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临别之际,嬴政手里多了个食盒,盒子里除了赵元溪做的大包子,还有装了一些子婴平日喜欢的小零食。
子婴垮着小脸,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食盒,恨不得把它抢回来。
听到坏家伙要走了,他又高兴起来,快些走快些走,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至于那些好吃的,哼!大母已经答应明天给他做新口味!
小家伙自以为将情绪隐藏的很好,可嬴政却看得十分清楚。
他不怀好意地笑了,“子婴应该有三岁了吧!这个年纪也到了该启蒙的时候,太后可为他寻了老师?”
之前倒有一个,只不过死掉了!
赵元溪不愿再说这件事,不管有什么样的内情,季胜乱党这个帽子是摘不掉的,子婴不该和他再有牵连。
她确实应该给子婴重新找一位启蒙老师了。
“暂时还没有,昌平君有合适的人选?”
“确实有几个,咸阳有不少儒学、法学的大才,改日我拟个名单给太后,太后若有看顺眼的,我便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过来好好教教子婴。”
子婴脖子一缩,拉着赵元溪的衣角,弱弱祈求,“我有大母教就好,不需要别人来教我!”
“大母当然也会教你,但子婴也要跟着其他老师一起学习。”
孩子的教育问题,赵元溪不想马虎。
她对自己专业能力十分自信,却也明白自己其实只会种地,对教孩子根本一窍不通,子婴应该跟着这个时代的老师一起学习,才更加合适。
“那便劳烦你了。”赵元溪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
嬴政是存着戏弄小孩的心思才提出建议的,闻言他心里倒有些不太自然,瞥见小孩委屈的小脸,他轻笑道,“不妨事,好歹子婴也喊我声伯父。”
不管怎样都是秦国的王孙,总不能看着他变成大字不识,不知礼数的纨绔子弟。
澧阳宫门口,吕乐正在候着。
“大王!”他赶忙接过嬴政手中的食盒,闻到隐隐传来的香甜味,吕乐心中疑惑。
大王进去大半天,不仅没和太后吵起来,太后还送了他吃食?
这是原谅太后了?
“回宫!”嬴政命令道。
与此同时,刚回来的高昇与秦王的车驾擦肩而过,人群中他似乎看见吕公公的身影。
高昇面露异色,吕公公不是一直跟在秦王身边的吗?怎么会出现在雍城?
等他匆匆回到澧阳宫,一番打听过后,却听说只有昌平君来过。
难不成真的是他看错了?高昇心里泛起了嘀咕。
马车中的吕乐,闻着食盒传来的味道,咽了咽口水,替嬴政倒了杯热茶,“大王,这是太后娘娘给您准备的点心?”
嬴政轻嗯一声,倚在软座上闭目养神。
吕乐心中越发疑惑,这平静的模样也不像是母子俩和解了。
不过他能看出大王此刻心情不错,想来他们也没有发生新的冲突,总归是件好事。
“回宫后,让扶苏来见寡人。”嬴政睁眼,视线落在食盒上。
第26章 父王不要他了
扶苏是嬴政的长子,因是第一个孩子,嬴政对他很是看重,从小就养在身边。
宫人来传信时,扶苏正跟着博士淳于越习字。
小小的身体跪坐着,脊背挺得很直,端正地握着毛笔,认真誊抄典籍。
听到父王要见自己,扶苏放下手中的笔,望向淳于越,“先生,容我先去拜见父王。”
淳于越摸着胡须点头,“既是大王要见公子,公子去便是,只是这课业万不可就此落下。”
扶苏起身朝他行礼,“先生放心。”
小扶苏跟着宫人走到了宫门口。
吕乐笑着上前相迎,替他推开正阳殿的大门,“扶苏公子,大王已经在等你了。”
宫殿的门槛很高。
扶苏深呼吸,右手捏着衣角,扶着门框跨了进去。
他小小一团站在殿中,仰头看了一眼高坐在上面的父王,又立马低下头,“儿臣拜见父王。”
稚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嬴政放下手中竹简,看着阶下的儿子,眼神中带着些满意,这看着不比雍城那个毛小子好?
这才不愧为秦国公子。
“过来!”嬴政声音难得温和。
扶苏起身,抬起头露出一双明亮的眸子,里面虽有惧色,但更多的还是濡慕,他拎着衣角,小步上前,乖乖立在案几侧边,等着父王的问话。
他虽住的与父王只隔了一个宫殿,可父王整日都在忙,他已许久没见过父王。
扶苏衣袖下的小拳头握紧,心中紧张而又期待。
昨日他已经能将《尚书虞书》背下来,先生说他学的很好,没事的!扶苏深吸一口气,悄悄挺起了胸膛。
嬴政习惯性地问,“最近都学了什么?”
“儿臣学了《尚书》。”
“背来听听。”
扶苏心跳快了半拍,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紧张,“皋陶矢厥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嬴政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他揉了揉眉心,儒家的思想对于教化万民的确有帮助,但治理国家,不能靠儒家的以德服人。
“秦律可有学?”
扶苏身体轻颤,声音有些发抖,“还未曾学。”
“你在怕我?”嬴政不解,只是问几个问题而已,为何他如此紧张害怕?
“儿臣——儿臣——没有。”扶苏不过才三岁,哪怕再早熟,这会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说掉就掉。
即便如此,小家伙也只悄悄抹泪,不敢发出声音。
嬴政有些烦躁,他从来没有哄过小孩,更没有小孩敢要他哄,可现在面前的是自己儿子。
好歹也是自己儿子,哭成这样他再当看不见就不太好了。
“不问你了,别哭了!今日让你过来并非为了考究你学问,是太后让寡人带了点心给你。”
他对扶苏虽怀有很高期待,却也不是揠苗助长之人,扶苏年纪还小,他也有时间等着扶苏成长。
“点心?”扶苏打了个哭嗝,睫毛还沾着泪花,表情有些呆呆的。
点心,还是太后给的?
父王不是生气,将太后赶走了吗?
扶苏歪头,眼神迷茫,太后与他关系并不密切,自他记事起,他只在年节的时候见过太后,那时候太后会坐在父王身边,而他则被宫人抱着坐在下面。
嬴政见他惊讶张嘴,笑着揉了揉他脑袋,忽而明白了那女人为何喜欢揉子婴的脑袋。
第一次同父王如此亲近,扶苏直接脸红到了脖子,微不可察地叫着,“父——父王。”
嬴政不习惯这种氛围,神色平静地收回手,将一旁的食盒打开。
盒子里的点心虽然已经凉了,但看上去依旧精致可口,尤其是那几只小兔子形状的糖糕,瞬间便吸引了扶苏的注意。
嬴政轻哼一声,花里胡哨!
可见扶苏露出小儿神态,心情又有几分复杂,“想吃便吃。”
得了准许,扶苏这才敢伸手,小心拿了一只白兔子。
软的,甜的,带着点米香!好吃!
他捧着米糕,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嬴政。
有那么好吃吗?嬴政心里嘀咕,他捏了一只塞进嘴里,对他而言依旧是甜的发腻。
他不喜欢这个味道。
“你等会都带回去吧!不过晚上不要吃太多。”嬴政提醒了一句。
“儿臣谢父王。”
“你的老师现在是淳于越?”嬴政突然问,刚刚他在给子婴选老师,现在感觉应该给扶苏也换个老师。
秦国需要的是一位赏罚分明、精明强干的储君,不需要一个仁义良善的贤者。
嬴政本想让李斯教导扶苏,只是李斯忙着修订秦律,他身边也还需要李斯,至于法家的其他人,还不如现在的淳于越。
思来想去,他竟发现,朝中有能力者虽多,适合当扶苏的老师却了了无几。
“寡人想给你换个老师。”
扶苏有些急了,“淳于先生很好,而且很厉害!儿臣,儿臣——”
嬴政当然知道淳于越有大才,不然当初他也不会让淳于越去教导扶苏。
事实上,他也的确将扶苏教得很好,只是这种好是儒家那群酸儒喜欢的模样,跟嬴政想要的却有些差距。
嬴政忽然想起子婴同自己据理力争的样子,他不禁有些恍惚。
那人教孩子似乎就挺不错!
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唇角微微上扬。
既然占了他母后的身体,那帮他养养孩子应该没啥问题吧!成嬌的孩子她都能养,凭什么他的孩子不行?
他也想知道那个太后会如何对待儒家,只是一个礼喊出来,那个视礼于无物的人估计就能气炸吧!
“不想换就不换!”嬴政微笑,“淳于越可以继续留在你身边,但寡人会将你送到太后那边。”
子婴垮着小脸,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食盒,恨不得把它抢回来。
听到坏家伙要走了,他又高兴起来,快些走快些走,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至于那些好吃的,哼!大母已经答应明天给他做新口味!
小家伙自以为将情绪隐藏的很好,可嬴政却看得十分清楚。
他不怀好意地笑了,“子婴应该有三岁了吧!这个年纪也到了该启蒙的时候,太后可为他寻了老师?”
之前倒有一个,只不过死掉了!
赵元溪不愿再说这件事,不管有什么样的内情,季胜乱党这个帽子是摘不掉的,子婴不该和他再有牵连。
她确实应该给子婴重新找一位启蒙老师了。
“暂时还没有,昌平君有合适的人选?”
“确实有几个,咸阳有不少儒学、法学的大才,改日我拟个名单给太后,太后若有看顺眼的,我便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过来好好教教子婴。”
子婴脖子一缩,拉着赵元溪的衣角,弱弱祈求,“我有大母教就好,不需要别人来教我!”
“大母当然也会教你,但子婴也要跟着其他老师一起学习。”
孩子的教育问题,赵元溪不想马虎。
她对自己专业能力十分自信,却也明白自己其实只会种地,对教孩子根本一窍不通,子婴应该跟着这个时代的老师一起学习,才更加合适。
“那便劳烦你了。”赵元溪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
嬴政是存着戏弄小孩的心思才提出建议的,闻言他心里倒有些不太自然,瞥见小孩委屈的小脸,他轻笑道,“不妨事,好歹子婴也喊我声伯父。”
不管怎样都是秦国的王孙,总不能看着他变成大字不识,不知礼数的纨绔子弟。
澧阳宫门口,吕乐正在候着。
“大王!”他赶忙接过嬴政手中的食盒,闻到隐隐传来的香甜味,吕乐心中疑惑。
大王进去大半天,不仅没和太后吵起来,太后还送了他吃食?
这是原谅太后了?
“回宫!”嬴政命令道。
与此同时,刚回来的高昇与秦王的车驾擦肩而过,人群中他似乎看见吕公公的身影。
高昇面露异色,吕公公不是一直跟在秦王身边的吗?怎么会出现在雍城?
等他匆匆回到澧阳宫,一番打听过后,却听说只有昌平君来过。
难不成真的是他看错了?高昇心里泛起了嘀咕。
马车中的吕乐,闻着食盒传来的味道,咽了咽口水,替嬴政倒了杯热茶,“大王,这是太后娘娘给您准备的点心?”
嬴政轻嗯一声,倚在软座上闭目养神。
吕乐心中越发疑惑,这平静的模样也不像是母子俩和解了。
不过他能看出大王此刻心情不错,想来他们也没有发生新的冲突,总归是件好事。
“回宫后,让扶苏来见寡人。”嬴政睁眼,视线落在食盒上。
第26章 父王不要他了
扶苏是嬴政的长子,因是第一个孩子,嬴政对他很是看重,从小就养在身边。
宫人来传信时,扶苏正跟着博士淳于越习字。
小小的身体跪坐着,脊背挺得很直,端正地握着毛笔,认真誊抄典籍。
听到父王要见自己,扶苏放下手中的笔,望向淳于越,“先生,容我先去拜见父王。”
淳于越摸着胡须点头,“既是大王要见公子,公子去便是,只是这课业万不可就此落下。”
扶苏起身朝他行礼,“先生放心。”
小扶苏跟着宫人走到了宫门口。
吕乐笑着上前相迎,替他推开正阳殿的大门,“扶苏公子,大王已经在等你了。”
宫殿的门槛很高。
扶苏深呼吸,右手捏着衣角,扶着门框跨了进去。
他小小一团站在殿中,仰头看了一眼高坐在上面的父王,又立马低下头,“儿臣拜见父王。”
稚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嬴政放下手中竹简,看着阶下的儿子,眼神中带着些满意,这看着不比雍城那个毛小子好?
这才不愧为秦国公子。
“过来!”嬴政声音难得温和。
扶苏起身,抬起头露出一双明亮的眸子,里面虽有惧色,但更多的还是濡慕,他拎着衣角,小步上前,乖乖立在案几侧边,等着父王的问话。
他虽住的与父王只隔了一个宫殿,可父王整日都在忙,他已许久没见过父王。
扶苏衣袖下的小拳头握紧,心中紧张而又期待。
昨日他已经能将《尚书虞书》背下来,先生说他学的很好,没事的!扶苏深吸一口气,悄悄挺起了胸膛。
嬴政习惯性地问,“最近都学了什么?”
“儿臣学了《尚书》。”
“背来听听。”
扶苏心跳快了半拍,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紧张,“皋陶矢厥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嬴政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他揉了揉眉心,儒家的思想对于教化万民的确有帮助,但治理国家,不能靠儒家的以德服人。
“秦律可有学?”
扶苏身体轻颤,声音有些发抖,“还未曾学。”
“你在怕我?”嬴政不解,只是问几个问题而已,为何他如此紧张害怕?
“儿臣——儿臣——没有。”扶苏不过才三岁,哪怕再早熟,这会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说掉就掉。
即便如此,小家伙也只悄悄抹泪,不敢发出声音。
嬴政有些烦躁,他从来没有哄过小孩,更没有小孩敢要他哄,可现在面前的是自己儿子。
好歹也是自己儿子,哭成这样他再当看不见就不太好了。
“不问你了,别哭了!今日让你过来并非为了考究你学问,是太后让寡人带了点心给你。”
他对扶苏虽怀有很高期待,却也不是揠苗助长之人,扶苏年纪还小,他也有时间等着扶苏成长。
“点心?”扶苏打了个哭嗝,睫毛还沾着泪花,表情有些呆呆的。
点心,还是太后给的?
父王不是生气,将太后赶走了吗?
扶苏歪头,眼神迷茫,太后与他关系并不密切,自他记事起,他只在年节的时候见过太后,那时候太后会坐在父王身边,而他则被宫人抱着坐在下面。
嬴政见他惊讶张嘴,笑着揉了揉他脑袋,忽而明白了那女人为何喜欢揉子婴的脑袋。
第一次同父王如此亲近,扶苏直接脸红到了脖子,微不可察地叫着,“父——父王。”
嬴政不习惯这种氛围,神色平静地收回手,将一旁的食盒打开。
盒子里的点心虽然已经凉了,但看上去依旧精致可口,尤其是那几只小兔子形状的糖糕,瞬间便吸引了扶苏的注意。
嬴政轻哼一声,花里胡哨!
可见扶苏露出小儿神态,心情又有几分复杂,“想吃便吃。”
得了准许,扶苏这才敢伸手,小心拿了一只白兔子。
软的,甜的,带着点米香!好吃!
他捧着米糕,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嬴政。
有那么好吃吗?嬴政心里嘀咕,他捏了一只塞进嘴里,对他而言依旧是甜的发腻。
他不喜欢这个味道。
“你等会都带回去吧!不过晚上不要吃太多。”嬴政提醒了一句。
“儿臣谢父王。”
“你的老师现在是淳于越?”嬴政突然问,刚刚他在给子婴选老师,现在感觉应该给扶苏也换个老师。
秦国需要的是一位赏罚分明、精明强干的储君,不需要一个仁义良善的贤者。
嬴政本想让李斯教导扶苏,只是李斯忙着修订秦律,他身边也还需要李斯,至于法家的其他人,还不如现在的淳于越。
思来想去,他竟发现,朝中有能力者虽多,适合当扶苏的老师却了了无几。
“寡人想给你换个老师。”
扶苏有些急了,“淳于先生很好,而且很厉害!儿臣,儿臣——”
嬴政当然知道淳于越有大才,不然当初他也不会让淳于越去教导扶苏。
事实上,他也的确将扶苏教得很好,只是这种好是儒家那群酸儒喜欢的模样,跟嬴政想要的却有些差距。
嬴政忽然想起子婴同自己据理力争的样子,他不禁有些恍惚。
那人教孩子似乎就挺不错!
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唇角微微上扬。
既然占了他母后的身体,那帮他养养孩子应该没啥问题吧!成嬌的孩子她都能养,凭什么他的孩子不行?
他也想知道那个太后会如何对待儒家,只是一个礼喊出来,那个视礼于无物的人估计就能气炸吧!
“不想换就不换!”嬴政微笑,“淳于越可以继续留在你身边,但寡人会将你送到太后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