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菌丝从茧状平摊复原,浓密的乌发好似涌动的生物铠甲,识别到安全环境,解构为纤柔无害的细丝将她释放出来。
程冥没有停留,迅速跃下出口,身后金属闸像铡刀咔嚓一合,重新筑起隔绝屏障。
为避免储存的固体废料产生不良影响,主管道避开了人员密集区,沿外围建设,出料口开在位置不明的僻静仓库,呜呜的冷风从吊顶的空域穿过,驱散浓烈的化学剂味道。
回头向上望去,她的心脏还在胸膛里剧烈搏动,不自觉按住心口,触摸到衣服下小块坚硬的物体。
怪物的势力有些超出想象了,生物部的实验员也是这个组织一员?
她曾怀疑贝壳上面的纹路才是关键,至于贝壳本身,只是程染因为她挑选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材料。
可照这么看,也可能,贝壳就是这群怪物碰面的重要信物?
管道四通八达,金属边缘的荧光指示像萤火虫微弱蛰伏着,这里很静谧,但摆脱不了后方如影随形的阴影压迫。
她控制不住想起那双眼睛。
光线不巧,她看不清对方样貌,但那双眼睛总给她熟悉的感觉,令她的心跳恓恓惶惶至今没法安宁。
尚在惊惶不定,又听小溟叫了她一声,“程冥~”一种很不妙的讨好语气。
尾音娇娇地扬起,全然没有刚脱险的紧张意识,说道:
“再去下研究所吧,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
它入乡随俗得太自然,程冥一顿,险些没遏止住自己发出尖叫:“你又干了什么!”
那些纷杂的念头像被水流哗啦啦冲走,她一下想到除了蠕虫,海蟑螂那边也埋了大量分生孢子。
情绪一激动,这鱼菌就发出委屈的声音:“饿——”
“……”
程冥深呼吸,无望地仰头。
她突然有点怀念起曾经只谈利益不谈情的“共生”时期,至少可以明明白白对它说:时机不对,不准饿。
……
凌晨3:37。
A区实验室。
重点区域仍然处于封闭之中,收到消息的人赶回来,秋菊确认结果:“蠕虫呢?”
“不知道哪来的第二种怪物,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一伙,可能被吃了,可能一起逃了。”曲赢把手里东西丢给她,“上面残留生物信息,尽快提取吧,没准还有用。”
秋菊接过一看,子寄体幼鱼,已经死了。
“又是这样。”倒也没多意外,她叹了口气,“这组织真是太张狂了。”
听到这话,褚兰英瞥一眼某位去而复返的程教授,带了些许笑意,“看来你们这儿也不是很安全啊。”
“各位,既然没意见,那我把东西带走了。”
她已经从密闭舱取出鲛卵,连带生物部重金特制的便携胶囊托在手中。
堪称趁乱打劫第一人。
秋组长看看她,又看看她手里的珍稀样本,只能无奈地苦笑。
有意见能如何,保障部上层领导保持沉默,这里当然是权限最高的人说了算。
虽然对方不乏科研者严谨从容的气质,但秋菊觉得,这位女士更像是精明的商人,不在乎规章制度,只取舍利益得失。
防御中心还处在警戒状态,公共设施关停,非战斗人员出行由武装护送。
出了生物部,乘上回程的装甲车,褚兰英在铺有软垫的后排落座。
没有假手于人,她打开便携胶囊看一眼,车内照明很暗,只剩信号灯反射的亮度,里头鲛卵在黑雾般浓重的夜色里滢滢生辉,那样微小,而那样夺目。
没费几多功夫,她找到了两件多余的东西:一是保障部放置的定位器,二是一枚分生孢子。
随手将定位器销毁,至于另一件,肉眼几乎不见,但褚兰英精确无误地拈起,指尖搓动,微笑着揉碾这休眠中的坚硬孢子。
她动了动唇,无声的两个字——调皮。
……
新历翻到2175年的2月份。
距离那一场灾难已经过去半年。
去年7月8日防御中心开启的一级警戒,最高应急响应,全部门进入战时状态。
此后不眠不休三个月的灾后防控,到10月18日,防护墙修复完毕,放射性污染检测回归正常水平,人工降雨结束,防御中心退至二级警戒状态。
再到11月28日,全体大筛查结束,指挥控制中心宣布解除全部警戒状态。
然而,保障部对外行动小组的氛围一直没能变轻松。
情报中心大楼,403会议室。
这已经是第三次专项会议。
“10月24日,损失强酸蠕虫样本1头、大型海蟑螂样本5头;11月7日,损失大型海蟑螂样本12头……12月16日,损失荧光巨鱿1头、蓝光水母若干……1月23日,损失变异海藻样本和变异珊瑚虫样本若干。
“如果以上确证为同一目标所为,那么,正如你们所看到的,它的胃口正在变大。”
数据分析人员站在数字大屏前罗列要点,台下专项队员们鸦雀无声。
10月份红石湾出事到现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高强度稽查工作,揪出潜藏变异生物无数,可这一只存在感超强的怪物始终没查出来。
档案记录“VOM47”,意思是“变异海洋怪物第47号”——未知登陆物种,为方便信息记载与情报交流都会用“VOM”代指。
连续作案兼有效信息匮乏,其危险程度不断攀升,但因为没有明确人员伤亡记录,定级上不去,只有知情部门人心惶惶,无奈回回扑个空。各安全负责组长气得半死,觉得这47号简直是踩着保障部的脸面肆无忌惮进行挑衅。
“研究所库存也清点过了,基本确定过去储存的样本都有不同程度损失,VOM47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就在防御中心,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不知道混吃混喝了多久。”
听着这话,职业生涯惨遭滑铁卢的保障部成员们一个个险些无地自容。
“另外还有消息称,有部门在一年前丢失过一头实验真菌,已经生出高等智慧,当时就和怪物组织勾结出逃,一直没有下落。根据我们这么久以来的观察,不排除这个可能。”
“嚣张啊,太嚣张了!”前面的人很有气氛地捶了把桌子。
而实际正被议论的主人公——程冥脸不红耳不赤坐在最靠后的位置上,冷静异常听着这些评判,没有一点点想要发表见解的欲望,甚至有点犯困。
她觉得她们说的都对。
小溟的胃口确实是越来越大,加上每次行动保障部监控更加严格,要动用的能力越多,消耗越大,随后身体需求就更多更多……简直是死循环。
她也逐渐感觉吃力。
可惜,小溟并不是真的寄生物,也不是宠物,是她的另一半——身体的另一半,灵魂的另一半,亲密关系上的另一半,不能说不养就不养。
几个月不间断犯事,她是彻底被保障部盯上了。
通过任职评估,调入生物部外勤组不久,她就和侦查部合成特殊小队,专门对接这“未知变异种”的后续追踪。
就是说,让她自己查自己。
查到现在毫无进展。
目视着记录板上自己白底黑字的桩桩“罪行”,她对这个魔幻的世界算是习以为常了,打了个哈欠,只想来杯茶提提神。
毕竟,那又有什么办法,她们一针对她有什么布置,她作为权限不低的内部人员,第一时间就会知晓。
不过,她清楚生物部为什么这样安排。
特别小组比较自由,这样一来她依然相对机动,便于基金会有任务时随时接下。
于是,暨未知归属在逃实验体、研究所殉难研究员、保障部榜上有名待通缉怪物、基金会策反人员、怪物组织卧底(也许)后,她现在还属于生物部安插给基金会的探子。
身份太杂,导致她这些日子整天多方奔波、前后互搏。
一边为基金会传递物品信息,一边转头把基金会卖给保障部;一边在白天积极追捕怪物,一边在晚上化身怪物在防御中心捣乱……尽管本质上她只是想填饱肚子而已。
就像反客为主的猎物在蛛网边缘不断伸出前足弹拨丝线,吸引狩猎者披露信息波动,每一步都是作死的节奏。
卧底不易,多重卧底更是不易。
别说她还时不时尝试把分生孢子塞进别的怪物脑子里体验上帝视角,总在想动物能不能把睡眠时间完全进化掉。
还有一件事让她耿耿于怀。
上次误入生物部核心区差点被困而搭救了她的那位实验员,她有心再接触,但对方似乎并不是生物部本部成员,过去四个月她再没碰到过。
其他组员在义愤填膺,距离程冥最近的某人用胳膊肘杵了杵她,“组长,二等功欸。”
她转过头,见韩许华感叹着,开始掰起手指算,“攒够功劳咱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不知道是不是连续历经生死劫难令她生死看淡,程冥很难理解她怎么年纪轻轻说出这一把年纪的话。
程冥没有停留,迅速跃下出口,身后金属闸像铡刀咔嚓一合,重新筑起隔绝屏障。
为避免储存的固体废料产生不良影响,主管道避开了人员密集区,沿外围建设,出料口开在位置不明的僻静仓库,呜呜的冷风从吊顶的空域穿过,驱散浓烈的化学剂味道。
回头向上望去,她的心脏还在胸膛里剧烈搏动,不自觉按住心口,触摸到衣服下小块坚硬的物体。
怪物的势力有些超出想象了,生物部的实验员也是这个组织一员?
她曾怀疑贝壳上面的纹路才是关键,至于贝壳本身,只是程染因为她挑选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材料。
可照这么看,也可能,贝壳就是这群怪物碰面的重要信物?
管道四通八达,金属边缘的荧光指示像萤火虫微弱蛰伏着,这里很静谧,但摆脱不了后方如影随形的阴影压迫。
她控制不住想起那双眼睛。
光线不巧,她看不清对方样貌,但那双眼睛总给她熟悉的感觉,令她的心跳恓恓惶惶至今没法安宁。
尚在惊惶不定,又听小溟叫了她一声,“程冥~”一种很不妙的讨好语气。
尾音娇娇地扬起,全然没有刚脱险的紧张意识,说道:
“再去下研究所吧,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
它入乡随俗得太自然,程冥一顿,险些没遏止住自己发出尖叫:“你又干了什么!”
那些纷杂的念头像被水流哗啦啦冲走,她一下想到除了蠕虫,海蟑螂那边也埋了大量分生孢子。
情绪一激动,这鱼菌就发出委屈的声音:“饿——”
“……”
程冥深呼吸,无望地仰头。
她突然有点怀念起曾经只谈利益不谈情的“共生”时期,至少可以明明白白对它说:时机不对,不准饿。
……
凌晨3:37。
A区实验室。
重点区域仍然处于封闭之中,收到消息的人赶回来,秋菊确认结果:“蠕虫呢?”
“不知道哪来的第二种怪物,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一伙,可能被吃了,可能一起逃了。”曲赢把手里东西丢给她,“上面残留生物信息,尽快提取吧,没准还有用。”
秋菊接过一看,子寄体幼鱼,已经死了。
“又是这样。”倒也没多意外,她叹了口气,“这组织真是太张狂了。”
听到这话,褚兰英瞥一眼某位去而复返的程教授,带了些许笑意,“看来你们这儿也不是很安全啊。”
“各位,既然没意见,那我把东西带走了。”
她已经从密闭舱取出鲛卵,连带生物部重金特制的便携胶囊托在手中。
堪称趁乱打劫第一人。
秋组长看看她,又看看她手里的珍稀样本,只能无奈地苦笑。
有意见能如何,保障部上层领导保持沉默,这里当然是权限最高的人说了算。
虽然对方不乏科研者严谨从容的气质,但秋菊觉得,这位女士更像是精明的商人,不在乎规章制度,只取舍利益得失。
防御中心还处在警戒状态,公共设施关停,非战斗人员出行由武装护送。
出了生物部,乘上回程的装甲车,褚兰英在铺有软垫的后排落座。
没有假手于人,她打开便携胶囊看一眼,车内照明很暗,只剩信号灯反射的亮度,里头鲛卵在黑雾般浓重的夜色里滢滢生辉,那样微小,而那样夺目。
没费几多功夫,她找到了两件多余的东西:一是保障部放置的定位器,二是一枚分生孢子。
随手将定位器销毁,至于另一件,肉眼几乎不见,但褚兰英精确无误地拈起,指尖搓动,微笑着揉碾这休眠中的坚硬孢子。
她动了动唇,无声的两个字——调皮。
……
新历翻到2175年的2月份。
距离那一场灾难已经过去半年。
去年7月8日防御中心开启的一级警戒,最高应急响应,全部门进入战时状态。
此后不眠不休三个月的灾后防控,到10月18日,防护墙修复完毕,放射性污染检测回归正常水平,人工降雨结束,防御中心退至二级警戒状态。
再到11月28日,全体大筛查结束,指挥控制中心宣布解除全部警戒状态。
然而,保障部对外行动小组的氛围一直没能变轻松。
情报中心大楼,403会议室。
这已经是第三次专项会议。
“10月24日,损失强酸蠕虫样本1头、大型海蟑螂样本5头;11月7日,损失大型海蟑螂样本12头……12月16日,损失荧光巨鱿1头、蓝光水母若干……1月23日,损失变异海藻样本和变异珊瑚虫样本若干。
“如果以上确证为同一目标所为,那么,正如你们所看到的,它的胃口正在变大。”
数据分析人员站在数字大屏前罗列要点,台下专项队员们鸦雀无声。
10月份红石湾出事到现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高强度稽查工作,揪出潜藏变异生物无数,可这一只存在感超强的怪物始终没查出来。
档案记录“VOM47”,意思是“变异海洋怪物第47号”——未知登陆物种,为方便信息记载与情报交流都会用“VOM”代指。
连续作案兼有效信息匮乏,其危险程度不断攀升,但因为没有明确人员伤亡记录,定级上不去,只有知情部门人心惶惶,无奈回回扑个空。各安全负责组长气得半死,觉得这47号简直是踩着保障部的脸面肆无忌惮进行挑衅。
“研究所库存也清点过了,基本确定过去储存的样本都有不同程度损失,VOM47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就在防御中心,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不知道混吃混喝了多久。”
听着这话,职业生涯惨遭滑铁卢的保障部成员们一个个险些无地自容。
“另外还有消息称,有部门在一年前丢失过一头实验真菌,已经生出高等智慧,当时就和怪物组织勾结出逃,一直没有下落。根据我们这么久以来的观察,不排除这个可能。”
“嚣张啊,太嚣张了!”前面的人很有气氛地捶了把桌子。
而实际正被议论的主人公——程冥脸不红耳不赤坐在最靠后的位置上,冷静异常听着这些评判,没有一点点想要发表见解的欲望,甚至有点犯困。
她觉得她们说的都对。
小溟的胃口确实是越来越大,加上每次行动保障部监控更加严格,要动用的能力越多,消耗越大,随后身体需求就更多更多……简直是死循环。
她也逐渐感觉吃力。
可惜,小溟并不是真的寄生物,也不是宠物,是她的另一半——身体的另一半,灵魂的另一半,亲密关系上的另一半,不能说不养就不养。
几个月不间断犯事,她是彻底被保障部盯上了。
通过任职评估,调入生物部外勤组不久,她就和侦查部合成特殊小队,专门对接这“未知变异种”的后续追踪。
就是说,让她自己查自己。
查到现在毫无进展。
目视着记录板上自己白底黑字的桩桩“罪行”,她对这个魔幻的世界算是习以为常了,打了个哈欠,只想来杯茶提提神。
毕竟,那又有什么办法,她们一针对她有什么布置,她作为权限不低的内部人员,第一时间就会知晓。
不过,她清楚生物部为什么这样安排。
特别小组比较自由,这样一来她依然相对机动,便于基金会有任务时随时接下。
于是,暨未知归属在逃实验体、研究所殉难研究员、保障部榜上有名待通缉怪物、基金会策反人员、怪物组织卧底(也许)后,她现在还属于生物部安插给基金会的探子。
身份太杂,导致她这些日子整天多方奔波、前后互搏。
一边为基金会传递物品信息,一边转头把基金会卖给保障部;一边在白天积极追捕怪物,一边在晚上化身怪物在防御中心捣乱……尽管本质上她只是想填饱肚子而已。
就像反客为主的猎物在蛛网边缘不断伸出前足弹拨丝线,吸引狩猎者披露信息波动,每一步都是作死的节奏。
卧底不易,多重卧底更是不易。
别说她还时不时尝试把分生孢子塞进别的怪物脑子里体验上帝视角,总在想动物能不能把睡眠时间完全进化掉。
还有一件事让她耿耿于怀。
上次误入生物部核心区差点被困而搭救了她的那位实验员,她有心再接触,但对方似乎并不是生物部本部成员,过去四个月她再没碰到过。
其他组员在义愤填膺,距离程冥最近的某人用胳膊肘杵了杵她,“组长,二等功欸。”
她转过头,见韩许华感叹着,开始掰起手指算,“攒够功劳咱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不知道是不是连续历经生死劫难令她生死看淡,程冥很难理解她怎么年纪轻轻说出这一把年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