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范掌柜想也不想地摇头。
  沈珏只好继续劝。
  重新掩好门,被搀扶着往回走的范王氏却停下脚步,侧过头,耳朵朝着他们的方向,一动也不动了。
  昙薮念了声阿弥陀佛,下一刻被老人妇人紧紧攥住了胳膊,那枯瘦的,粗糙的,布满褶子的手将他腕骨紧紧勒住,妇人的声音哆嗦着,带着隐忍的泣音,低低地问:“大师,他是在同我家三郎说话吗?”
  昙薮叹息着道:“是啊。”
  妇人松开手,伸向前方,一步一步摸了过去。
  昙薮再次搀扶起她的手肘,把她送到那个守了许久的野鬼面前,尔后他们三个,一妖一道一僧,眼睁睁望着那只苍老疲惫的手,虚虚地穿过魂体,落在空中一点。
  范掌柜弯下身,把自己的脸贴上去,阴凉的气息绕在指尖,范王氏笑了起来,几乎是笃定地喊了一声:“三郎。”
  野鬼泣道:“在呢。”
  妇人恍惚地道:“你没走。”
  “没,守着你呢。”
  妇人微微歪头,仿佛听见了他的回应一般,哭着道:“你死了才想着守着我,活着的时候怎么就不记得守了呢?”
  情绪过于激动的老人终于坚持不住,喊完这一句便一头往前栽去,沈珏似乎早已料到,伸手接了个正着。
  苏栗望着晕倒在沈珏怀里的老妇人,忍不住小声道:
  “她就这几日了。”
  说着抬眼望了望沈珏,沈公子脸上没有表情,似乎已经料到这是一场送葬的行程。
  三人在小院里住了下来,昙薮劈柴烧水修整房舍,苏栗在外奔波,备置白事物件,沈珏出去了几趟,通知老妪的家人,和范掌柜的两个兄长。
  远方的亲属都在赶来的路上,躺在床上的老妪浑浑噩噩地睡了两日,终于醒了过来,尔后白障重重的眼睛望着床脚的方向,仿佛看见了那缕夫君的魂。
  “为什么?”妇人问他。
  范掌柜哭不出泪,只能抽噎着答:“我只是一时气不过,不知道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他一遍遍重复:“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沈珏站在床边面无表情,低头望向妇人的眼里却是年岁赋予的温慈,就像当年他重伤刚醒时,看到那个烛火旁缝针走线的妇人,哼着无名小曲,目光如出一辙的脉脉温情。
  沈珏抓起她的手,搁在昙薮的手心里,语气轻软地道:“不要问你夫君,你该问的是他。”
  昙薮一手松松地握着老妪的掌心,莫名地望向他,并不懂话中意思。
  这半人半妖蹲下身,一袭黑衣,屈膝蹲在床畔,高高束起的发尾长长的垂在脸侧,挡住了他半张脸。
  他又轻又慢地一句句讲给这对人鬼夫妇听:“当年合州雪灾,开春又是雹灾,民不聊生,易子而食,他们望着妻儿父母活生生饿死在眼前,也问过为什么。”
  “一些人死了,另一些人落草为寇,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因为当地县衙勾结本地富户抬高粮价,因为上官克扣了赈灾粮。
  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做。
  因为上官的上官不查。”
  沈珏终于抬起脸,扫了眼床脚苦着脸的范掌柜,目光停在昙薮被布帛遮蔽的眼上,他冲这对夫妇说着话,却定定地望着昙薮:
  “一层一层地往上推,最后推到天家身上,是帝王无能,识人不清。
  帝王为什么无能,因为他身边那些生来富贵的亲王,都宁愿供奉泥塑的菩萨遁入空门,也不肯做他该做的事。
  就像握着你手的这位一样。”
  昙薮愣愣地望着他,嘴唇张开又闭上,最终紧紧抿成一道直线。
  范王氏转过头,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眶里,是浑浊的眼泪。
  妇人问和尚:“是这样吗?”
  和尚哀恸地望着她。
  妇人目光移开看向床脚的白影:
  “听见了?不是咱们的错。”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缓缓地吐了出来,仿佛后半生的苦难悲凄都随着这口气消弭在空气里——那些煎熬的日与夜,她无数次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拦住孩子和老父母这一趟无法回头的旅程,恨自己那样为什么开开心心的送他们启程,而不是随便找个借口把他们拦下来。
  恨自己没有盯紧她的三郎,明知他的性子容易转不过弯,还让他一个人独处,没有时时刻刻盯着他,开解他,让他挂了房梁……她将所有的不幸都揽在自己身上,连自尽都不敢,怕下去无颜见父母。
  于是自虐般活着,熬过一天又一天,而今终于有人告诉她:
  不是的,不是你的错。
  是天地为炉,而万物为铜;
  是恶吏当道,是为富不仁,是尸位素餐;
  是皇亲国戚无能,是天子无能;
  所以才有她们这样的升斗小民无处可诉的一句‘为什么’;
  “三郎啊。”她轻轻地道:“不是咱们的错。”
  她说:“是他们无能啊。”
  这个受尽后半生苦楚的女人,说完最后一句话,闭上眼,结束了这漫长又短暂的一生。
  第十五章
  范王氏的小院里挂起了白幡。
  主屋的正堂供奉起了牌位,棺木停灵七天。
  大门前的灯笼们换了一身白衣,里面油火昼夜长亮,头七未过,在习俗里,这是引路的灯火,是给去世的亲人照亮一条归家的路,让他们在回魂夜里归到家中看最后一眼,尔后安心离去,从此阴阳两隔。
  繁琐又复杂的丧礼一代代传下来,至今未止。
  沈珏看着范王氏赶来的亲属们操持辛苦,本想说不用办了,他们夫妻的魂早已让阴差领上了黄泉路。
  终究还是没有说。
  生与死从来都是人类最大的事。在期待里呱呱坠地的婴儿,落地那一刻就被亲长记下了生辰,往后无数个春秋寒暑,那天都是祂一个人的节日。
  直至死亡。
  双亲去世之后,沈珏也曾想象过死后是怎样一个世界,是否也有亭台和楼阁,孤魂野鬼们也在城池间穿梭行走,仿佛一切如常。
  他想的越多,便越觉得自己荒诞,若是人死后还能在另一个空间存在,见到都是曾见过的同类,憎恶的,欢喜的,奉奉迎迎……悉数都在,那死亡和活着又有什么区别。
  多年以前,在阿爹沈清轩的第二世季玖去世后,他曾试图追随着伊墨的脚步闯过地府。一面是担心伊墨的安危,另一面也是有几分好奇,想去探个究竟。
  然而他那时本领低微,连守门阴差都较量不过,亦是在那位阴差面前他方才知道自己的无能。
  弱小而无用的自己,不过是个守门的鬼吏都成了他的拦路虎,伊墨挥挥手就能解决的对手,他遭遇上却毫无还手之力。
  偏是他自己造就的弱小。
  几百年的光阴流逝中,他耗费大量的时间妆点自己身为人类的那部分,君子六艺一样不落地钻研,仅读过的书都能装满几间屋子。
  过分怠于做妖的那份本事,于是尝到苦果,做不得纯粹的人,亦做不好纯粹的妖。
  花了几百年时光,活成了半上不下的尴尬样子。
  “所以你不要学我。”
  沈珏站在窗前看着天空,头也不回地对昙薮淡淡道。
  暮色四合的雍州城,天光有着绚丽的颜色,落在窗棂,洒在屋檐,照的一切都暖融融的,连院子里的素白幡都蒙了金橘色,使得本该悲凉丧事,笼上了一层瑰丽秋景。
  一列人字形的大雁从天穹飞过。
  昙薮坐在窗边,暖色光线落在和尚脸上,他微微仰着脸,遮着眼睛的布帛已被批准摘下。
  “我还俗后能做好亲王?”他低声不知是要问谁。
  遗传自赵家的眼睛里装满犹疑不定,皇家亲王还是自在和尚,俱是前途叵测的两难。自从血洗宗亲的那位祖宗之后,本朝的宗室们便算是遭了秧,仿佛开启了某种诅咒,一代代皇亲国戚们善始善终的少,中途夭折的多,他若不是机缘巧合,幼童时被师父收入门下,昙薮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顺利长大。
  “我知道自己大约是做不好和尚,我的师父一直说我六根不净。”昙薮笑了一声,自嘲地道:“回去怕是也当不好亲王。”
  看了眼沈珏面若沉水的脸,他想起先前这人说的话,他说他做不得人,也做不好妖,相比其几百年都没活出个结果,自己也似乎连为难都可笑。好歹,现在龙椅上坐着的,是他的长兄。
  沈珏却说:“做不好和尚或亲王有什么关系?”
  他依然望着远方天际那行大雁,也不知道它们还要飞多久,才能回到莺飞草长的南方,终其一生都在迁徙的鸟,南来北往的飞翔,和终其一生都在行走的他意外相合,沈珏忍不住松软了神情,露出一丝愉悦来。
  转过脸凝视着不解的和尚,定定地望着那双眼睛,他想着若是赵景铄知道自己子孙如此没出息,不知会有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