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卢英时哭笑不得,要知道裴洄切个瓜都费劲,折豆角能把半截豆角折进垃圾堆,炒个鸡蛋能掉进去好几片鸡蛋壳,不过这会儿肯定不能实话实说,“我相信你的,你肯定能学会,这个年纪开始不迟,你跟着我和红线学就好。”
  “嗯,我这就去找臭丫头,她会不会不教我啊?”裴洄站了起来,腿有点麻,差点摔个屁股蹲,全靠卢英时扶着才慢慢走。
  他们两个并肩往回,裴洄喋喋不休,“你是怎么练武的呀,我是不是得扎马步,灌水桶?或者举石墩子?我这个年纪开始学不迟吧?”
  裴洄心情转好的标志就是说话,只要能一直说个不停,就代表这孩子隐隐约约要想开了。前几天卢英时不敢说话,生怕自己说什么,让裴洄更伤心。他其实能明白裴洄的感受,因为他也遭遇过母亲无故横死的场景。
  本来还好好的,忽然那人就没了,那种噩耗来得猝不及防。
  彼时卢英时也是闷着不说话,原本粘着卢彦则,学功夫看书,却由于这件事心里有了疙瘩,怎么解也解不开。凶手,是卢彦则的亲弟弟,他实在没办法劝说自己放下一切,和卢彦则依旧如往常。
  卢英时封闭内心,由此不爱说话,所以给人造成了乖巧懂事的形象,也只有卢臻知道,他性子乖张,外表的安静只是皮相,一到时机就会触发,所以他会用砚台砸人,见高君遂出言不逊就举刀上前,卢臻千说万说,他就是要拿起古雪刀。
  因为他觉得没一个人配拿。
  裴洄难受几日,终于敞开心扉,压在卢英时心头的重担也松了松。不……他和裴洄还是不一样的,裴洄在阴霾里呆久了,依旧想着要走出阴霾,回到以前的样子。
  而他以前是什么样子呢……忘记了,估计只有卢彦则记得。
  卢彦则带着他走出晦暗,却没有要求他如往常一般,接受了弟弟从此变得乖张的事实。可是裴洄呢?卢英时看着裴洄倾诉衷肠的神情,心想,这人是真把自己当成了好朋友。
  真好啊。卢英时心里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希望你好好长大。
  ·
  萧遥和葛誉钦收集兵马的消息传入魏州城,罗敬暄有些慌张——来得太快了,而且前几日的内斗,死掉了不少精锐,他原本想好生休养一段时间,谁知道葛誉钦说来就来,还搜集了三万兵马!
  葛誉钦在魏州有亲戚,这次来的也是哀兵,摆明了是要来复仇的。
  节府内灯火通明,罗敬暄这个节度使的位子也坐不稳,直到他坐稳头把交椅的时候才明白,这就是个烫屁股的位子。在下面的时候,虎视眈眈想要来上边,但真的来上边了,就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更何况,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魏博这些牙兵本身就不服管,杀掉了支持罗瑰的,底下人就支持自个儿了么?他闹出这么大一场,元气大伤,失了好多潜在的助益,结果魏博六州相继造反,纷纷表示不服自己的管束。这下好了,本身就是为了自保,谁知道把自己推火坑里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要是再给一次机会,他估计还是会这么做。
  罗敬暄吩咐身边的掌书记,“你快去请蜀王,问问他有什么法子。”
  没过一会儿,温行和李廓就赶到了罗敬暄所在的节府议事大厅。这种军事机密,不能有旁人在侧,罗敬暄把所有人支开后,着急忙慌走到李廓跟前,“蜀王,我听你的话,把萧遥放走了,又放出消息抓萧遥的族人,却被他抢先了一步。现在萧遥和葛誉钦一起准备了三万兵马……虽说魏州城坚固,我没什么怕的,可就是打起来的话……”
  魏博这种打不服的民风,只有一种可能。
  外力介入。
  这招在历史上数见不鲜,虽说结局大都不好,譬如东汉董卓进京,最后十八路诸侯望而却步,只能坐视董卓掌握权柄,很简单,你找来一个比你敌人更厉害的人,等你敌人没了,顺手来个假道伐虢,也轻而易举。
  之所以饮鸩,那是因为鸩酒确实能止渴。
  罗敬暄觉得李廓应该有什么后招,所以才一直信任李廓,包括之前软禁罗瑰,诱罗瑰的部下来了个瓮中捉鳖也是。
  “魏州城守住就好,你怕那三万人?”李廓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不禁觉得这罗敬暄还真是外强中干,前几天抓侄子的时候耀武扬威的,把小侄子吓得够呛,“贺兰戎拓要东出,你只要把萧遥耗死在魏博,跟贺兰戎拓联手把萧遥吃干抹净就好。还有葛誉钦……不过是个低级武官,没什么远见,他也不可能坐稳魏州城。”
  这番话给罗敬暄下了定心剂,他深呼一口气,“还是蜀王有远见。”
  这样一来,李廓竟然不想和罗敬暄共事了。有些人,野心一旦被满足,就短视、志得意满,李廓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来罗敬暄的结局。
  李廓看了看身旁的温行,“希言,这几日在魏博节府,住得还适应?”
  温行懒得答话。
  对于李廓费尽心思要把温行留在身边的行为,白琚不理解,罗敬暄也不理解,这不就是费心思找罪受?李廓那么有手段,游走在河朔三镇,为什么偏偏要对一个温行低眉顺眼、屡屡关心?不过罗敬暄到底还是害怕手眼通天的李廓,也就什么都没说。
  “那就是还不错咯?”李廓倒是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罗帅,等事情一结束,我们就启程回幽州,不多叨扰了。”
  “你要带……”
  李廓不喜欢自己的行为被人窥探,“这些跟你没有关系,不该管的别管。”
  说罢,扬长而去。
  “呃,温相,你要和他一起去幽州?”罗敬暄试探着问,许是没想到,一个持旌节来出使的宰相,正事没做成一件,结果还跟着别人走来走去,这让罗敬暄觉得有些好笑。
  温行漠然道,“罗瑰呢?”
  “你提醒我了,我该杀掉他的,留着终究是不好。”罗敬暄表示理解。
  温行眼神复杂,“哦,那就是还在。”
  罗敬暄:“……”
  这是在问什么?探他的底细?温行一个身陷囹圄的人,都自顾不暇了,还想着摸他的底?真是有够奇怪的。不过想想,这种当宰相久了的人,肯定希望掌控局势,哪怕不是全面掌控,能掌控一点儿也行。
  温行绝无可能坐以待毙。
  只是那眼神,让罗敬暄寒毛直竖。他觉得很怪,为什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风一吹就倒的文人,竟然能露出那种奇怪的神情。悲悯,愤恨,无奈,让罗敬暄想起自己每次作恶后都要烧香跪拜的那尊佛像。
  佛像微笑,却也饱含庄严,不容侵犯不容质疑,又能在拈花微笑间,轻飘飘看透人的内心。
  罗敬暄被看透了,什么也没说,却好像什么都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中晚唐的魏博开启了牙兵选举制度,具体来说就是,魏博节度使为了增加自己战斗力选了一支牙兵,嘎嘎乱杀的那种,给很好的福利待遇。然后随着阶级固化,这种牙兵开始有话语权,看节度使不爽,就干掉节度使自己选。所以说牙兵才是真皇帝啊……
  这里罗敬暄促成牙兵内斗,比较血腥,让魏博六州的人不开心了。所以大家就开始反他,葛誉钦就是其中之一。省流版总结下就是,罗瑰先让自己人守卫自己,结果罗敬暄把这些人的兵器毁掉,让自己人把支持罗瑰的杀掉,占领节府,领节度使,应该很好理解。
  最近忙得飞起还好有存稿不然真就完犊子了……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文风没有那么强的张力,推文不占优势,也就只能慢慢来。
  还好有很多喜欢娓娓道来细水长流文风的读者。
  感谢你们!
  第95章 故人
  当晚, 罗敬暄忙完军务就去睡觉了。谁知道这一忙起来就忘了杀掉罗瑰——也不怪他,主要是这个侄子太不起眼了,他觉得不杀也不会妨碍什么。打断骨头连着筋, 他和罗瑰是叔侄,处理起来有点棘手。
  要不是叔侄,全家几百口全杀了罗敬暄都不在乎。
  不过最近节府确实风波不断。要知道, 魏博风气就是如此, 不服就干, 比如葛誉钦, 直接和萧遥借着一道是非不分的诏书,短短数日召集了三万人。
  罗敬暄睡不着,他让侍卫重重保护, 定点换班, 保证自己的住宿之处总是有侍卫。兵甲辚辚,和脚步声传入耳中,竟然如同惊雷一般,震得他耳膜欲裂。
  他骤然坐起, 浑身冒冷汗,身着一袭睡衣, 从兵器架上拿起自己的宝刀。
  不会的, 不会有事的, 反对他的人已经全都死了, 全都死了……他心惊肉跳, 踱步走向佛龛, 拿起佛龛前的《金刚经》, 忏悔持念了起来。
  这一场景有些吊诡, 罗敬暄不信神佛, 要是相信,也根本不可能发动惨无人道的剿杀。但他相信持念《金刚经》能抵消罪恶,能让他轮回转世不必受地狱业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