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许知辞说道:“你气性怎地这么大。”
  许知昼嘴巴像是能挂油壶:“反正我不吃亏,我要享福。”
  曹琴跟许知辞相视一笑。
  许孙正在地里抹了一把汗,打开水囊喝大儿子做的凉茶,喝完通身爽快多了。今年还未到时辰,不然在地里摘几个寒瓜,放到水井里镇一镇,滋味才好。
  村里的人在田地除草,甩着膀子,流着汗水。他们家的地不多,主要是上等田,家里的活紧赶慢赶能对付上。有的地产量低,面积广,耗费的精力多,还不如专心照顾好地的庄稼。
  许家原来也有几亩地是劣地,卖出去给人圈去养猪,得了银两凑了凑买一亩好田用来做庄稼。
  许孙正可宝贝家里的田地,大半辈子都寄托在上面。
  妇人们有的在家做针线活,要么就是上山砍竹子编竹篮去卖。
  她们砍了竹子放进背篓,闲谈道:“一个竹篮卖五文钱,编得快就能多挣点。”
  “我听说李虎在山上逮了好几只野兔子,这回去镇上能得不少铜子。”
  一个夫郎感叹:“做猎户还是挣钱,王燕嫁了一个好人家。”
  “要说好人家,我看还是宋家好,好歹是一个读书人,再不济去镇上找活也好找。”一个哥儿甩了甩泛酸的手。
  众人附和起来。
  “但你们想宋家为了让宋长叙去读书这些年把银子砸进去都没听见一声响,若是我们家里就算有这么些钱也是不敢去花的。”
  想来也是,他们还是更看重田地,祖辈都是刨土做农,要是想要改变反而心里有恐惧和不确定,也不想花太多钱在孩子身上。
  孩子养到七八岁就要帮着家里做事,宋家小子闷在屋里读书没帮上家里的忙。
  他们闲谈一会儿就回院里裁竹子。
  闲话说得多是没事的时候,揣测几句,手里有事了就没闲心说闲话。
  .
  宋长叙从邻水村回来,中途遇见孙绿真跟一个汉子在河边说话,看了一眼就收回眼神没多说。
  这个河边挺隐蔽的,寻常人不会来这里,但这条河是宋长叙从邻水村回到齐山村的小路,比大路更近,所以他经常往这边走。
  孙绿真看见了宋长叙有些慌张,他急忙跟对面的男人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开去追宋长叙。
  “宋长叙你等一下。”孙绿真喘息追上来。
  宋长叙:“你放心,我不会乱说的。”
  孙绿真:“……”
  “我不是这个意思,好吧,要是你能不说太好了。”孙绿真解释道:“这是家里相看的人,我觉得还不错但还没有定下来还在接触,所以在没有结果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宋长叙点头:“我不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
  两个人撞上了,一前一后的回去,宋长叙想了想说道:“你私下还是不要跟他有过多的接触,或者要见面找相熟的人一块,因为不知道男方人品如何,你跟他私下见面可能有危险。”
  孙绿真心中一暖,扬着笑:“我记住你的话了,是我有些放松警惕了。”
  毕竟是别人的事,宋长叙提醒一二就没有再多说。到了村口,两个人分道扬镳。
  回到家里,宋长叙喝口薄荷茶,灶房里传来声响,宋明言正在擀面。
  “今晚熬点粥,扔几个土豆进去,再做几个腊肉饼一块吃。”
  宋长叙到杂屋搬来几根木头劈柴搬到灶房,年轻精力茂盛,他时常挑水劈柴,劲儿练大了。
  刚穿过来他的身子发虚,现在宋长叙捏了自己的腿跟胳膊已经储满了力量。
  要是考不上,他还能靠体力赚钱,又多了一条路。宋长叙对自己很满意。
  徐澄从后山摘了许多皂角回来,他嘟囔着说:“改日去镇上还能卖几个铜子,等下雨后还能去山上捡菌子卖。”
  宋长叙:“……”
  他还需努力。
  徐澄:“舅舅,山上有覆盆子,我够不着,你能带我去摘么?”
  宋长叙知道覆盆子,它还有一个名称叫树莓。高度一般一到二米,喜欢生长在山林杂木林边上,灌丛和荒野边上。他从院里拿了一个钉耙,跟着徐澄上山。
  宋明言出声:“你们俩早点回来吃饭,马上就做好了。”
  宋长叙应一声,来到山崖边上,挨着平地的覆盆子已经被摘完后,拿个钉耙把它的枝干沟到平地上就能摘了,枝干全是刺,摘起来要小心。
  村里的孩子们见宋长叙拿钉耙一钩就把他们无可奈何的枝干钩过来,捶胸顿足。
  徐澄笑眯眯的去摘覆盆子。
  作者有话说:
  小宋:难得的单身生活[撒花]
  小许:要好好享福[摸头]
  第18章 买豆腐(大修)
  宋长叙跟徐澄满载而归,钉耙借给村里认识的小孩,让他们钩完后还回来。
  回到家,徐澄自告奋勇去洗覆盆子,宋明言抓了一把咸菜和酸缸豆,家里还浸泡了大白菜和萝卜一并抓起来,放点盐醋酱油,一大勺油泼辣椒,搅拌均匀,味道很香。
  土豆切成丁下锅跟粥一块煮,腊肉切丁剁碎揉进面里,宋明言朝热锅倒油煎饼。
  他烙饼喜欢加点葱。
  他还炒了一碟花生米,上面洒了点盐。
  很快做好吃晚食,覆盆子洗了一碟搁在桌上,宋业跟梁素回来就能吃一口热粥。
  宋长叙等碗里的粥冷一冷,咬着土豆块,夹了酸萝卜吃,裹了辣椒的酸萝卜条太下饭了。
  家里用的油是菜籽油和大豆油,这两类油比较便宜,当然家里还有一罐猪油,不经常拿来吃,猪油拿来煎蛋小面条是极为好吃的。
  炒菜用的铁锅,受热均匀,导热快,更好吃。寻常的农户人家不舍得给家里买铁锅,宋业买铁锅的时候也是纠结万分,但他转念一想买了铁锅要用很长的时间,这样算来也是划算。
  他买了一个小铁锅炒菜就够用了。
  一碟的花生米大半都是宋业解决的,宋长叙跟徐澄都爱吃酸萝卜。
  曹琴夹了菜端着碗出门找人说话。
  覆盆子吃完了,徐澄跑进屋睡觉。天气热起来,屋内挂上蚊帐,宋长叙躺在床上默背文章。
  .
  下午宋长叙从邻水村回来,梁素要上山割草,她喊道:“你去胡木匠那把做好的梳妆柜搬回来放着。”
  宋长叙点头,空气中还有木屑的味道,梳妆柜都是实木做的,他未曾见过古代的梳妆柜,搬到自己屋子里,敲敲打打。
  只有面前有一个镶嵌镜子的空位,其余的跟寻常的床头柜完全一模一样,宋长叙很快就兴致怏怏。
  床还未打好,胡木匠让他半个月去一趟,那就是五月中旬了。
  宋长叙想到成亲头皮发麻,他捏着书本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
  等好些日子,天气大了,齐山村的人一般赶早去做活,晌午就在家避凉,等下午天气凉快些再去田地。
  村里的村民晌午小睡儿,许知昼跟许知辞还未歇着,他俩还在绣嫁衣,许知昼放下针线说道:“大哥,我去地里摘个寒瓜回来吃。”
  许知辞点头:“去吧,戴上草帽小心晒。”
  许知昼拿了草帽出门,他一出门就觉得外边比家里要热,踩在地上脚心都要冒热气,他加快脚步去地里挑了一个大寒瓜。
  回到屋里,切了寒瓜装碟,端到院里桌上,“大哥,你快吃,甜得厉害,汁水真多。”
  许知辞拿一嘴寒瓜吃。
  “还有一半的寒瓜我放在水盆里镇一镇,等会吃味道更好。”
  两个哥儿很快就把一半的寒瓜吃完了,许知昼有些想睡,他问道:“大哥,谢大哥给你寄东西了吗?”
  许知辞:“他有时是两个月寄一次,有时是三个月,这些都说不准的。”
  许知昼把手放在桌上捧着脸,真是捉摸不透的男人。
  两个人一阵忙活,下午去打猪草,许知昼到了后山目不斜视,除了割草什么都没看。
  许知辞说:“你先打猪草,我去砍竹子到时候编竹篮。”
  许知辞在砍竹子的时候发现一片地有清新的味道,他扒开草丛撞上宋长叙在摘薄荷叶。
  宋长叙先反应过来:“许大哥,这边的野薄荷用来泡茶很清凉,你要不要摘点回去?”
  许知辞点头叫了一声许知昼过来一块摘。
  许知昼脚步飞快就过来了,一眼就瞧见宋长叙也在这,他看这薄荷叶,顺手薅。
  宋长叙觉察到许知昼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不由自主挺直了脊背。
  等目光消失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他带了陶罐里装野薄荷,宋明言说等几日还要找个大的盆子挖点野薄荷用来种在院里,这么着想喝点薄荷茶就在院里就摘了。
  许知昼打完猪草,懒散的摘了点薄荷叶就去树下休息,他打开水囊喝水,发现水已经被自己喝完了。
  许知辞摘了薄荷叶用大的叶子包起来塞进背篓,接着去砍竹子现在不在这里,这里只有他跟宋长叙在,见状他的胆子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