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69节
“你,这天没法聊了,爱说就说,不说拉倒!”
朱元璋话音一落,直接就转过身去,还两脚搭在侧边长座上,双手环抱着生闷气。
实在是太气人,也太真实了!
在这一亩三分地,就算他叶青说不服他,他也真的不能把叶青怎么样!
而此刻,
叶青却是微微睁眼,看着此刻的郭将军。
但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赶忙闭上眼睛,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这是个什么坐姿?
这是小媳妇儿受了气之后,不理人的坐姿。
他这么一个披甲壮汉,竟然如此坐姿,实在是看着都恶心,不过叶青也不怪他,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仗势欺人了。
想到这里,叶青也决定不再欺负郭老爷,他闭上眼睛就直入主题道:“你当过陛下的亲兵,现在又能和陛下说上话,你应该知道陛下为什么发行宝钞吧?”
朱元璋听到这里,立马就把自己先前遭受的委屈抛于脑后。
他只觉得很奇怪,骂他是不讲诚信的老赖,和他发行宝钞的目的,还能有个什么关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朱元璋又坐直身躯,瞪着依旧闭眼的叶青道:“我华夏自古贫铜,但商品经济又在宋朝的发展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即便是经过蛮元百年无能统治,铜铸钱币也早已不够市场流通。”
“没有办法,陛下只有下令颁布‘钞法’,设置宝钞提举司,以中书省的名义发行纸币‘大明宝钞’。”
“钞法规定,民间不能以金银交易,更不能以物易物,一百文及以上交易,只能用宝钞,九十九文及以下,可以使用铜钱交易。”
“陛下此举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纸币多轻便,走到哪里就带一堆纸就可以了。”
“陛下做这么大的好事,怎么就是毫无诚信可言的老赖了?”
叶青闭着眼睛点头道:“你先别着急,本官自有本官的道理。”
“本官再问你,陛下发行宝钞之初,面额各是多少,规定的金银铜钱兑换比是多少?”
朱元璋直言道:“最初的钞额是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同于铜钱一千文或者白银一两,四贯等同于黄金一两。”
叶青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愧是商人,记得可真清楚,本官再问你,现在的超额最大是多少,百姓拿着宝钞,是否可以找官府兑换相应的金银铜钱?”
朱元璋依旧直言道:“去年打了一场仗,发现超额小了不够花,继而又发行了十贯和百贯的宝钞。”
“百姓拿着宝钞兑换金银铜钱?”
“百姓怎么能拿着宝钞兑换金银铜钱呢?”
“这个规定的意思是,百姓拿着自家的金银铜钱可以找官府兑换相应的宝钞,但百姓却不能拿着宝钞找官府兑换相应的金银铜钱。”
“陛下此举,就是为了聚天下金银铜于中央。”
“再过些年,陛下还想继续发行金银宝钞,以及更小面额的铜钱宝钞,彻底废黜市面上的金银铜钱交易!”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里还有了一抹得意之色。
不错,
在他看来,他的这项政策可以说是非常的英明,既解决了铜钱满足不了现有市场流通的困境,还解决了朝廷钱不够花的窘境。
不仅如此,还合情合理的聚天下金银铜于中央!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一个完美的一石三鸟之策,怎么就能和不讲诚信挂上钩?
叶青听着面前郭老爷的讲述,只觉得他非常的专业。
他的这番言论,也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富商,以及能和朱元璋说上话的皇商的身份!
但他也和朱元璋一样的蠢,完全忽略了‘准备金制度’!
叶青只是闭着眼睛淡笑道:“他还想发行金银宝钞,还想连一百文以下的铜钱交易也用宝钞代替了?”
“这是吃了大肥猪之后,连苍蝇也不放过?”
“看来我们这位当朝皇帝陛下,还真是历史上吃相最难看的皇帝啊!”
叶青在说这么一番话之时,真就是发自肺腑的评价。
就他了解的明朝历史来看,朱元璋还没有发行金银宝钞的行为,但却在洪武后期有全面禁止铜钱交易的行为。
他起初还以为朱元璋没那么大的胃口!
现在看来,只是因为条件不够他发行金银宝钞而已!
其实,在叶青看来,不论是宋朝的交子还是明朝的宝钞,都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好东西。
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欲望膨胀器。
没有足够的准备金和信誉,贸然发行大明宝钞,就是在找死。
就叶青所了解的史料来看,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到了明中期,就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贬值的速度,比宋交子快了不是一星半点,真就是到了擦屁股都嫌纸硬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就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
他们父子俩为了北伐,都狠狠的发行宝钞,直接加快了宝钞贬值的速度。
当然,造成宝钞贬值过快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发行宝钞的心就不正。
他拿纸张换实物金银之后,就不准备吐出来的政策,就足以说明他的心里就没有‘准备金’和‘信誉’的概念。
百姓又不是傻子,被剥削久了之后,自然就不信任宝钞了!
想到这里,叶青只觉得他骂朱元璋是不讲诚信的老赖都轻了,简直就是一个只吃不吐的人形饕餮!
而此刻,
被骂吃相难看的朱元璋,气得开口就要反驳。
但也就在此刻,依旧闭着眼睛的叶青,却继续强势赐教道:“你可知道宋朝的交子,是怎么变成废纸的吗?”
“本官告诉你,就是因为发行泛滥所致!”
“宋朝还好,起初还知道准备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也就是说发行一百万贯钱,朝廷会准备几十万贯等价金银。”
“交子普及之初,百姓并不怎么信任,但迫于朝廷律法,还是只有接受,但他们也会用纸币兑换金银铜钱的方式,来验证交子是否真的与金银等价。”
“起初还能纸币金银随便换,百姓自然就信任交子,建立信任之后,交子才真正成为了‘钱’!”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宋朝皇帝为了进一步剥削百姓,发行的交子是越来越多,可准备金却不涨反缩!”
“久而久之,百姓发现兑换不了足够的金银,就会出现百姓拿着交子堵官府钱庄门口的现象。”
“而那些官吏解决事情的方式,往往都是棍棒驱散!”
“如此作为,自然交子贬值,朝廷信誉尽失!”
“而朝廷信誉尽失,也就离王朝灭亡不远了!”
终于,
在叶青说到交子贬值与宋朝灭亡的关系之时,朱元璋这才有了后背发凉的感觉。
也就在此刻,叶青又继续说道:“而我们陛下发行的大明宝钞,作为大宋交子的儿子,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爹最起码还在开始的时候,准备了一些准备金,儿子直接准备金都不要了不说,还用法令规定,只许朝廷用宝钞在百姓手里兑换金银铜钱,而百姓却不许用宝钞在朝廷手里兑换金银铜钱!”
“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不要脸的行为!”
“这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行为!”
“现在看来,本官也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我们的陛下就不是不讲诚信的老赖,他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型饕餮!”
“......”
朱元璋就这么看着叶青闭着眼睛妙语连珠,他那双强有力的大手,不自觉地就想往叶青的脖子去。
他想现在就掐死叶青,也想现在就撕烂这张骂皇帝骂得比魏征还狠的臭嘴。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人家骂得有道理。
他确实是忽略了准备金和朝廷信誉这两样东西,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大明宝钞真就会贬值比宋朝交子还快。
而他的大明王朝,也会灭得比宋朝还快!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朱元璋又强忍怒火,看向依旧闭目养神还神情自若的叶青。
在他看来,叶青既然有如此见解,就一定有帮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强颜欢笑,强行客气道:“叶大人,你还真是一个奇才啊!”
“但也不要说得那么难听,还什么吃人不吐骨头的饕餮,不至于,完全不至于。”
“顶多就算是,陛下好心办了坏事吧!”
“还请叶大人继续赐教解决补救之道,咱回去之后想办法提醒陛下,咱在陛下面前更说得上话,对咱们今后的合作,不也更有好处?”
终于,叶青睁开了眼睛。
叶青看着这张态度良好的笑脸,只是严肃认真道:“我是不是闭着眼睛,就说得你都认为陛下是毫无诚信可言的老赖了?”......
第178章:抗旨朱元璋专打不征之国,就是叶大人的好办法!
朱元璋在面前这张得意的笑脸之上,看到了小人得志四个字。
其实也可以用奸计得逞四个字来形容,但他此刻就想用尽可能的下贱,尽可能贴近卑鄙意思的形容词。
叶青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不顺着叶青的话说,不给叶青面子的话,他就套不到叶青的解决之道。
卑鄙!
实在是太卑鄙了!
可他也没办法,谁叫他捅了篓子,还不知道怎么补救呢?
如果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就算了,可这却不是什么小错,这等同于是他亲手埋下了覆灭王朝的种子。
如果不加以补救,大明就是下一个大宋,甚至还比大宋亡得还快。
朱元璋话音一落,直接就转过身去,还两脚搭在侧边长座上,双手环抱着生闷气。
实在是太气人,也太真实了!
在这一亩三分地,就算他叶青说不服他,他也真的不能把叶青怎么样!
而此刻,
叶青却是微微睁眼,看着此刻的郭将军。
但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赶忙闭上眼睛,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这是个什么坐姿?
这是小媳妇儿受了气之后,不理人的坐姿。
他这么一个披甲壮汉,竟然如此坐姿,实在是看着都恶心,不过叶青也不怪他,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仗势欺人了。
想到这里,叶青也决定不再欺负郭老爷,他闭上眼睛就直入主题道:“你当过陛下的亲兵,现在又能和陛下说上话,你应该知道陛下为什么发行宝钞吧?”
朱元璋听到这里,立马就把自己先前遭受的委屈抛于脑后。
他只觉得很奇怪,骂他是不讲诚信的老赖,和他发行宝钞的目的,还能有个什么关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朱元璋又坐直身躯,瞪着依旧闭眼的叶青道:“我华夏自古贫铜,但商品经济又在宋朝的发展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即便是经过蛮元百年无能统治,铜铸钱币也早已不够市场流通。”
“没有办法,陛下只有下令颁布‘钞法’,设置宝钞提举司,以中书省的名义发行纸币‘大明宝钞’。”
“钞法规定,民间不能以金银交易,更不能以物易物,一百文及以上交易,只能用宝钞,九十九文及以下,可以使用铜钱交易。”
“陛下此举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纸币多轻便,走到哪里就带一堆纸就可以了。”
“陛下做这么大的好事,怎么就是毫无诚信可言的老赖了?”
叶青闭着眼睛点头道:“你先别着急,本官自有本官的道理。”
“本官再问你,陛下发行宝钞之初,面额各是多少,规定的金银铜钱兑换比是多少?”
朱元璋直言道:“最初的钞额是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同于铜钱一千文或者白银一两,四贯等同于黄金一两。”
叶青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愧是商人,记得可真清楚,本官再问你,现在的超额最大是多少,百姓拿着宝钞,是否可以找官府兑换相应的金银铜钱?”
朱元璋依旧直言道:“去年打了一场仗,发现超额小了不够花,继而又发行了十贯和百贯的宝钞。”
“百姓拿着宝钞兑换金银铜钱?”
“百姓怎么能拿着宝钞兑换金银铜钱呢?”
“这个规定的意思是,百姓拿着自家的金银铜钱可以找官府兑换相应的宝钞,但百姓却不能拿着宝钞找官府兑换相应的金银铜钱。”
“陛下此举,就是为了聚天下金银铜于中央。”
“再过些年,陛下还想继续发行金银宝钞,以及更小面额的铜钱宝钞,彻底废黜市面上的金银铜钱交易!”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里还有了一抹得意之色。
不错,
在他看来,他的这项政策可以说是非常的英明,既解决了铜钱满足不了现有市场流通的困境,还解决了朝廷钱不够花的窘境。
不仅如此,还合情合理的聚天下金银铜于中央!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一个完美的一石三鸟之策,怎么就能和不讲诚信挂上钩?
叶青听着面前郭老爷的讲述,只觉得他非常的专业。
他的这番言论,也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富商,以及能和朱元璋说上话的皇商的身份!
但他也和朱元璋一样的蠢,完全忽略了‘准备金制度’!
叶青只是闭着眼睛淡笑道:“他还想发行金银宝钞,还想连一百文以下的铜钱交易也用宝钞代替了?”
“这是吃了大肥猪之后,连苍蝇也不放过?”
“看来我们这位当朝皇帝陛下,还真是历史上吃相最难看的皇帝啊!”
叶青在说这么一番话之时,真就是发自肺腑的评价。
就他了解的明朝历史来看,朱元璋还没有发行金银宝钞的行为,但却在洪武后期有全面禁止铜钱交易的行为。
他起初还以为朱元璋没那么大的胃口!
现在看来,只是因为条件不够他发行金银宝钞而已!
其实,在叶青看来,不论是宋朝的交子还是明朝的宝钞,都是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好东西。
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欲望膨胀器。
没有足够的准备金和信誉,贸然发行大明宝钞,就是在找死。
就叶青所了解的史料来看,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到了明中期,就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贬值的速度,比宋交子快了不是一星半点,真就是到了擦屁股都嫌纸硬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就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
他们父子俩为了北伐,都狠狠的发行宝钞,直接加快了宝钞贬值的速度。
当然,造成宝钞贬值过快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发行宝钞的心就不正。
他拿纸张换实物金银之后,就不准备吐出来的政策,就足以说明他的心里就没有‘准备金’和‘信誉’的概念。
百姓又不是傻子,被剥削久了之后,自然就不信任宝钞了!
想到这里,叶青只觉得他骂朱元璋是不讲诚信的老赖都轻了,简直就是一个只吃不吐的人形饕餮!
而此刻,
被骂吃相难看的朱元璋,气得开口就要反驳。
但也就在此刻,依旧闭着眼睛的叶青,却继续强势赐教道:“你可知道宋朝的交子,是怎么变成废纸的吗?”
“本官告诉你,就是因为发行泛滥所致!”
“宋朝还好,起初还知道准备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也就是说发行一百万贯钱,朝廷会准备几十万贯等价金银。”
“交子普及之初,百姓并不怎么信任,但迫于朝廷律法,还是只有接受,但他们也会用纸币兑换金银铜钱的方式,来验证交子是否真的与金银等价。”
“起初还能纸币金银随便换,百姓自然就信任交子,建立信任之后,交子才真正成为了‘钱’!”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宋朝皇帝为了进一步剥削百姓,发行的交子是越来越多,可准备金却不涨反缩!”
“久而久之,百姓发现兑换不了足够的金银,就会出现百姓拿着交子堵官府钱庄门口的现象。”
“而那些官吏解决事情的方式,往往都是棍棒驱散!”
“如此作为,自然交子贬值,朝廷信誉尽失!”
“而朝廷信誉尽失,也就离王朝灭亡不远了!”
终于,
在叶青说到交子贬值与宋朝灭亡的关系之时,朱元璋这才有了后背发凉的感觉。
也就在此刻,叶青又继续说道:“而我们陛下发行的大明宝钞,作为大宋交子的儿子,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爹最起码还在开始的时候,准备了一些准备金,儿子直接准备金都不要了不说,还用法令规定,只许朝廷用宝钞在百姓手里兑换金银铜钱,而百姓却不许用宝钞在朝廷手里兑换金银铜钱!”
“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不要脸的行为!”
“这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行为!”
“现在看来,本官也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我们的陛下就不是不讲诚信的老赖,他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型饕餮!”
“......”
朱元璋就这么看着叶青闭着眼睛妙语连珠,他那双强有力的大手,不自觉地就想往叶青的脖子去。
他想现在就掐死叶青,也想现在就撕烂这张骂皇帝骂得比魏征还狠的臭嘴。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人家骂得有道理。
他确实是忽略了准备金和朝廷信誉这两样东西,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大明宝钞真就会贬值比宋朝交子还快。
而他的大明王朝,也会灭得比宋朝还快!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朱元璋又强忍怒火,看向依旧闭目养神还神情自若的叶青。
在他看来,叶青既然有如此见解,就一定有帮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强颜欢笑,强行客气道:“叶大人,你还真是一个奇才啊!”
“但也不要说得那么难听,还什么吃人不吐骨头的饕餮,不至于,完全不至于。”
“顶多就算是,陛下好心办了坏事吧!”
“还请叶大人继续赐教解决补救之道,咱回去之后想办法提醒陛下,咱在陛下面前更说得上话,对咱们今后的合作,不也更有好处?”
终于,叶青睁开了眼睛。
叶青看着这张态度良好的笑脸,只是严肃认真道:“我是不是闭着眼睛,就说得你都认为陛下是毫无诚信可言的老赖了?”......
第178章:抗旨朱元璋专打不征之国,就是叶大人的好办法!
朱元璋在面前这张得意的笑脸之上,看到了小人得志四个字。
其实也可以用奸计得逞四个字来形容,但他此刻就想用尽可能的下贱,尽可能贴近卑鄙意思的形容词。
叶青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不顺着叶青的话说,不给叶青面子的话,他就套不到叶青的解决之道。
卑鄙!
实在是太卑鄙了!
可他也没办法,谁叫他捅了篓子,还不知道怎么补救呢?
如果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就算了,可这却不是什么小错,这等同于是他亲手埋下了覆灭王朝的种子。
如果不加以补救,大明就是下一个大宋,甚至还比大宋亡得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