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7节
而另一边,树荫底下的丽丽也没客气。
提着袋子现场就吃了起来。
轻轻咬开包子皮,刚出锅的热气还困在包子里,在嘴边爆发的高温,让她浅尝辄止。
朱丽丽只能先默默吃一口白面皮。
“挺软的,面发得很到位嘛。”
食品专业的她,从小味觉就比一般人强一点。很快又吃出来这口包子皮上,不同寻常的地方。
“怎么还有一点淡淡的奶香味?放牛肉了?”
不确定,再尝一口。
这次,她选择了距离肉馅最远的位置,也就是包子褶汇聚的地方。
将包子平摊在手上的时候,朱丽丽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到包子的外观。
一道道褶皱,细密而又均匀,在顶端聚拢成一漂亮的漩涡,竟然如同艺术品那样精巧。
“包的好漂亮啊,这手艺,我真是在地摊上吃到的?”
朱丽丽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的领导。
“找的演员?我经理不会连我一起演吧。”
没功夫想那么多了,包子的热气散去,需要她尽快品尝。
连皮带馅吃过一口之后,朱丽丽非常满足。
“想不到,想不到,这陈师傅包包子真有一套。”
小吃车前,
胡志龙终于注意到自己下属脸上,所浮现出的各种表情。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吃相,就是别具感染力。
胡志龙好奇的问道:“丽丽,有那么好吃吗?”
“给你看看。”
朱丽丽手上的这个包子,只剩了个底儿。
残留的汁水迎着落日,反射着晶莹的亮光,挂在深褐色的包子皮上。
......这包子不得一口一流汤啊。
胡志龙看看陈舟,又看看朱丽丽。
发现自己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刚刚才跟陈先生聊了半天,自己是喝了多少醋才从一个小职工,升到如今的职位。
甚至委婉的以此为由,推掉了对方的包子。
现在,再找他要,是不是显得我有点没脸没皮了?
不远处,朱丽丽已经吃完了一个包子,又在另外的包子上咬了一大口。
胡志龙终于下定了决心,对陈舟说道:
“那什么,陈老板,包子味道好像不错哈?你看我们这助理妹妹吃得多香啊。”
你看你这人......陈舟微微一笑。
他还是更喜欢胡志龙之前那副,职场精英的样子。
但看破不说破,也是一种美德。
陈舟又装出几个包子,递给了他:“这妹妹多辛苦啊,在这忙前忙后的,两个肯定不够吃。”
胡志龙听完,如释重负。
“太谢谢了,陈老板,我这就给她拿过去。”
陈舟再次叫住他,“再给你个袋子。”
“好嘞。”
送去包子的胡志龙,难免给自己也留下了一个。
他如愿以尝。
白胖的鲜肉包,里面汁水丰盈,肉香浓郁。
肉馅团成一团,还有点恰到好处的颗粒感。味道更是堪称一绝。
“难怪丽丽吃得这么香啊。”
美食会唤醒一部分沉睡的记忆。
胡志龙想起来老家里的包子了。那时候父亲拿着单公司发的陈醋,会毫不吝惜的给每人都倒一碟。
反正是公司发的不要钱,所以也不管你吃得完吃不完。
醋汁经常会溅出来,撒到桌子上。
“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呀。”
由此,胡志龙重新燃起了对酸味,对醋的渴求。
“我也来包醋。”
撕开香醋的包装,沿着包子开口的缝隙,小心倒入。
琥珀色在裂口处慢慢绽开,醋流进包子里,味道却被热气带来出来。
“就是这个味道。”
一旁的朱丽丽有些疑惑,“龙哥,你不是不吃醋了吗?”
“咳咳,这也是工作范围内。”
朱丽丽听到工作两字,拿出手机找了找角度,问道“您冲哪边站比较好。”
胡志龙摆摆手,“算了算了,这就不用拍了。”
“哦。”
吃完包子,胡志龙总算找回点作为上司的尊严。
对朱丽丽打趣道:
“一会儿蒸汽海鲜?”
“不用破费了,经理。”朱丽丽坦诚的摇摇头:“吃不下了。”
胡志龙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扭头嘱咐道:“工作日志标题,好包子配好醋。”
第17章 也有人爱吃辣的【感谢一道精致的灰打赏的盟主】
送走自己的供应商,陈舟专注回自己的小生意。
他的包子摊这里,慢慢发展起了一些熟客。
有人晚上出来遛弯时,都会在包子摊这停上一会,跟陈舟或是相熟的顾客随便聊几句。
诸如:
“你们孩子上一年级了没?”
“今天生意怎么样?”
“昨晚亏你没过来,我出门都要划船了。”
人们多是附近住的街坊邻居,特别高兴能有家好吃的小摊开在这边。
回家顺路就买两个包子,好吃还管饱......
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信赖和认可,陈舟心里也很满足。
跟在前公司上班的时候不同——
给排水专业画一溜小便池的图纸,到最后也不知道人家用起来满意不满意。
现如今,食客们对于好吃不好吃,直接用脚投票。
这种收获感和参与感,是其他工作给不了的。
当然,除了主观上的感受,陈舟这里还有一串的【好评+1】【好评+1】,时不时就蹦出来几个。
...
摆摊接近尾声。
陈舟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带孩子下来,好能够“咣噔咣噔”地坐小车回去。
电话里就能听到,小丫头特别兴奋。
这时候,也是一对夫妇,往包子摊这边走了过来。
周围有个正抽烟的大爷,最先认出他们。
“呦,小孟,买包子来啊,这家特别不错,你们早该来尝尝了。”
孟达回道:“是听说味道好呢...”
陈舟打完电话后,寻声望去。
聊天的不是别人,正是【食客动态】中提到的,金达烟酒夫妇。
陈舟偶尔也去过他们店里几次。
赶上午饭、晚饭的时候,经常见到两口子猫在柜台后面的小旮旯里,摆一张桌子,随便对付口。
印象中,盛米饭的总是塑料打包盒。
两口子估计不怎么自己做饭...
两人来到摊前,询问起陈舟包子怎么卖的。
陈舟还是老规矩,最后这些打折出售。
提着袋子现场就吃了起来。
轻轻咬开包子皮,刚出锅的热气还困在包子里,在嘴边爆发的高温,让她浅尝辄止。
朱丽丽只能先默默吃一口白面皮。
“挺软的,面发得很到位嘛。”
食品专业的她,从小味觉就比一般人强一点。很快又吃出来这口包子皮上,不同寻常的地方。
“怎么还有一点淡淡的奶香味?放牛肉了?”
不确定,再尝一口。
这次,她选择了距离肉馅最远的位置,也就是包子褶汇聚的地方。
将包子平摊在手上的时候,朱丽丽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到包子的外观。
一道道褶皱,细密而又均匀,在顶端聚拢成一漂亮的漩涡,竟然如同艺术品那样精巧。
“包的好漂亮啊,这手艺,我真是在地摊上吃到的?”
朱丽丽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的领导。
“找的演员?我经理不会连我一起演吧。”
没功夫想那么多了,包子的热气散去,需要她尽快品尝。
连皮带馅吃过一口之后,朱丽丽非常满足。
“想不到,想不到,这陈师傅包包子真有一套。”
小吃车前,
胡志龙终于注意到自己下属脸上,所浮现出的各种表情。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吃相,就是别具感染力。
胡志龙好奇的问道:“丽丽,有那么好吃吗?”
“给你看看。”
朱丽丽手上的这个包子,只剩了个底儿。
残留的汁水迎着落日,反射着晶莹的亮光,挂在深褐色的包子皮上。
......这包子不得一口一流汤啊。
胡志龙看看陈舟,又看看朱丽丽。
发现自己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刚刚才跟陈先生聊了半天,自己是喝了多少醋才从一个小职工,升到如今的职位。
甚至委婉的以此为由,推掉了对方的包子。
现在,再找他要,是不是显得我有点没脸没皮了?
不远处,朱丽丽已经吃完了一个包子,又在另外的包子上咬了一大口。
胡志龙终于下定了决心,对陈舟说道:
“那什么,陈老板,包子味道好像不错哈?你看我们这助理妹妹吃得多香啊。”
你看你这人......陈舟微微一笑。
他还是更喜欢胡志龙之前那副,职场精英的样子。
但看破不说破,也是一种美德。
陈舟又装出几个包子,递给了他:“这妹妹多辛苦啊,在这忙前忙后的,两个肯定不够吃。”
胡志龙听完,如释重负。
“太谢谢了,陈老板,我这就给她拿过去。”
陈舟再次叫住他,“再给你个袋子。”
“好嘞。”
送去包子的胡志龙,难免给自己也留下了一个。
他如愿以尝。
白胖的鲜肉包,里面汁水丰盈,肉香浓郁。
肉馅团成一团,还有点恰到好处的颗粒感。味道更是堪称一绝。
“难怪丽丽吃得这么香啊。”
美食会唤醒一部分沉睡的记忆。
胡志龙想起来老家里的包子了。那时候父亲拿着单公司发的陈醋,会毫不吝惜的给每人都倒一碟。
反正是公司发的不要钱,所以也不管你吃得完吃不完。
醋汁经常会溅出来,撒到桌子上。
“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呀。”
由此,胡志龙重新燃起了对酸味,对醋的渴求。
“我也来包醋。”
撕开香醋的包装,沿着包子开口的缝隙,小心倒入。
琥珀色在裂口处慢慢绽开,醋流进包子里,味道却被热气带来出来。
“就是这个味道。”
一旁的朱丽丽有些疑惑,“龙哥,你不是不吃醋了吗?”
“咳咳,这也是工作范围内。”
朱丽丽听到工作两字,拿出手机找了找角度,问道“您冲哪边站比较好。”
胡志龙摆摆手,“算了算了,这就不用拍了。”
“哦。”
吃完包子,胡志龙总算找回点作为上司的尊严。
对朱丽丽打趣道:
“一会儿蒸汽海鲜?”
“不用破费了,经理。”朱丽丽坦诚的摇摇头:“吃不下了。”
胡志龙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扭头嘱咐道:“工作日志标题,好包子配好醋。”
第17章 也有人爱吃辣的【感谢一道精致的灰打赏的盟主】
送走自己的供应商,陈舟专注回自己的小生意。
他的包子摊这里,慢慢发展起了一些熟客。
有人晚上出来遛弯时,都会在包子摊这停上一会,跟陈舟或是相熟的顾客随便聊几句。
诸如:
“你们孩子上一年级了没?”
“今天生意怎么样?”
“昨晚亏你没过来,我出门都要划船了。”
人们多是附近住的街坊邻居,特别高兴能有家好吃的小摊开在这边。
回家顺路就买两个包子,好吃还管饱......
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信赖和认可,陈舟心里也很满足。
跟在前公司上班的时候不同——
给排水专业画一溜小便池的图纸,到最后也不知道人家用起来满意不满意。
现如今,食客们对于好吃不好吃,直接用脚投票。
这种收获感和参与感,是其他工作给不了的。
当然,除了主观上的感受,陈舟这里还有一串的【好评+1】【好评+1】,时不时就蹦出来几个。
...
摆摊接近尾声。
陈舟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带孩子下来,好能够“咣噔咣噔”地坐小车回去。
电话里就能听到,小丫头特别兴奋。
这时候,也是一对夫妇,往包子摊这边走了过来。
周围有个正抽烟的大爷,最先认出他们。
“呦,小孟,买包子来啊,这家特别不错,你们早该来尝尝了。”
孟达回道:“是听说味道好呢...”
陈舟打完电话后,寻声望去。
聊天的不是别人,正是【食客动态】中提到的,金达烟酒夫妇。
陈舟偶尔也去过他们店里几次。
赶上午饭、晚饭的时候,经常见到两口子猫在柜台后面的小旮旯里,摆一张桌子,随便对付口。
印象中,盛米饭的总是塑料打包盒。
两口子估计不怎么自己做饭...
两人来到摊前,询问起陈舟包子怎么卖的。
陈舟还是老规矩,最后这些打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