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我坐在驾驶舱里,他们又看不见我的脸,”蒙望轻松道,“士兵知道也没关系,民众不知道就行。”
“人多眼杂,四哥……”
“人多,他们不敢动手,”蒙望说,“还有欧文呢。”
“?”常北正奇怪欧文怎么能和蒙望统一阵线——蒙望行为多容易暴露啊,欧文该阻止蒙望才对,一回头看见莫尹把厉行推出来了。
“你也去?!”
欧文适时说:“电子眼已处理完毕,有遗漏可能,请注意安全。”
被薄毯裹得严严实实的厉行略一点头,算是一块儿回应了。
“你们仨都去,是不是太明显了……”常北无法接受他是被甩下的那个,“不是,你们仨都去,留我在这儿看飞船吗?”
莫尹:“我不去。”
常北有被背刺的感觉,一时愣神,蒙望趁机推着厉行火速离开。
常北莫尹面面相觑,几分钟后,常北回过味儿,“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莫尹:“?”
“我先声明我对你人没意见,但我对你刚刚表态的速度有意见——我知道我的一些行为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但有些事儿我也没办法,你及时的表态使我……”
莫尹:“你到底要说什么?”
常北剩半句被堵在喉咙口,憋回去之后说:“我不是不想守飞船,也不是不想和你一起守飞船……”
莫尹没兴趣探究常北不知道拐了多少弯的心理活动,沉默着打断常北颠三倒四的废话,“……我也不想。”
“我只是不想……你也不想?”常北豁然开朗,“我就知道你不想呆在飞船上,走,咱俩也出去打探消息。”
莫尹愣神:“什么?”
“走走走,他俩指定做好这个准备了,”常北站起来催促莫尹,手指头顶监控,“有欧文呢,咱俩这边计划走,那边就把咱俩计划传过去了,没拦就是默许,走。”
莫尹抬头看监视器。
“我想你们可以出去,”沉寂的舱室响起欧文声音,“厉行要求我将你们的生物信息从γ-111的人脸识别系统中删除,已经完成了。外出请注意安全,保持联络。”
一身休闲装的蒙望推着厉行在γ-111的街道上漫无目的闲逛,仅从他们俩的步伐和警惕性来说,看不出他们的目的是打劫这座飞船上的军事堡垒。
常北站在军事遗址纪念馆门口,在四人的聊天频道里分享他随手拍下的风景,“真打这儿吗?这座星球看起来已经彻底和平了……各种基础设施都比B3好,炸这儿绝对要引起巨大舆论。”
纪念馆建立在当年爆炸中心之上,照片上游客在蓝天白云下排着长队,有序地等待进入。
厉行看了会儿照片,在频道里“嗯”了一声。随后他单方面切断频道通讯,问蒙望:“你想去看看吗?”
蒙望问:“你想去?”
厉行没有马上答话,蒙望眉心一抖,“你要炸纪念馆?”
对厉行来说,从踏上γ-111的每一秒都有种不真切的感觉。
记忆中的γ-111永远是灰扑扑的颜色,空气中存在大量能看见的不明颗粒物,走在外面的人总要带着空气净化面罩……不过就算是那样的空气,厉行也经常会想出去尝尝。
厉行抬起望着远方高耸的建筑物,目光似有遗憾,“当年没炸完,现在炸吧。”
“什么时候动手?现在?”蒙望一点儿没过脑子地说。
厉行望向远方的遗憾目光挪回蒙望身上,变成了深深的无语。
蒙望无比自然地说:“这会儿人多,得先疏散人群……欧文,能入侵纪念馆系统发个疏散警报吗?”
厉行:“……”
无语之余,厉行忽然觉得现在动手也不是不可以,他问欧文:“能吗?”
“可以,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欧文说,“伯德留下来的端口被清理掉了,我正在重新接管它们。你确定要这样做吗?纪念馆每天接待很多游客,出于AI的基本原则,在对方没有主动袭击你的情况下,我不应该……”
“伯德的端口一直存在?”厉行颇感意外地打岔,“不是服务器?”
“是的,服务器和端口都一直存在。”欧文说,“不过基于谨慎性的考量,在你计划来γ-111之前,我没有碰过这些服务器,也没有尝试访问这些端口获取任何信息。”
这很奇怪,厉行陷入思考,实验室实行全封闭制度,唯二能与外界沟通的端口,一个用于申良雷切特沟通,一个用于联络γ-111地面军事堡垒,在γ-111爆炸航母转移后,第二个端口早该封闭了才对。
厉行陡然发觉他陷入了思维定式,“伯德在γ-111有几个端口?”
“三个,还有一个为接收实验体期间临时开启的端口,”欧文回答,“在发生星球爆炸后的转移过程中启用,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关闭。”
“查使用记录。”
“数据过多,需要一定时间,请稍后。”欧文说,“……经检测存在无法恢复的数据,但可以确定,在实验室转移工作全面结束后,仍有人使用过这个端口。”
“信号流向当时的军事堡垒,也就是如今γ-111的军事禁区,”欧文将具体使用记录同步发送到厉行和蒙望的通讯器中,“无法确定是否在伯德监控下启用,但实验室对外联络必须有申良的许可。需要我进一步核实吗?”
“不用。”厉行逐条查看使用记录说,所谓进一步核实就是直接问申良,人工智能不懂拐弯抹角,容易反被申良套话。看了一阵,厉行说:“调一份机甲驾驶员名单。”
第83章
“曾在γ-111服役的驾驶员?”得到厉行肯定的答复后, 欧文将相关名单发送给厉行,“自实验室成立后,共有680名机甲驾驶员曾被调入γ-111军区。”
“多少人是实验室抵达γ-111之后被调来的?”厉行指挥欧文筛选数据,“实验室撤离后, 仍留在γ-111的有多少人?”
符合厉行要求的剩不到50人, “有人消失过吗?调出来。”
“……似乎不存在消失的驾驶员。”欧文调取他们的日常训练记录, “档案显示,他们在役期间一直在γ-111, 无人离开。”
一行行的数据记录了驾驶员们日复一日的战时枯燥生活,早起巡逻、训练轮值……千篇一律的日常记录中存在少量细微不同,符合个体差异化表现, 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根据档案来看,他们已全部退役,现在都不在γ-111。”
“退役时间?”
欧文说:“战争结束后他们分三批退役, 在那之后的三年内相继去世。他们被换了身份。正在进一步匹配生物信息, 请稍后……”
被换身份, 有一些奇怪但也能理解,毕竟是机甲驾驶员, 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厉行等欧文匹配结果,蒙望冷不防发出声音:
“数据有问题, 这不可能是机甲驾驶员的日常。”
机甲技术向来是三大星系最高机密,也是厉行和欧文的知识盲区。
厉行家只深入研究信息素,对机甲技术的认知还停留在初代研发阶段。欧文也不敢在星际网上留下他曾获取机甲相关资料的痕迹,但这刚好是蒙望的领域。
“三大星系造机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在太空环境作战的能力,”蒙望说,“这些机甲驾驶员居然没有例行太空实景训练,作为战时防护堡垒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太不合理了。”
“有模拟训练,”欧文指出,“太空实景训练很耗费燃料,洛斯星系占有星域最小,资源有限。”
“再真实的模拟训练,驾驶员也知道那是模拟。”蒙望说,“和在太空实战不一样。”
“和飞船模拟训练的区别在于?”欧文不理解,“我确定太空飞船驾驶员可以采用地面模拟训练的模式。”
“驾驶机甲战斗和驾驶飞船战斗的区别非常大,”蒙望说,“飞船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在飞船上得到满足。我们四个就现在状态能在太空环境里飘20年。”
“但机甲没有那么多功能,任何一个驾驶员都知道机甲在太空环境破损意味着什么——”
“死亡。”欧文说。
“是的,机甲驾驶员在太空中没有退路——驾驶舱脱离功能在太空环境可以忽略不计,”蒙望说,“太空环境黑暗、复杂,充满危险,驾驶舱的材料和结构根本无法在太空里保护驾驶员。而且没有人会在太空捞驾驶舱,那比大海捞针还难。与其脱离机甲,都不如继续驾驶机甲寻找降落可能。”
“机甲驾驶员要习惯独自在漆黑的真空环境作战,要做好随时面临死亡的准备。许多地面模拟训练成绩优秀的驾驶员都不具备克服那种黑暗的心理素质,”蒙望说,“所以机甲驾驶员必须定期进行太空实景训练,虽然会消耗大量燃料,但相比于一台机甲的造价,那点儿燃料不值一提。”
厉行重新翻阅数据,“这些没有太空实景训练的驾驶员都有问题?”
“人多眼杂,四哥……”
“人多,他们不敢动手,”蒙望说,“还有欧文呢。”
“?”常北正奇怪欧文怎么能和蒙望统一阵线——蒙望行为多容易暴露啊,欧文该阻止蒙望才对,一回头看见莫尹把厉行推出来了。
“你也去?!”
欧文适时说:“电子眼已处理完毕,有遗漏可能,请注意安全。”
被薄毯裹得严严实实的厉行略一点头,算是一块儿回应了。
“你们仨都去,是不是太明显了……”常北无法接受他是被甩下的那个,“不是,你们仨都去,留我在这儿看飞船吗?”
莫尹:“我不去。”
常北有被背刺的感觉,一时愣神,蒙望趁机推着厉行火速离开。
常北莫尹面面相觑,几分钟后,常北回过味儿,“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莫尹:“?”
“我先声明我对你人没意见,但我对你刚刚表态的速度有意见——我知道我的一些行为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但有些事儿我也没办法,你及时的表态使我……”
莫尹:“你到底要说什么?”
常北剩半句被堵在喉咙口,憋回去之后说:“我不是不想守飞船,也不是不想和你一起守飞船……”
莫尹没兴趣探究常北不知道拐了多少弯的心理活动,沉默着打断常北颠三倒四的废话,“……我也不想。”
“我只是不想……你也不想?”常北豁然开朗,“我就知道你不想呆在飞船上,走,咱俩也出去打探消息。”
莫尹愣神:“什么?”
“走走走,他俩指定做好这个准备了,”常北站起来催促莫尹,手指头顶监控,“有欧文呢,咱俩这边计划走,那边就把咱俩计划传过去了,没拦就是默许,走。”
莫尹抬头看监视器。
“我想你们可以出去,”沉寂的舱室响起欧文声音,“厉行要求我将你们的生物信息从γ-111的人脸识别系统中删除,已经完成了。外出请注意安全,保持联络。”
一身休闲装的蒙望推着厉行在γ-111的街道上漫无目的闲逛,仅从他们俩的步伐和警惕性来说,看不出他们的目的是打劫这座飞船上的军事堡垒。
常北站在军事遗址纪念馆门口,在四人的聊天频道里分享他随手拍下的风景,“真打这儿吗?这座星球看起来已经彻底和平了……各种基础设施都比B3好,炸这儿绝对要引起巨大舆论。”
纪念馆建立在当年爆炸中心之上,照片上游客在蓝天白云下排着长队,有序地等待进入。
厉行看了会儿照片,在频道里“嗯”了一声。随后他单方面切断频道通讯,问蒙望:“你想去看看吗?”
蒙望问:“你想去?”
厉行没有马上答话,蒙望眉心一抖,“你要炸纪念馆?”
对厉行来说,从踏上γ-111的每一秒都有种不真切的感觉。
记忆中的γ-111永远是灰扑扑的颜色,空气中存在大量能看见的不明颗粒物,走在外面的人总要带着空气净化面罩……不过就算是那样的空气,厉行也经常会想出去尝尝。
厉行抬起望着远方高耸的建筑物,目光似有遗憾,“当年没炸完,现在炸吧。”
“什么时候动手?现在?”蒙望一点儿没过脑子地说。
厉行望向远方的遗憾目光挪回蒙望身上,变成了深深的无语。
蒙望无比自然地说:“这会儿人多,得先疏散人群……欧文,能入侵纪念馆系统发个疏散警报吗?”
厉行:“……”
无语之余,厉行忽然觉得现在动手也不是不可以,他问欧文:“能吗?”
“可以,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欧文说,“伯德留下来的端口被清理掉了,我正在重新接管它们。你确定要这样做吗?纪念馆每天接待很多游客,出于AI的基本原则,在对方没有主动袭击你的情况下,我不应该……”
“伯德的端口一直存在?”厉行颇感意外地打岔,“不是服务器?”
“是的,服务器和端口都一直存在。”欧文说,“不过基于谨慎性的考量,在你计划来γ-111之前,我没有碰过这些服务器,也没有尝试访问这些端口获取任何信息。”
这很奇怪,厉行陷入思考,实验室实行全封闭制度,唯二能与外界沟通的端口,一个用于申良雷切特沟通,一个用于联络γ-111地面军事堡垒,在γ-111爆炸航母转移后,第二个端口早该封闭了才对。
厉行陡然发觉他陷入了思维定式,“伯德在γ-111有几个端口?”
“三个,还有一个为接收实验体期间临时开启的端口,”欧文回答,“在发生星球爆炸后的转移过程中启用,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关闭。”
“查使用记录。”
“数据过多,需要一定时间,请稍后。”欧文说,“……经检测存在无法恢复的数据,但可以确定,在实验室转移工作全面结束后,仍有人使用过这个端口。”
“信号流向当时的军事堡垒,也就是如今γ-111的军事禁区,”欧文将具体使用记录同步发送到厉行和蒙望的通讯器中,“无法确定是否在伯德监控下启用,但实验室对外联络必须有申良的许可。需要我进一步核实吗?”
“不用。”厉行逐条查看使用记录说,所谓进一步核实就是直接问申良,人工智能不懂拐弯抹角,容易反被申良套话。看了一阵,厉行说:“调一份机甲驾驶员名单。”
第83章
“曾在γ-111服役的驾驶员?”得到厉行肯定的答复后, 欧文将相关名单发送给厉行,“自实验室成立后,共有680名机甲驾驶员曾被调入γ-111军区。”
“多少人是实验室抵达γ-111之后被调来的?”厉行指挥欧文筛选数据,“实验室撤离后, 仍留在γ-111的有多少人?”
符合厉行要求的剩不到50人, “有人消失过吗?调出来。”
“……似乎不存在消失的驾驶员。”欧文调取他们的日常训练记录, “档案显示,他们在役期间一直在γ-111, 无人离开。”
一行行的数据记录了驾驶员们日复一日的战时枯燥生活,早起巡逻、训练轮值……千篇一律的日常记录中存在少量细微不同,符合个体差异化表现, 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根据档案来看,他们已全部退役,现在都不在γ-111。”
“退役时间?”
欧文说:“战争结束后他们分三批退役, 在那之后的三年内相继去世。他们被换了身份。正在进一步匹配生物信息, 请稍后……”
被换身份, 有一些奇怪但也能理解,毕竟是机甲驾驶员, 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厉行等欧文匹配结果,蒙望冷不防发出声音:
“数据有问题, 这不可能是机甲驾驶员的日常。”
机甲技术向来是三大星系最高机密,也是厉行和欧文的知识盲区。
厉行家只深入研究信息素,对机甲技术的认知还停留在初代研发阶段。欧文也不敢在星际网上留下他曾获取机甲相关资料的痕迹,但这刚好是蒙望的领域。
“三大星系造机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在太空环境作战的能力,”蒙望说,“这些机甲驾驶员居然没有例行太空实景训练,作为战时防护堡垒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太不合理了。”
“有模拟训练,”欧文指出,“太空实景训练很耗费燃料,洛斯星系占有星域最小,资源有限。”
“再真实的模拟训练,驾驶员也知道那是模拟。”蒙望说,“和在太空实战不一样。”
“和飞船模拟训练的区别在于?”欧文不理解,“我确定太空飞船驾驶员可以采用地面模拟训练的模式。”
“驾驶机甲战斗和驾驶飞船战斗的区别非常大,”蒙望说,“飞船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在飞船上得到满足。我们四个就现在状态能在太空环境里飘20年。”
“但机甲没有那么多功能,任何一个驾驶员都知道机甲在太空环境破损意味着什么——”
“死亡。”欧文说。
“是的,机甲驾驶员在太空中没有退路——驾驶舱脱离功能在太空环境可以忽略不计,”蒙望说,“太空环境黑暗、复杂,充满危险,驾驶舱的材料和结构根本无法在太空里保护驾驶员。而且没有人会在太空捞驾驶舱,那比大海捞针还难。与其脱离机甲,都不如继续驾驶机甲寻找降落可能。”
“机甲驾驶员要习惯独自在漆黑的真空环境作战,要做好随时面临死亡的准备。许多地面模拟训练成绩优秀的驾驶员都不具备克服那种黑暗的心理素质,”蒙望说,“所以机甲驾驶员必须定期进行太空实景训练,虽然会消耗大量燃料,但相比于一台机甲的造价,那点儿燃料不值一提。”
厉行重新翻阅数据,“这些没有太空实景训练的驾驶员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