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汉娇妻甜蜜蜜 第82节
  林小苒抱着他精壮的腰身:“你说,过完年我要不要去厂里参加招工考试?”
  “可以是可以,但是几率不大。”
  不少厂每年是有招工考试。
  可是大多数都是走个过程而已,名额都是内部消化了,像厂二代这种。
  只有有极个别的岗位能通过考试选上,但得要运气实力缺一不可,对于农村户口的林小苒来说,确实有点难。
  “没事儿,那我总要试试。”
  不然在家干等着,工作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她想早点把户口迁出去,更安心一些:“实在不行,回头我能不能花钱买一个职位?你放心,我不用你的钱。”
  她现在手里也攒了好大几百了,再攒攒,买一个职业应该不是很难。
  “吱——”
  沈唳突然刹车停下。
  林小苒惯性撞在他的后背上。
  “怎么了?”
  “林小苒,你是谁你知道吗?”
  这句话把林小苒干懵了。
  “我,我是我自己啊!”
  “你是我媳妇儿!我们是一家人,什么叫不用我的钱?我的钱不是你的钱?”
  结婚第一天,他就把钱全都交给了她,合着她心里到现在还把他们两个人分得清清楚楚的?
  “额,我就是怕花钱太多了,你不乐意……”
  “我有什么不乐意的?”
  “好了好了,这事儿算我口误,我说错了,好吗?”林小苒看他神情有些严肃,立马缓和道。
  “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
  “知道了知道了。”
  林小苒赶紧顺毛捋:“咱们走吧,外面好冷。”
  沈唳板着一张脸,替她拢了拢围巾,才继续踩上自行车。
  林小苒看着他宽阔的背,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高兴和一丝丝甜蜜。
  之前让人打听工作上的事儿,沈唳没说,怕回头没敲定,让她白高兴一场,有时间他再问问去。
  回到家。
  董红梅看到他们。
  “回来了?”
  “嗯。”
  “你父母,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
  第一回 见她关心这个,主动提到自己的父母,林小苒还有点诧异。
  当然,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她肯定是不会跟董红梅说的。
  “你们这回回去,他们有说什么吗?”
  “没有,怎么了?”
  她不会听说了什么吧?
  这么远,闲言碎语也不可能这么快能传过来啊?
  “没怎么,没有就好。”
  董红梅拿着菜进了屋。
  她就是担心,回村她父母亲戚催生孩子的事儿,还担心了老半天,没问就好没问就好。
  “妈,好像有点奇怪?”
  林小苒望向旁边的沈唳。
  “嗯。”
  他早就发现了。
  沈思阳看他们回来了:“嫂子,作业我都改好了,你来看看。”
  “这么快?”
  林小苒进去,接过翻开仔细看了看:“不错,都改对了。”
  “太好了,接下来我可以尽情的玩了!”
  “那个,我,我的还没改好,回头改好了,再拿给你看。”沈思瑶犹犹豫豫的道。
  “不急,离开学不是还有好几天吗?”
  “嗯。”
  沈思瑶说完就走了。
  林小苒觉得她也有点奇怪,这两天好像话少了很多?
  回到小房间,林小苒取下了脖子上的围巾,问旁边的沈唳。
  “你说沈思瑶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怎么,她又找你麻烦了?”
  “这次倒没有。”
  就是没有才觉得奇怪。
  平时哪会这么乖顺?
  第69章 比担心的问题更严重
  “回头我问问她。”
  沈唳从背后抱住林小苒:“媳妇儿,你说如果我们搬出去住的话,怎么样?”
  “当然好了!你们厂里要给你分房子了?”
  “这倒没有。”
  “哦……”
  林小苒有点失望。
  还以为厂里要分配职工房给他呢!
  沈唳在厂里也没工作多久,就算分房,估计也轮不到他。
  沈唳还真没想过职工房这点,他主要是问问她的态度,只要她愿意,一切都好说,他脑子里一边寻思,手上跟着娴熟的动作。
  “媳妇儿……”
  “大白天的!”
  林小苒现在都不敢说你干嘛这个字了,怕又听到他冒出来的诨话,并拍掉了他企图乱来的手。
  “白天怎么了?”
  沈唳低头去亲她的微微透红的耳垂,低声道:“你是不是想要孩子了吗?我这不得努努力?”
  “我什么时候想要孩子了?”
  “你不想要孩子?”
  沈唳看她反应很大。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什么时候给你,我很想要孩子的错觉?”
  刚经历了‘你的钱我的钱’的事儿,林小苒说话尽量委婉一点了。
  他看错了?
  今天看她一直盯着丈母娘的肚子,也一直在提孩子的事儿,他就以为她也很想要个孩子。
  所以一回来就想跟她努力两把,争取早点生一个,也不是不行。
  “我看你不是真的想要孩子,是喜欢要孩子的过程吧!”
  “你怎么知道?”
  “不正经!”
  林小苒红着脸拧了他一下,结果他腰间的肉硬邦邦的,根本拧不动。
  “媳妇儿,你怎么想的?”
  沈唳干脆把人搂在怀里坐下。
  “什么怎么想的?”
  林小苒放弃拧他了。
  “关于孩子的事儿。”
  “当然是过两年再说,你觉得呢?”
  私心里,林小苒不想那么早生孩子,一是她现在年纪还小,身体上的考虑,二是这两年的局势也还不太稳定,怎么也得过了二十岁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