队没废,距离爆炸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但上京城的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 警醒着所有人。南北城门都重建好了, 老百姓们自爆炸过后有了阴影,路过城门时都不自觉地噤声,新城门处多了些肃穆之色。
  夏照影在南城门处,送一位农妇模样的女人出城。
  “去吧, 上京城我帮你盯着, 有了温娇娇的消息就叫人快马加鞭送信给你。”
  李桥点点头, 战乱过后上京城严防死守,今日才刚开城门,这些日子多亏夏照影照应。虽然还没有温娇娇的消息, 但李桥还是决定先回山鸡村,万一他早早逃出去已经自己回家了呢?
  她心里这么期盼着。
  夏照影见她神色落寞,拍了拍她肩膀道:“现在没有找到人的下落说不定算好消息,证明这小子藏得够好,连我们都找不到。”
  李桥知道她安慰自己,点点头朝她拱手道了一声谢。结果那谢字只说了一半,夏照影就按住了李桥的手,先她道:
  “我刚记事时,曾见过你领兵的样子。”
  李桥被她没头没尾突然的一句话弄得有些疑惑,“咱俩年龄差这么大?”
  夏照影笑着抱臂道,“你以为呢?我也就比温娇娇大不了几岁好吗?”
  李桥笑着摇摇头,想了想,那夏照影初见她时应该是她刚当上千夫长时,还真是稚嫩。
  那时的李桥还是身配白羽手拿长枪的少年将军,从边关回京时骑马过街意气风发。夏照影不过从人群里挤进最前排看她的一个小娃娃,一眼便最先看到了李桥,还努力地同她招手,希望能得她一瞥。
  “我那时就想,要是能有一日与你并肩作战就好了。”
  城乱那日夏照影一直紧跟在李桥身边,长青军的旗子都是她收着扬起来的,虽然事成后旗子就烧了。
  李桥笑了笑,抬手也摸了摸夏照影的脑袋。
  见夏照影红了脸,李桥故意拿她自己说的话回道:“你不是说你比温娇娇大不了几岁吗?”
  “行了,我走了,以后你再游历到清河,记得来找我们。”
  李桥摆摆手翻身上了马,头也没回地走了。夏照影一直望着她的背影走远,自顾自地道了别。
  “再见,主帅。”
  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让自己这么叫。
  李桥再回到山鸡村已经是一个月后,这次回来,村里就略显冷清了。
  和上次走到村口大家就围上来嘘寒问暖聊闲话不同,她在马上远远就看到王婶子抱着衣裳桶走过来,还没等走近招呼呢,人就拐回了自己家。
  待到进了村,两旁门户更是紧闭着,夹道空无一人,应该是都见到她回来躲回家里了。
  李桥想了想原由,心里觉得也正常。山鸡村民风淳朴,很多人世世代代一辈子没去过除了清河更大的地方,上京城的战乱纷争他们接触不到。突然见到一群土匪模样的带刀大汉闯村,到了李桥家又是给她下跪又是喊她将军的,到最后闹得兵戈相向不欢而散,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