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祁拢紧袖子:“我这不是 还没弄完吗,写 完了会给 你们看的。大巫都没说什么,你干嘛硬要看。再说了,大巫在车上也写 东西,也不给 我看。”
林凤至摸了摸鼻子。她总不能说她在清理自己的财产,琢磨着真离开了怎么分配吧。
说起来,她真的很有钱了。
不说她的俸禄,逢年过节始皇帝给 她的赏赐也是 相当不菲。
她和李昭等人装完图书馆之后,一合计自己的私产,富有得让林凤至这个坚定回家的人都差点 道心动摇。
财产她肯定要留一部 分给 柯珞人。即便是 安在来信中说如今柯珞人族地兴盛繁荣,族学风清气正、文气盎然,淘金河内仍有金子产出,日后柯珞人也必定能养活自己。
林凤至还是 决定,要将财产留一部 分给 他们。
毕竟她占了青的身体,总是 要负责任的。
至于剩下的如何分配,林凤至还在思考。
“你......”小水气急:“谁说要看了,是 你鬼鬼祟祟畏畏缩缩!”
两个人一时 间争吵起来,林凤至却是 一笑。
好像又回到了柯络人族地的时 候。
第59章 博浪沙与张良
夜色笼罩了三川郡, 白日的喧嚣与重逢的激动都已沉淀下来。
林凤至独立于庭院之 中,一身素衣在微凉的夜风里轻轻拂动。她仰头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它与千年后她所见的, 并无不同。
可世间之 事,却已截然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白日里与小水相见的激动犹在心头,她瘦了, 眼神却更加坚毅, 絮絮叨叨说着官坊里的趣事与难处, 已然能独当一面。
这份成长让她欣慰,却也让她更深切地 感 受到,她已在这古老的时空里, 刻下了属于自己 的痕迹。
从 小水到吕雉,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官登上历史的舞台。
她的思绪翩跹。
忽而落到博浪沙上。
博浪沙......
这三个字悄然浮上心头, 带着一丝难言的意味。历史的车轮,似乎在那里轻轻颠簸了一下,然后驶向了一条未知的岔路。
和历史上的第二次东巡一样,始皇帝从 咸阳出发, 东出函谷关。出关之 后,他 首先进入了河东郡等地 ,然后在阳武县的博浪沙遭遇了张良组织的刺杀。
史书 记载, 始皇帝下令全国 搜捕刺客未果,随后始皇帝调整了东巡路线。
张良的仇没报成,命也差点 搭进去。但这次失败,堪称他 生命的转折点 。他 逃亡下邳,在下邳遇到黄石公,学到了《太公兵法》, 悟到何为谋定而后动。
刺杀始皇帝之 前的张良和后来经受过黄石公磨砺的张良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他 刚烈有余而隐忍不足。他 无法忍受国 破家亡的屈辱,更无法像其 他 六国 贵族那样暂时蛰伏。
仇恨的烈火灼烧着他 ,促使他 必须采取行动。
后来,也许是黄石公的刁难则磨平了他 的棱角,也许是他 更深刻地 认识到秦统一未久,有暴虐的一面,但仅靠刺杀始皇帝,无法真 正地 颠覆秦国 。
黄石公教会了他 以小忍成就大谋。
至此,带有侠气、充斥着强烈的英雄主义的侠客张良开始死去,而那个洞悉人性 、驾驭时势的谋圣张良,在下邳诞生。
林凤至无法预知已经改变了的未来,她不知道博浪沙刺杀的消失会不会也导致谋圣张良的消失。
天知道她在车队经过博浪沙时心里的紧张。
她知道始皇帝知道博浪沙有一场针对他 的刺杀,也知道始皇帝加强了对博浪沙周边的戒严。
但她不知道张良还会不会来,她更不知道,汉初三杰之 一的张良会不会因 为她的原因 消失在历史长河之 中。
是因 为我吗?
她扪心自问。
是的。
林凤至抬首仰望天上那一轮恒照万古的明月。
明月明月,你是否也会想 过,一生会在两个不同的时空照耀同一个人?
她像那只亚马逊的蝴蝶,只是轻轻扇动翅膀,就改变了遥远时空的一场风暴。
她带来的技术,她“神使”的身份,是否无形中加强了秦朝的威望,或者震慑了那些潜藏的反对者?还是说,她的存在本身,就像投入历史长河的一块巨石,其 涟漪已经扩散到了她无法预知的角落?
这种“未知”比明确的危险更让她心悸。她的“先知”优势正在消失。
此外,琅琊是否真 的有她寻找的线索?
月光清冷,照不亮她心中的迷雾。
与此同时,三川郡守卫最森严的居室内,嬴政亦未安寝。
嬴政屏退了所有侍从 ,独自立于阶前。夜风带着秋凉拂过他 玄色的衣袍,他 却感 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由内而生的清明。
他 下意识地 活动了一下肩颈,关节处传来松快的轻响。
这具身体,确实不同了。
去岁东巡时,他 常常感 觉到身体的疲惫。
而今他 遵循林凤至的建议,卯时起身,练习那套名为“五禽戏”的导引术,戌时便安寝。吃食上也严格按照林凤至给出的食谱,丹药更是再也没有碰过。
如今一年过去,那些纠缠他 多年的沉疴痼疾,仿佛被 一只温和的手 悄然拂去。午后不再昏沉,头痛眩晕也许久未犯,连带着思绪都变得如利剑出鞘般明晰。
这切实的好转,曾让他 更加深信不疑:她来自仙界,能带来真 正的长生法门。
可也正是这份身体的清明,让他 看待林凤至的目光,也越发清晰起来。
他 想 起蒙毅汇报给他 的事情。
在决定东巡的那场宴会之后,蒙毅说神使似有思乡之 意。
嬴政本欲派人前往湘水,将她的族亲接到咸阳,下一瞬,蒙毅的话就让他 顿住了。
【神使乃玄鸟化身的使者,想 来人间的亲缘并非她真正的亲缘。】
于是,嬴政开始试探林凤至。他旁敲侧击地和她谈及“家乡”时,她第一反应果然不是湘山。她还有眼中无法作伪的迷茫与渴求。
图书 馆收录浓墨两家的书 目需要她审核,她几乎没有掩饰自己 ,即便是当着嬴政的面,在和墨家弟子提及一些原理时偶尔会用到“我们那儿管这个叫......”、“这其 实是一种物理现象......”这类古怪的、全然不似仙家玄奥之 语的词句。
除此之 外,玄鸟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次也没有。
其 实如今细想 ,她的马脚暴露得够多了。
只是他 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
她所带来的一切,诸如精巧的器械,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对人才的培养,乃至于对以往历史的说辞,虽然神异,却都实实在在作用于这凡尘俗世,旨在富国 强兵,安顿民生。
它们提升的是“生”的质量,而非指向虚无缥缈的“不死”。
一个念头,如同这清冷的月光,缓慢而坚定地 刺入他 的脑海:
她或许来自一个远超大秦的文 明,懂得匪夷所思的知识,但她......并非餐风饮露、与天地 同寿的神仙。那么,她所知的“长生”,或许也并非朕所追求的长生。
这个认知,并未带来预想 中的雷霆震怒。
相反,一种巨大的、空寂的平静笼罩了他 。
原来,这世间,终究没有不死药。
他 缓缓抬起手 ,月光透过指缝,洒在他 依旧刚毅、却已刻上岁月痕迹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了然,以及一丝连他 自己 都未曾察觉的......解脱。
若长生是虚妄,那他 与历代先王,与天下芸芸众生,在生命的终点 面前,终是平等。他 穷尽半生,试图遍寻海外仙山,曾经厚待方士术士,原来追逐的,竟是一场镜花水月。
那么,他 这孜孜以求的一生,意义何在?
嬴政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目光逐渐从 迷惘转为锐利,如同淬火后的精钢。
既然天命有常,寿数有尽,那他 更要在这有限的岁月里,燃烧出足以照耀万世的火光。他 要扫平六合未尽之 余孽,推行郡县以定万世之 基,修筑驰道以通天下血脉,统一文 字度量衡以熔铸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秦。
长生不可得,那便求不朽。
以这煌煌功业,刻于青史,镇于九州。
他 转身,走回室内,步伐沉稳而坚定。
案头,是堆积如山的各地 奏报。他 提起朱笔,不再去想 那虚无缥缈的仙界,而是将全副精神,投注于眼前这万里江山的社稷苍生。
如果长生注定无望,就让大秦万世永系。
林凤至不是神仙,于他 而言,或许更好。
墨家农家乃至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哪一个不在她带来的学识中改变自己 ?
她带来的,是能让大秦强盛的实学,这比一百颗虚无的长生丹药,更为可贵。
这一刻,嬴政似乎真 正开始从 对长生的渴望,回归到对大秦更深的掌控。
林凤至摸了摸鼻子。她总不能说她在清理自己的财产,琢磨着真离开了怎么分配吧。
说起来,她真的很有钱了。
不说她的俸禄,逢年过节始皇帝给 她的赏赐也是 相当不菲。
她和李昭等人装完图书馆之后,一合计自己的私产,富有得让林凤至这个坚定回家的人都差点 道心动摇。
财产她肯定要留一部 分给 柯珞人。即便是 安在来信中说如今柯珞人族地兴盛繁荣,族学风清气正、文气盎然,淘金河内仍有金子产出,日后柯珞人也必定能养活自己。
林凤至还是 决定,要将财产留一部 分给 他们。
毕竟她占了青的身体,总是 要负责任的。
至于剩下的如何分配,林凤至还在思考。
“你......”小水气急:“谁说要看了,是 你鬼鬼祟祟畏畏缩缩!”
两个人一时 间争吵起来,林凤至却是 一笑。
好像又回到了柯络人族地的时 候。
第59章 博浪沙与张良
夜色笼罩了三川郡, 白日的喧嚣与重逢的激动都已沉淀下来。
林凤至独立于庭院之 中,一身素衣在微凉的夜风里轻轻拂动。她仰头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它与千年后她所见的, 并无不同。
可世间之 事,却已截然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白日里与小水相见的激动犹在心头,她瘦了, 眼神却更加坚毅, 絮絮叨叨说着官坊里的趣事与难处, 已然能独当一面。
这份成长让她欣慰,却也让她更深切地 感 受到,她已在这古老的时空里, 刻下了属于自己 的痕迹。
从 小水到吕雉,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官登上历史的舞台。
她的思绪翩跹。
忽而落到博浪沙上。
博浪沙......
这三个字悄然浮上心头, 带着一丝难言的意味。历史的车轮,似乎在那里轻轻颠簸了一下,然后驶向了一条未知的岔路。
和历史上的第二次东巡一样,始皇帝从 咸阳出发, 东出函谷关。出关之 后,他 首先进入了河东郡等地 ,然后在阳武县的博浪沙遭遇了张良组织的刺杀。
史书 记载, 始皇帝下令全国 搜捕刺客未果,随后始皇帝调整了东巡路线。
张良的仇没报成,命也差点 搭进去。但这次失败,堪称他 生命的转折点 。他 逃亡下邳,在下邳遇到黄石公,学到了《太公兵法》, 悟到何为谋定而后动。
刺杀始皇帝之 前的张良和后来经受过黄石公磨砺的张良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他 刚烈有余而隐忍不足。他 无法忍受国 破家亡的屈辱,更无法像其 他 六国 贵族那样暂时蛰伏。
仇恨的烈火灼烧着他 ,促使他 必须采取行动。
后来,也许是黄石公的刁难则磨平了他 的棱角,也许是他 更深刻地 认识到秦统一未久,有暴虐的一面,但仅靠刺杀始皇帝,无法真 正地 颠覆秦国 。
黄石公教会了他 以小忍成就大谋。
至此,带有侠气、充斥着强烈的英雄主义的侠客张良开始死去,而那个洞悉人性 、驾驭时势的谋圣张良,在下邳诞生。
林凤至无法预知已经改变了的未来,她不知道博浪沙刺杀的消失会不会也导致谋圣张良的消失。
天知道她在车队经过博浪沙时心里的紧张。
她知道始皇帝知道博浪沙有一场针对他 的刺杀,也知道始皇帝加强了对博浪沙周边的戒严。
但她不知道张良还会不会来,她更不知道,汉初三杰之 一的张良会不会因 为她的原因 消失在历史长河之 中。
是因 为我吗?
她扪心自问。
是的。
林凤至抬首仰望天上那一轮恒照万古的明月。
明月明月,你是否也会想 过,一生会在两个不同的时空照耀同一个人?
她像那只亚马逊的蝴蝶,只是轻轻扇动翅膀,就改变了遥远时空的一场风暴。
她带来的技术,她“神使”的身份,是否无形中加强了秦朝的威望,或者震慑了那些潜藏的反对者?还是说,她的存在本身,就像投入历史长河的一块巨石,其 涟漪已经扩散到了她无法预知的角落?
这种“未知”比明确的危险更让她心悸。她的“先知”优势正在消失。
此外,琅琊是否真 的有她寻找的线索?
月光清冷,照不亮她心中的迷雾。
与此同时,三川郡守卫最森严的居室内,嬴政亦未安寝。
嬴政屏退了所有侍从 ,独自立于阶前。夜风带着秋凉拂过他 玄色的衣袍,他 却感 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由内而生的清明。
他 下意识地 活动了一下肩颈,关节处传来松快的轻响。
这具身体,确实不同了。
去岁东巡时,他 常常感 觉到身体的疲惫。
而今他 遵循林凤至的建议,卯时起身,练习那套名为“五禽戏”的导引术,戌时便安寝。吃食上也严格按照林凤至给出的食谱,丹药更是再也没有碰过。
如今一年过去,那些纠缠他 多年的沉疴痼疾,仿佛被 一只温和的手 悄然拂去。午后不再昏沉,头痛眩晕也许久未犯,连带着思绪都变得如利剑出鞘般明晰。
这切实的好转,曾让他 更加深信不疑:她来自仙界,能带来真 正的长生法门。
可也正是这份身体的清明,让他 看待林凤至的目光,也越发清晰起来。
他 想 起蒙毅汇报给他 的事情。
在决定东巡的那场宴会之后,蒙毅说神使似有思乡之 意。
嬴政本欲派人前往湘水,将她的族亲接到咸阳,下一瞬,蒙毅的话就让他 顿住了。
【神使乃玄鸟化身的使者,想 来人间的亲缘并非她真正的亲缘。】
于是,嬴政开始试探林凤至。他旁敲侧击地和她谈及“家乡”时,她第一反应果然不是湘山。她还有眼中无法作伪的迷茫与渴求。
图书 馆收录浓墨两家的书 目需要她审核,她几乎没有掩饰自己 ,即便是当着嬴政的面,在和墨家弟子提及一些原理时偶尔会用到“我们那儿管这个叫......”、“这其 实是一种物理现象......”这类古怪的、全然不似仙家玄奥之 语的词句。
除此之 外,玄鸟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次也没有。
其 实如今细想 ,她的马脚暴露得够多了。
只是他 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
她所带来的一切,诸如精巧的器械,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对人才的培养,乃至于对以往历史的说辞,虽然神异,却都实实在在作用于这凡尘俗世,旨在富国 强兵,安顿民生。
它们提升的是“生”的质量,而非指向虚无缥缈的“不死”。
一个念头,如同这清冷的月光,缓慢而坚定地 刺入他 的脑海:
她或许来自一个远超大秦的文 明,懂得匪夷所思的知识,但她......并非餐风饮露、与天地 同寿的神仙。那么,她所知的“长生”,或许也并非朕所追求的长生。
这个认知,并未带来预想 中的雷霆震怒。
相反,一种巨大的、空寂的平静笼罩了他 。
原来,这世间,终究没有不死药。
他 缓缓抬起手 ,月光透过指缝,洒在他 依旧刚毅、却已刻上岁月痕迹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了然,以及一丝连他 自己 都未曾察觉的......解脱。
若长生是虚妄,那他 与历代先王,与天下芸芸众生,在生命的终点 面前,终是平等。他 穷尽半生,试图遍寻海外仙山,曾经厚待方士术士,原来追逐的,竟是一场镜花水月。
那么,他 这孜孜以求的一生,意义何在?
嬴政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目光逐渐从 迷惘转为锐利,如同淬火后的精钢。
既然天命有常,寿数有尽,那他 更要在这有限的岁月里,燃烧出足以照耀万世的火光。他 要扫平六合未尽之 余孽,推行郡县以定万世之 基,修筑驰道以通天下血脉,统一文 字度量衡以熔铸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秦。
长生不可得,那便求不朽。
以这煌煌功业,刻于青史,镇于九州。
他 转身,走回室内,步伐沉稳而坚定。
案头,是堆积如山的各地 奏报。他 提起朱笔,不再去想 那虚无缥缈的仙界,而是将全副精神,投注于眼前这万里江山的社稷苍生。
如果长生注定无望,就让大秦万世永系。
林凤至不是神仙,于他 而言,或许更好。
墨家农家乃至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哪一个不在她带来的学识中改变自己 ?
她带来的,是能让大秦强盛的实学,这比一百颗虚无的长生丹药,更为可贵。
这一刻,嬴政似乎真 正开始从 对长生的渴望,回归到对大秦更深的掌控。