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血液似乎一下子冲到头顶,温乐然微微瞪眼,话也不说了,气鼓鼓就扭头上楼。
  施渐宁马上意识到逗过头,连忙叫了声:“哎!温乐然!”
  温乐然远远扔给他一句:“我听不见!”
  虽然气恼,但比之前活泼多了。
  施渐宁勾了勾唇,懒懒地往后靠了靠。
  温乐然很快就换好了衣服,又不甘不愿地再次下楼。
  最后走到施渐宁身旁,拿脚踢踢他:“走不走?”
  “走。”施渐宁长长地应了声,笑着站起来,顺手搂了搂温乐然的肩膀,把人往外推。“放松点,宝贝。”
  暧昧的称呼让温乐然本就有些快的心跳又乱了几拍。
  他不着痕迹地加快脚步,不着痕迹地摆脱施渐宁的手,走到玄关把鞋子拿出来换上。
  看着青年掩耳盗铃的模样,施渐宁笑了笑,若无其事地垂下手,又轻轻搓了搓指尖。
  ·
  两人抵达医院时,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大半个小时,温乐然便想着先去病房看一看宋京山。
  结果就在病房门口撞上了那位银发的外国专家。
  专家也认出了两人,一下子笑露了牙,特别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
  既然碰上了,众人也没再等,转身去了主治医生的办公室。
  等关上门坐下,温乐然就发现自己的心跳好像更快了。
  身体不受控制地紧绷起来,直到感受到一只手按在肩膀上,用力地捏了捏,他才愣了下,勉强放松了些。
  偏过头,施渐宁就在身旁静静地看着他。
  男人目光温和,似带着无尽的安抚。
  温乐然努力对着他勾了勾嘴角。
  施渐宁很清楚他在意什么,看人冷静下来,便转头跟专家聊了起来。
  宋京山的主治医生也不时在旁边补充。
  温乐然就在旁边认真地听着。
  只是他的英语听力也就是普通大学生水平,这位被称作帕里教授的专家话里夹了非常多的医学术语,没一会,温乐然就听得有些吃力了,只能从几人的表情和勉强抓住的字眼里意识到,情况并不乐观。
  这让他的心沉了下去。
  好不容易几人的交谈告一段落,温乐然连忙拽了拽施渐宁的衣角。
  施渐宁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说吧,我有心理准备。”
  施渐宁轻叹了口气。
  帕里教授的诊断跟之前连线时差不多。
  只是经过这些天的恢复,宋京山的身体数据倒是比之前好了一些,可以看出他本身求生意志非常强烈。大概也是因为这样,这些年虽然每况愈下,男人还是一次次地熬了过来,甚至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只是他本身有基础疾病,昏迷前身体也不算健康。昏迷了这么些年,身体器官确实已经开始衰竭。”
  温乐然无意识地攥紧了自己的指尖,直到指甲抠得掌心生痛,才又稍稍放开。
  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开口:“所以,还有办法吗?”
  他问了施渐宁一句,又忍不住扭头用英语结结巴巴地问那专家。
  专家听懂了,犹豫片刻,轻轻摇了摇头,温和地又说了几句话。
  温乐然却觉得自己一句都听不懂。
  施渐宁不着痕迹地握住了他的手,说:“帕里教授说,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临床现有的促醒手段对你爸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他醒过来的概率也非常低。但不排除还有自然苏醒的可能……”
  施渐宁怕温乐然误会,顿了顿,就又迅速补了一句:“只是这个可能……”
  “我知道。”
  这些温乐然早就知道了。
  医学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奇迹。但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原本几乎不可能发生。
  施渐宁看着青年的脸色似乎眨眼间就苍白得不剩一点血色,心也随之紧了紧,忍不住又捏了捏温乐然的手。
  青年的手冰凉得吓人,似带着微颤,稍稍掰开,手心里全是冷汗。
  银发专家在旁边看着两人,突然又说了几句。
  接触了大半年,主治医生对温乐然也算了解,知他心情肯定很沉重,听完便主动帮着解释。
  “帕里教授说,按照你爸现在的情况,如果他们持续跟进治疗,有比较大的把握能让他维持在一个相对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尽可能延长他的寿命,还是有可能的。”
  但更多的,就只能寄望于奇迹了。
  温乐然垂着眼没说话。
  这个结果他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一直以来,宋京山的两任主治医生都跟他说过。
  甚至,专家的评估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至少可以让老宋活得更久一点……
  温乐然在心里对自己说,却怎么都压不住那铺天盖地的痛苦和恐惧,撑了一会,他就忍不住又低了低头,轻轻地喘了口气。
  “温乐然。”施渐宁在旁边叫了他一声。
  “我没事。”温乐然飞快地回应,然后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他就又闭了嘴。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沉默得让人窒息。
  过了会,温乐然才终于抬头,看向对面的专家。
  “您之前提到的那个……”他说到一半才想起对方听不懂自己的话,又慌乱地想切换成英文。
  施渐宁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替他问了出来。
  专家有些意外地看了温乐然一眼,想了想才开始回答。
  这次温乐然听得很用心,专家似乎也意识到他的英语不好,特意放慢了语速。
  所以温乐然总算听明白了。
  这个研究项目实际上并不是这位专家的主攻方向,只是跟项目负责人关系不错,又有合作,所以了解比较多。
  就在他们团队出发前,项目组正好对又一位志愿者进行了促醒手术。
  这次结果还不错,志愿者虽然没有醒来,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明显增多,最理想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近似于自然苏醒的情况。
  当然,也可能空欢喜一场,甚至像其他几位手术失败的志愿者一样,状态逐渐衰弱,最终去世。
  勉强也能算是成功了。
  也就是说,成功率……提到了百分之四十。
  这可比百分之二十五高多了。
  温乐然想着,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自欺欺人。
  就在这时,他感觉施渐宁又捏了捏他的手。
  温乐然下意识抬头。
  男人似乎轻易看穿了他的心思,更清楚他的急躁。
  “不要急,你可以再想想。”
  温和的声音听在耳朵里,驱散了一些混乱又疯狂的念头,温乐然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冷静了些,思绪也清晰了不少。
  但他还是缓慢地摇了摇头。
  他已经考虑了很久,也早就下过决心。即使再想下去,也不会比现在更轻易说出最终的抉择。
  终于,把一句话反反复复斟酌了很久,温乐然才用英语说出来。
  “他……我父亲,可以参加这个项目吗?”
  对面的人认真思索了很久,才开口说话。
  施渐宁帮他同步翻译。
  “以你爸现在的情况,恐怕无法达到手术的数据要求。”
  “所幸他现在还在持续恢复,如果后续身体数据能再提升,也许还有机会。”
  温乐然心情大落大起,最后只觉得心脏悸动得难受,连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真的?”
  施渐宁还在听着专家的话,过了会才继续复述:“但是他昏迷的时间比之前几个志愿者都要长,哪怕身体能恢复到可以进行手术的状态,结果也未必会理想。”
  温乐然扭头自己问专家:“但还是有希望的,对吧?”
  专家迟疑了很久,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却也只是给出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可能吧。
  只是这样已经足够了。
  宋京山如今的状态还达不到手术的要求,更谈不上成为实验志愿者,但温乐然提出了这个意向,仁善医院这边与专家对接,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之后众人又聊了一会,施渐宁帮着温乐然敲定了重要信息,才带着他离开。
  一路往停车场走的时候,温乐然都还有些恍惚。
  “帕里教授跟他的团队之前有计划在这边做研究交流,所以不出意外至少会在这边逗留半年到一年。”
  施渐宁偷偷看了眼身旁的人,才又若无其事地往下说。
  “有他在,你爸的治疗方案应该能进一步优化,情况说不定会好起来。”
  温乐然过了很久才终于意识到施渐宁在说什么,又慢半拍地点了点头。
  施渐宁暗叹了口气,终于没再说话。
  其实大家都清楚,说再多的好话,也不过是一种可能性。
  甚至,只是一种美好的期望。
  两人就这么并肩走着,过了好一会,温乐然才突然开口:“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