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348节
  重要性可想而知。
  作为从老家走出去的人,又不是马大哈之流,这事儿他责无旁贷。
  更别说“衣锦还乡”这种事,哪个男人能拒绝?
  以后全市人用这厂的设备,都会说:
  “这厂是杜笙救的。”
  这份面子、这份荣誉,比赚钱还值。
  杜笙想了想,道:
  “陈书记说还缺多少?”
  黄德利答:
  “大概五千多万,主要是发薪水、还账、设备更迭等,
  后期宣传推广钱还没算进去。”
  ………
  第832章 挑花了眼!
  杜笙干脆道:
  “那你顺便问问,这边要是投钱,能拿多少股分。”
  “好,我马上去问。”
  挂了电话十来分钟,杜笙到家了。
  刚换完鞋,手机又响。
  还是黄德利。
  “阿笙,陈书记想直接跟你通电话,现在方便吗?”
  “方便,就现在。”
  杜笙一边往餐厅走,一边说。
  “要不你先吃口饭?忙了一天,也该歇会儿了。”
  黄德利很清楚剧组刚杀青,必然一堆事忙。
  “没事,边吃边聊。”
  杜笙笑着接过钟甄递来的面包咬了一口。
  电话一通,陈书记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杜总,这么晚还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啊。”
  杜笙开了免提,手机往餐桌上一搁,手里还端着半碗米饭,笑着回道:
  “陈书记你才辛苦呢,这会儿肯定还在办公室加班吧?”
  “哈哈,有你这么个大名人从咱们县走出去,我现在出去开会都硬气多了!”
  两人客套几句,很快就切入正题。
  陈书记语气一正:
  “杜总,关于注资的事儿,我们开了个长会,最后定了个数。
  5000万,给你48%的股份,你看这个比例合适不?”
  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
  开低了,怕杜笙看不上,懒得投。
  开高了,县里又心疼。
  毕竟“飞跃缝制设备厂”再怎么落魄,也是块老牌子。
  厂房、地皮、旧设备一算,怎么也值个两千万。
  而且真要逼急了,县里还能去府里“找救济”,搞点扶持资金回来,也不是非得靠外来资金。
  所以这48%,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价”。
  杜笙一听,饭都没咽完就笑着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剩下的份额里,县里城投公司占39%,厂子管理层分10%左右。
  两人又花了十来分钟,把注资流程、股权登记这些细节敲死。
  挂电话前,陈书记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我一会就向市里汇报,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第二天一早,县里就召开了紧急常务会,把“飞跃设备厂改制”列为头等大事。
  征府动作快,杜笙也没闲着。
  他直接在yy微博发了一条长文:
  “飞跃设备厂的轰隆声算是我童年记忆之一,想不到二十年过去,这家曾经响当当的老厂居然濒临倒闭……
  为了保住家乡的支柱品牌,也为了让两千多号工人能继续端稳饭碗,我决定注资5000万,帮飞跃渡过难关……”
  微博一发,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笙哥太有情义了!必须支持,这就去搜飞跃的电子产品!”
  “我是浙府人,他家的智能吊挂系统、辅料设备都超好用,我妈开服装厂就是用的飞跃!”
  “不管用不用得上,先买个支持!笙哥都出手了,咱不能怂!”
  “我已经在去五金市场的路上,找找有没有飞跃的经销商!”
  “算我一个!为家乡企业打call,值!”
  就这么一条微博,直接让飞跃设备厂的销量翻了60%。
  各地经销商一看后台数据,差点惊呆双眼:
  某地老板挠头:
  “怪了,杜笙的粉丝不都是小姑娘吗?咋还买这种偏门‘硬货’?”
  各地经销商立马坐不住,一边打电话一边念叨:
  “飞跃这是要翻身啊!不行,得赶紧拿下这边的代理权!”
  有些机敏的人更狠,直接对团队下令:
  “飞跃底子本来就好,就差个风口!
  现在杜笙入股,肯定要起飞,赶紧囤货!”
  “对对!要不是该死的经济危机,它绝对能成为行业龙头。”
  网上热火朝天,厂里也热闹了。
  之前被迫放假回家种地的工人,接到复工通知后,一个个卷起铺盖就往厂里赶,脸上全是久违的笑容。
  谁能想到,之前快要倒闭的厂子,转眼就迎来了“大救星”。
  杜笙也不拖泥带水,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5000万一次性打进了新成立的“飞跃集团”账户。
  新公司股权结构清晰,杜笙、县城投、七位厂里管理层。
  最关键的是。
  监事会主席,杜笙亲自挂名。
  这意味着他不光是出钱,还能参与经营决策,不是那种“只投钱不露面”的金主。
  不过改制和新设备采购不是一两天的事。
  运输一来一回得几十天,最快也得12月初才能满负荷生产。
  但杜笙不想干等。
  他专门组织了一场视频会议,参加飞跃集团的第一次股东大会。
  镜头前,他拿着准备好的方案,做了个提议。
  “第一,老客户必须拉回来。
  之前断供的,主动道歉,给优惠,把信誉捡回来;
  第二,不能光靠工业设备,得拓展产品线。
  家用缝纫机、智能裁剪机,瞄准家庭用户和小服装厂……
  第三,宣传必须跟上。
  我这边会引流,你们也得在短视频平台开账号,让更多人知道‘飞跃’这块牌子。”
  视频那头,领导和管理层听得频频点头。
  之前那种“厂子要完”的焦虑,全变成了干劲。
  一位干了三十年的老工程师激动地说:
  “杜总,有您这句话,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一定拼了命干,让飞跃再火一把!”
  杜笙笑着点头:
  “大家有这股劲就好。
  咱们不光要让飞跃活下来,还要让它比以前更红火!”
  视频一挂,杜笙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