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鉴 第5节
余老合扇点头,续道:“这森云宗主与端木先生师出同门,除他们二人外还有一位,便是现今立派于南疆的乌云宗主花雨石,三人同为上一任清云鉴传人、便是云门已逝掌门清一大师高徒。不过时有传言清一大师好似还有第四徒,但已被逐出师门,究竟是否属实老朽也不得而知。”
“众位都知道清一大师乃当世之高人,其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不有所涉掠,作为清云鉴传人,于雍凉之战中也是功不可没。而云门虽是因清云鉴闻名天下,立于江湖却并非仅此而已。”
云门,是以参研巫蛊毒、歧黄等等天下能术而得立江湖的隐逸门宗。
其门下传承,数百年来均只数人而已,却时有名动江湖的能人,除却清云鉴传人之外亦有不少。其下弟子入门,必要于归云谷慕天阁中择一古册而习之。
以书来定就将来所习之能。
除此之外,当时之师、便是时任云门之掌的清云鉴传人,自身会什么,便会传授弟子什么,若无意,再不另传亦有。
而待其师将逝之时,即清云鉴再传之际,命定的下一任清云鉴传人承掌门之位,独守归云谷及慕天阁数万古册。
其余弟子,非清云鉴传人者,此后虽仍算云门之人,但必得离开归云谷,不得滞留。此为云门自古以来之门规。
“之所以请来森云宗主墨先生,便是因其当年于慕天阁中择的是一部毒经。”
“那这位墨然墨先生,想必十分通晓毒物毒理了?”那曲歌不由兴味道。
余老笃定地点头,而后却十分憾道:“只可惜再是通晓,也不可能顾全得了去往川蜀毒堡数千人之兵马。”
“区区一个毒堡,竟用了朝廷数千人马去对付?”
余老伤怀道:“便是数千人马,此一行,也是伤亡惨重……就连端木先生也……”
馆中之人禁不住一阵唏嘘,立时想到一事,不由叹然道:“难道三年前端木先生双目失明,便是于此一战中?”
那雅间里蓝、紫衣的两个小姑娘听到这里,不由都暗暗低了头,心上伤怀。
余老叹口气道:“端木先生于云门承的是医术,当日一战墨先生为解虞家独门暗器之毒不惜以身试毒,端木先生配合师兄研制解毒之剂,墨先生精通毒物,言虞家之毒极为烈性,许可用至阴毒物霜夜寒花来以柔克刚以毒攻毒。”
曲歌惊道:“竟想用霜夜寒花?!此招也太险了。”
余老也是认真道:“这霜夜寒花,行医研毒之人皆知,其与那烈焰赤株从来相伴而生,除却药性一至阳一至阴之外,看不出任何不同来,因而根本分辨不出。”
馆中之人大都已听闻过后续之事,未待余老续说目中已然多了一分敬意。
“时墨先生已毒发昏迷,危在旦夕,众多朝廷将士也身中虞家暗器之毒命不久矣,值此危亡之际,端木先生不顾自身伤重之危去往四川泽野之地寻来那霜夜寒花与烈焰赤株,并以身试药来分辨药性及其间毒性之别。”
楼上帘内女声听罢,感叹道:“一试毒一试药,这师兄妹二人,真可谓当之无愧的仁人能士……”
望一眼满堂寂静,余老面色恭然:“当时,端木先生虽已有中毒迹象却看来却非那么严重,仍一面按照墨先生所言之法研制解毒之剂一面助七皇子殿下查出毒堡谋逆的证据,待到十日之后,毒堡之事终被平定。”
有人急道:“那端木先生所中之毒可是严重?有墨先生在其又何至失明呢?”
那乐正无殇开口道:“据闻,端木先生是在去往连城,回到归云谷之后,双目从此失明。”
余老应道:“是这样。只因初中毒时墨先生不醒人事,端木先生通晓医理便用银针之法封了自身经脉,而后虽有时机,却都因毒堡之事而不得空闲,待到十日之后,毒已入骨,再无法可解。”
“那……”
余老不急不徐道:“回到这京师,墨先生醒来后如何也要卯力一试,为师妹解毒……端木先生却只道:诸事已定,欲回归云谷去。只是未及走便逢老皇帝薨于北宫,端木先生受诸臣之托再请天示,望一望大夏来日之景,而这一看,便由太子登基改为了七皇子登基为帝,先生同时预道:‘自此三年,大夏无事,自此十年,夏国无征伐’……此事,想必大家都有耳闻了。”
馆中之人大都点了头:“‘端木十年之预’大夏国怕是无人不知此事。”
余老继续道:“之后未待七皇子即位,端木先生便离开了京师……只是回去归云谷之前,还只身折了一踏连城……便是这三年之后被灭门的连城南荣家。”
雅间内的女子听了这半晌,此刻骤然一惊,忽道:“说来南荣家满门被灭……端木先生那三年无事的预言……不正应了此三年之后当真生事了么?!”
“这……”
“竟真是?!”
大堂之内一时又哄然起来,不由都暗暗心惊:端木先生所预,真无一不准!
那女声不禁又有憾:“只是端木先生既能预得如此之准,且也去往南荣家告诫,为何仍未能阻止南荣一氏被灭门的惨事呢?”
余老将手中折扇轻摇,一面叹息一面看着楼上雅间里转身欲走的两个小姑娘:“这,小老儿也不得而知了……许是天意难违吧。”
女声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便向楼下余老谦声道:“老先生说的书儿十分精彩,小女子受益良多。再赏。”
余老立时拱手还了一礼,口中称谢。下瞬抬头扫一眼,先前那蓝、紫衣的两个小姑娘所在雅间已然空无一人。
蓝衣少女的身影于脑海中闪过。余老不禁有些感慨:经年不见,昔日的小女娃儿已这般大了……
回身转腕,余老摇扇如常道:“方才说罢这南荣家的厄事,武林怕不日便要风云再起……今日趁着时辰还早,老朽再来给大伙儿说一说当今这武林之首,传承那武境之极的中原巫家……”
.
林间道上,两个小女孩并肩行着。
“二师姐?你真不打算去给那乐正无殇看看……说不定你就能治他的病呢。”
那蓝衣少女闻言轻轻摇头,感伤道:“我用天蚕丝锁住那叶兰之时也向他腕上缠了一根……他的病自胎中便带了,筋骨皆伤,且似染毒,那股阴郁邪气早已浸入心肺……我无能为力。”
紫衣丫头鼓嘴:“那便真只能随他去了。”
蓝衣少女微叹了口气,也是感伤道:“曾听闻过乐正公子自小体弱多病,撑得一日算一日,我原还未大信,不想当真如此……”
紫衣丫头似想到什么,立时道:“听说那个申屠家家主申屠啸年近知命才得了个女儿,还是哑巴,申屠家也是要断后了。”
蓝衣少女听到她这一个‘也’字,不免心下唏嘘:不想这两家即便不打个两败俱伤,竟也是要同盛同衰的。
蓝衣少女感慨一瞬之后,想起另外的事,伸手便敲了紫衣丫头一个响栗:“你呀,这般不省事,见得那叶兰认出来也就罢了,还去招惹,往后若要再行入宫与他撞见了,他必不会轻意放过了你。”
紫衣丫头吐舌,眼眸之下一闪而过的冷意,下瞬只做无邪道:“这都怪那叶征啦,明明没什么大事偏要请师父入宫去,害得我们两个要替师父大老远地跑过来,许久未见大师姐了,阿紫想死她了!”
“你呀……我大夏皇帝的名也敢这样乱呼,幸得走在这林中无人,不然叫人听见不治你个大逆不道之罪才怪。”
“不怕啦……有师父在叶征怎么敢动我们!”
蓝衣少女无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看紫衣丫头蹦蹦跳跳走远,便款步缓缓跟了上去。
荆楚,处中原之南,岭南之北,吴越之西,巴蜀之东,为四季分明的川林宝地,一方沃土。
此地名门众多、久负盛名,其中最常为人所道的,除了那如今已殁的、声名赫赫的连城南荣家,便是清云鉴历来传承者,云门清云本宗所在:归云谷。
郁郁群山之中,一方深谷清幽。
晨风寒,山峦叠嶂,鹰鸟高声啼鸣。
幽林野地深处,一弯溪涧尽头,碧玉般的潭水在林风中漾起涟漪,殷红的血水自下而上缓缓映开,一圈圈向外扩散,慢慢染红了一池碧波。
离此数里之外,是一方广阔的竹林。
竹意绵延无尽,一抹轻白静静止于幽林之中,静默无声地端坐于一块青石之上。
衣白如雪,青丝淡染。
女子静静地坐着,一身白衣默然,不言不语,不立不行,仿若融入了这万千青竹之中。
稀零的竹叶不时被风拂落,辗转飘落于她发上肩上,一雪沾青,远山黛色。
她额前染雪的鬓发在晨风中微微撩起,轻轻拂过她阖却的双眸,浅素无奇的眉眼淡如水墨,平静宁和,映在那一张沉静如山的面容之上,一眼入心,即静谧了尘世喧嚣。
万物幽然寂静,淡却如云。
风无声撩过,丝丝缕缕。
蓦然间,静坐的人忽地眉头轻皱……慢慢睁开了双眼。
其一侧,立着一位身着碧绿罗裙的少女,见其睁眼,便立时偏头望向了白衣人:“师父?”
林风又是一拂,簌簌的青竹错落声中,极轻极淡的女声缓缓响起:“林中……拂进了血腥味。”
少女一怔,下时眉头一皱,立时抱起手边长剑道:“绿儿去看看。”
宁然静坐的女子没有应声,身上白衣于风中微微扬起,又辗转落下。
她空茫的双目平静地望着前方,顿一瞬,方缓缓道:“……落月潭。”
“是,师父。”少女应一声,立时飞身而去。
第6章 归云谷
血顺着粗壮的树茎流下,流过根际枯叶,慢慢浸入土中。
被树冠粗枝叉住的巨大白色身影在晨光中微微动了动,而后轻轻翻动起来,巨大的身子费力地试着爬起,四爪无处着力,抓蹭间压断栖身之木,“嘭”地一声从树上摔落,好半天没有声响。
林风拂过新草,蹭着染血的皮毛,数只短箭插在其肩背之上又溢出了血,白色身影再度动了动粗厚的爪子,极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硕大的兽目勉力睁开,循着踉跄蹒跚的脚步一步步向着前方的寒潭迈去,绵绒般的长*尾曳地,满是血污的身子慢慢移进潭中,挣扎着往潭底钻,寻着熟悉的血腥味咬住那千疮百孔的人,一点点拖出寒潭。
当绿衣少女赶到时,草丛间拖曳而出的血水痕迹从落月潭越过千木林,已到了泊雨丈前。
少女心下一震,查看罢立时往回赶去。
“回师父,来者似是一人一兽,看脚印受伤极重,已误入泊雨丈中。”
女子依旧端然静坐于林中,闻言淡淡垂目,没有应声。
绿衣少女立于其身侧,见其不语,亦不再开口。
林风簌簌轻拂,又拂来了一阵血腥味,静坐的女子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而后道:“将丈中九曲阵关了,带他们进来。”
“是,师父。”少女这才低头应一句,飞身去了。
不多时折返回来,绿衣上沾了些血迹。
“禀师父,来者很不同寻常,那人不过是个小孩,身中刀箭无数,血几乎流尽,是被那头白狼硬拖来此地的,而那白狼……硕大无比,竟不像凡兽。”
石上的白衣女子闻罢眉间极轻地蹙了一蹙,而后微抬起了手:“带我过去。”
绿衣少女立时应声上前,她径自恭然走至女子身侧,将其于青石上扶下,转坐于一旁放置着的木轮椅中。
少女一面轻轻推起女子所在轮椅,口中同时道:“那小孩满身是伤,多处已见骨,眼见无救了,那白狼倒是还能救上一救。”
坐于椅中的女子闻言轻咳了一声,眉间露一丝轻忧:“血中散出了毒息……你与我学医不多,不可妄下定论。”
少女微低头,一面将其往林外推一面道:“弟子只需学好武功,于师父出谷时护住师父安危,医术即可不用。”
女子默然不语一瞬,敛声静道:“世间之事,何如你想的这般简单……习些医术,终非无用之物。”
绿衣少女闻言推椅的手一顿,而后更加紧握道:“只要有弟子在,绝不容师父有半分闪失!”
轻轻一叹,椅中女子微微抬首,虚无的视线中幽远宁然。
木轮轧过林中枯枝,发出细微的声响。
两缕清逸的白发从女子额鬓之际垂下,于风中轻曳,无尘白衣从满地枯叶上轻轻拂过,飘渺如烟,淡如薄雾。
幽谷深林,竹舍小院。
“众位都知道清一大师乃当世之高人,其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无不有所涉掠,作为清云鉴传人,于雍凉之战中也是功不可没。而云门虽是因清云鉴闻名天下,立于江湖却并非仅此而已。”
云门,是以参研巫蛊毒、歧黄等等天下能术而得立江湖的隐逸门宗。
其门下传承,数百年来均只数人而已,却时有名动江湖的能人,除却清云鉴传人之外亦有不少。其下弟子入门,必要于归云谷慕天阁中择一古册而习之。
以书来定就将来所习之能。
除此之外,当时之师、便是时任云门之掌的清云鉴传人,自身会什么,便会传授弟子什么,若无意,再不另传亦有。
而待其师将逝之时,即清云鉴再传之际,命定的下一任清云鉴传人承掌门之位,独守归云谷及慕天阁数万古册。
其余弟子,非清云鉴传人者,此后虽仍算云门之人,但必得离开归云谷,不得滞留。此为云门自古以来之门规。
“之所以请来森云宗主墨先生,便是因其当年于慕天阁中择的是一部毒经。”
“那这位墨然墨先生,想必十分通晓毒物毒理了?”那曲歌不由兴味道。
余老笃定地点头,而后却十分憾道:“只可惜再是通晓,也不可能顾全得了去往川蜀毒堡数千人之兵马。”
“区区一个毒堡,竟用了朝廷数千人马去对付?”
余老伤怀道:“便是数千人马,此一行,也是伤亡惨重……就连端木先生也……”
馆中之人禁不住一阵唏嘘,立时想到一事,不由叹然道:“难道三年前端木先生双目失明,便是于此一战中?”
那雅间里蓝、紫衣的两个小姑娘听到这里,不由都暗暗低了头,心上伤怀。
余老叹口气道:“端木先生于云门承的是医术,当日一战墨先生为解虞家独门暗器之毒不惜以身试毒,端木先生配合师兄研制解毒之剂,墨先生精通毒物,言虞家之毒极为烈性,许可用至阴毒物霜夜寒花来以柔克刚以毒攻毒。”
曲歌惊道:“竟想用霜夜寒花?!此招也太险了。”
余老也是认真道:“这霜夜寒花,行医研毒之人皆知,其与那烈焰赤株从来相伴而生,除却药性一至阳一至阴之外,看不出任何不同来,因而根本分辨不出。”
馆中之人大都已听闻过后续之事,未待余老续说目中已然多了一分敬意。
“时墨先生已毒发昏迷,危在旦夕,众多朝廷将士也身中虞家暗器之毒命不久矣,值此危亡之际,端木先生不顾自身伤重之危去往四川泽野之地寻来那霜夜寒花与烈焰赤株,并以身试药来分辨药性及其间毒性之别。”
楼上帘内女声听罢,感叹道:“一试毒一试药,这师兄妹二人,真可谓当之无愧的仁人能士……”
望一眼满堂寂静,余老面色恭然:“当时,端木先生虽已有中毒迹象却看来却非那么严重,仍一面按照墨先生所言之法研制解毒之剂一面助七皇子殿下查出毒堡谋逆的证据,待到十日之后,毒堡之事终被平定。”
有人急道:“那端木先生所中之毒可是严重?有墨先生在其又何至失明呢?”
那乐正无殇开口道:“据闻,端木先生是在去往连城,回到归云谷之后,双目从此失明。”
余老应道:“是这样。只因初中毒时墨先生不醒人事,端木先生通晓医理便用银针之法封了自身经脉,而后虽有时机,却都因毒堡之事而不得空闲,待到十日之后,毒已入骨,再无法可解。”
“那……”
余老不急不徐道:“回到这京师,墨先生醒来后如何也要卯力一试,为师妹解毒……端木先生却只道:诸事已定,欲回归云谷去。只是未及走便逢老皇帝薨于北宫,端木先生受诸臣之托再请天示,望一望大夏来日之景,而这一看,便由太子登基改为了七皇子登基为帝,先生同时预道:‘自此三年,大夏无事,自此十年,夏国无征伐’……此事,想必大家都有耳闻了。”
馆中之人大都点了头:“‘端木十年之预’大夏国怕是无人不知此事。”
余老继续道:“之后未待七皇子即位,端木先生便离开了京师……只是回去归云谷之前,还只身折了一踏连城……便是这三年之后被灭门的连城南荣家。”
雅间内的女子听了这半晌,此刻骤然一惊,忽道:“说来南荣家满门被灭……端木先生那三年无事的预言……不正应了此三年之后当真生事了么?!”
“这……”
“竟真是?!”
大堂之内一时又哄然起来,不由都暗暗心惊:端木先生所预,真无一不准!
那女声不禁又有憾:“只是端木先生既能预得如此之准,且也去往南荣家告诫,为何仍未能阻止南荣一氏被灭门的惨事呢?”
余老将手中折扇轻摇,一面叹息一面看着楼上雅间里转身欲走的两个小姑娘:“这,小老儿也不得而知了……许是天意难违吧。”
女声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便向楼下余老谦声道:“老先生说的书儿十分精彩,小女子受益良多。再赏。”
余老立时拱手还了一礼,口中称谢。下瞬抬头扫一眼,先前那蓝、紫衣的两个小姑娘所在雅间已然空无一人。
蓝衣少女的身影于脑海中闪过。余老不禁有些感慨:经年不见,昔日的小女娃儿已这般大了……
回身转腕,余老摇扇如常道:“方才说罢这南荣家的厄事,武林怕不日便要风云再起……今日趁着时辰还早,老朽再来给大伙儿说一说当今这武林之首,传承那武境之极的中原巫家……”
.
林间道上,两个小女孩并肩行着。
“二师姐?你真不打算去给那乐正无殇看看……说不定你就能治他的病呢。”
那蓝衣少女闻言轻轻摇头,感伤道:“我用天蚕丝锁住那叶兰之时也向他腕上缠了一根……他的病自胎中便带了,筋骨皆伤,且似染毒,那股阴郁邪气早已浸入心肺……我无能为力。”
紫衣丫头鼓嘴:“那便真只能随他去了。”
蓝衣少女微叹了口气,也是感伤道:“曾听闻过乐正公子自小体弱多病,撑得一日算一日,我原还未大信,不想当真如此……”
紫衣丫头似想到什么,立时道:“听说那个申屠家家主申屠啸年近知命才得了个女儿,还是哑巴,申屠家也是要断后了。”
蓝衣少女听到她这一个‘也’字,不免心下唏嘘:不想这两家即便不打个两败俱伤,竟也是要同盛同衰的。
蓝衣少女感慨一瞬之后,想起另外的事,伸手便敲了紫衣丫头一个响栗:“你呀,这般不省事,见得那叶兰认出来也就罢了,还去招惹,往后若要再行入宫与他撞见了,他必不会轻意放过了你。”
紫衣丫头吐舌,眼眸之下一闪而过的冷意,下瞬只做无邪道:“这都怪那叶征啦,明明没什么大事偏要请师父入宫去,害得我们两个要替师父大老远地跑过来,许久未见大师姐了,阿紫想死她了!”
“你呀……我大夏皇帝的名也敢这样乱呼,幸得走在这林中无人,不然叫人听见不治你个大逆不道之罪才怪。”
“不怕啦……有师父在叶征怎么敢动我们!”
蓝衣少女无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看紫衣丫头蹦蹦跳跳走远,便款步缓缓跟了上去。
荆楚,处中原之南,岭南之北,吴越之西,巴蜀之东,为四季分明的川林宝地,一方沃土。
此地名门众多、久负盛名,其中最常为人所道的,除了那如今已殁的、声名赫赫的连城南荣家,便是清云鉴历来传承者,云门清云本宗所在:归云谷。
郁郁群山之中,一方深谷清幽。
晨风寒,山峦叠嶂,鹰鸟高声啼鸣。
幽林野地深处,一弯溪涧尽头,碧玉般的潭水在林风中漾起涟漪,殷红的血水自下而上缓缓映开,一圈圈向外扩散,慢慢染红了一池碧波。
离此数里之外,是一方广阔的竹林。
竹意绵延无尽,一抹轻白静静止于幽林之中,静默无声地端坐于一块青石之上。
衣白如雪,青丝淡染。
女子静静地坐着,一身白衣默然,不言不语,不立不行,仿若融入了这万千青竹之中。
稀零的竹叶不时被风拂落,辗转飘落于她发上肩上,一雪沾青,远山黛色。
她额前染雪的鬓发在晨风中微微撩起,轻轻拂过她阖却的双眸,浅素无奇的眉眼淡如水墨,平静宁和,映在那一张沉静如山的面容之上,一眼入心,即静谧了尘世喧嚣。
万物幽然寂静,淡却如云。
风无声撩过,丝丝缕缕。
蓦然间,静坐的人忽地眉头轻皱……慢慢睁开了双眼。
其一侧,立着一位身着碧绿罗裙的少女,见其睁眼,便立时偏头望向了白衣人:“师父?”
林风又是一拂,簌簌的青竹错落声中,极轻极淡的女声缓缓响起:“林中……拂进了血腥味。”
少女一怔,下时眉头一皱,立时抱起手边长剑道:“绿儿去看看。”
宁然静坐的女子没有应声,身上白衣于风中微微扬起,又辗转落下。
她空茫的双目平静地望着前方,顿一瞬,方缓缓道:“……落月潭。”
“是,师父。”少女应一声,立时飞身而去。
第6章 归云谷
血顺着粗壮的树茎流下,流过根际枯叶,慢慢浸入土中。
被树冠粗枝叉住的巨大白色身影在晨光中微微动了动,而后轻轻翻动起来,巨大的身子费力地试着爬起,四爪无处着力,抓蹭间压断栖身之木,“嘭”地一声从树上摔落,好半天没有声响。
林风拂过新草,蹭着染血的皮毛,数只短箭插在其肩背之上又溢出了血,白色身影再度动了动粗厚的爪子,极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硕大的兽目勉力睁开,循着踉跄蹒跚的脚步一步步向着前方的寒潭迈去,绵绒般的长*尾曳地,满是血污的身子慢慢移进潭中,挣扎着往潭底钻,寻着熟悉的血腥味咬住那千疮百孔的人,一点点拖出寒潭。
当绿衣少女赶到时,草丛间拖曳而出的血水痕迹从落月潭越过千木林,已到了泊雨丈前。
少女心下一震,查看罢立时往回赶去。
“回师父,来者似是一人一兽,看脚印受伤极重,已误入泊雨丈中。”
女子依旧端然静坐于林中,闻言淡淡垂目,没有应声。
绿衣少女立于其身侧,见其不语,亦不再开口。
林风簌簌轻拂,又拂来了一阵血腥味,静坐的女子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而后道:“将丈中九曲阵关了,带他们进来。”
“是,师父。”少女这才低头应一句,飞身去了。
不多时折返回来,绿衣上沾了些血迹。
“禀师父,来者很不同寻常,那人不过是个小孩,身中刀箭无数,血几乎流尽,是被那头白狼硬拖来此地的,而那白狼……硕大无比,竟不像凡兽。”
石上的白衣女子闻罢眉间极轻地蹙了一蹙,而后微抬起了手:“带我过去。”
绿衣少女立时应声上前,她径自恭然走至女子身侧,将其于青石上扶下,转坐于一旁放置着的木轮椅中。
少女一面轻轻推起女子所在轮椅,口中同时道:“那小孩满身是伤,多处已见骨,眼见无救了,那白狼倒是还能救上一救。”
坐于椅中的女子闻言轻咳了一声,眉间露一丝轻忧:“血中散出了毒息……你与我学医不多,不可妄下定论。”
少女微低头,一面将其往林外推一面道:“弟子只需学好武功,于师父出谷时护住师父安危,医术即可不用。”
女子默然不语一瞬,敛声静道:“世间之事,何如你想的这般简单……习些医术,终非无用之物。”
绿衣少女闻言推椅的手一顿,而后更加紧握道:“只要有弟子在,绝不容师父有半分闪失!”
轻轻一叹,椅中女子微微抬首,虚无的视线中幽远宁然。
木轮轧过林中枯枝,发出细微的声响。
两缕清逸的白发从女子额鬓之际垂下,于风中轻曳,无尘白衣从满地枯叶上轻轻拂过,飘渺如烟,淡如薄雾。
幽谷深林,竹舍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