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小太监瞪大眼睛,谄媚道:“哎呦,万公公整日伺候陛下劳苦功高的,怎么能让您亲自动手呢。”
  “你这家伙倒是会说。”万公公哼笑一声。
  小太监以为自己拍对了马屁,顿时喜上眉梢讨好道:“小的敬佩公公,日后还想要公公您提拔。”
  万公公挑起眉梢:“怎么个意思?”
  “公公您有天大的本事,能否给小的在宫里寻个紧俏的差事?”
  小太监贴近万公公身边苦着脸抱怨,“小的来太医院烧火满两年,这皮肉都快腌渍入味了。实在是想进后宫伺候,也沾沾贵人们的福光。”
  这辈子在宫里能否混出头来,全看能不能在贵人面前露脸。
  但若是一辈子在药房烧火连贵人的面都见不到,还谈何出头呢?
  小太监瞧着万公公一身高品阶太监才能穿的蓝色衣袍,又瞧着他头上缀宝珠的冠,不禁流露出艳羡的目光。
  若是能当在陛下身边伺候的大太监,那四面八方送来的油水指不定有多丰厚呢。
  “小的手脚麻利眼神也好的很,公公您看……”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望过去。
  万公公刷白脸上的一双三角眼眯了起来,他上下打量小太监一番笑道:“咱家瞧你是个机灵的,在太医院这么些日子也没出过岔子。”
  “哎,是是……”
  小太监连连点头,期待地盯着老太监。
  “成吧,”万公公思忖片刻,“咱家考虑考虑。”
  小太监喜形于色,又是捏肩又是捶背连连道谢。
  他殷勤地凑上去想接过万公公手中的药盏,“盛药的事儿还是交给小的来吧,等下小的帮公公拎过去也行。”
  本以为能再得老太监青眼,却不料万公公大喝一声。
  “大胆!”万公公瞪大眼睛警惕地抱着盏,“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便可,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啦!”
  小太监被骂的缩起了脖子,战战兢兢地垂下头去。
  万公公横了他一眼,捏着嗓子冷声道:“还不速速离开!”
  “是,小的这便下去。”
  小太监见万公公神色严肃,不敢违逆,顾不得许多快步离开了药房。
  待小太监离去,万公公迅速将乌黑的汤药从砂锅中倒了出来。
  只见他神秘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左右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人注意到,小心翼翼地将草药倒入了皇帝的药盏当中。
  金黄色的粉末沉入药汤之后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老太监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但他迅速敛起神色,将小瓷瓶重新收进袖子里,将药盏放进食盒中镇定自若地离开了太医院。
  殊不知,这一切都被方才烧火的小太监看在眼里。
  原本被老太监赶走之后他总觉得需得再巴结讨好一番,因此还不等走出两步便折返,却不料竟看到这一幕。
  小太监一脸震惊,悄悄地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他探出头去见老太监的身影离开院子,立刻走到刚才老太监动过的药炉边,仔细端详着,试图找出其中的端倪。
  忽然,他发现桌上有一丝未被清理干净的金色粉末。
  小太监把脸凑上去用鼻子使劲嗅了嗅。
  粉末没有味道,看上去也并不显眼。
  无论这粉末是何物,敢在皇帝的药羹里加东西都是死罪一条。
  年轻的太监从未经历过这种事,心中犹豫着,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
  他想了想,还是从一旁的柜子里找出一张包药材的油纸小心翼翼地将桌上为数不多的粉末拢在一起扫到了油纸上。
  正当他将油纸包好准备收起来时,太医院有人回来了。
  “张太医……”
  小太监手忙脚乱地把纸包藏进手掌。
  张太医闻声抬起头,讶异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你脸色不太好,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小太监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是否该将刚才所见告诉张太医。
  张太医放下药箱蹙起眉头:“有话就说,支支吾吾做什么。”
  “这……”
  小太监满头大汗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将捏在掌心的药粉交出去。
  这件事关系重大,或许还能利用手中的药粉为自己谋条富贵路。
  -
  曲径通幽的御花园旁,一座红墙高耸绿瓦生辉的宫殿屹立在繁花丛中。
  皇帝寝宫中,一群下人正在忙碌地准备着御膳。
  香喷喷的佳肴摆满了桌子,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然而面对一众美食,皇帝却无暇品尝。
  只见他用手指使劲按压着发涨的太阳穴,痛苦地蹙起眉头。
  食物的味道成了加剧疼痛的催化剂,老皇帝只觉得一阵恶心的感觉反上喉咙。
  “撤下去!”
  老皇帝将手边的碗筷挥开,烦躁地说道:“朕没胃口,统统撤下去!”
  皇帝突然龙颜大怒,屋内的下人们瑟瑟发抖地迅速将好不容易布好的菜端了下去。
  坐在桌前的老皇帝额头起了一层薄汗,喘着粗气不断从鼻腔中发出浑浊的呼吸声。
  正在这时,万公公拎着食盒走了进来。
  “皇上别气坏了身子,”老太监一边说着一边将盛着汤药的玉盏从食盒中拿出来,“先把药喝了吧,兴许能舒服些。”
  老皇帝皱着眉头看向碗里乌黑的药,不情不愿地端起来将汤水灌到嘴里。
  随着盏里的汤药见底,万公公暗地里松了口气。
  “朕怎么觉得今日的药分外苦涩。”老皇帝皱着五官用水漱了漱口。
  老太监连忙解释道:“良药皆苦口,皇上您且忍忍吧,就算为了自己的身子。”
  说罢,老太监上前伸出手轻轻地为老皇帝按摩起来。
  一碗温热的苦药下肚加上头顶传来适宜的按压力,老皇帝逐渐觉得身子变得轻盈起来,难耐的头痛也逐渐消散。
  就像是在干涸的沙漠中开出一朵鲜花,老皇帝仿佛一朝回到青壮年时分外有活力。
  他怡然自得地向后仰去,半眯着眼睛享受着老太监的服侍。
  “太医院这回开的方子倒是有效。”老皇帝慵懒地说道。
  老太监轻笑着附和了一声。
  老皇帝揉了揉肚子,哑着嗓子说:“吃过药倒是有胃口了,去把皇后请来陪朕用膳。”
  “是。”
  老太监领了旨便攒着小碎步朝殿外走去。
  当走到门口时,他转过身去远远望着失了体面四脚八叉仰坐着的老皇帝,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第98章
  因着在包子铺遇见百晓生听闻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纪兰舟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
  从方才起他就一直觉得脊背发凉,往常吊儿郎当的心思荡然无存。
  他穿来这段时间也算经历了不少事,向来不喜欢与人勾心斗角的他被推着、逼着不得不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若是和剧本设定中雍王那样从始至终做个废物到死也罢,不会成为谁的眼中钉,即便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也能置身事外。
  至少不会有人费尽心思想除掉他(景楼不杀他就没有其他人),或可保性命无虞。
  但是现在……
  “你怕了。”
  身旁传来景楼低沉的声音。
  纪兰舟并未隐瞒,坦荡地点头说:“怕得很,若是再死一次就没那好运再见到你了。”
  他可不知道从哪儿再找个有景楼的剧本去。
  景楼脸颊先是一热,而后又皱眉向身旁雍王惆怅的侧颜看去。
  为何要说“再”?
  或许是他的错觉:纪兰舟一直很悲观,言语间像是他们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骤然分别,像是他们的结局已经被写定。
  纪兰舟总是故作轻松说着玩笑的话,仿佛活在一层皮囊中却让人难以看出破绽。
  景楼默默望着身边高过自己一些的人。
  自打入了雍王府后,他所遇见的纪兰舟与过往听到的传闻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曾经纪兰舟说成婚前大病一场差点没命,莫非经历过濒死的人会改头换面性情大变?
  同时他又觉得后怕。
  当时太医如果没能将纪兰舟救得回来,那他嫁入雍王府岂非直接守寡。
  若是那样该有多么遗憾,甚至没有了认识这个人的机会。
  景楼想着,用剑柄捅了一下身旁人的后腰,板着脸生硬地说道:“我的鼻子灵得很,定不会让你出事。”
  纪兰舟一愣,随后扬起笑容。
  “有正君在,安心得很。”
  他的正君,表达爱意和安慰人的方式或许笨拙但实在是世间最可爱的。
  这样好的人,怎么可能是剧本中三言两语能写得出来的呢?
  -
  繁华的东京城中人来人往,车马喧闹。
  随着日头升起,卖小吃、糕点的商贩费劲吆喝着,街道上的烟火气弥漫开来。
  然而就在热闹的城中藏着一处截然不同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