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沈珏无话可说,妖精活太长了确实不该,尤其是他这样同凡人牵扯太多的妖精,走到哪里都有上赶着来喊祖宗的孙子们。
然而又能如何呢,他又不能将这些孙子们都宰了干净,只好笑一笑。
纸鹤一路入了宫,停在御书房的窗棂前,用喙尖叩了叩。里面亮着烛火正案牍劳累的皇帝陛下打开窗,它便飞了进来,停在桌案上把自己展成了一张摊开的纸。
被皇帝两根手指夹起来看完,送到烛火上变成了黑灰。
一旁伺候的宦官端着热茶奉上来,一声不吭。
皇帝噙着笑挥手道:“不用,朕不气。”
宦官:“是。”
皇帝:“毕竟是朕的亲弟弟。”不能夷九族。
宦官:“陛下该歇了。”
皇帝:“召秦相来。”
还要给弟弟退婚想个好说辞,幸好当初只是私下议婚,不曾定下。
不提昙薮给他阿兄留下的烂摊子,沈珏带着他走了片刻,便将他丢下了。
哪怕是个有修行在身的凡人,也没本事随着他一夜走遍半个赵家疆域,想到山林孤村里还留着两个半大孩子,沈珏毫不客气将赶上来认亲的孙子抛下,说好汇合的城镇,便先行离开。
天还未亮,昙薮孤身一人站在荒郊野外,打着旋儿的寒风吹过,拂起他的僧袍瑟瑟发抖,他仰头跟着天上星星,大致朝着北斗方向前行。
天色大亮时沈珏回到村庄,院子已经被大雪封了门,两个半大小子在屋里嘀嘀咕咕,屋外的狗腿子在雪坑里一边扒门一边哼哼唧唧地陪他们。
苏栗手上抓着一把草木灰,在屋里扬的遍地都是,煞有其事地盯着灰土沉吟,“他去的太远了我算不到,不过午前肯定会回来的。”
葱生捧场:“太厉害了,你还能算什么?”
苏栗骄傲道:“我师门什么都能算!以后你也能学到。”
葱生满脸崇拜,叹道:“这么厉害我也能学会吗?那你算算祖宗给我们提什么吃食回来,我饿了。”
苏栗闻言又扬起一把灰,还没来得及说话,木门被推开了,风雪卷进来,一把不曾落地的灰土扑了他满脸。
苏栗:“呸呸呸!”
葱生:“阿嚏!”
狗腿子:“汪!”
沈珏:“你怎么不算算屋顶什么时候被积雪压塌?”
饭食过后两个小子便举着笤帚爬上了屋顶,一人一半分好地盘清扫积雪,狗腿子上不去,在屋檐下围着木梯着急的转圈,被扫下来的积雪砸的嗷嗷乱跑,跑不远又返回来继续挨砸,谄媚的很对得起它的名字。
下雪,扫雪,下雪,又扫雪。
竹扫帚的刷拉声里,一年过了。
套好的车架收拾齐整,雪化后湿润的泥土被轱辘轧出两道长印,瘦长黄狗走在车辙中间,冲着车棚口放下的绵帘哼唧出哭泣的长音,葱生红着眼圈埋在苏栗怀里,两个人摁着鼻涕,拖着哭音轰它:狗腿子快回去,别送了。
尔后黄狗在路口蹲坐下,目送他们离开这座小小村庄。
阳光将它的剪影,拉的老长老长。
青草从泥里探出一点尖尖的头,深处的虫也在逐渐松软的地里钻来钻去的时候,昙薮终于赶上了他们。
一身白袍已经变成了灰袍,锃亮的秃头也长出了弯曲的短发,倒还是很白,也不知这两个月里,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秃头的坚持。
他脸上依然挂着笑,却不再像香火供奉里拈花微笑的菩萨。
他匆匆而来,冲三人作揖,道:“我又要走了,特意来说一声。”
沈珏问他:“去哪?”
“西南封地。”
仿佛专意来说这四个字,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说完又行了礼,这就告辞。
这是沈珏见他的最后一面,至此世间再无昙薮和尚,多了一位襄王。
西南地处山林,部族繁多,互为犄角,又争端不休,每年死于争斗的部众不计其数。
他一生未娶妻,未生子,将西南治理成另一个鱼米之乡,修道路无计,纵横交错的道路直通城镇和各处乡村,遥遥通向内地平原,使政令通达,建官学,兴法制,增商税减民赋,偏壤的西南繁华堪比皇都。
自他辞世后,西南再没有王,只有刺史,遵遁他留下的条例治理,使赵家王朝西南无忧。
只是沈珏不知,白发弯弯曲曲散落在枕上的襄王躺在榻上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却是折了一张纸鹤。
纸鹤刚折好他便咽了气,没来得及被点化的纸鹤无法扑扇着翅膀将自己送到沈珏面前。
那是一张字迹颤抖的不成形的字条。
上云:终不负祖宗教诲。
第二十章
天气晴好。
拉车的红马甩着尾巴嚼着麦糖,慢悠悠地往前走。
车厢里的棉帘换成了单薄布帘,青帘半卷,葱生翘着腿倚在铺盖上,嘴里嚼着糖,手上卷着书晃悠悠地看,身侧是同样翘着腿的苏栗。
两年过去,两人都窜了一截个头,从前的小车厢几经改造加阔,一路增添了不少物件,依然能容他们玩闹。
“今天是你生辰呢。”苏栗翻了一页书,“晚上进城给你过生辰?”
葱生看着书,眼皮都没动地回答:“没忘,不去。”
“过生辰好歹热闹一下呀。”
葱生把书叩在脸上,幽幽叹了口气:“我一想到将来还要过几十次上百次的生辰,就觉得怪烦人。”
苏栗从来也没想过这种事,让葱生一说,才恍惚想起来自家师门里,最短寿的师叔师伯也活了两百多岁。
想到他这一辈子,要过几百个生辰,突然觉得一点惊喜都没了。
原本打算欢欢喜喜蹭顿生辰宴的苏栗蔫头耷脑,静了片刻探出头问沈珏:“沈祖宗,你比我师父年纪还大呢,活这么久是不是过生辰挺烦?”
沈珏坐在车架上闭眼假寐,闻言撩起眼皮,不紧不慢地答:“不烦,过着过着就忘了。”
忘都忘了自然就也无从烦起。
说着转过身,用马鞭在苏栗脑门敲了敲:“问我没用,我是个妖,妖类一睡几十载,哪里还要过生辰。”
行叭。苏栗捂着额头退回车厢,把自己瘫成一条风干的咸鱼,有气无力地下了决定:“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吃份长寿面,葱生才满七岁呢。”
“好。”葱生无所谓地点点头,扯高嗓子喊:“祖宗,你找个有流水的地方停下,我和狸奴捡柴,你就在外面给我做顿面呀。”
沈珏应了一声,马车晃晃悠悠,走到日头偏西,他们在一处野地里停了下来。
溪水潺潺,草地上密密匝匝开着的各色小花正在缓缓收起花苞,不远处正是一片山丘,长了些高低交错的树木,还有一片繁茂的矮灌木。
沈珏勒住马缰跳下车架,苏栗翻出柴刀挂在腰间,率先奔向山丘的野林。
葱生则爬上爬下,从车厢里搬运锅碗。
在路上已经走了近两年,三人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沈珏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份闲情,让他们俩在自己身边呆这么久。
约莫是年纪大了,就喜欢这些活泼生动的小玩意儿,养在身旁也不费力,吵吵闹闹的在耳畔围着他打转,有他自己不具备的鲜活气。
三人各行其是,只有被解了车架的红马拖着缰绳,无所事事地摆着吃草的姿态,从葱生左边绕到右边,四只白蹄子时不时踢一下,提醒自己的存在。
“今天的糖已经给过你了。”葱生摸摸它的鼻子,认真道:“再吃就过了。”
说完也跟着去拾柴。
红马原地停了片刻,抬腿悄咪咪跟在他身后,泥土松软,马蹄无声,趁他蹲下身不注意时,冷不丁一脑袋将他顶趴在地。
地上的青草恰巧戳进鼻孔,戳出一串惊天动地的喷嚏,葱生瞬间涕泪横流,捂着脸觉得这马兴许是不想活了。
正好狸奴对马肉滋味好奇,不如赶在生辰这天,顺手替他达成心愿。
不知自己离盘中餐又进了一步的红马毫无收敛地靠过去,低头专注地用大牙啃着葱生的荷包,试图把荷包弄开,吃到里面的小甜嘴。
荷包主人一个翻身爬起,恨恨地解下鼓囊囊的布袋,在红马湿漉漉大眼睛的注视里,喊着祖宗,把荷包腾空扔了过去。
满满一荷包的麦芽糖,泛着清甜,遥遥扑进沈珏手心,只留下空气里的余香。
红马:“……咴儿咴儿!”
它被活活气出了驴叫。
一边叫着四蹄乱蹬,踏出无计草根,留下数个小坑。
抱着柴火走来的苏栗幸灾乐祸地冲红马道:“该!”
红马:“咴儿咴儿!咴咴聿!”
苏栗把干柴放下,扭头得意地冲它道:“嘿,你随便骂,反正我听不懂。”
自从这匹找上门拉车当苦力的红马替代了原本买来的两匹驽马,时不时就要闹上一场,沈珏心静如水,认真地坐在溪边岩石上徒手和泥。
然而又能如何呢,他又不能将这些孙子们都宰了干净,只好笑一笑。
纸鹤一路入了宫,停在御书房的窗棂前,用喙尖叩了叩。里面亮着烛火正案牍劳累的皇帝陛下打开窗,它便飞了进来,停在桌案上把自己展成了一张摊开的纸。
被皇帝两根手指夹起来看完,送到烛火上变成了黑灰。
一旁伺候的宦官端着热茶奉上来,一声不吭。
皇帝噙着笑挥手道:“不用,朕不气。”
宦官:“是。”
皇帝:“毕竟是朕的亲弟弟。”不能夷九族。
宦官:“陛下该歇了。”
皇帝:“召秦相来。”
还要给弟弟退婚想个好说辞,幸好当初只是私下议婚,不曾定下。
不提昙薮给他阿兄留下的烂摊子,沈珏带着他走了片刻,便将他丢下了。
哪怕是个有修行在身的凡人,也没本事随着他一夜走遍半个赵家疆域,想到山林孤村里还留着两个半大孩子,沈珏毫不客气将赶上来认亲的孙子抛下,说好汇合的城镇,便先行离开。
天还未亮,昙薮孤身一人站在荒郊野外,打着旋儿的寒风吹过,拂起他的僧袍瑟瑟发抖,他仰头跟着天上星星,大致朝着北斗方向前行。
天色大亮时沈珏回到村庄,院子已经被大雪封了门,两个半大小子在屋里嘀嘀咕咕,屋外的狗腿子在雪坑里一边扒门一边哼哼唧唧地陪他们。
苏栗手上抓着一把草木灰,在屋里扬的遍地都是,煞有其事地盯着灰土沉吟,“他去的太远了我算不到,不过午前肯定会回来的。”
葱生捧场:“太厉害了,你还能算什么?”
苏栗骄傲道:“我师门什么都能算!以后你也能学到。”
葱生满脸崇拜,叹道:“这么厉害我也能学会吗?那你算算祖宗给我们提什么吃食回来,我饿了。”
苏栗闻言又扬起一把灰,还没来得及说话,木门被推开了,风雪卷进来,一把不曾落地的灰土扑了他满脸。
苏栗:“呸呸呸!”
葱生:“阿嚏!”
狗腿子:“汪!”
沈珏:“你怎么不算算屋顶什么时候被积雪压塌?”
饭食过后两个小子便举着笤帚爬上了屋顶,一人一半分好地盘清扫积雪,狗腿子上不去,在屋檐下围着木梯着急的转圈,被扫下来的积雪砸的嗷嗷乱跑,跑不远又返回来继续挨砸,谄媚的很对得起它的名字。
下雪,扫雪,下雪,又扫雪。
竹扫帚的刷拉声里,一年过了。
套好的车架收拾齐整,雪化后湿润的泥土被轱辘轧出两道长印,瘦长黄狗走在车辙中间,冲着车棚口放下的绵帘哼唧出哭泣的长音,葱生红着眼圈埋在苏栗怀里,两个人摁着鼻涕,拖着哭音轰它:狗腿子快回去,别送了。
尔后黄狗在路口蹲坐下,目送他们离开这座小小村庄。
阳光将它的剪影,拉的老长老长。
青草从泥里探出一点尖尖的头,深处的虫也在逐渐松软的地里钻来钻去的时候,昙薮终于赶上了他们。
一身白袍已经变成了灰袍,锃亮的秃头也长出了弯曲的短发,倒还是很白,也不知这两个月里,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秃头的坚持。
他脸上依然挂着笑,却不再像香火供奉里拈花微笑的菩萨。
他匆匆而来,冲三人作揖,道:“我又要走了,特意来说一声。”
沈珏问他:“去哪?”
“西南封地。”
仿佛专意来说这四个字,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说完又行了礼,这就告辞。
这是沈珏见他的最后一面,至此世间再无昙薮和尚,多了一位襄王。
西南地处山林,部族繁多,互为犄角,又争端不休,每年死于争斗的部众不计其数。
他一生未娶妻,未生子,将西南治理成另一个鱼米之乡,修道路无计,纵横交错的道路直通城镇和各处乡村,遥遥通向内地平原,使政令通达,建官学,兴法制,增商税减民赋,偏壤的西南繁华堪比皇都。
自他辞世后,西南再没有王,只有刺史,遵遁他留下的条例治理,使赵家王朝西南无忧。
只是沈珏不知,白发弯弯曲曲散落在枕上的襄王躺在榻上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却是折了一张纸鹤。
纸鹤刚折好他便咽了气,没来得及被点化的纸鹤无法扑扇着翅膀将自己送到沈珏面前。
那是一张字迹颤抖的不成形的字条。
上云:终不负祖宗教诲。
第二十章
天气晴好。
拉车的红马甩着尾巴嚼着麦糖,慢悠悠地往前走。
车厢里的棉帘换成了单薄布帘,青帘半卷,葱生翘着腿倚在铺盖上,嘴里嚼着糖,手上卷着书晃悠悠地看,身侧是同样翘着腿的苏栗。
两年过去,两人都窜了一截个头,从前的小车厢几经改造加阔,一路增添了不少物件,依然能容他们玩闹。
“今天是你生辰呢。”苏栗翻了一页书,“晚上进城给你过生辰?”
葱生看着书,眼皮都没动地回答:“没忘,不去。”
“过生辰好歹热闹一下呀。”
葱生把书叩在脸上,幽幽叹了口气:“我一想到将来还要过几十次上百次的生辰,就觉得怪烦人。”
苏栗从来也没想过这种事,让葱生一说,才恍惚想起来自家师门里,最短寿的师叔师伯也活了两百多岁。
想到他这一辈子,要过几百个生辰,突然觉得一点惊喜都没了。
原本打算欢欢喜喜蹭顿生辰宴的苏栗蔫头耷脑,静了片刻探出头问沈珏:“沈祖宗,你比我师父年纪还大呢,活这么久是不是过生辰挺烦?”
沈珏坐在车架上闭眼假寐,闻言撩起眼皮,不紧不慢地答:“不烦,过着过着就忘了。”
忘都忘了自然就也无从烦起。
说着转过身,用马鞭在苏栗脑门敲了敲:“问我没用,我是个妖,妖类一睡几十载,哪里还要过生辰。”
行叭。苏栗捂着额头退回车厢,把自己瘫成一条风干的咸鱼,有气无力地下了决定:“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吃份长寿面,葱生才满七岁呢。”
“好。”葱生无所谓地点点头,扯高嗓子喊:“祖宗,你找个有流水的地方停下,我和狸奴捡柴,你就在外面给我做顿面呀。”
沈珏应了一声,马车晃晃悠悠,走到日头偏西,他们在一处野地里停了下来。
溪水潺潺,草地上密密匝匝开着的各色小花正在缓缓收起花苞,不远处正是一片山丘,长了些高低交错的树木,还有一片繁茂的矮灌木。
沈珏勒住马缰跳下车架,苏栗翻出柴刀挂在腰间,率先奔向山丘的野林。
葱生则爬上爬下,从车厢里搬运锅碗。
在路上已经走了近两年,三人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沈珏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份闲情,让他们俩在自己身边呆这么久。
约莫是年纪大了,就喜欢这些活泼生动的小玩意儿,养在身旁也不费力,吵吵闹闹的在耳畔围着他打转,有他自己不具备的鲜活气。
三人各行其是,只有被解了车架的红马拖着缰绳,无所事事地摆着吃草的姿态,从葱生左边绕到右边,四只白蹄子时不时踢一下,提醒自己的存在。
“今天的糖已经给过你了。”葱生摸摸它的鼻子,认真道:“再吃就过了。”
说完也跟着去拾柴。
红马原地停了片刻,抬腿悄咪咪跟在他身后,泥土松软,马蹄无声,趁他蹲下身不注意时,冷不丁一脑袋将他顶趴在地。
地上的青草恰巧戳进鼻孔,戳出一串惊天动地的喷嚏,葱生瞬间涕泪横流,捂着脸觉得这马兴许是不想活了。
正好狸奴对马肉滋味好奇,不如赶在生辰这天,顺手替他达成心愿。
不知自己离盘中餐又进了一步的红马毫无收敛地靠过去,低头专注地用大牙啃着葱生的荷包,试图把荷包弄开,吃到里面的小甜嘴。
荷包主人一个翻身爬起,恨恨地解下鼓囊囊的布袋,在红马湿漉漉大眼睛的注视里,喊着祖宗,把荷包腾空扔了过去。
满满一荷包的麦芽糖,泛着清甜,遥遥扑进沈珏手心,只留下空气里的余香。
红马:“……咴儿咴儿!”
它被活活气出了驴叫。
一边叫着四蹄乱蹬,踏出无计草根,留下数个小坑。
抱着柴火走来的苏栗幸灾乐祸地冲红马道:“该!”
红马:“咴儿咴儿!咴咴聿!”
苏栗把干柴放下,扭头得意地冲它道:“嘿,你随便骂,反正我听不懂。”
自从这匹找上门拉车当苦力的红马替代了原本买来的两匹驽马,时不时就要闹上一场,沈珏心静如水,认真地坐在溪边岩石上徒手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