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萧遥想要的就这么简单,两个人,没人打搅。梳着梳着,萧遥找到一缕白发。
“你有白发了。”萧遥捻出那一根,“拔也不拔?”
温兰殊懒洋洋道:“都行。你好像,也有白发。”
萧遥惊异道:“是吗?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注意到的?”
“很早吧。”温兰殊打了个哈欠,“身上黏糊糊的,想洗个澡了。”
“行,待会儿我抱你去。”
“……洗澡可不许动手动脚。”温兰殊严令禁止,“还有正事呢,这会儿什么时候了……”
萧遥心虚道:“不知道啊,辰时了?”
“那还好,没有耗太久。”温兰殊闭上了眼,“一会儿就起来。”
“你再叫我一声。”萧遥指腹拂过温兰殊的眼皮。他说不清楚为什么,特别喜欢听温兰殊喊他的名字。
有人说名字是咒,他身边人要么喊他萧九,要么就是大帅,只有温兰殊,从认识到现在,一直喊他“长遐”。
如果名字是咒,那么他宁愿温兰殊时时念这个咒。
“长遐。”温兰殊不明就里,却还是照做了。
“大帅!”忽然聂柯踏进营帐,看到主帐没人,四处看了看,屏风那里的鹅黄色袍衫让聂柯如仙人抚顶明白了一切。
不要过去!聂柯双腿固定在原地,“呃我这里有判官理好的册子,请大帅过目。哦对还有晋王府谢藻整理的一些东西我也都放您这儿了,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嗯。”萧遥语气没什么波动。
聂柯如获大赦走出营帐掀了帘子,发现自己少通报了一件事,只能暗骂几句自己蠢后折返回来,“大帅今天行营的午饭您没吃,我给您热了三趟,您看现在这是……”
屏风内传来咕的一声响,谁饿肚子了这是?
萧遥被打了下,难掩笑意,聂柯无奈又问,“还有晋王,我忘给晋王送饭,跟大帅解释下,不是故意的,希望晋王不要介意。”
“他啊,没事,不会在意的。”
聂柯这才放心,“那要现在用饭么?”
“……做新的,怎么能让晋王吃热了三次的饭。”萧遥轻咳几声,跟往常的严肃没区别。
聂柯这才松了口气,“我不打扰,这下真走了哈。”
“慢。”
聂柯这颗心好似被反复凌迟,“大帅您还有什么事?”
“热点儿水,我洗个澡。”
现在洗什么澡?聂柯不敢问,“好,马上就去。”
聂柯一走,萧遥就笑得合不拢嘴,揉着温兰殊刚刚咕噜噜响的肚子,“子馥,你也太配合了……”
温兰殊佯怒,“你还说呢,说什么辰时,现在倒好,午饭都热三趟了。我说怎么那么累,还饿……”
“好,我马上安排,说出去我不给晋王吃东西,虐待朝廷藩王像什么话。”萧遥给温兰殊穿好衣服,眼看温兰殊坐在床边浑身疲乏无力,背也弯了下去,就一手穿过膝窝,一手过腋下将其抱了起来。
“走,洗个澡,吃饭。”
第143章 矛盾
温兰殊洗完澡吃完饭午睡去了, 军营里反正也没啥大事。萧遥把他送回营帐,掖好被子,打算跟等待已久的傅海吟、卢英时一起去视察漳河情况。
与温兰殊相比, 萧遥的精力要充沛得多,一天不睡也没事。
温兰殊过度劳累,很快就睡着了, 萧遥守在床畔, 舍不得走。
“大帅, 该出发了。”
帐外催促了几次, 雨也越下越大,他不能再拖了,于是穿上蓑衣戴上斗笠, 就跟帐外几个人一起出去, 准备登上河堤观察情况,“走吧,留几个人看守大营。”
随行的除了傅海吟外,还有卢英时和萧氏宗族子弟萧锷。萧锷比萧遥年纪小个一两岁, 从萧遥成为河东节度使的那一天,就被安排在萧遥身边作为佐貳, 而后萧遥恢复宇文旧姓, 和萧锷的关系就尴尬了起来。
不过萧遥待萧锷还算宽善, 如今有什么都带这堂弟在外面锻炼, 河东军能及时赶到洛阳, 跟萧锷奇兵走小路脱不开关系——要知道那伙兵马可是从铁关河眼皮子底下走过, 可萧锷就是做得不露痕迹, 瞻前顾后, 妥帖安排, 让萧遥省心不少。
雨一大,雾气就大了起来,几个人走在山路上,泥泞小路无比湿滑,他们格外小心,扶着两旁的树,马虎不得。
走着走着,就听到了哗啦啦的水声,穿过林子一看,两边青山隐匿于水雾中,湍急河流泛黄,携带不少泥沙,原本清流变成了浊流,河床也抬高不少,水线比之前高出一大截。
河堤勉强能够拦截水流,可是雨势依旧很大,一点儿消下去的意思都没有,回头一看,两侧的田基本上也都淹了。
“看来今年肯定要歉收,麦子泡不了这么久。”萧遥拂去眼角垂下来的水滴,远远望去,原本忙活的山道上,杳无人烟,“我们去前面几个村子看看。”
剩下三个人对视一眼,穿过草丛,浑身几乎湿透,草鞋边缘也都是泥。
傅海吟原本以为萧锷、卢英时这两个富养的公子会喊累,可是没有——不仅没有,还动作快,马上就跟上了。
也是,要是会喊累,萧遥估计根本不会让他们出来。
他们顺着道路,来到了河边的一处村落。
“有人吗?”傅海吟大喊。
没有任何回答。
两侧的农房里,没有什么生活过的痕迹,尤其是天色将晚,按道理说,人不出去,应该有灯光,或者有做饭生火的动静……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
“也是,徐舒皓不是傻子,估计坚壁清野,把城外人都归到相州城里了。”傅海吟随便踹开一处篱笆小院的门,踏上木阶,堂屋门竟然一推就开了,“大帅,先休息下,待会儿我们就……”
转过头,傅海吟竟然正对上一双眼睛。
那双眼在米缸的盖子和缸沿的黑暗之间,傅海吟不相信世上有鬼,拔剑将盖子挑开,正好此时电闪雷鸣。
咣当一声,盖子落地,里面是个皮包骨的小孩。
长期不喝水不吃饭的人,嘴唇会发白起皮,两颊也会凹陷,傅海吟见过不少难民,就是这样的,“你怎么回事?没吃饭?”
小孩吓得不敢动,“别杀我。”
“我要是杀你,还会跟你说话?”傅海吟扭头往外走,“大帅,这里有个漏网之鱼,估计撤退的时候没跟上。”
“带上,我们也回去吧。”
“好。”
·
温兰殊睡了好久,还做了个梦,梦到和萧遥那次在不记年里一起吃青团。
他想了想,的确好久没做青团了,心血来潮,起床后问聂柯,军营里有没有做青团的原料。
聂柯心想您是晋王,您想干啥咱们能不找?于是一拍脑袋,“放心吧晋王,我去找厨子问问,应该有糯米和艾草。”
没想到厨子果然备了些糯米。不过厨子很疑惑,“什么,晋王亲自下厨?这是不是不太好?不就是青团,我做一会儿就好了,晋王歇着就好,我来,我来。”
聂柯微笑,“叔,咱们晋王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
说着,厨子刚好看到温兰殊提着药箱,帮助军医给军营里生病的士卒看病。
没想到他竟然十分担忧,“晋王和很多王都不一样。”
“是啊。”聂柯点头如捣蒜,“我也没见过这种王。”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厨子抹了把汗,大锅里的粥咕噜噜往外冒气泡,“这世上,啥人干啥事,你看我,就是个厨子,所以我做饭就成。你是小兵,往前跑就好。晋王是藩王,所以待在中军大帐,什么都不用管,手底下多少人为他跑腿呢。”
聂柯这就不懂了,“他人好嘛。”
厨子摆摆手,年过半百的他有着一套旁人不知的处世哲学,“这世上都说慈不掌兵,不是没道理的。行医问诊这种事,交给医生就好,哪怕是想做,也得注意,做饭也是,即便想,到底身份摆在那里,做了反而弄巧成拙。”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厨子竟然担忧起来,“你说,晋王和河东节度使,谁大谁小?”
“官阶和地位比起来,肯定是晋王。但如果比起实权,肯定是节度使。”
厨子捋须,“对咯。我之前不是没在贵人家做过饭,天无二日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你看,现在兵马都在大帅手里,也就是说,咱们往前往后,打还是不打,都是大帅说了算。可大伙儿不知道啊,看晋王有王爵,以为他才是河东军的主心骨,晋王再这么来一出,肯定越来越多的人心向着晋王。到时候俩人有了分歧,你说,听谁的?”
“对哦,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想过……”聂柯反思片刻,以前只当这两个主子感情好,还真没想过这种事。在利益面前,多年夫妻尚且各自飞,让温兰殊成为萧遥的附庸,可能嘛?
那么接下来军事决策有龃龉的时候,听谁的?
“你有白发了。”萧遥捻出那一根,“拔也不拔?”
温兰殊懒洋洋道:“都行。你好像,也有白发。”
萧遥惊异道:“是吗?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注意到的?”
“很早吧。”温兰殊打了个哈欠,“身上黏糊糊的,想洗个澡了。”
“行,待会儿我抱你去。”
“……洗澡可不许动手动脚。”温兰殊严令禁止,“还有正事呢,这会儿什么时候了……”
萧遥心虚道:“不知道啊,辰时了?”
“那还好,没有耗太久。”温兰殊闭上了眼,“一会儿就起来。”
“你再叫我一声。”萧遥指腹拂过温兰殊的眼皮。他说不清楚为什么,特别喜欢听温兰殊喊他的名字。
有人说名字是咒,他身边人要么喊他萧九,要么就是大帅,只有温兰殊,从认识到现在,一直喊他“长遐”。
如果名字是咒,那么他宁愿温兰殊时时念这个咒。
“长遐。”温兰殊不明就里,却还是照做了。
“大帅!”忽然聂柯踏进营帐,看到主帐没人,四处看了看,屏风那里的鹅黄色袍衫让聂柯如仙人抚顶明白了一切。
不要过去!聂柯双腿固定在原地,“呃我这里有判官理好的册子,请大帅过目。哦对还有晋王府谢藻整理的一些东西我也都放您这儿了,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嗯。”萧遥语气没什么波动。
聂柯如获大赦走出营帐掀了帘子,发现自己少通报了一件事,只能暗骂几句自己蠢后折返回来,“大帅今天行营的午饭您没吃,我给您热了三趟,您看现在这是……”
屏风内传来咕的一声响,谁饿肚子了这是?
萧遥被打了下,难掩笑意,聂柯无奈又问,“还有晋王,我忘给晋王送饭,跟大帅解释下,不是故意的,希望晋王不要介意。”
“他啊,没事,不会在意的。”
聂柯这才放心,“那要现在用饭么?”
“……做新的,怎么能让晋王吃热了三次的饭。”萧遥轻咳几声,跟往常的严肃没区别。
聂柯这才松了口气,“我不打扰,这下真走了哈。”
“慢。”
聂柯这颗心好似被反复凌迟,“大帅您还有什么事?”
“热点儿水,我洗个澡。”
现在洗什么澡?聂柯不敢问,“好,马上就去。”
聂柯一走,萧遥就笑得合不拢嘴,揉着温兰殊刚刚咕噜噜响的肚子,“子馥,你也太配合了……”
温兰殊佯怒,“你还说呢,说什么辰时,现在倒好,午饭都热三趟了。我说怎么那么累,还饿……”
“好,我马上安排,说出去我不给晋王吃东西,虐待朝廷藩王像什么话。”萧遥给温兰殊穿好衣服,眼看温兰殊坐在床边浑身疲乏无力,背也弯了下去,就一手穿过膝窝,一手过腋下将其抱了起来。
“走,洗个澡,吃饭。”
第143章 矛盾
温兰殊洗完澡吃完饭午睡去了, 军营里反正也没啥大事。萧遥把他送回营帐,掖好被子,打算跟等待已久的傅海吟、卢英时一起去视察漳河情况。
与温兰殊相比, 萧遥的精力要充沛得多,一天不睡也没事。
温兰殊过度劳累,很快就睡着了, 萧遥守在床畔, 舍不得走。
“大帅, 该出发了。”
帐外催促了几次, 雨也越下越大,他不能再拖了,于是穿上蓑衣戴上斗笠, 就跟帐外几个人一起出去, 准备登上河堤观察情况,“走吧,留几个人看守大营。”
随行的除了傅海吟外,还有卢英时和萧氏宗族子弟萧锷。萧锷比萧遥年纪小个一两岁, 从萧遥成为河东节度使的那一天,就被安排在萧遥身边作为佐貳, 而后萧遥恢复宇文旧姓, 和萧锷的关系就尴尬了起来。
不过萧遥待萧锷还算宽善, 如今有什么都带这堂弟在外面锻炼, 河东军能及时赶到洛阳, 跟萧锷奇兵走小路脱不开关系——要知道那伙兵马可是从铁关河眼皮子底下走过, 可萧锷就是做得不露痕迹, 瞻前顾后, 妥帖安排, 让萧遥省心不少。
雨一大,雾气就大了起来,几个人走在山路上,泥泞小路无比湿滑,他们格外小心,扶着两旁的树,马虎不得。
走着走着,就听到了哗啦啦的水声,穿过林子一看,两边青山隐匿于水雾中,湍急河流泛黄,携带不少泥沙,原本清流变成了浊流,河床也抬高不少,水线比之前高出一大截。
河堤勉强能够拦截水流,可是雨势依旧很大,一点儿消下去的意思都没有,回头一看,两侧的田基本上也都淹了。
“看来今年肯定要歉收,麦子泡不了这么久。”萧遥拂去眼角垂下来的水滴,远远望去,原本忙活的山道上,杳无人烟,“我们去前面几个村子看看。”
剩下三个人对视一眼,穿过草丛,浑身几乎湿透,草鞋边缘也都是泥。
傅海吟原本以为萧锷、卢英时这两个富养的公子会喊累,可是没有——不仅没有,还动作快,马上就跟上了。
也是,要是会喊累,萧遥估计根本不会让他们出来。
他们顺着道路,来到了河边的一处村落。
“有人吗?”傅海吟大喊。
没有任何回答。
两侧的农房里,没有什么生活过的痕迹,尤其是天色将晚,按道理说,人不出去,应该有灯光,或者有做饭生火的动静……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
“也是,徐舒皓不是傻子,估计坚壁清野,把城外人都归到相州城里了。”傅海吟随便踹开一处篱笆小院的门,踏上木阶,堂屋门竟然一推就开了,“大帅,先休息下,待会儿我们就……”
转过头,傅海吟竟然正对上一双眼睛。
那双眼在米缸的盖子和缸沿的黑暗之间,傅海吟不相信世上有鬼,拔剑将盖子挑开,正好此时电闪雷鸣。
咣当一声,盖子落地,里面是个皮包骨的小孩。
长期不喝水不吃饭的人,嘴唇会发白起皮,两颊也会凹陷,傅海吟见过不少难民,就是这样的,“你怎么回事?没吃饭?”
小孩吓得不敢动,“别杀我。”
“我要是杀你,还会跟你说话?”傅海吟扭头往外走,“大帅,这里有个漏网之鱼,估计撤退的时候没跟上。”
“带上,我们也回去吧。”
“好。”
·
温兰殊睡了好久,还做了个梦,梦到和萧遥那次在不记年里一起吃青团。
他想了想,的确好久没做青团了,心血来潮,起床后问聂柯,军营里有没有做青团的原料。
聂柯心想您是晋王,您想干啥咱们能不找?于是一拍脑袋,“放心吧晋王,我去找厨子问问,应该有糯米和艾草。”
没想到厨子果然备了些糯米。不过厨子很疑惑,“什么,晋王亲自下厨?这是不是不太好?不就是青团,我做一会儿就好了,晋王歇着就好,我来,我来。”
聂柯微笑,“叔,咱们晋王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
说着,厨子刚好看到温兰殊提着药箱,帮助军医给军营里生病的士卒看病。
没想到他竟然十分担忧,“晋王和很多王都不一样。”
“是啊。”聂柯点头如捣蒜,“我也没见过这种王。”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厨子抹了把汗,大锅里的粥咕噜噜往外冒气泡,“这世上,啥人干啥事,你看我,就是个厨子,所以我做饭就成。你是小兵,往前跑就好。晋王是藩王,所以待在中军大帐,什么都不用管,手底下多少人为他跑腿呢。”
聂柯这就不懂了,“他人好嘛。”
厨子摆摆手,年过半百的他有着一套旁人不知的处世哲学,“这世上都说慈不掌兵,不是没道理的。行医问诊这种事,交给医生就好,哪怕是想做,也得注意,做饭也是,即便想,到底身份摆在那里,做了反而弄巧成拙。”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厨子竟然担忧起来,“你说,晋王和河东节度使,谁大谁小?”
“官阶和地位比起来,肯定是晋王。但如果比起实权,肯定是节度使。”
厨子捋须,“对咯。我之前不是没在贵人家做过饭,天无二日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你看,现在兵马都在大帅手里,也就是说,咱们往前往后,打还是不打,都是大帅说了算。可大伙儿不知道啊,看晋王有王爵,以为他才是河东军的主心骨,晋王再这么来一出,肯定越来越多的人心向着晋王。到时候俩人有了分歧,你说,听谁的?”
“对哦,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想过……”聂柯反思片刻,以前只当这两个主子感情好,还真没想过这种事。在利益面前,多年夫妻尚且各自飞,让温兰殊成为萧遥的附庸,可能嘛?
那么接下来军事决策有龃龉的时候,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