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周怀荣劝慰道:“妈,有了这些钱我们就能修新房了,你该高兴才是。”
周母点点头,看着几人又哭又笑,“妈心里高兴,咋不高兴呢!”
周父看着儿子儿媳,“运气好得了宝贝,但今早出门就遇到马长贵,恐怕要不了两天,咱们得了宝贝的消息就传开了。”
他顿了一下,严厉的看着几个儿子儿媳,“都记着,不管谁问都咬死了不承认。慧芳,你们回娘家也把自己的嘴巴闭紧了,一旦走漏风声,除了熊家会来找我们的麻烦,家里的亲戚也要得罪大半。”
杨春燕一听立刻就想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年头大家都穷,亲戚朋友一旦得知周家卖了宝贝,来借钱的恐怕不少。
乡下地方,论起来半个村都是亲戚朋友,到时候这个说儿子大了借点钱讨媳妇,那个说借点钱看病,你借是不借?
不借,人家说你心狠,亲戚有困难,你发财了也不拉他一把,
借吧,人家觉得你这些钱是外财,不会心存感激还会嫉妒你运气好。
借了东家得罪了西家,搞不好到最后房子没修成,还把亲戚都得罪光了。
关系到自身利益,赵慧芳几人异口同声的说:“老汉,你放心,我们不管谁都不说,连娘家人也一个都不说。”
周父欣慰的点头:“你们放心,我和你妈会把钱藏的严严实实的,不管谁来都不借。”
“老汉,我们晓得。”几人齐声应下。
周父摆摆手,“好了,你们都干活去。”
杨春燕走了几步,回头说道:“老汉,藏的时候,放点木炭进去防潮。”
周父点点头,让周母把钱抱进房间,他去灶房找了个陶罐,想想又在灶膛前的罐子里,抓了几把杠炭出来,砸碎后放进了罐子里。
一手抱着罐子,一手提着锄头,回了房间。
看到周母拿着一叠钱,手指头蘸了口水,嘴角上扬,认认真真的数着,他看后觉得心酸又好笑,“数钱就这么高兴啊!”
周母抬头睨了他一眼,“都活到黄土淹下巴了的年纪了,才见到这么多钱,我过过手瘾不行啊!”
“好,没人不给你过。”周父坐到她身边,温声道,“等你过足瘾了,我们再藏。”
“唉!”周母长叹一口气,把钱递给周父,“藏起来吧!”
周父点点头,牵开了油布。
两口子用油布将那些钱包裹起来,放入罐子里,罐口用油布扎紧盖上盖子,抬开放在床头的箱柜,挖了一个深坑将罐子埋进土里,把土夯实,又把箱柜抬回去放好。
老俩口把多余的土清出去倒在后院的土粪堆里,还舀了些粪水泼在上面,撒了些草木灰,才拍拍手回到房间,对视一眼,坐到床沿上舒心的相视而笑。
有了这些钱,老俩口的底气十足,压在心上的大石也没了。
“徐书记已经答应去帮我们批木料了,等他回来把地基划下来,就可以挖黄泥了。”
徐书记算是附近几个大队口碑较好的书记了,前些年大家饿的没东西吃,找他想办法,他让大伙儿去林子里种红苕、洋芋,偷偷分给大家吃。
现在富牛大队交公粮的水田亩数是真实的,但分到手的山地都是折算过的,算下来只需交一小半的红苕、洋芋和高粱的公粮。
隔壁村方田大队就不行了,算下来得交超过收入的一半。
“唉!明年他们就能住进砖瓦房了。”周母微笑着看向箱柜,“要是老幺能改了,咱们两个老东西死了也能闭眼了。”
周父的脸沉了,“我看难!”
周母听后也沉默了。
周怀荣拉开院门,见几个孩子排排坐在门口,“坐这干啥子,咋不去耍?”
周小倩看着他,“我们想吃李子。”
赵慧芳笑着点头,“让哥哥给你们摘,小心点,别摔下来。”
“哦。”周家明带着一串小孩朝后院走去。
杨春燕和周怀安跟着兄嫂刚走出去,就看到周怀安的几个狐朋狗友站在路口笑嘻嘻的看着他。
周怀安立马甩掉几人朝他们跑了过去。
周怀荣嫌弃的看了几人一眼,摇摇头走了。
李秋月撇了撇嘴,“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要想改,除非下辈子重新投胎。”
杨春燕淡淡的看了几人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赵慧芳停下看着她,“春燕,你咋不叫上怀安一起,那四个凑在一起准没好事!”
杨春燕摇摇头,前世喊破嗓子也没用,这次她懒得喊了,看他能疯到几时?
第16章 16哥老倌,你老婆走了
原本以为杨春燕会叫他一起走的周怀安愣了一下,刚想开口,好哥们何大宽上前冲他胸脯就是一拳,“你娃娃可以哦,把牛都弄死了。”
何大宽父母希望他长得高高大大的,哪晓得他长的又干又瘦,大伙儿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干豇豆!
周怀安剜了他一眼,“你以为老子像你,腰杆还没老子手杆粗。”
何大宽看着他瑟瑟发抖,“连牛都弄的死的人,谁敢招惹你哦!”
周怀安笑着给了他一拳,“再说,老子弄你了哈!”
长得有些女气的蔡二妹拐了周怀安一下,“哥老倌,你老婆走了,还不赶紧跟上,回去要跪踏板。”
周怀安斜睨他一眼,“你以为老子像你,耙耳朵一个!”
“吹,你使劲吹,再等半年,我们就晓得你的耳朵到底耙不耙?”
周怀安冲他屁股踹了一脚,“滚滚滚,老子懒得理你。”
“老幺!”周一丁笑着拍了他一下,“今早我在河沟下了鱼笼,泡了黄豆打算磨豆花煮豆花鱼,你去不去?”
周怀安心想七八个人去苞谷地,也不差他一个,点头道:“好,再去提个水桶,我们去弄点石爬子回去。”
他记得上次弄回去的石爬子,杨春燕吃了不少。
蔡二妹睨了周怀安一眼,“我记得上次你就拿了不少石爬子回去。老实说,是不是你老婆喜欢吃?”
“我家春燕别的鱼不喜欢,就喜欢吃石爬子。”周怀安一脸得意,“自己老婆自个疼。”
何大宽挤眉弄眼的说:“对头,多弄点鱼回来,哄哄老婆,省得晚上跪算盘。”
周怀安白了他一眼,“你龟儿才跪算盘。”
“老幺,”周一丁一把揽着他,“你老实说,昨天赔了那么钱,晚上跪算盘珠子没?”
周怀安斜睨着他,“跪算盘珠子?你也不看看我是哪个!”
何大宽撇了撇嘴,“佩服,兄弟我大写的佩服。”
四人一边斗嘴,一边往周一丁家走。
周一丁和周怀安是本家,也是四人当中最小的一个,老娘早死,他老汉是林场工人,在林场守山,两个月才下山一趟。
工人家庭,家里的条件也比周怀安几个好不少。就因为他的名字,大伙儿给他起了绰号叫丁丁猫。
三间两头转的红砖瓦房,院坝用的水泥砂石抹面,周一丁再过两年就可以接他老汉的班,守林场、端铁饭碗。
四人提了水桶,走了大半个小时到了河沟边,挽起裤腿就下河朝水流湍急的石滩走去。
石爬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做窝,只要翻开一块水流湍急的岩石,
在那岩石下面,就能看到小小的石爬子肚皮反面朝上,小小的身子像个吸盘似的,坚韧的紧贴在石头上。
石爬子长的也不过十厘米,全身无鳞,身上布满黏液,看起来有点像没长大的小鲶鱼。
几人走到河边石滩,在河边的水流湍急处的石头缝里找寻石爬子。
何大宽翻开一块大石头,一眼就看到几条吸附在石头上的石爬子,“兄弟伙些,这儿有几条。”
“哟呵,这条大!”
周怀安抓下一条大扁脑袋、肉滚滚的石爬子,拨弄了一下它脑袋正前方的几根须子,和它那一对油菜籽那么大的眼睛,觉得这小眼睛和它大大的脑袋完全不成比例。
蔡二妹把石爬子扔进水桶,“怀安,听他们说石爬子镇上卖两角钱一斤,弄点去卖咋样?”
周一丁摇头,“不去,我隔壁的二狗子抓了五六斤去卖,还提了一大半回来。”
周怀安点头,“就是,还不如捞点酸菜红烧,吃了还有营养。”
四人在石滩上四处翻捡,水桶里不一会儿就装了半桶石爬子。
“老幺,石爬子够了,我们去取鱼笼。”何大宽边喊边朝三人泼水,换来三人的围攻。
****
那边,杨春燕几人已经到了山坡上那片平地。这一片平地有一百来亩大,开了有十多亩山地出来。
全都是周父老俩口带着几个孩子开出来的。周父当初在这里开荒,就看中靠山崖壁下有一口深水潭,方便挑水浇地。
上辈子她就住在这里,兄弟几个的宅基地也批在这一片。后来大家都搬到山下河对面去住了,只有她一个人守在这里。
周母点点头,看着几人又哭又笑,“妈心里高兴,咋不高兴呢!”
周父看着儿子儿媳,“运气好得了宝贝,但今早出门就遇到马长贵,恐怕要不了两天,咱们得了宝贝的消息就传开了。”
他顿了一下,严厉的看着几个儿子儿媳,“都记着,不管谁问都咬死了不承认。慧芳,你们回娘家也把自己的嘴巴闭紧了,一旦走漏风声,除了熊家会来找我们的麻烦,家里的亲戚也要得罪大半。”
杨春燕一听立刻就想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年头大家都穷,亲戚朋友一旦得知周家卖了宝贝,来借钱的恐怕不少。
乡下地方,论起来半个村都是亲戚朋友,到时候这个说儿子大了借点钱讨媳妇,那个说借点钱看病,你借是不借?
不借,人家说你心狠,亲戚有困难,你发财了也不拉他一把,
借吧,人家觉得你这些钱是外财,不会心存感激还会嫉妒你运气好。
借了东家得罪了西家,搞不好到最后房子没修成,还把亲戚都得罪光了。
关系到自身利益,赵慧芳几人异口同声的说:“老汉,你放心,我们不管谁都不说,连娘家人也一个都不说。”
周父欣慰的点头:“你们放心,我和你妈会把钱藏的严严实实的,不管谁来都不借。”
“老汉,我们晓得。”几人齐声应下。
周父摆摆手,“好了,你们都干活去。”
杨春燕走了几步,回头说道:“老汉,藏的时候,放点木炭进去防潮。”
周父点点头,让周母把钱抱进房间,他去灶房找了个陶罐,想想又在灶膛前的罐子里,抓了几把杠炭出来,砸碎后放进了罐子里。
一手抱着罐子,一手提着锄头,回了房间。
看到周母拿着一叠钱,手指头蘸了口水,嘴角上扬,认认真真的数着,他看后觉得心酸又好笑,“数钱就这么高兴啊!”
周母抬头睨了他一眼,“都活到黄土淹下巴了的年纪了,才见到这么多钱,我过过手瘾不行啊!”
“好,没人不给你过。”周父坐到她身边,温声道,“等你过足瘾了,我们再藏。”
“唉!”周母长叹一口气,把钱递给周父,“藏起来吧!”
周父点点头,牵开了油布。
两口子用油布将那些钱包裹起来,放入罐子里,罐口用油布扎紧盖上盖子,抬开放在床头的箱柜,挖了一个深坑将罐子埋进土里,把土夯实,又把箱柜抬回去放好。
老俩口把多余的土清出去倒在后院的土粪堆里,还舀了些粪水泼在上面,撒了些草木灰,才拍拍手回到房间,对视一眼,坐到床沿上舒心的相视而笑。
有了这些钱,老俩口的底气十足,压在心上的大石也没了。
“徐书记已经答应去帮我们批木料了,等他回来把地基划下来,就可以挖黄泥了。”
徐书记算是附近几个大队口碑较好的书记了,前些年大家饿的没东西吃,找他想办法,他让大伙儿去林子里种红苕、洋芋,偷偷分给大家吃。
现在富牛大队交公粮的水田亩数是真实的,但分到手的山地都是折算过的,算下来只需交一小半的红苕、洋芋和高粱的公粮。
隔壁村方田大队就不行了,算下来得交超过收入的一半。
“唉!明年他们就能住进砖瓦房了。”周母微笑着看向箱柜,“要是老幺能改了,咱们两个老东西死了也能闭眼了。”
周父的脸沉了,“我看难!”
周母听后也沉默了。
周怀荣拉开院门,见几个孩子排排坐在门口,“坐这干啥子,咋不去耍?”
周小倩看着他,“我们想吃李子。”
赵慧芳笑着点头,“让哥哥给你们摘,小心点,别摔下来。”
“哦。”周家明带着一串小孩朝后院走去。
杨春燕和周怀安跟着兄嫂刚走出去,就看到周怀安的几个狐朋狗友站在路口笑嘻嘻的看着他。
周怀安立马甩掉几人朝他们跑了过去。
周怀荣嫌弃的看了几人一眼,摇摇头走了。
李秋月撇了撇嘴,“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要想改,除非下辈子重新投胎。”
杨春燕淡淡的看了几人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赵慧芳停下看着她,“春燕,你咋不叫上怀安一起,那四个凑在一起准没好事!”
杨春燕摇摇头,前世喊破嗓子也没用,这次她懒得喊了,看他能疯到几时?
第16章 16哥老倌,你老婆走了
原本以为杨春燕会叫他一起走的周怀安愣了一下,刚想开口,好哥们何大宽上前冲他胸脯就是一拳,“你娃娃可以哦,把牛都弄死了。”
何大宽父母希望他长得高高大大的,哪晓得他长的又干又瘦,大伙儿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干豇豆!
周怀安剜了他一眼,“你以为老子像你,腰杆还没老子手杆粗。”
何大宽看着他瑟瑟发抖,“连牛都弄的死的人,谁敢招惹你哦!”
周怀安笑着给了他一拳,“再说,老子弄你了哈!”
长得有些女气的蔡二妹拐了周怀安一下,“哥老倌,你老婆走了,还不赶紧跟上,回去要跪踏板。”
周怀安斜睨他一眼,“你以为老子像你,耙耳朵一个!”
“吹,你使劲吹,再等半年,我们就晓得你的耳朵到底耙不耙?”
周怀安冲他屁股踹了一脚,“滚滚滚,老子懒得理你。”
“老幺!”周一丁笑着拍了他一下,“今早我在河沟下了鱼笼,泡了黄豆打算磨豆花煮豆花鱼,你去不去?”
周怀安心想七八个人去苞谷地,也不差他一个,点头道:“好,再去提个水桶,我们去弄点石爬子回去。”
他记得上次弄回去的石爬子,杨春燕吃了不少。
蔡二妹睨了周怀安一眼,“我记得上次你就拿了不少石爬子回去。老实说,是不是你老婆喜欢吃?”
“我家春燕别的鱼不喜欢,就喜欢吃石爬子。”周怀安一脸得意,“自己老婆自个疼。”
何大宽挤眉弄眼的说:“对头,多弄点鱼回来,哄哄老婆,省得晚上跪算盘。”
周怀安白了他一眼,“你龟儿才跪算盘。”
“老幺,”周一丁一把揽着他,“你老实说,昨天赔了那么钱,晚上跪算盘珠子没?”
周怀安斜睨着他,“跪算盘珠子?你也不看看我是哪个!”
何大宽撇了撇嘴,“佩服,兄弟我大写的佩服。”
四人一边斗嘴,一边往周一丁家走。
周一丁和周怀安是本家,也是四人当中最小的一个,老娘早死,他老汉是林场工人,在林场守山,两个月才下山一趟。
工人家庭,家里的条件也比周怀安几个好不少。就因为他的名字,大伙儿给他起了绰号叫丁丁猫。
三间两头转的红砖瓦房,院坝用的水泥砂石抹面,周一丁再过两年就可以接他老汉的班,守林场、端铁饭碗。
四人提了水桶,走了大半个小时到了河沟边,挽起裤腿就下河朝水流湍急的石滩走去。
石爬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做窝,只要翻开一块水流湍急的岩石,
在那岩石下面,就能看到小小的石爬子肚皮反面朝上,小小的身子像个吸盘似的,坚韧的紧贴在石头上。
石爬子长的也不过十厘米,全身无鳞,身上布满黏液,看起来有点像没长大的小鲶鱼。
几人走到河边石滩,在河边的水流湍急处的石头缝里找寻石爬子。
何大宽翻开一块大石头,一眼就看到几条吸附在石头上的石爬子,“兄弟伙些,这儿有几条。”
“哟呵,这条大!”
周怀安抓下一条大扁脑袋、肉滚滚的石爬子,拨弄了一下它脑袋正前方的几根须子,和它那一对油菜籽那么大的眼睛,觉得这小眼睛和它大大的脑袋完全不成比例。
蔡二妹把石爬子扔进水桶,“怀安,听他们说石爬子镇上卖两角钱一斤,弄点去卖咋样?”
周一丁摇头,“不去,我隔壁的二狗子抓了五六斤去卖,还提了一大半回来。”
周怀安点头,“就是,还不如捞点酸菜红烧,吃了还有营养。”
四人在石滩上四处翻捡,水桶里不一会儿就装了半桶石爬子。
“老幺,石爬子够了,我们去取鱼笼。”何大宽边喊边朝三人泼水,换来三人的围攻。
****
那边,杨春燕几人已经到了山坡上那片平地。这一片平地有一百来亩大,开了有十多亩山地出来。
全都是周父老俩口带着几个孩子开出来的。周父当初在这里开荒,就看中靠山崖壁下有一口深水潭,方便挑水浇地。
上辈子她就住在这里,兄弟几个的宅基地也批在这一片。后来大家都搬到山下河对面去住了,只有她一个人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