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等再多赚点钱,他还想开铺子,若是再想开铺子还要调查一下京城缺什么。
  有钵钵鸡跟制糖坊在也能赚不少钱呢。但人都是贪心了,赚了一点还想赚一点。
  “不能太贪心了,现在的日子比起过去已经好很多了。”许知昼仰头笑起来。
  “等下个月的账本送过来,我该给自己买只金簪奖励自己,我真是太辛苦了。”许知昼不禁美滋滋起来。
  许知昼想着觉得自己好累。
  “没办法,谁让我就是一个劳碌命。”
  劳碌命回到府邸,又开始侍弄花花草草。
  .
  听了谢淮川跟吴先生的话,许知辞开始找铺面了,他们暂时还无法买下铺面,但可以先租,还要雇佣人,许知辞头一次做这样的事,觉得有几分为难。
  他想着弟弟会做就去找许知昼,许知昼现在正闲下来了,听见许知辞的话马上就应下来。
  “包在我身上。”许知昼拍了拍胸膛。
  跟着大哥一块去找铺面还有买伙计,有幼弟在一旁帮衬很快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许知辞一直是笑着的,送走铺面老板后,感叹道:“知昼,你变化很大。当初你出嫁的时候我还担心你到了宋家会不会被欺负,你打小就没做过什么重活,万一宋家要你一直干活,对你不好怎么办。”
  许知昼挽着许知辞的手,“不用的,我有腿,要是宋家对我不好,我就跑回家,家里有爹娘还有大哥在,我不怕他们。嫁过来后爹娘对我好,相公也很上进。”
  “说怕我过的不好,我才怕大哥跟那个谢淮川过的不好,现在暂时没瞧见姓谢的有什么不对劲。反正我们都在京城,要是姓谢的欺负大哥,我就拉上全府的人去谢府给大哥壮声势。还让相公写折子弹劾谢淮川。”
  谢淮川:“……”
  谢淮川巡视街道正好看见知辞跟许知昼在一起,他想上前去打声招呼,没想到听见这么一席话。
  这么狠,还要弟夫写折子弹劾我,多大的仇,谢淮川无语。
  许知辞 :“相公不是这样的人,你对他误会太深了。”
  许知昼梗着脖子:“我没有误会他,反正我跟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对了,他会打人么?他学过武,打也打不过。”
  谢淮川:“……”
  许知辞轻笑,“他又不是疯子,为什么要打我。你呀你,总是这样。”
  谢淮川忍不住喊道:“知辞,你怎么在这里?”
  许知昼下意识躲了一下。
  许知辞见了他笑道:“来看铺子的,想着自己没什么经验就拉着知昼过来了。”
  谢淮川颔首:“你们几时办乔迁之喜。”
  “等你们休沐一并办了。”许知昼仰着下巴看人。
  谢淮川颔首。
  另一边宋长叙也说了休沐日到他家吃饭,众人都应下来。
  陛下请人带宋长叙去盘龙殿后,众人对他都要掂量几下。陛下为何要请一个六品小官去盘龙殿,那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的待遇。
  可见陛下是把宋长叙记在心上,被陛下记住以后还怕不能升官。
  宋长叙继续处理文书,他现在已是得心应手,暂时没有调任的文书。
  “宋大人,你处理过文官的考核和归家养老的事,苏大人让我抱来一些武官的档案给你看看。”
  宋长叙了然,他这段日子一直都是处理的文官,竟然丝毫不觉得有问题,可见是刻板印象。
  武官大多在外戍边,除了打仗外,基本上朝中没有他们的声音。
  “好。”宋长叙应一声。
  宋长叙看武官的资料看的入迷了。他像是在玩一个游戏,一个个人物的生平都在他手上,但他又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
  他所了解的只是从这档案里他们的一个剪影,一段经历。他看过一个武官从杀敌过百到被敌军砍断双腿遣送回乡了无音讯。
  他看见有英勇的将军最后沉浸在温柔乡误了国事误国误家。
  人的一生,在官场的沉浮就是这小小的档案里。
  吏部掌握评判他们的权力,掐着晋升的途径。这是多么大的权力,宋长叙突然深刻意识到。
  只要在别人的档案上添加几笔可能就会毁了这个人的一生。
  所以当他拥有这样的权力更应该约束自己,不让自己陷入骄矜的境地。
  如此身上的担子也越发的重了。
  身在其位谋其职。
  宋长叙下值后,他在路途上撞见了简息。
  “下官见过简大人。”
  简息:“不必多礼,我们都是同僚。我还记得我去乡试就是监考了你们,现在想起来已经过去很久,你现在已经跟我同朝为官了。”
  宋长叙:“下官只是侥幸。”
  简息走了几步突然问道:“宋大人为官所求为何?”
  宋长叙赧然一笑,“不瞒简大人,下官为官时是夫郎心中所求,去读书后就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要是不能考中那这些年有些不知所以了。”
  “倒是诚实。”简息微微一笑,“我是为了过好日子考的,这样也很功利,有点读书读的太多了,做官倒是有些事与愿违。”
  宋长叙思忖说道:“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作者有话说:
  小宋:做官[彩虹屁]
  小许:做个开心的人[摸头]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
  第80章 萧家分歧
  简息闻言喃喃念了一遍,“有些事总是事与愿违,但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宋长叙沉吟:“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了晚年时不要后悔便好。”
  简息想到自己喜欢华丽的文章,现在听了宋长叙的话,突然对他这个人感到好奇。哪怕是文章朴实无华,带点锋利,但若是认识了宋长叙这个人,他也会提起兴致去探究一二。
  从文观人,反过来从人可观文。
  简息对宋长叙的态度好上许多,两个人到了分岔路口各自回家。
  宋长叙刚回到家中,他发现家里的花草已经修剪好了,看模样规整多了。
  许知昼拿了水壶在浇水。
  “相公,你回来了。我跟星文一块修剪的花枝,还搭了一个木架等着来年种葡萄。”许知昼放下水壶拉着他,“我今早去找木材铺子把书房也布置妥当了,带你去瞅瞅。”
  宋长叙笑着应一声。
  许知昼拉着他到了书房,推开门,书架装了两个,还打一片墙的书架,桌椅也是好木材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旁边还有两扇窗户,置办了一个小茶几,一个软榻。
  布置很简单,正是宋长叙喜欢的风格。
  许知昼把一把锁跟钥匙递给他,“听说书房是重地,你离开时要好好锁上。”
  宋长叙心中更加欢喜,“知昼,我很喜欢。”
  许知昼得意,“喜欢就好,也没白费我的心思。”
  宋长叙对周遭的一切都满意,许知昼说:“星文做饭也好吃,等过几个月再去请厨子吧,现在手头有些紧。”
  “一切的事都可以慢慢来,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宋长叙说。
  许知昼坐在一旁,倒了一杯水喝,宋长叙坐下来同样喝水。看着院子里的一切,两个人都感到有几分安静温馨。
  “这个月的禄米发下来了,禄米够我们一家子吃了。”
  许知昼靠在宋长叙的肩膀上,“相公这样真好。你在朝中好好升官,我把家里管好,这样的日子已经很舒服了。”
  宋长叙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你说的对。如果不是你的话,我们也不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许知昼还是谦虚的比了一个手指壳大小,“相公还是有贡献的,夫夫搭配,干活不累。”
  宋长叙:“……”
  冉星文一般都是做三菜一汤,今天做的南瓜汤,喝起来甜滋滋的,许知昼喜欢吃甜的,他一连喝了三碗,饭菜都没怎么吃,感觉肚子已经饱了。
  宋长叙给他夹菜:“还是多吃些饭菜,等会晚上又要喊饿。”
  许知昼真吃不下:“我饿了吃点糕点,现在正吃不下了。”
  宋长叙只好放过他。
  两个人去夜市里逛完,宋长叙去书铺买了《史记》《左传》还有四大名著。
  许知昼瞅了几眼就没兴趣了,现在宋长叙想把自己的书架填满,把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买回去,时常翻阅。
  许知昼买了两份小吃,宋长叙只尝了几口,余下的全进了他的肚子。
  “相公,你看那不是程公子跟越哥儿么?”许知昼怕宋长叙不知道越哥儿是谁,他特意强调道:“那是江州首富家的哥儿。”
  倒也不必如此强调。
  宋长叙点头,他们上前打招呼。
  程茂学见了他们笑起来,把手里的肉串分给他们:“吃串,这个铺子的烤肉串很好吃,我跟越白都爱吃。”
  越白低垂着眼眸见礼,他是一个很知礼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