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她的新郎[年代] 第55节
“真的?”
“当然,我从不骗小孩。”
杜辉的扑克牌魔术,宋青莲暂时还没有破解。
叮——咚——
叮咚声之后是一段由轻渐重的音乐,门铃安装得很低,宋青莲踮着脚刚好能够到。
因为这是姑姑去日本出差带给她的礼物,宋青莲还挺喜欢姑姑的,不过她现在去更远更远天空海洋尽头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了。姑姑说那里很冷,冷的刚吹出来的泡泡都能冻成冰泡泡,在太阳底下发着星芒,冷的能让人忘记所有悲伤的事儿。宋青莲不知道什么是悲伤的事情,成为大人才会有悲伤的事情吗。
叮——咚——
“你这人听不懂人话是不是啊,我说了停下停下!真是!”
冯月出扶着书架站起来,腿还在打颤,门铃响个不停,怎么以前没发现这音乐声音那么吓人,待会儿就把电池扣下来!
她拿着毛巾胡乱抹了一下就扔给宋行简。
“擦擦你脸上的东西。”
有点慌张地穿上衣架上挂着的大衣,有颗扣子系错了,她没发现。
“来了来了……”
大周末的谁啊,真讨厌,一点没有自己生活吗来别人家!
“妈妈!惊喜来了!”
宋青莲脖子上挂着个陶罐盖,两只小手扎扎着放脖子底下,假装自己是一朵盛开的花儿。
“不说了今天晚上去接你吗,现在回家干什么?”
冯月出整个人差点被吓死,恨恨地提溜一下宋青莲脑袋上的小辫子。
“是舅舅!舅舅说要给妈妈炖汤!我是带路的!”
宋青莲毫不犹豫出卖了同盟。
冯月出抬起眼,才发现拎了不少东西的杜辉正闲闲地倚在楼梯栏杆上。
“听说你生病了,怕你来不及做……”
杜辉直起身,边说着边过来,含笑着的表情忽然凝固,声音也没了。
冯月出转过身,发现宋行简正站在身后。
“好啊!妈妈你们背着我玩警察抓小偷!爸爸是小偷,我们一起把小偷抓起来!”
冯月出只觉得轰隆一声,简直难以形容此刻的心情。
宋行简不要脸面,她还要的。
“滚去洗脸,说了让你擦干净……你是残废没长手吗不知道自己解开!”
冯月出声音压得很低,近乎咬牙切齿地说道,软的红缎子一样的丰润嘴唇快要被她咬烂了。
“爸爸你脸上有水!”
“快滚!”
冯月出对着宋行简喊着,此刻她的脸颊鲜亮透红,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
惹人烦的宋行简终于滚蛋了,卫生间隐隐约约传来水声,冯月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想到刚在沙发上做了什么混账事儿,她不好意思让杜辉坐沙发上。
但也不能再搬个椅子让人坐,那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后还是坐在了沙发上,冯月出把窗帘拉开,所有窗户都打开,清风呼的一下就盈满了整个空间,冯月出终于自在一点了。
“四四,你有没有想我!”
星期四捡的,所以叫四四,宋青莲又去观察她那条小泥鳅了,还好没什么事儿,活泼地游来游去,冯月出心底松了一大口气。
“哈哈……今天周末嘛,多赖了一会儿床……”
冯月出觉得自己这句话说得很没劲,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不懂这些事儿。
“嗯。”
杜辉应了一声,但没抬眼,只盯着眼底的一小块瓷砖。
“过来怎么不提前说,都没什么准备。”
宋行简从卫生间出来了,刚洗完脸,顺手抹了几下头发,发尖上还带着水珠,个子高挺,头小肩宽,腿长得惊人,精致的五官在柔和的日光下像加了一层滤镜,琥珀色的眼珠子像一潭静默着的湖水,薄唇带着笑意,微微扬着头,真是夸张的漂亮。
“爸爸!我这次识字又是第一名,你给我买的识字卡我都认识了!”
宋青莲当然也喜欢自己爸爸,哼,昨天她都没听上故事,今天要让爸爸把昨天的补回来。
杜辉没说什么,他微微向后靠着,食指轻轻摩挲着衣服上的袖扣。
“大家吃水果,青莲,来,送过去。”
冯月出缓解尴尬的办法就是指使宋青莲干这干那,宋青莲听到妈妈叫自己,屁颠屁颠地就过去。
煤气灶上的陶罐在咕噜咕噜的响,杜辉小心地把食材一样样放进去,他是跟一位工友的老婆学的,那时候刚到深圳,穷得要死,几十个人挤在一间逼仄的工棚,有的人还带着自己家人,用破床单盖住就当隔开了,穷人的隐私总是那么不值钱。
有天一位工友扛货受了伤,他妻子在门口用几块石头垒个简单的灶,上面的陶罐在咕噜咕噜地响,她说,受伤同生病都唔好食咁油腻,落少的调味,咁先留到食材本身嘅鲜味。
第二天那个刚垒好的炉子就被工头踢塌了。
没多久杜辉也搬出去,钱够住廉价旅馆了。
他后来经历很多事,忘记很多事,但一直记得那陶罐里煮的东西。
“杜辉,辛苦你了,以后不用这么麻烦。”
宋行简把杜辉送到门口,客套之后刚要关门,一只手拦在了门框上。
“还有什么事儿?”
屋里宋青莲和冯月出正在下棋,小脑瓜仁还是打不过大人,正在不住地呼唤着爸爸爸爸,请求外援。
宋行简回头应了一声,又转过头询问杜辉。
“宋行简。”
“你早就知道了吧,我没死。”
杜辉声音很低,挑着眉毛对宋行简笑了笑。
第64章 你记得吗
“大姐,你放这儿不行,明天要大检,路边留了油污胶水要罚你钱的,你下午收拾收拾啊,明天找个不碍事的地儿放。”
是个修自行车连带着修鞋的小摊儿,由几扇能收拢的木板组成,打开是个陈列架子,上头放着能用到的各种工具,鞋拐子铁皮轮胎皮掌鞋锉刀胶水什么的,罐头瓶里头放着气门芯小螺母小零件。旁边还放着个有些年头的洗脸盆,里面的半盆水不算清亮,刚补了两个自行车胎,打满气放里头找咕噜噜冒气的小口子就行,有的口太小,难找,要来来回回摁水盆里好几回才能找着。
一收拢就能直接驮到自行车后座上,这是她男人在世时候做的,他手巧。
李大姐也是个苦命人,她男人年轻时候被冤枉遭了罪,肺被打出问题来,干不了重活,后来单位补偿一个位置还行的小铺面,巴掌大小,她男人在那给人修自行车,修鞋什
么的,李大姐在工厂上班,他俩还有一个儿子,给供到大学去,分配工作留到省里了。
日子都要有盼头了,她男人又犯病,旧毛病,治不好的,一呼吸喉咙跟个大风箱一样,呼噜呼噜地带出来不少血沫子。李大姐说什么要治,把那临街的小铺卖了,她男人和儿子都说别治了,早死晚死都是死,她不听。
后来男人死了,她还下岗,手里钱丁点儿都没有了。
这个装工具的箱子就是她男人最后日子做的,他还让她记得戴口罩,他觉得自己病严重跟闻乱七八糟胶水油污闻多了也有关系。
李大姐开始时候手艺不好,干的活粗,但街坊邻居的,知道她命苦,就愿多关照关照,现在也干利索了。
冯月出也知道她情况,在她看来补胎修鞋都是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但没办法,领导说不让她就得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管。
“同志,您看,我之前的那个地方还能去不?”
冯月出知道她说的是之前转角那个地方,主路十字路口几条大道,上班下班来往人流多,修自行车修鞋都是好地方,对人民也方便。
但不行了,被投诉好几回,因为那新开了个商场,觉得门前有个修鞋的摊位影响外观,拉低了商场档次。
冯月出她们每天要处理的事儿不少,除了这种情况还有那种摊贩互相举报的,觉得他位置更好我位置不好什么的,觉得他虽然来得早但前一晚我就用一棵大白菜占了位置什么的。
说实话,冯月出不咋怕那种刺头,那种刺头脸皮厚,道德也欠缺,管起来没什么心理压力,东西收了骂骂咧咧两句,就完了。
冯月出最怕李大姐这种,为人老实本分,不坑蒙拐骗,对人也好,有的小孩自行车胎扎了没钱补又着急回家,她都让人先回去第二天再送来,人家就想靠着自己手艺赚点辛苦钱,能活下去就行,这样的时候你能再收人家东西跟撵耗子似的撵人家吗。
她都不好意思让人家去那片被县里划分出来让人做生意的地儿,冯月出觉得有时候领导挨骂真不冤,问问他是不是愿意早上骑五里地去吃个早饭。
奥,人家有小汽车接送,人家也不吃便宜早餐。
真让人来气!
冯月出每回开会都建议,虽然不是她的辖区,但她对县城的大部分犄角旮旯都熟,她看中不少能规划摊位的地方,那些非主干道的巷子,广场的一侧,甚至完全闲置的空地,她觉得可以光明正大设置成专门摊位,规定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统一管理,摊贩也不用胆战心惊的了,最近下岗的又多了,早上卖茶叶蛋的都多出来好几家,你比我便宜几分几毛的,差点儿打起来。
这事不只冯月出能想出来,只要在一线出过外勤的肯定都想过,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推下去,因为太麻烦,得协调不少部门,谁都不想担责,卫生问题,超范围经营,安全事故……不出事儿没事,出了事就麻烦。
为了没有麻烦,不如一刀切。
冯月出洗了把脸,交了执勤日志,把工作的烦恼就留在单位,上班久了会发现心是操不完的,活是干不完的。
听说政策上明年就能落实双休了,年初是大小周,现在又改成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就是能休一天半,冯月出下午就不用来了。
冯月出先是骑自行车到妈家,发现锁着大门,一想就知道宋青莲准在杜辉那,宋青莲现在不爱跟冯月出去她单位,也不爱跟宋行简去他单位,就爱跟着杜辉屁股后面。
杜辉很会哄小孩,冯月出说过宋青莲几回,她也不听。她就只能告诉她别跟爸爸说去舅舅那儿玩了。
宋青莲这只小猪,去问她爸,为什么妈妈不让她说去跟舅舅玩了。
“冯小姐,您这边请。”
杜辉的酒店已经完工,他招了不少面容姣好的男男女女,制服也很合身考究,冯月出一进去冷不丁还以为自己去了什么高端场所。
“妈妈!我现在是大富豪了,明天领我去北京吃肯德基好不好!我请你!”
前段时间宋行简出差给宋青莲带过一回,她一直念念不忘。
宋青莲她们幼儿园是机关幼儿园,能直升很不错的小学,所以不少有钱人家也会想办法把孩子弄进去,宋青莲有个同学家是土大款,那孩子平时也爱炫耀,张嘴就是,你知道什么什么多少钱吗,我爸又给我买什么什么了,宋青莲往常都对这种小孩敬而远之。
但听说她要办什么生日宴会,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
“你知道咱们县城新开了一家特别厉害的大饭店吗!”
“你在跟我说话吗宋青莲!不知道,在哪呀?”
“当然,我从不骗小孩。”
杜辉的扑克牌魔术,宋青莲暂时还没有破解。
叮——咚——
叮咚声之后是一段由轻渐重的音乐,门铃安装得很低,宋青莲踮着脚刚好能够到。
因为这是姑姑去日本出差带给她的礼物,宋青莲还挺喜欢姑姑的,不过她现在去更远更远天空海洋尽头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了。姑姑说那里很冷,冷的刚吹出来的泡泡都能冻成冰泡泡,在太阳底下发着星芒,冷的能让人忘记所有悲伤的事儿。宋青莲不知道什么是悲伤的事情,成为大人才会有悲伤的事情吗。
叮——咚——
“你这人听不懂人话是不是啊,我说了停下停下!真是!”
冯月出扶着书架站起来,腿还在打颤,门铃响个不停,怎么以前没发现这音乐声音那么吓人,待会儿就把电池扣下来!
她拿着毛巾胡乱抹了一下就扔给宋行简。
“擦擦你脸上的东西。”
有点慌张地穿上衣架上挂着的大衣,有颗扣子系错了,她没发现。
“来了来了……”
大周末的谁啊,真讨厌,一点没有自己生活吗来别人家!
“妈妈!惊喜来了!”
宋青莲脖子上挂着个陶罐盖,两只小手扎扎着放脖子底下,假装自己是一朵盛开的花儿。
“不说了今天晚上去接你吗,现在回家干什么?”
冯月出整个人差点被吓死,恨恨地提溜一下宋青莲脑袋上的小辫子。
“是舅舅!舅舅说要给妈妈炖汤!我是带路的!”
宋青莲毫不犹豫出卖了同盟。
冯月出抬起眼,才发现拎了不少东西的杜辉正闲闲地倚在楼梯栏杆上。
“听说你生病了,怕你来不及做……”
杜辉直起身,边说着边过来,含笑着的表情忽然凝固,声音也没了。
冯月出转过身,发现宋行简正站在身后。
“好啊!妈妈你们背着我玩警察抓小偷!爸爸是小偷,我们一起把小偷抓起来!”
冯月出只觉得轰隆一声,简直难以形容此刻的心情。
宋行简不要脸面,她还要的。
“滚去洗脸,说了让你擦干净……你是残废没长手吗不知道自己解开!”
冯月出声音压得很低,近乎咬牙切齿地说道,软的红缎子一样的丰润嘴唇快要被她咬烂了。
“爸爸你脸上有水!”
“快滚!”
冯月出对着宋行简喊着,此刻她的脸颊鲜亮透红,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
惹人烦的宋行简终于滚蛋了,卫生间隐隐约约传来水声,冯月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想到刚在沙发上做了什么混账事儿,她不好意思让杜辉坐沙发上。
但也不能再搬个椅子让人坐,那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后还是坐在了沙发上,冯月出把窗帘拉开,所有窗户都打开,清风呼的一下就盈满了整个空间,冯月出终于自在一点了。
“四四,你有没有想我!”
星期四捡的,所以叫四四,宋青莲又去观察她那条小泥鳅了,还好没什么事儿,活泼地游来游去,冯月出心底松了一大口气。
“哈哈……今天周末嘛,多赖了一会儿床……”
冯月出觉得自己这句话说得很没劲,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不懂这些事儿。
“嗯。”
杜辉应了一声,但没抬眼,只盯着眼底的一小块瓷砖。
“过来怎么不提前说,都没什么准备。”
宋行简从卫生间出来了,刚洗完脸,顺手抹了几下头发,发尖上还带着水珠,个子高挺,头小肩宽,腿长得惊人,精致的五官在柔和的日光下像加了一层滤镜,琥珀色的眼珠子像一潭静默着的湖水,薄唇带着笑意,微微扬着头,真是夸张的漂亮。
“爸爸!我这次识字又是第一名,你给我买的识字卡我都认识了!”
宋青莲当然也喜欢自己爸爸,哼,昨天她都没听上故事,今天要让爸爸把昨天的补回来。
杜辉没说什么,他微微向后靠着,食指轻轻摩挲着衣服上的袖扣。
“大家吃水果,青莲,来,送过去。”
冯月出缓解尴尬的办法就是指使宋青莲干这干那,宋青莲听到妈妈叫自己,屁颠屁颠地就过去。
煤气灶上的陶罐在咕噜咕噜的响,杜辉小心地把食材一样样放进去,他是跟一位工友的老婆学的,那时候刚到深圳,穷得要死,几十个人挤在一间逼仄的工棚,有的人还带着自己家人,用破床单盖住就当隔开了,穷人的隐私总是那么不值钱。
有天一位工友扛货受了伤,他妻子在门口用几块石头垒个简单的灶,上面的陶罐在咕噜咕噜地响,她说,受伤同生病都唔好食咁油腻,落少的调味,咁先留到食材本身嘅鲜味。
第二天那个刚垒好的炉子就被工头踢塌了。
没多久杜辉也搬出去,钱够住廉价旅馆了。
他后来经历很多事,忘记很多事,但一直记得那陶罐里煮的东西。
“杜辉,辛苦你了,以后不用这么麻烦。”
宋行简把杜辉送到门口,客套之后刚要关门,一只手拦在了门框上。
“还有什么事儿?”
屋里宋青莲和冯月出正在下棋,小脑瓜仁还是打不过大人,正在不住地呼唤着爸爸爸爸,请求外援。
宋行简回头应了一声,又转过头询问杜辉。
“宋行简。”
“你早就知道了吧,我没死。”
杜辉声音很低,挑着眉毛对宋行简笑了笑。
第64章 你记得吗
“大姐,你放这儿不行,明天要大检,路边留了油污胶水要罚你钱的,你下午收拾收拾啊,明天找个不碍事的地儿放。”
是个修自行车连带着修鞋的小摊儿,由几扇能收拢的木板组成,打开是个陈列架子,上头放着能用到的各种工具,鞋拐子铁皮轮胎皮掌鞋锉刀胶水什么的,罐头瓶里头放着气门芯小螺母小零件。旁边还放着个有些年头的洗脸盆,里面的半盆水不算清亮,刚补了两个自行车胎,打满气放里头找咕噜噜冒气的小口子就行,有的口太小,难找,要来来回回摁水盆里好几回才能找着。
一收拢就能直接驮到自行车后座上,这是她男人在世时候做的,他手巧。
李大姐也是个苦命人,她男人年轻时候被冤枉遭了罪,肺被打出问题来,干不了重活,后来单位补偿一个位置还行的小铺面,巴掌大小,她男人在那给人修自行车,修鞋什
么的,李大姐在工厂上班,他俩还有一个儿子,给供到大学去,分配工作留到省里了。
日子都要有盼头了,她男人又犯病,旧毛病,治不好的,一呼吸喉咙跟个大风箱一样,呼噜呼噜地带出来不少血沫子。李大姐说什么要治,把那临街的小铺卖了,她男人和儿子都说别治了,早死晚死都是死,她不听。
后来男人死了,她还下岗,手里钱丁点儿都没有了。
这个装工具的箱子就是她男人最后日子做的,他还让她记得戴口罩,他觉得自己病严重跟闻乱七八糟胶水油污闻多了也有关系。
李大姐开始时候手艺不好,干的活粗,但街坊邻居的,知道她命苦,就愿多关照关照,现在也干利索了。
冯月出也知道她情况,在她看来补胎修鞋都是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但没办法,领导说不让她就得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管。
“同志,您看,我之前的那个地方还能去不?”
冯月出知道她说的是之前转角那个地方,主路十字路口几条大道,上班下班来往人流多,修自行车修鞋都是好地方,对人民也方便。
但不行了,被投诉好几回,因为那新开了个商场,觉得门前有个修鞋的摊位影响外观,拉低了商场档次。
冯月出她们每天要处理的事儿不少,除了这种情况还有那种摊贩互相举报的,觉得他位置更好我位置不好什么的,觉得他虽然来得早但前一晚我就用一棵大白菜占了位置什么的。
说实话,冯月出不咋怕那种刺头,那种刺头脸皮厚,道德也欠缺,管起来没什么心理压力,东西收了骂骂咧咧两句,就完了。
冯月出最怕李大姐这种,为人老实本分,不坑蒙拐骗,对人也好,有的小孩自行车胎扎了没钱补又着急回家,她都让人先回去第二天再送来,人家就想靠着自己手艺赚点辛苦钱,能活下去就行,这样的时候你能再收人家东西跟撵耗子似的撵人家吗。
她都不好意思让人家去那片被县里划分出来让人做生意的地儿,冯月出觉得有时候领导挨骂真不冤,问问他是不是愿意早上骑五里地去吃个早饭。
奥,人家有小汽车接送,人家也不吃便宜早餐。
真让人来气!
冯月出每回开会都建议,虽然不是她的辖区,但她对县城的大部分犄角旮旯都熟,她看中不少能规划摊位的地方,那些非主干道的巷子,广场的一侧,甚至完全闲置的空地,她觉得可以光明正大设置成专门摊位,规定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统一管理,摊贩也不用胆战心惊的了,最近下岗的又多了,早上卖茶叶蛋的都多出来好几家,你比我便宜几分几毛的,差点儿打起来。
这事不只冯月出能想出来,只要在一线出过外勤的肯定都想过,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推下去,因为太麻烦,得协调不少部门,谁都不想担责,卫生问题,超范围经营,安全事故……不出事儿没事,出了事就麻烦。
为了没有麻烦,不如一刀切。
冯月出洗了把脸,交了执勤日志,把工作的烦恼就留在单位,上班久了会发现心是操不完的,活是干不完的。
听说政策上明年就能落实双休了,年初是大小周,现在又改成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就是能休一天半,冯月出下午就不用来了。
冯月出先是骑自行车到妈家,发现锁着大门,一想就知道宋青莲准在杜辉那,宋青莲现在不爱跟冯月出去她单位,也不爱跟宋行简去他单位,就爱跟着杜辉屁股后面。
杜辉很会哄小孩,冯月出说过宋青莲几回,她也不听。她就只能告诉她别跟爸爸说去舅舅那儿玩了。
宋青莲这只小猪,去问她爸,为什么妈妈不让她说去跟舅舅玩了。
“冯小姐,您这边请。”
杜辉的酒店已经完工,他招了不少面容姣好的男男女女,制服也很合身考究,冯月出一进去冷不丁还以为自己去了什么高端场所。
“妈妈!我现在是大富豪了,明天领我去北京吃肯德基好不好!我请你!”
前段时间宋行简出差给宋青莲带过一回,她一直念念不忘。
宋青莲她们幼儿园是机关幼儿园,能直升很不错的小学,所以不少有钱人家也会想办法把孩子弄进去,宋青莲有个同学家是土大款,那孩子平时也爱炫耀,张嘴就是,你知道什么什么多少钱吗,我爸又给我买什么什么了,宋青莲往常都对这种小孩敬而远之。
但听说她要办什么生日宴会,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
“你知道咱们县城新开了一家特别厉害的大饭店吗!”
“你在跟我说话吗宋青莲!不知道,在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