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国是为了拉景昌去打云宁两国,胡幼安没有提云宁两国的事,听起来像是北国早就有意攻打汴国,那个时候,北国甚至没有考虑过安国加入。
安渠还真不太清楚此事,安国放在北国的细作因为之前营救公子荣的事,损失大半,导致这段时间安国对北国内部几乎一无所知。
北国如果也加入了,那这件事,安国就不得不加入了。
胡幼安对安渠深思的表情很是满意,她在安国国都九曲呆了七日,将事情谈妥后,又转道去北国,路过小国,也会说一声联合攻打汴国的事。
她这一路完全没有隐藏自身目的的意思,因为她是从安国出发,所以不少人误会是安国主动找到了景昌,请求联合攻打汴国。
是景昌觉得自己没那么强大的实力,这才多拉几个小国加入。
等胡幼安到北国的时候,她人前脚刚入城,后脚苏望主动找了过来。
这就是一路高调的好处,许多人都盯着胡幼安,胡幼安再也不用主动去敲响别国国相的府门了。
已经有那么多诸侯国加入,北国当然要加入,公分一杯羹,两边都有很强烈的合作意向,联盟很快就被敲定了。
时间进入五月份,云宁两国被打得连连战败,送上了投降书。
安国收下投降书,认定两国已经打输了,开始与两国谈判,要土地要钱粮,来弥补此次大战自己的损失。
到了谈判这一步,消耗的时间就多了,战场从士兵头上,转移到官吏头上,大国们可算腾出手来,可以开启另一场大战了。
他们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汴国身上。
汴国传来了噩耗,汴国国君于睡梦中故去,时年不过三十有六。
比安国国君大不了两岁,汴国世子继位,公主晟姜不服,领兵攻打文成君府上,想要将文成君杀死,结果战败自尽。
文成君受了重伤,同样危在旦夕。
也就是说,偌大的汴国,此刻只剩下新任国君能主持大局了。
这叫汴国的敌人们欣喜若狂,认为此乃天赐良机,此时不攻汴国,更待何时?
于是纷纷列兵城下,只待有人领头,盟军就会在各处攻打汴国的城池,将汴国彻底埋入尘埃之中!
安国一马当先,率先开始攻城,在安国大将军启明的带领下,眨眼间连下三城,打得汴国兵败溃逃,毫无还手之力。
此举叫盟军士气大涨,纷纷开始攻城,一时间汴国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连临水之地也是敌人。
临水之地,是乘坐船只从泰晟出发的胡幼安领兵攻占,之前胡幼安和闻桃看着汴国舆图商量许久,最后定下了以泰晟所临之河为点,四面扩张的策略。
从泰晟顺流而下,速度极快,一日就能到汴国都城附近的小城,将其攻占后,可以利用大船运送物资,还能运送更多兵卒前往,比走陆路要快上许多。
如果没有舆图,想要以最快速度到达永明城会很困难,由此可见,领兵打仗时,舆图的作用可太大了。
作为舆图的绘制者,汴宵这段时间破天荒的得到了来自师妹闻桃的好脸色,哪怕她去捉弄闻桃,闻桃都能对她笑脸以待,搞得汴宵很是摸不着头脑,最后选择暂避,不跟好像被气疯了的师妹胡闹了。
闻桃见师姐只胡闹几次就老实下来,更是惊讶,原来只要对师姐笑笑,师姐就能老实?
那她以前生气到成宿睡不着觉算什么?算她能熬夜吗?
一个美丽的误会产生了,师姐妹俩谁也没有意识到问题,很快两人也没有功夫去想了。
因为闻桃很快就陷入忙碌之中,大军开拔后的后勤安排十分琐碎,光凭胡幼安底下的副将等人去统筹,实在是运转不开,闻桃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抓来汴宵一起干活儿。
每天睁开眼,又得管泰晟的民生,又得管前线的战争,两人忙得脚不沾地,说话说到嗓子沙哑。
最后实在受不了了,两人都开始摇人。
昶子学生很多,闻桃和汴宵都有相熟的人,她们相熟的人还不是一批人,因为两人性格相差太大,趣味相投的人,自然不是同一批。
接到两人信件,并且表示愿意前往帮忙的人并不多,不过核心的那几位全都来了。
昶子曾经只在汴国收徒,汴国这个地方,文风太盛,到处都是大能与大能的爱徒,将汴国国君的眼光养得特别高,以至于有不少有能之人,甚至连汴国国君的脸都没见着,就被拒了报效之心。
近些年来,汴国国君更是荒唐了,非天纵奇才不愿招入朝堂,也就文成君仗着与汴国国君血脉相近,入了汴国国君的眼。
真正的天纵奇才何其少,再说天才都有些异于常人的脾气,汴国国君那么傲,哪儿能接纳那些天才的脾气,最后自然是人才外流严重。
其他国家的国君一看此情景,有的高兴,有的不高兴。
高兴的是可以接触到良才美玉,不高兴的则是觉得,这些从汴国离开的学子,都是被汴国国君拒绝过的人,汴国国君不要的人,到他们这儿,被他们捧成宝,显得他们低汴国国君一头。
因为这种心态,所以这些年来,不少有能耐的人闲置在家,成日里就是闭关读书,什么都不干。
现在,这批人里的一小部分,被闻桃汴宵两人的书信撬动了。
很难想象,曾经说不了几句话就吵起来的同窗,有朝一日会身处同一屋檐下,做同一件事。
泰晟如火如荼展开工作,景昌岁月静好,风平浪静。
沈知微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感觉日子过得特别舒服,这才是她应该过得日子,她要一辈子都做亡国之君!
不对,等她回到现代,她就是富婆了,什么亡国之君,那叫有钱人的生活!
沈知微想想都高兴,安国打赢汴国,她的任务就能很快完成了。
安国可得争口气啊,就当是为了她!
沈知微以为平静的日子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没想到五月下半旬,就出事了。
此时距离汴国被围攻第一天,已经过去了十五天,十五天太短,没法结束战斗,十五天又很长,足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互相勾连了。
妫央在午后入宫,特意等沈知微吃完中午饭,他现在已经习惯沈知微一天三顿饭的时间了。
入宫后,妫央见礼后直接说明自己来意,他今日是来告诉沈知微,她的臣工里有个细作,与汴国勾结,有意偷取锻铁之法,送给汴国。
沈知微一听说此事,第一次在妫央面前表露出她的情绪。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这个时候谁帮汴国,谁就是跟她过不去!
“烟霞,去百工坊将安金叫来。”
锻铁之法的核心技术全都掌握在安金手中,如果有人想要偷锻造兵器的法子,那肯定要接触到安金。
安金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她刚监督学徒锻造完一批甲胄兵器,身上还带着热烈的火气。
她一进屋,好像屋子都热了三分。
沈知微让安金坐下,再命人给她上了凉饮,取水烧开后煮得果茶,放在井中镇着,冰凉解暑,一口下去安金身上舒服不少。
沈知微看了眼妫央,妫央将他查到的事情跟安金说了一下。
安金回想一下,脸色陡然阴沉三分,她说道:“怪不得这几日那人时常离宫,他说是家中父母抱恙,吾竟未曾察觉不对之处!”
“家里人重病,他不请医士前往,自己回去有什么用?他又不是医者,安大匠一心扑在兵器锻造之事上,可也不能忽略了这些小事,若真让汴国拿到锻铁之术,不知会死多少兵卒。”
胡幼安能够屡屡以少胜多,武器先进是一大原因,若两边武器相同,一方人多,那人少的想要赢,就得耗费更多心力。
胡幼安到底年轻,还未曾在战场上练成名将,单靠战术,她不一定能赢过汴国的将领。
安金闻言,惭愧不已。
沈知微听了这话,却想到了一些别的。
武器之利,其实维持不了多久。
永远不要小看人在模仿上的天赋啊!
第43章 大王的天塌了,汴国归大……
现在大型战场上已经出现了铁制武器, 过不了多久,诸侯们就能摸索出炼铁的方法,进而弄明白铁制武器如何锻造。
这就是人类的超绝模仿力。
沈知微之所以如何判断,是因为她很清楚, 人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大圆圈, 在这个圈子里, 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成为绝对的秘密,除非知道的人都死光了。
锻铁一事, 上上下下有那么多人参与, 有一个人管不住嘴, 事情也就泄露出去了。
更何况, 除了锻造武器的人外,能够接触到铁制武器的还有更多人,战场上死去的兵卒, 他们身上的铁制甲胄与武器,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到回收干净,一旦有武器落入敌人之手, 被仿制出来就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