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鉴 第388节
明年的这一日,望你如同此夜,长伴于我身侧。
那个我思之已久的你,完整的你。
枭儿……
第373章 远芳侵古道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后一日。
秋气清,秋月明,益州大地上,月华一片如霜落。
赫连绮之独自一人站在赫章驻地、羌兵营一处无人的角落。候之已久。
此处是羌营驻地里医帐营和伤兵营两营的夹角处,明明来往兵卒繁多,却无一人往这片夹角地看来,可见确是个私下会面的好地方。九州旭领导的大同军,能于他这羌营中摸清这样的所在,可见隐匿于军中已有多深。
正思,夹角外行走来回的兵卒终于有一人朝此处走来。
赫连绮之回头来,看见一名穿着医帐营服饰的小卒径直向他走来,看衣服制式,应是军医手下所带的医徒小卒。
赫连绮之一直等那人走到了自己面前。
“绮之,久见了。”夹角的暗处,两人对面而立,赫连绮之面前的人方伸手扯落了头上所带的毡帽,温朗淳厚的语声随之响起。
看见面前之人脸上温朗从容的笑容,赫连绮之亦忍不住露出了一笑。语声不无自嘲:“你竟就在我军中。”
枉自己经年来,对他及他身边之人、手下的大同军,诸多算计与谋求,而自己费尽心机谋求却未得的大同军、及其主,竟就匿身在自己所率领的羌营中。
“难道我这羌营已成了你大同军所在的军营,所以今时此日,你敢就这样出来见我?”
“非也。”九州旭看着面前,模样竟和少年时期相差无几的娃娃脸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实则是不得不出来见你。”
抬头来直视赫连绮之,九州旭续道:“因我所言之事,只有我亲自出来与你说,方有几成机率能成。”
“只有几成机率么?”赫连绮之黑白分明的大眼亦直视了九州旭。“大同军之主不惜冒险亲自暴露身份出来找绮之相谈,想必阿旭对自己所说之事,也是很有把握的。”
九州旭深吸了一口气,不再与他绕弯,直言道:“我想让你领此地十万羌兵撤军。”
“撤去哪里?”
“撤回西羌。”
“你想结束这场战事?”
“这便是大同军成立之初,所求。”
“求的是什么?”
“天下大同,海晏河清,各国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赫连绮之嘴角梨涡浮现而出,一眼看来表情分明乖巧可爱得很,但森然沉冽的语气很难不让人觉得嘲讽。
赫连绮之道:“你也是羌民,经历过羌民入夏所受的欺凌,应知这一场战事,表面上是西羌各部入夏助阵夏国前太子叶齐夺位,但实际……却是夏国咎由自取,一面颁布律令允羌民入夏自由贸易生活,一面又放任夏地官民肆意凌辱欺压入夏之羌民,压抑百年的羌人才会打着助阵叶齐的名义,起兵入夏。这一场战事,也包含了羌人对夏国百年来欺凌之恨。”
九州旭的表情变得几分肃穆,他叹声道:“便因如此,此前我亦一直在两国战事间摇摆不定。我渴望西羌战胜,能有和夏国坐谈约盟之机,但又不希望西羌兵长驱直入,凌踏夏国腹地,以助战之名行侵略之实,使得夏地百姓生灵涂炭……”
赫连绮之沉吟着道:“是因为大同军中不只有羌民,也有夏民吗?”
九州旭不由得抬头来看了赫连绮之一眼,再度叹声:“不愧是‘蛇子军师’,你这般敏锐,叫我几乎不敢再多言。”
赫连绮之嘴角的梨涡隐现,看着九州旭道:“这不难猜到,创立大同军的人是陆清漪……”言至此处,他的语声莫明地低下去了一些,而后方续道:“……他是夏国的清云宗主,你父也是夏国一名偏将……他们虽当时流落羌地,为羌人所救,但都为夏人,不可能在羌地创立一支只为羌人谋求的暗军……其名既为‘大同’,想必是既为夏民也为羌民,谋求两地百姓皆能太平安稳的理想之军。”言至最后,他明亮的大眼中似是黯了一瞬,空了一瞬,表情复杂难辨,叫人隐约有感异样。
“可你现下现身出来,叫我撤军……看来在两军摇摆之中此刻已然倒向了夏军……”赫连绮之空黯的眸再度隐亮,抬头来,想了一下就道:“是因为此前姚柯迴屠城之举?”
九州旭回看面前闻名遐迩的“蛇子军师”,几分心服地叹了一声,不得不道:“不错。”
他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医帐:“姚柯迴所屠的宁州宣威、富源两地,不光有夏民,更有无数入夏久居的羌民,羌骑屠城之举,使得大同军中原本支持羌军的大多数,尽数倒向了夏军。且羌兵已然缺粮,再打下去早晚自溃,不过徒增伤亡。眼下之境,于羌军而言,唯有撤军方是正途,也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全自身。”
想到面前之人实为夏国上任清云鉴传人之子,心中对其抛妻弃子之行必已深恨良久,若其所思是即使牺牲二十余万羌军也要将夏国拖入水火之境,那便不可能轻易答应撤军……
九州旭蹙起眉紧看赫连绮之,语声转而冷硬:“绮之,撤军吧。即使你用胀气散让此地的羌兵强撑再战,不惜牺牲他们也要给叶齐和弋仲的兵马拖延扩军之机,那我也可与你直言,羌军已是必败。”
九州旭语声渐沉,肃面直视着面前的人:“不要再徒增无谓的牺牲和伤亡了,你一人之恨,不应让整个西羌和夏国皆陷水火……”
赫连绮之道:“我答应撤军。”
“大同军虽为暗军,但可言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若你不同意撤军,一个月内,大同军也能让弋仲兵马自溃,届时此次攻夏之主力——十万烧当精锐铁骑直接退回烧当王庭,此地羌兵若不退,便是白白牺牲……”言至最后,九州旭忽愣,转而瞠目扬声:“你方才说什么?”
赫连绮之微低头看向地面不远处,再道:“此地羌兵会撤。”
言罢,不待九州旭反应,黑白分明的大眼又抬起,似笑非笑地看着九州旭问了:“只不过我此刻又很好奇,大同军会如何让弋仲兵马自溃?”
九州旭惊怔后,转而难免疑忧:“你真的答应撤军?”
赫连绮之再度轻应了一声:“嗯。”继而仍旧似笑非笑地看着九州旭。
九州旭眉间慢慢紧皱,不免仍疑。
赫连绮之便看着他道:“就如你所言,羌军应是必败,毕竟如今主帅是弋仲那个没脑子的……”语声转而幽深,他道:“不过你既言会让弋仲兵马自溃,倘若为真,我率此地羌兵撤退的意愿自然只会更强。”
九州旭沉肃一时,看着赫连绮之半晌,方再度开口道:“此时撤军于你和木比塔而言,唯有利绝无弊。因为最多一个月,大同军就会从叶齐的人手中救出阿渥尔,进而让阿渥尔在姚柯迴众心腹将领面前说出姚柯迴乃是被弋仲与叶齐合谋杀死。”见赫连绮之脸上毫无意外之色,九州旭心道:他果然知晓姚柯迴之死的真相。
“姚柯迴那些心腹将领都是和姚柯迴征战多年,被姚柯迴一手提拔上来的悍将,对姚柯迴忠心耿耿。若然得知真相,必杀弋仲、除叶齐,为姚柯迴报仇。”
赫连绮之若有所思,便顺着他的话往下道:“弋仲一死,南下宁州的十万烧当精锐铁骑就再无可奉之主,他们谁也不会服,而姚柯迴二子、三子都镇守在烧当王庭,他们能做的唯有领兵退回烧当王庭这一条路。”
九州旭垂首道:“不错。”
赫连绮之点了点头:“如此听来,此地的羌兵若再强撑,也不过白白牺牲,确实唯有撤军。”
九州旭眼中亮起几分,再度道:“不错。”
赫连绮之想到什么,便露了一笑:“你那面粉石子,不会也投进了叶齐的营帐吧?”赫连绮之已然有几分笃定:“所以叶齐才能想到利用弋仲来杀死姚柯迴、挟其子以令羌骑?”
九州旭长叹一声,已是满面无奈之色。“‘蛇子军师’果然可怕。”
“如此说来,叶齐所为,不过是你大同军所布的一场局。姚柯迴屠城后,你和你手中的大同军便觉其于夏羌两地百姓皆是祸非福,若然再让他大举入夏屠城,则必两败俱伤、生灵涂炭,故决心除之。”赫连绮之慢慢道:“于是献计与叶齐,利用他联合弋仲,弑父夺权,大同军只需暗中观察,通晓其中关键,再于适当时机掌握证据,便可利用所得证据与姚柯迴手下心腹,再将弋仲叶齐势力剪除。如此,西羌再无力与夏军相抗,只能退军,这一场打了数年的夏羌之战,便可尽快结束。”
九州旭只是看着赫连绮之,已然不敢再多言。
过了半晌,只最后再问道:“你当真肯撤军?”
以其对陆清漪之恨,九州旭一度认为,其宁可与夏军同归于尽,也欲倾力覆灭夏国。
……如今怎会轻易答应自己撤军之请?
赫连绮之黑白分明的大眼回望向了他,眼中晶莹明亮,看不出任何异色。他道:“嗯。”
至后,赫连绮之又道:“你只需应我一件事。”
九州旭直视赫连绮之的眼睛,不禁蹙起了眉。
……
大夏天隆十四年八月十八,伤重未及痊愈的巫亚停云收到了城外羌兵送来、起意和谈的书信。
巫亚停云看罢信,便不顾伤病之体,和孔嘉、孔懿,前军将军林海、右军将军南冥亲自往了清云宗主师徒所暂居的城中小院。
小院内的老树下,白衣白发之人端坐于石几一侧的石凳上,脸覆黑纱与铁面的黑衣少年立身在了她身后。
巫亚停云坐于白衣人对面,将手中书信沿着石几桌面推了过去。语声肃敬道:“那位‘蛇子’军师信中所言,便是要与先生亲自相谈,言先生若能答应他所提之三件事,便会即刻撤军退回西羌,十年不返。”
端木若华取过巫亚停云递来之书信,展开。
手中之信是赫连绮之亲自书写的笔迹。
白衣之人看罢,语声略显沉吟:“信中并未提及是哪三件事。”
巫亚停云蹙着眉点了点头。“依先生之见,可能去往相谈?”
一侧孔懿忍不住开口:“那蛇子军师把会谈之地定在了往南五十里开外的一处荒山峡谷中,不知安的什么居心!我看多半有诈!”
端木若华听罢未言,只又抬头看向了面前的巫亚停云。“依大将军之见,可值得一试?”
巫亚停云再度蹙紧了眉。“我无意让先生涉险……但宁州普安县城之外的虎贲军形势已危,若不尽快驰援,待叶齐背靠宁州往西诸县,召兵集粮军势再涨,合弋仲手下十万烧当精锐齐攻之,便将更加危殆……城外羌兵虽说缺粮,但从几日前那一战看来,尚有一战之力……”言至此处巫亚停云惭愧道:“中秋前那一战,若非先生来得及时,停云生死难料,此地夏军与城外羌军的输赢生死亦难料……如此看来,有蛇子军师在,城外羌兵即便缺粮、即便战力不如我军,欲胜之,也不易。”
白衣人已然明晓她言下之意。微微颔首道:“即便胜之,我中军与宿卫军也难免伤亡,少则万余,多则数万,再援宁州,兵力亦减。更遑论与之为战所延误的时机……”
巫亚停云沉重地点了点头。“若蛇子军师真有撤军之意,停云以为,值得一试。”她面露为难道:“只不过他指定只与先生相谈,且所选之地确实诡谲,不免让人忧心先生安危……”
端木若华眸色便静,平声道:“既值得一试,那便一试罢。我之安危,大将军不必过于忧心,端木自会审慎行事,且有枭儿策应在旁,应能无碍。”
巫亚停云有感面前之人气息之悠长,略略放心了些,抬头来再看了一眼静立在女子身后的云萧,便忍不住轻轻点了点头。
“那……先生千万小心。”
端木若华再度微微颔首,只下瞬又道:“只不过不知其所欲提的三件事,是为哪三件……又能否应允……”
巫亚停云镇重道:“其可但凭先生揣度定之。”
端木若华沉吟一时,便也点了头。
就此巫亚停云起身来告辞,只不过行至*小院院门处,又忍不住回头来看向白衣人:“若然……若然可以提些要求……还请先生一试……讨回陷于羌营已久的盛宴……巫家二小姐巫聿胜艳。”
白衣人怔忡一时,想起璎璃日前曾与她所述,惊云阁暗羽所得那位巫二小姐陷于羌营的近况,不禁正色,为之心戚。
端木若华目中凝色,看着巫亚停云,再度颔了首。
巫亚停云转目又看了一眼立身在白衣人身后黑衣少年,见之不言不动,似是毫无所动。
忆起当初胜艳前往羌营探查,有一部分便为他这三弟……不禁微蹙了眉,下瞬转身离了。
次日,右军将军南冥与孔嘉、孔懿率宿卫军八百人,随行护卫清云宗主前往了赫连绮之信中提及的会谈之地。
向南前行五十里外,所到的荒山峡谷中。
赫连绮之与其弟骑在马上,一名身背箭篓的中年男子随行在侧,身后亦只见八百羌骑之众。
马蹄扬尘。赫连绮之见到来人,娃娃脸上微露一点笑意,便和木比塔踢马向前踱出了。
秋阳下。两军相对的峡谷正中一处平地,已被撑开了一把大伞,伞下一张方桌、两张木凳。桌上放着纸笔。
南冥与孔嘉、孔懿未动,白衣白发的女子亦轻轻踢马向前踱出了,身侧黑纱铁面的少年随行而出。
赫连绮之见到女子身旁身形衣着皆熟悉的少年人,眸光微动,脸上梨涡隐现而出。“他竟未死。师姐已愈,云萧师侄看起来竟似也好端端的,我隐约记得花雨石那些异蛊可邪门得很,难道他用来救治师姐会不需要付出代价吗?真是怪事。”
秋日的清光下,白衣女子宁声骑在马上,只看着赫连绮之,并未应声。
赫连绮之回看她一瞬,嘴角梨涡再度浮现而出,翻身下了马。
木比塔马上也跟着下了马。
赫连绮之走到峡谷中,道上那撑着大伞的简陋方桌前坐下了。
那个我思之已久的你,完整的你。
枭儿……
第373章 远芳侵古道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后一日。
秋气清,秋月明,益州大地上,月华一片如霜落。
赫连绮之独自一人站在赫章驻地、羌兵营一处无人的角落。候之已久。
此处是羌营驻地里医帐营和伤兵营两营的夹角处,明明来往兵卒繁多,却无一人往这片夹角地看来,可见确是个私下会面的好地方。九州旭领导的大同军,能于他这羌营中摸清这样的所在,可见隐匿于军中已有多深。
正思,夹角外行走来回的兵卒终于有一人朝此处走来。
赫连绮之回头来,看见一名穿着医帐营服饰的小卒径直向他走来,看衣服制式,应是军医手下所带的医徒小卒。
赫连绮之一直等那人走到了自己面前。
“绮之,久见了。”夹角的暗处,两人对面而立,赫连绮之面前的人方伸手扯落了头上所带的毡帽,温朗淳厚的语声随之响起。
看见面前之人脸上温朗从容的笑容,赫连绮之亦忍不住露出了一笑。语声不无自嘲:“你竟就在我军中。”
枉自己经年来,对他及他身边之人、手下的大同军,诸多算计与谋求,而自己费尽心机谋求却未得的大同军、及其主,竟就匿身在自己所率领的羌营中。
“难道我这羌营已成了你大同军所在的军营,所以今时此日,你敢就这样出来见我?”
“非也。”九州旭看着面前,模样竟和少年时期相差无几的娃娃脸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实则是不得不出来见你。”
抬头来直视赫连绮之,九州旭续道:“因我所言之事,只有我亲自出来与你说,方有几成机率能成。”
“只有几成机率么?”赫连绮之黑白分明的大眼亦直视了九州旭。“大同军之主不惜冒险亲自暴露身份出来找绮之相谈,想必阿旭对自己所说之事,也是很有把握的。”
九州旭深吸了一口气,不再与他绕弯,直言道:“我想让你领此地十万羌兵撤军。”
“撤去哪里?”
“撤回西羌。”
“你想结束这场战事?”
“这便是大同军成立之初,所求。”
“求的是什么?”
“天下大同,海晏河清,各国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赫连绮之嘴角梨涡浮现而出,一眼看来表情分明乖巧可爱得很,但森然沉冽的语气很难不让人觉得嘲讽。
赫连绮之道:“你也是羌民,经历过羌民入夏所受的欺凌,应知这一场战事,表面上是西羌各部入夏助阵夏国前太子叶齐夺位,但实际……却是夏国咎由自取,一面颁布律令允羌民入夏自由贸易生活,一面又放任夏地官民肆意凌辱欺压入夏之羌民,压抑百年的羌人才会打着助阵叶齐的名义,起兵入夏。这一场战事,也包含了羌人对夏国百年来欺凌之恨。”
九州旭的表情变得几分肃穆,他叹声道:“便因如此,此前我亦一直在两国战事间摇摆不定。我渴望西羌战胜,能有和夏国坐谈约盟之机,但又不希望西羌兵长驱直入,凌踏夏国腹地,以助战之名行侵略之实,使得夏地百姓生灵涂炭……”
赫连绮之沉吟着道:“是因为大同军中不只有羌民,也有夏民吗?”
九州旭不由得抬头来看了赫连绮之一眼,再度叹声:“不愧是‘蛇子军师’,你这般敏锐,叫我几乎不敢再多言。”
赫连绮之嘴角的梨涡隐现,看着九州旭道:“这不难猜到,创立大同军的人是陆清漪……”言至此处,他的语声莫明地低下去了一些,而后方续道:“……他是夏国的清云宗主,你父也是夏国一名偏将……他们虽当时流落羌地,为羌人所救,但都为夏人,不可能在羌地创立一支只为羌人谋求的暗军……其名既为‘大同’,想必是既为夏民也为羌民,谋求两地百姓皆能太平安稳的理想之军。”言至最后,他明亮的大眼中似是黯了一瞬,空了一瞬,表情复杂难辨,叫人隐约有感异样。
“可你现下现身出来,叫我撤军……看来在两军摇摆之中此刻已然倒向了夏军……”赫连绮之空黯的眸再度隐亮,抬头来,想了一下就道:“是因为此前姚柯迴屠城之举?”
九州旭回看面前闻名遐迩的“蛇子军师”,几分心服地叹了一声,不得不道:“不错。”
他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医帐:“姚柯迴所屠的宁州宣威、富源两地,不光有夏民,更有无数入夏久居的羌民,羌骑屠城之举,使得大同军中原本支持羌军的大多数,尽数倒向了夏军。且羌兵已然缺粮,再打下去早晚自溃,不过徒增伤亡。眼下之境,于羌军而言,唯有撤军方是正途,也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全自身。”
想到面前之人实为夏国上任清云鉴传人之子,心中对其抛妻弃子之行必已深恨良久,若其所思是即使牺牲二十余万羌军也要将夏国拖入水火之境,那便不可能轻易答应撤军……
九州旭蹙起眉紧看赫连绮之,语声转而冷硬:“绮之,撤军吧。即使你用胀气散让此地的羌兵强撑再战,不惜牺牲他们也要给叶齐和弋仲的兵马拖延扩军之机,那我也可与你直言,羌军已是必败。”
九州旭语声渐沉,肃面直视着面前的人:“不要再徒增无谓的牺牲和伤亡了,你一人之恨,不应让整个西羌和夏国皆陷水火……”
赫连绮之道:“我答应撤军。”
“大同军虽为暗军,但可言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若你不同意撤军,一个月内,大同军也能让弋仲兵马自溃,届时此次攻夏之主力——十万烧当精锐铁骑直接退回烧当王庭,此地羌兵若不退,便是白白牺牲……”言至最后,九州旭忽愣,转而瞠目扬声:“你方才说什么?”
赫连绮之微低头看向地面不远处,再道:“此地羌兵会撤。”
言罢,不待九州旭反应,黑白分明的大眼又抬起,似笑非笑地看着九州旭问了:“只不过我此刻又很好奇,大同军会如何让弋仲兵马自溃?”
九州旭惊怔后,转而难免疑忧:“你真的答应撤军?”
赫连绮之再度轻应了一声:“嗯。”继而仍旧似笑非笑地看着九州旭。
九州旭眉间慢慢紧皱,不免仍疑。
赫连绮之便看着他道:“就如你所言,羌军应是必败,毕竟如今主帅是弋仲那个没脑子的……”语声转而幽深,他道:“不过你既言会让弋仲兵马自溃,倘若为真,我率此地羌兵撤退的意愿自然只会更强。”
九州旭沉肃一时,看着赫连绮之半晌,方再度开口道:“此时撤军于你和木比塔而言,唯有利绝无弊。因为最多一个月,大同军就会从叶齐的人手中救出阿渥尔,进而让阿渥尔在姚柯迴众心腹将领面前说出姚柯迴乃是被弋仲与叶齐合谋杀死。”见赫连绮之脸上毫无意外之色,九州旭心道:他果然知晓姚柯迴之死的真相。
“姚柯迴那些心腹将领都是和姚柯迴征战多年,被姚柯迴一手提拔上来的悍将,对姚柯迴忠心耿耿。若然得知真相,必杀弋仲、除叶齐,为姚柯迴报仇。”
赫连绮之若有所思,便顺着他的话往下道:“弋仲一死,南下宁州的十万烧当精锐铁骑就再无可奉之主,他们谁也不会服,而姚柯迴二子、三子都镇守在烧当王庭,他们能做的唯有领兵退回烧当王庭这一条路。”
九州旭垂首道:“不错。”
赫连绮之点了点头:“如此听来,此地的羌兵若再强撑,也不过白白牺牲,确实唯有撤军。”
九州旭眼中亮起几分,再度道:“不错。”
赫连绮之想到什么,便露了一笑:“你那面粉石子,不会也投进了叶齐的营帐吧?”赫连绮之已然有几分笃定:“所以叶齐才能想到利用弋仲来杀死姚柯迴、挟其子以令羌骑?”
九州旭长叹一声,已是满面无奈之色。“‘蛇子军师’果然可怕。”
“如此说来,叶齐所为,不过是你大同军所布的一场局。姚柯迴屠城后,你和你手中的大同军便觉其于夏羌两地百姓皆是祸非福,若然再让他大举入夏屠城,则必两败俱伤、生灵涂炭,故决心除之。”赫连绮之慢慢道:“于是献计与叶齐,利用他联合弋仲,弑父夺权,大同军只需暗中观察,通晓其中关键,再于适当时机掌握证据,便可利用所得证据与姚柯迴手下心腹,再将弋仲叶齐势力剪除。如此,西羌再无力与夏军相抗,只能退军,这一场打了数年的夏羌之战,便可尽快结束。”
九州旭只是看着赫连绮之,已然不敢再多言。
过了半晌,只最后再问道:“你当真肯撤军?”
以其对陆清漪之恨,九州旭一度认为,其宁可与夏军同归于尽,也欲倾力覆灭夏国。
……如今怎会轻易答应自己撤军之请?
赫连绮之黑白分明的大眼回望向了他,眼中晶莹明亮,看不出任何异色。他道:“嗯。”
至后,赫连绮之又道:“你只需应我一件事。”
九州旭直视赫连绮之的眼睛,不禁蹙起了眉。
……
大夏天隆十四年八月十八,伤重未及痊愈的巫亚停云收到了城外羌兵送来、起意和谈的书信。
巫亚停云看罢信,便不顾伤病之体,和孔嘉、孔懿,前军将军林海、右军将军南冥亲自往了清云宗主师徒所暂居的城中小院。
小院内的老树下,白衣白发之人端坐于石几一侧的石凳上,脸覆黑纱与铁面的黑衣少年立身在了她身后。
巫亚停云坐于白衣人对面,将手中书信沿着石几桌面推了过去。语声肃敬道:“那位‘蛇子’军师信中所言,便是要与先生亲自相谈,言先生若能答应他所提之三件事,便会即刻撤军退回西羌,十年不返。”
端木若华取过巫亚停云递来之书信,展开。
手中之信是赫连绮之亲自书写的笔迹。
白衣之人看罢,语声略显沉吟:“信中并未提及是哪三件事。”
巫亚停云蹙着眉点了点头。“依先生之见,可能去往相谈?”
一侧孔懿忍不住开口:“那蛇子军师把会谈之地定在了往南五十里开外的一处荒山峡谷中,不知安的什么居心!我看多半有诈!”
端木若华听罢未言,只又抬头看向了面前的巫亚停云。“依大将军之见,可值得一试?”
巫亚停云再度蹙紧了眉。“我无意让先生涉险……但宁州普安县城之外的虎贲军形势已危,若不尽快驰援,待叶齐背靠宁州往西诸县,召兵集粮军势再涨,合弋仲手下十万烧当精锐齐攻之,便将更加危殆……城外羌兵虽说缺粮,但从几日前那一战看来,尚有一战之力……”言至此处巫亚停云惭愧道:“中秋前那一战,若非先生来得及时,停云生死难料,此地夏军与城外羌军的输赢生死亦难料……如此看来,有蛇子军师在,城外羌兵即便缺粮、即便战力不如我军,欲胜之,也不易。”
白衣人已然明晓她言下之意。微微颔首道:“即便胜之,我中军与宿卫军也难免伤亡,少则万余,多则数万,再援宁州,兵力亦减。更遑论与之为战所延误的时机……”
巫亚停云沉重地点了点头。“若蛇子军师真有撤军之意,停云以为,值得一试。”她面露为难道:“只不过他指定只与先生相谈,且所选之地确实诡谲,不免让人忧心先生安危……”
端木若华眸色便静,平声道:“既值得一试,那便一试罢。我之安危,大将军不必过于忧心,端木自会审慎行事,且有枭儿策应在旁,应能无碍。”
巫亚停云有感面前之人气息之悠长,略略放心了些,抬头来再看了一眼静立在女子身后的云萧,便忍不住轻轻点了点头。
“那……先生千万小心。”
端木若华再度微微颔首,只下瞬又道:“只不过不知其所欲提的三件事,是为哪三件……又能否应允……”
巫亚停云镇重道:“其可但凭先生揣度定之。”
端木若华沉吟一时,便也点了头。
就此巫亚停云起身来告辞,只不过行至*小院院门处,又忍不住回头来看向白衣人:“若然……若然可以提些要求……还请先生一试……讨回陷于羌营已久的盛宴……巫家二小姐巫聿胜艳。”
白衣人怔忡一时,想起璎璃日前曾与她所述,惊云阁暗羽所得那位巫二小姐陷于羌营的近况,不禁正色,为之心戚。
端木若华目中凝色,看着巫亚停云,再度颔了首。
巫亚停云转目又看了一眼立身在白衣人身后黑衣少年,见之不言不动,似是毫无所动。
忆起当初胜艳前往羌营探查,有一部分便为他这三弟……不禁微蹙了眉,下瞬转身离了。
次日,右军将军南冥与孔嘉、孔懿率宿卫军八百人,随行护卫清云宗主前往了赫连绮之信中提及的会谈之地。
向南前行五十里外,所到的荒山峡谷中。
赫连绮之与其弟骑在马上,一名身背箭篓的中年男子随行在侧,身后亦只见八百羌骑之众。
马蹄扬尘。赫连绮之见到来人,娃娃脸上微露一点笑意,便和木比塔踢马向前踱出了。
秋阳下。两军相对的峡谷正中一处平地,已被撑开了一把大伞,伞下一张方桌、两张木凳。桌上放着纸笔。
南冥与孔嘉、孔懿未动,白衣白发的女子亦轻轻踢马向前踱出了,身侧黑纱铁面的少年随行而出。
赫连绮之见到女子身旁身形衣着皆熟悉的少年人,眸光微动,脸上梨涡隐现而出。“他竟未死。师姐已愈,云萧师侄看起来竟似也好端端的,我隐约记得花雨石那些异蛊可邪门得很,难道他用来救治师姐会不需要付出代价吗?真是怪事。”
秋日的清光下,白衣女子宁声骑在马上,只看着赫连绮之,并未应声。
赫连绮之回看她一瞬,嘴角梨涡再度浮现而出,翻身下了马。
木比塔马上也跟着下了马。
赫连绮之走到峡谷中,道上那撑着大伞的简陋方桌前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