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刚看见陆诩的时候,得说英语。”徐浩言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我去莎翁的作品集里找个经典台词,你跟着改编的剧里的女演员练练。哦对了,曹子佩也是,你说话最好带一点方言,听起来越彪悍越好,我们会给你的声音做混音,在你脱下盔甲之前,听起来会雌雄莫辨。”
陆诩悄悄戳了戳旁边的余程璐:“徐编这是……无差别攻击啊。”
“也难怪,喜剧这方面徐编觉得自己使不上力,就更想证明自己努力是有效果的。”余程璐往嘴里塞了两口西兰花,“我一开始也这样,演不出的时候就蹲在片场,一遍一遍模仿,希望模仿出来的结果能让导演满意……”
剩下的话余程璐没说,因为她真正火起来并不是靠的演技,而是在一部主角翻车的古偶里演了一个美艳女配,最后整部剧里最正常的居然是编剧落笔寥寥的她,被捧起来的也变成了她。
“可惜,娱乐圈是个机遇比努力更重要的地方。”曹子佩在一旁擦了擦自己的嘴角,她面前的盘子已经空了。
陆诩不太理解她们俩的感慨:“那也不能不努力不是。”
余程璐一噎:“……确实。”
曹子佩看向徐浩言:“徐编都这么拼了……我也跟着拼一把吧。”她看向陆诩,“我和你们不太一样,即使观众关注群青,也不一定会看到我。我想这次,徐编是想不留遗憾吧。”
李徽明听着他们的对话,正准备对徐浩言说点什么鼓励一下,就听见徐浩言喃喃道:“无差别攻击……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就是无差别攻击啊!”
然后,徐浩言迅速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对着微信点开了自己的文件传输助手,把无差别攻击发给了自己,准备一会回去改。
李徽明哑然失笑,他看向坐在对面的四个人,笑道:“那就……陪着他拼了!”
剧本的磨合持续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他们的观众每一天都不一样,而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徐浩言都会在台下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再针对信息进行改编。
“今天演出结束之后,有个小姑娘坐在我旁边,她在公主说完那句‘谁告诉你我叫白雪的’后面,跟了一句‘你之前也没说啊’,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徐浩言坐在排练室旁边的办公室里,和李徽明讲着自己在台下的见闻,“你说,要不这句话让陆诩说?”
“行。”李徽明思考了一下,这句话加在这里也不违和,“明天让陆诩试试。”
徐浩言把剧本改了一下,接着吸空了牛奶盒里剩下的牛奶:“哦对了,松老师也来看你们的演出了。”
李徽明咽下最后一口炒年糕:“松老师?”
“嗯,他说陆诩的表演很有进步,余程璐倒很像本色出演。”徐浩言说。
“没提我?”李徽明问。
徐浩言摇了摇头:“提了……他说你‘悬浮’。”
“悬浮”这个词,其实是很少出现在李徽明身上的,无他,他在微末时研究过足够多的角色,因而演起这种总共出场时间也不过十来分钟的配角丝毫不会出戏。再加上在演戏方面,他可以算是群青里演技最好的,这悬浮的批评多半也是先落在陆诩身上,没想到这次被说“悬浮”的却是自己。
李徽明伸手指向自己,像是一个很流行的表情包:“我吗?”
“是……我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徐浩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然后他说,喜剧的演员要相信自己演的是‘真的’。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李徽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觉得这次陆诩演的龙举止夸张吗?”
徐浩言想了想:“确实很夸张,像个古风小生。”
“那你会觉得,龙变成了这样,就该这么说话吗?”李徽明又问。
徐浩言回忆了一下陆诩的演绎:“感觉会有点好笑,但又想不出来,龙应该会有什么举动,他这么演着,就好像龙就应该这样。”
李徽明点了点头:“那你看我演的侍从,有没有这种感觉?”
徐浩言仔细思索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摇了摇头:“他的意思是……你没有信念感?”
“这应该就是他说我悬浮的理由了。”李徽明有些难办,“这……要我怎么演?”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作为‘表达观众心声’的人,确实应该抽离在他们一群‘怪人’之外。”徐浩言挠了挠脸侧,“难怪他们说最难演的是喜剧……”
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有心无力,一个是作为编剧隔行如隔山,另一个是不知应该如何突破。
“要不,先问问陆诩?”徐浩言看向李徽明,“他演得那么自然,总不能因为是他中二吧?”
李徽明顿了一下,然后说:“说不定还真是。”
徐浩言一时哑然,按陆诩的性子,一时半会没跳脱中二,把自己当成是龙王三太子……真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
李徽明沉吟一下:“松老师也说,余程璐也是本色出演……嗯,说不定松老师的意思,是让我沉浸在‘吐槽役’的身份里呢?”
“你从哪学来的吐槽役?”徐浩言看向他。
“之前不是陪你看喜剧综艺嘛,网上会有人分析每一个角色应该怎么演有什么反应的,我也学习了一下。”李徽明说,“徐编你其实也看了不少相关书籍吧?前几天你还在看《戏剧与表演理论》。”
徐浩言抿了抿嘴:“我也想知道,怎么把剧本上的东西转换成对应的表演。”
“原来如此。”李徽明忽地一拍大腿,“对了,徐编,要不……你演一遍,不对,要不,你直接给一个反应让我看看?”
“啊?”徐浩言一时没反应过来,“反应什么?”
“就是,如果你作为吐槽役,看到他们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反应?”李徽明说着说着,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我已经看过剧本了,没有办法变成第一次看的观众,给出直接的反应,所以我的表现难免会有悬浮感。现在,我需要表演一个‘第一次看的观众’,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观察、模仿观众,再把这个融入到表演中去。徐编,你的反应很重要。”
徐浩言隐约觉得李徽明欠缺的应该不是这一点,但还是很快找PD要来了排练时拍下的录像。
录像只有一个固定机位,也无法看到观众的表情,因而也没有了让李徽明重看研究的价值。徐浩言把录像接到电脑上,直接投屏在墙壁上,接着坐了下来,好让李徽明能够观察到他的“第一反应”。
徐浩言只是按部就班地观看着演出,他对剧本已经滚瓜烂熟,该在哪里吐槽卡得分毫不差,李徽明倒是生出一种错觉,好像徐浩言才是该站在那里担任吐槽役的人。
等到徐浩言看完录像转向李徽明,就听见李徽明说:“太自然了……恐怕就是松大哥看了,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那你知道差别在哪里了吗?”徐浩言问,“是不是……又是一种感觉?”
“嗯,真的是一种感觉……太微妙了,我完全没有办法进入这种状态。”李徽明承认道,“徐编,你之前是做过脱口秀演员吗?”
徐浩言摇了摇头,他顿了顿,然后说:“我或许知道,这个区别是什么了。”
李徽明睁大了眼睛:“是什么?”
“你应该……没有那种自言自语的习惯吧?”徐浩言比划了一下,“也不是自言自语,就是说出来了话没有人回应,就像一颗石头掉进了水里,却没有‘扑通’的那一声一样。”
李徽明摇了摇头,演戏通常是对戏,要有来有往才好看,就算是独角戏,也有导演在把控,从来不会没有反馈。
“不管怎么说,我刚才的反应,确实就是一直在自言自语,”徐浩言说,“至少,我并不在期待公主对此有什么回应。”
“听起来……徐编,”李徽明有些迟疑,“你好像很孤独。”
徐浩言有些茫然:“啊?孤独吗?”
李徽明认真地看着他:“你自言自语……不是被孤立以后只能和自己交流吗?”
徐浩言笑笑:“你是说这个啊……倒也不是被孤立以后才开始的,一开始确实有人问我是不是有问题,所以我学会了戴上耳机再说话,他们就会以为我在和人聊天。”
“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不是缺乏一种沟通的渠道,没有人理解你?不觉得孤独吗?”李徽明又问。
“觉得孤独也没有用啊,自己和自己说话,还能理解自己呢。”徐浩言侧过头,看向投屏上笑得前仰后合的观众,“我去看过心理医生,他说把心里心里话说出来,也有可能是想要博得别人关注和认同的表现,但我说了这么久,也没听到什么认同,所以也就不抱有什么期待了。”
李徽明心里一酸,又听到徐浩言说:“看到观众在吐槽的地方笑,我就知道这里有人理解了我;看到有人喜欢李不言,我也知道有人理解了我——这才是让我觉得不孤独的时候。”
陆诩悄悄戳了戳旁边的余程璐:“徐编这是……无差别攻击啊。”
“也难怪,喜剧这方面徐编觉得自己使不上力,就更想证明自己努力是有效果的。”余程璐往嘴里塞了两口西兰花,“我一开始也这样,演不出的时候就蹲在片场,一遍一遍模仿,希望模仿出来的结果能让导演满意……”
剩下的话余程璐没说,因为她真正火起来并不是靠的演技,而是在一部主角翻车的古偶里演了一个美艳女配,最后整部剧里最正常的居然是编剧落笔寥寥的她,被捧起来的也变成了她。
“可惜,娱乐圈是个机遇比努力更重要的地方。”曹子佩在一旁擦了擦自己的嘴角,她面前的盘子已经空了。
陆诩不太理解她们俩的感慨:“那也不能不努力不是。”
余程璐一噎:“……确实。”
曹子佩看向徐浩言:“徐编都这么拼了……我也跟着拼一把吧。”她看向陆诩,“我和你们不太一样,即使观众关注群青,也不一定会看到我。我想这次,徐编是想不留遗憾吧。”
李徽明听着他们的对话,正准备对徐浩言说点什么鼓励一下,就听见徐浩言喃喃道:“无差别攻击……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就是无差别攻击啊!”
然后,徐浩言迅速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对着微信点开了自己的文件传输助手,把无差别攻击发给了自己,准备一会回去改。
李徽明哑然失笑,他看向坐在对面的四个人,笑道:“那就……陪着他拼了!”
剧本的磨合持续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他们的观众每一天都不一样,而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徐浩言都会在台下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再针对信息进行改编。
“今天演出结束之后,有个小姑娘坐在我旁边,她在公主说完那句‘谁告诉你我叫白雪的’后面,跟了一句‘你之前也没说啊’,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徐浩言坐在排练室旁边的办公室里,和李徽明讲着自己在台下的见闻,“你说,要不这句话让陆诩说?”
“行。”李徽明思考了一下,这句话加在这里也不违和,“明天让陆诩试试。”
徐浩言把剧本改了一下,接着吸空了牛奶盒里剩下的牛奶:“哦对了,松老师也来看你们的演出了。”
李徽明咽下最后一口炒年糕:“松老师?”
“嗯,他说陆诩的表演很有进步,余程璐倒很像本色出演。”徐浩言说。
“没提我?”李徽明问。
徐浩言摇了摇头:“提了……他说你‘悬浮’。”
“悬浮”这个词,其实是很少出现在李徽明身上的,无他,他在微末时研究过足够多的角色,因而演起这种总共出场时间也不过十来分钟的配角丝毫不会出戏。再加上在演戏方面,他可以算是群青里演技最好的,这悬浮的批评多半也是先落在陆诩身上,没想到这次被说“悬浮”的却是自己。
李徽明伸手指向自己,像是一个很流行的表情包:“我吗?”
“是……我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徐浩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然后他说,喜剧的演员要相信自己演的是‘真的’。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李徽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觉得这次陆诩演的龙举止夸张吗?”
徐浩言想了想:“确实很夸张,像个古风小生。”
“那你会觉得,龙变成了这样,就该这么说话吗?”李徽明又问。
徐浩言回忆了一下陆诩的演绎:“感觉会有点好笑,但又想不出来,龙应该会有什么举动,他这么演着,就好像龙就应该这样。”
李徽明点了点头:“那你看我演的侍从,有没有这种感觉?”
徐浩言仔细思索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摇了摇头:“他的意思是……你没有信念感?”
“这应该就是他说我悬浮的理由了。”李徽明有些难办,“这……要我怎么演?”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作为‘表达观众心声’的人,确实应该抽离在他们一群‘怪人’之外。”徐浩言挠了挠脸侧,“难怪他们说最难演的是喜剧……”
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有心无力,一个是作为编剧隔行如隔山,另一个是不知应该如何突破。
“要不,先问问陆诩?”徐浩言看向李徽明,“他演得那么自然,总不能因为是他中二吧?”
李徽明顿了一下,然后说:“说不定还真是。”
徐浩言一时哑然,按陆诩的性子,一时半会没跳脱中二,把自己当成是龙王三太子……真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
李徽明沉吟一下:“松老师也说,余程璐也是本色出演……嗯,说不定松老师的意思,是让我沉浸在‘吐槽役’的身份里呢?”
“你从哪学来的吐槽役?”徐浩言看向他。
“之前不是陪你看喜剧综艺嘛,网上会有人分析每一个角色应该怎么演有什么反应的,我也学习了一下。”李徽明说,“徐编你其实也看了不少相关书籍吧?前几天你还在看《戏剧与表演理论》。”
徐浩言抿了抿嘴:“我也想知道,怎么把剧本上的东西转换成对应的表演。”
“原来如此。”李徽明忽地一拍大腿,“对了,徐编,要不……你演一遍,不对,要不,你直接给一个反应让我看看?”
“啊?”徐浩言一时没反应过来,“反应什么?”
“就是,如果你作为吐槽役,看到他们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反应?”李徽明说着说着,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我已经看过剧本了,没有办法变成第一次看的观众,给出直接的反应,所以我的表现难免会有悬浮感。现在,我需要表演一个‘第一次看的观众’,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观察、模仿观众,再把这个融入到表演中去。徐编,你的反应很重要。”
徐浩言隐约觉得李徽明欠缺的应该不是这一点,但还是很快找PD要来了排练时拍下的录像。
录像只有一个固定机位,也无法看到观众的表情,因而也没有了让李徽明重看研究的价值。徐浩言把录像接到电脑上,直接投屏在墙壁上,接着坐了下来,好让李徽明能够观察到他的“第一反应”。
徐浩言只是按部就班地观看着演出,他对剧本已经滚瓜烂熟,该在哪里吐槽卡得分毫不差,李徽明倒是生出一种错觉,好像徐浩言才是该站在那里担任吐槽役的人。
等到徐浩言看完录像转向李徽明,就听见李徽明说:“太自然了……恐怕就是松大哥看了,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那你知道差别在哪里了吗?”徐浩言问,“是不是……又是一种感觉?”
“嗯,真的是一种感觉……太微妙了,我完全没有办法进入这种状态。”李徽明承认道,“徐编,你之前是做过脱口秀演员吗?”
徐浩言摇了摇头,他顿了顿,然后说:“我或许知道,这个区别是什么了。”
李徽明睁大了眼睛:“是什么?”
“你应该……没有那种自言自语的习惯吧?”徐浩言比划了一下,“也不是自言自语,就是说出来了话没有人回应,就像一颗石头掉进了水里,却没有‘扑通’的那一声一样。”
李徽明摇了摇头,演戏通常是对戏,要有来有往才好看,就算是独角戏,也有导演在把控,从来不会没有反馈。
“不管怎么说,我刚才的反应,确实就是一直在自言自语,”徐浩言说,“至少,我并不在期待公主对此有什么回应。”
“听起来……徐编,”李徽明有些迟疑,“你好像很孤独。”
徐浩言有些茫然:“啊?孤独吗?”
李徽明认真地看着他:“你自言自语……不是被孤立以后只能和自己交流吗?”
徐浩言笑笑:“你是说这个啊……倒也不是被孤立以后才开始的,一开始确实有人问我是不是有问题,所以我学会了戴上耳机再说话,他们就会以为我在和人聊天。”
“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不是缺乏一种沟通的渠道,没有人理解你?不觉得孤独吗?”李徽明又问。
“觉得孤独也没有用啊,自己和自己说话,还能理解自己呢。”徐浩言侧过头,看向投屏上笑得前仰后合的观众,“我去看过心理医生,他说把心里心里话说出来,也有可能是想要博得别人关注和认同的表现,但我说了这么久,也没听到什么认同,所以也就不抱有什么期待了。”
李徽明心里一酸,又听到徐浩言说:“看到观众在吐槽的地方笑,我就知道这里有人理解了我;看到有人喜欢李不言,我也知道有人理解了我——这才是让我觉得不孤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