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孙哥儿看见宋长叙的背影,气得跺脚,“这宋长叙怎么不去追知昼,真真是个没心的臭男人!”
  “都定亲了,还这么冷淡,宋长叙果然还是眼高于顶,这点玩笑都开不起。”
  “看样子以后对知昼也不好,不会嫁过去就受折磨吧。”
  孙哥儿呸呸呸几声:“你们说什么丧气话,这才哪到哪,以后的事情不要这么早就下结论。以后知昼一定会幸福的。”
  “不说这些了,我们还是快点去找知昼吧。”
  孙哥儿:“以后我们不能这么开玩笑,我看宋长叙开不起玩笑,而且日子以后是他们两个人过,我们不要去插手。”
  说起宋长叙齐山村的哥儿对他的印象不深。宋家的人都长了一副好相貌,但宋长叙常常用嫌恶的眼神看他们,他们便不喜欢跟宋长叙接触了。
  他大半的日子都在邻水村李秀才家里读书,他们撞上的机会不多。
  另一边宋长叙跟着脑海里的记忆回宋家,这蜿蜒的,泛着褐色的土路,村子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嚎声,村里的房屋大多是泥土房,墙角还有泥土滚落下来,这些房子看模样斑驳,破旧。
  屋檐是黑色的瓦片,乡间的路上凹凸不平,周边还有红色的蛇果隐在草丛中。村里有一棵垂柳随风摇动,鼻息之间是干燥的泥土味。
  宋长叙好久没有看见过这乡间风景了。他家是暴发户搬到城市居住后就很少回到乡里。
  他考中A大的历史系研究生本来已经憧憬以后的生活了,结果去报到的时候出了车祸就穿进书里了。
  宋长叙是直男不会看这样的小说,这本小说是他表姐推荐给他的,说跟他很有缘分,对他以后研究历史很有用。
  宋长叙看了之后才发现是同性恋,他看见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强迫症发作把这本书囫囵吞枣的看完了。
  村子里当下没有人,现在正是春播的时候,他们都去田地里锄地播种,挑粪。
  他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立马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这水有一股甘甜的味道让他的喉咙舒服很多。
  现在穿都穿过来了,宋长叙暂时也没办法回去,他打算先把跟许知昼的婚事退了再思考其他。直觉告诉他跟原著中的主角一行人扯上关系会很麻烦,而且他又不是同,相反他很恐同。
  在原著中他们就是一对怨侣,这次也不会有太好的结局,还是各走各路,许知昼走他的独木桥,他走他的康庄大道。
  昨天才定亲应该很好退吧,宋长叙想。
  宋长叙的脸就是他现代的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鼻梁高挺,眉眼如漆。
  许知昼的性子,宋长叙想着就头疼。
  他可不想被烦死,宋长叙想着额头就突突突的跳,这人贪婪虚荣,他这样的人满足不了许知昼的胃口。
  ***
  后山上的哥儿们已经开始砍柴了,许知昼没有跑远,他跑到一处大树下坐下来拿着斧头敷衍的砍了几根柴火,拿着斧头的样子像是在泄愤。
  “这宋长叙这么不给我面子要死啊。这么多人,追追我怎么了,我长得这么好看,又是身娇体弱的,嫁给他是他的福气,他还不给我面子,气死我了!”
  许知昼的目光仿佛在喷火。谁稀罕嫁给他,要不是两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许知昼才不嫁给这山野村夫。
  他在家撒泼打滚都没办法退亲,宋长叙今天还这么对他,不是他上门来提亲的么。
  “不会是他眼瞎吧?”许知昼犹疑的想。
  毕竟他长得这么好看,哪怕是村里的年轻男子跟他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的,宋长叙读书把脑子读傻了。
  “烦死了。”
  “知昼……”孙哥儿的声音响起。
  许知昼脸上立马变得失落起来,他皮肤白皙,在阳光下像是在发光,腰肢纤细,脸长得很小,云容月貌。
  他说自己的长得好看不是假话,有富家子弟从齐山村路过时撞见他都想纳他为妾,只许家不同意。
  许知昼想翻白眼,妾,到底谁要去做妾,当这个位置是香饽饽么。他今后的相公要才高八斗,要年轻俊美,要前途无量。
  他今后想享荣华富贵,想吃穿不愁,一辈子享福呢。
  孙哥儿上前说道,“没事的,知昼,以后你们成亲了,宋长叙就知道你的好了。”
  许知昼低头伤心,美人垂下眼眸,“他真的没有来,他是不是不喜欢我。”
  孙哥儿哎了一声,“宋长叙可能不是故意,他们这些读书人规矩多,在成亲前可能不会跟未婚夫接触。”
  作者有话说:
  小宋:能退亲吧能吧。[可怜]
  小许:他眼瞎。[愤怒]
  第2章 做活
  许知昼勉强信了,他拿着斧头说道,“还是先把柴火砍了尽早回去,等到了晌午日头又大了。”
  孙哥儿见许知昼的面容好一些,他松口气笑着说道,“是要快些砍完柴回去。”
  他们这伙子人都是还未出嫁的哥儿,家中父母兄弟去田地忙活,他们就在家里做一些杂事。割草砍柴,照顾鸡鸭,做饭都是最基础的活,田地里忙他们还要跟着下田卖力气。
  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春忙到冬。
  许知昼手里有薄茧,他砍了一背篓的柴,虎口被斧头震动得发酸,他砍了一阵就歇息一会。
  其他的哥儿已经把柴火砍完便打声招呼回家去,他们家里的活干不完要早点完事回去帮忙。
  孙哥儿砍完柴又在山上摘了皂角,回家去河里把全家的衣服洗了。这几天春播,家里的父兄衣衫全是泥浆,乌漆嘛黑的,家里的草鞋废了两双。
  他们穿的一般是麻衣短褐,采用上衣下裤的样式,窄袖短衣便于干活。颜色以本色为主,麻衣主要原料包括苎麻,亚麻,苎麻会让人觉得刺痒但很结实,亚麻相对柔软,不那么扎人,但容易缩水变形。
  《史记索隐》中写道:“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
  齐山村的村民以麻衣为主,下地干活穿苎麻,平时就穿亚麻。每户家里可能还有压箱底的好衣裳等着节日或是有大喜的日子,走亲戚的时候穿。
  孙哥儿说,“知昼,我先回去了。”
  许知昼点点头,他的背篓只有一半的柴火,等孙哥儿走后许知昼抬头看一眼天色,认命的砍柴。
  等把一背篓的柴火砍完,天色正好,艳阳高照,许知昼心里的火气跟艳阳一样高照。
  他想作势让宋长叙来追他,砍柴的活就能推给他来做,自己就能偷懒,谁知宋长叙这么没眼色。
  许知昼回到家里,拿着水瓢喝了水,压了压火气。他对着水缸照了照自己的模样。
  “看,他不是眼瞎是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小子。”许知昼嘀嘀咕咕。
  许家没有儿子唯有两个哥儿,大哥跟着爹娘去田地干活,今天轮到他挑水做饭洗衣,割草照顾鸡鸭了。
  许知昼回到自己的屋子。他的屋子拾掇得干净,桌上还有搁置的绣了一半的荷包,一个首饰盒子。打开首饰盒没甚首饰,有一支银簪子上面有一颗小珠,有这银簪子就是众哥儿羡慕的对象了。
  许知昼轻哼一声,这还是他在水波镇撒泼打滚,赖在镇上不走,嚎啕大哭,爹娘才给他买的。
  家里虽每年有点存银,但给一个十三岁的哥儿买一支银簪还是太奢侈。
  要不是他当年机灵,这银簪就要跟他失之交臂了。首饰盒里还有几根不同的发带,一串红豆手串,三朵珠花。
  许知昼把首饰盒子合上,他记得宋家送过来的聘礼就有银首饰,只是他娘只让他瞧了一眼就收好了,等他出嫁的时候才能给他。
  晌午要给家里做午食,许知昼不太会做菜,他最拿手的就是做葱油饼,今天就揉面团做个葱油饼,再去挖点野菜做个野菜粥,抓点咸菜就能吃一顿。
  庄稼人一早就出门干活,晌午日头大,吃了午食要在家午睡一阵才去地里。
  宋业跟梁素一大早就去田地上播种,家里的宋明言跟着帮忙。
  快到晌午了,宋明言就歇了手里的活,“爹娘,我先回去做饭。”
  梁素摆手,“去吧。”
  家里有十亩上等水田,还有五亩普通的田地。上等水田种植水稻一年交税后还能挣五两银子,剩下的五亩田地就种植蔬菜,水果,还有稻米。
  这五亩地的蔬菜水果除了自己吃还能背到镇上去卖,这日子自给自足过得舒坦。
  只是他们家里还要供一个读书人就有些捉襟见肘。以前宋家有三十亩上好的田地,家中的兄弟姐妹多,大多相互扶持。到了宋业这一代就剩一个宋明言跟宋长叙,老天爷又不赏饭吃。
  前几年干旱差点没熬过来,有田的农户卖了田地给地主沦为佃户。做了地主的佃户就跟做奴婢没什么两样,租种了地主的地,到手只能温饱。地主有什么吩咐,为了不得罪地主也要去无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